语文学科PCK综述.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4873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PCK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PCK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PCK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PCK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PCK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PCK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PCK综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学科PCK综述一、什么是PCK(一)PCK定义1、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大致有两种译法:一种将其译为“学科教学知识”,一种译为“教学内容知识”。我们不需要关注这两种译法的差别,只关注主要方面:第一种译法强调的是学科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学知识是有差异的;第二种译法强调教学内容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比如某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比如写作中的描写这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具体内容的教学。把两种讲法综合起来:PCK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知识”,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PCK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PCK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知识”,即教师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以及如何对特定的学生实施教学的策略、方法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知识。)(二)用图表来表示: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行为教师教什么怎么教 学生什么理据怎么教是教什么的展开。(三)举例:长 相 思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崧舟老师长相思教学。1、课堂教学分三个板块: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三个落点,“词意”“词情”“词心”,一步一个台阶。)2、具体环节:(1)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A读对生字、多音词,然后是词的停

3、顿。B读出味道和感觉C讨论两个问题:身在何方?心在哪儿?抓住了两个关键词。对这些内容加以提炼与分析就是老师的PCK。(2)展开想象,读出词情A课件朗读看见了什么? B想象写话家乡的画面和情景。 C落到一个字“碎”,聚焦 词心。为什么落到“碎”,加以分析就是PCK(3)互文印证,读透词心。A自提问题: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君”可以是夫、父、儿、弟,怎么问?你是词人,你怎么回答你的亲人。反复的问问答答,词的理解不断丰厚加深。王老师为什么这么设计,怎么想的,就是PCK。B反提问题:身在征途,心在故园深入一点:古诗词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个道理就是PCK。再往上一层是文学作品教学,再往上

4、一层关于阅读教学,再往上一层就是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这种是什么为什么的回答就是PCK。老师凭PCK在教学。就王老师的课提取PCK:23个教学环节。 第一台阶,读通。第二台阶“身在哪儿?心在哪儿?为什么?”,第三台阶:问君,然后知晓“身在征途,心在故园”。大多数课堂教学23个教学环节,不仅仅是诗词,其他阅读教学也一样。一个板块当中做哪些事,这些事都指向一个中心,不是离散的。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进作品。让作品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中逐渐打开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什么是PCK,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种种教学的考虑。(四)L.舒尔曼 :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钻石的上部是各种知识,合金部分是学科教学知识。PC

5、K是综合地体现着。(五)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1、与内容相关。2、基于经验的反思,具有实践性。3、个体性。要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取出来,变成大家的财富。4、情境性。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与方法是不一样的。P.L.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PCK)解析为四部分PCK是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决策和实施,以及清晰或含混的之所以教这些、这么教的理据。二、为什么要关注PCK(一)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凭什么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凭PCK。教云雀,有的老师会收集一些云雀的图片与视频,这样做老师们有自己的理解,但这样做对不对呢?云雀是一篇哲理性文章,云雀是象征化的,展现

6、实物图是要讨论与思考的。老师选择内容与方法有的很成功,有的不成功,为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PCK。(二)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1、与内容相关。2、基于经验的反思,具有实践性。3、个体性。4、情境性。(三)优秀教师的成功课例看优秀教师的课例,我们要看他教了什么,怎么教的?他让学生学什么,怎么让学生学的?为什么?这些道理才是优秀教师经验的核心,那是钻石的合金,是PCK。然后与自己对比,使自己的行为清晰化,然后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学科知识情况,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四)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提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这些经验关照下,挖掘自己的一些做法。去除一些我们做的不对的,坚持一些

7、我们做的对的,将不好的不对加以改善、提升。这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归根结底就是PCK的改善。(五)讨论:关于描写作文关注写具体、写生动,老师会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为什么打上引号?抄不一定是积累,老师心中的“好词好句”是什么呢?就是形容词。老师认为作文为什么具体生动呢?就是形容词用得多,还有就是修辞,主要是比喻。所以“好词好句”分成两块,一块是形容词,一块是抄有修辞的句子,比喻、拟人、夸张,主要是比喻。这个知识对不对?据研究很不对。学生大面积学不会,能力没有提升,肯定是教错了。写生动写具体。好的作文是写具体,所谓写具体,一是眼睛里看到的,把它细致地刻画下来,即客观地展现。如大大的眼睛,怎么

8、大?写清楚。越具体越生动。还有就是想象、记忆、回忆,尽可能用语言文字复现头脑中的记忆。老师们的经验:好的文章,生动处往往不是用了形容词或比喻。即使用了形容词和比喻,也不于它们本身。为什么用比喻,因为用通常的语言来表达和传递的时候,表意困难,所以用比喻。学生为什么写不具体、生动?是想当然用了许多形容词。因为形容词是概括性的,如方方的脸,把许多脸概括了写作是一种实践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教写作知识是学不会的。(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选择的内容与方法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提升老师的专业知识。原来方式一是理论学习,这对反思能力强的老师会起很大作用。但这与教写作知识

9、一样,告诉怎么做,学习效果是要打折扣的。另一是简单观摩,如听公开课。听课是要专业的,你听什么?许多老师听课,只是去看一场教学剧。听公开课要懂的是他教什么,是怎么教的。他教什么,怎么教,一定有道理,否则他不会优秀。(七)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教什么,怎么教问题很大。而且这个问题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表现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所以我

10、们要关注PCK,即老师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理据。PCK从哪里来,是从课例的分析来的。语文课例研究,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从优秀课例中,我们得到正面的PCK,从不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得到负面的PCK。这是PCK的提炼。三、小学语文PCK的提炼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提炼、梳理乃至建构,同时也是对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明晰或缄默的)专业知识的改造与更新。从学科教学知识(PCK)角度来审视和研究语文课程,改善语文教学,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这具有范式突破的意义。(一)举例: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1、。很有意境与哲理。怎样让学生感受意境与哲理。语文老师该教什么呢?怎么教呢?为什么?有老师建议可以圈画词语。第一次圈出名词,“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些名词之间没有关系,是一个空间里的一些事物,组成一个空间意境。第二次圈画出动词,“站在、看、装饰”。用“看”与“装饰”将这些事物关联起来。第三次画代词,“你、人、别人”,建立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教这些东西是不是更易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与哲理,如果是,那么与我们平常的教学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的PCK比你的PCK质量高在什么地方?从他的教的内容与方法能否明白一首诗怎么教。这首诗很简单,从语文老师角度看,就是几个名词,几个动词,几

12、个代词。这与我们说作文写具体用形容词是不是截然不同。诗是最精粹的语言,最精粹的语言是个什么样的,应该很清楚。(二)小学语文PCK的提炼的原则1、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有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小学语文PCK培训课程,要凸显小学语文,并注意体现学段(小学语文课程分三个学段)的差别。2、鉴于尝试性的建构,以及本课程本身的容量限制,小学语文PCK培训课程应聚焦核心的PCK,即小学语文PCK培训课程应聚焦核心的PCK,即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而又较普遍出现问题的若干关键点,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改善教学的强劲作用。3、小学语文PCK培训课程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其内容要注意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应条目挂钩。4、语文

13、学科知识的提炼、梳理,要借助于优秀教师的成果课例,要发掘一线教师的探索性经验,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三)从名课研习和优秀课例中提炼。1、李白坚老师的课例(如何写具体?写生动?)老师做一个跨的慢动作,让学生观察。为什么用慢动作?把动作定格,便于学生观察和写作。把动作客观地展现出来,就是写具体。在教学设计上,一个老师与别人不一样,哪怕是一个小环节,一定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写生动,是不对的。写好词好句,是没有用的。贴切地描写,汉语里的形容词是最没有判断性的。形容词是概括的。打开“形容词”,写具体。学生天生写不具体。写具体,无非就是细节的描写,把短暂发生的东西分解开来。把综合的东西

14、分解开来,观察一棵树,把树分解。李白坚老师,把动作分解给学生看,把细节展示给学生看,所以做慢动作。李老师对如何进行生动的描写有深邃的认识。写一棵树,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带学生去观察。2、研究结论:(1)学生为何写不出来?学生认知局限未经反思(体验不足)的观察盲、聋看不见不知道看什么写什么(材料)。综合的东西,短暂的时间,难以“观察”。(2)怎么才能使学生写出来?写作教学提供帮助定格拉长多角度多感官橡皮的例子(观察橡皮,在墙上擦,在钢笔字上擦,在地上扔一下,往墙上扔,闻一闻等。)(四)一个课例提炼13条1、王崧舟老师亲情测试师:选择划去这个人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你划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15、。教什么?怎么教?我们提取出三条:(1)在情境中唤起(聚集)情感;(2)用语言描述自己所感到的情感;(3)寻找情感的附着物(联想)。这三条就是如何让学生写抒情。写作教学的“过程化”,虽然体现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但要落实到学生学的活动。2、研究结论:(1)怎么写其实就是写什么。怎么写就在写什么之中。如:划掉爷爷,你什么样的心情,你想到了什么事?写什么就包含着怎么写。(2)写什么的指导,其实就是怎么写的指导。指导怎么写,其实就是指导写什么。(3)语言表达不仅仅是技巧,而是写出什么(对象、思想、情绪等)。(五)提炼到一个中观的层面(话题PCK)通过一篇课例,提取这一类课文教学的PCK。举例:宁鸿彬施教

16、的皇帝的新装,提取出童话这类文怎么教。(六)小学语文PCK的提炼结论:1、从名课研习和优秀课例中提炼;2、一个课例提炼13条;3、提炼到一个中观的层面(话题PCK)。四、本课程的构架(一)内容的组织1、专题模块以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领域来组织,体现培训课程覆盖的广度。2、领域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一致,初步设定以下十二个专题模块(1)绪论:小学语文PCK(2)汉语拼音与识字(3)语境、语篇与词语语义(4)朗读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体验(5)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一):儿童文学(童话、寓言、儿歌、故事等)(6)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二):诗歌(7)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三):文章(实用文、散文)(8

17、)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四):语篇写作(总)(9)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五):语篇写作(分)(10)口语交际教学(11)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经历)(12)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二)形式的安排1、前导环节中举例:拼音教学是记住拼音,还是用拼音呢?。把拼音当作目的物来教是不对的。拼音的作用:查字(词)典、电脑输入、(学普通话)。随着软件的升级,对拼音的要求不是很高,不是每次都要拼对的。查字典也一样,不对可以重新翻。拼音,学到什么程度?这是目标的问题。拼音教学跟电脑教学结合起来更容易。一年级学习拼音输入,然后就可以借助电脑写文章。(计算机有自动矫正功能。学生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写。计算机有语句输入功能。)2、PCK是实践智慧。听到了不见得会,要有行为的改变。要改变行为,首先要对这一话题要有深入地体悟。(三) 模块主持人及主讲专家(略)(四)开发小学语文PCK培训课程,具有相当的挑战性1、一方面,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尚处于重构的初级阶段,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课程的取向,语文知识的审理,均在布旧纳新的途中。2、另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像样的研究也刚起步,提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谋求改善的对策,成果较为有限。3、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提炼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简称“语文PCK”),形成语文PCK培训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尝试性的“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