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5230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管理细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题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细则文件编号SOP.NO:EHS-2042-00部门:EHS管理部起草人日期部门审阅日期EHS审核日期批准人日期执行日期日期分发部门EHS管理部、制造部、工程部、质量部、研究所、供应部、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和车间警告: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务必于执行之日前完成本程序的培训变更记载文件编号/版本变更内容执行日期SOP.N0:EHS-2042-00从SMP.NO:EHS-2066-00变更而来一、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根据中华

2、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有职业接触限值及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三、责任者EHS管理部、制造部、工程部、质量部、研究所、供应部、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和车间。四、基本要求1.1 检测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的相关规定,开展检测工作的机构应取得计量认证,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1.2 2评价监测、日常定期检测、监督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1.3 异常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注明检测时工作场所的生产

3、状况。1.4 4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测量)时,应使用防爆型采样(测量)设备。1.5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及现场采样应在相关人员陪同下进行。1.6 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及采样时,应穿戴好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4. 7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异常天气不应进行样品采集。4. 8检测机构对检测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五、监测类别5. 1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5. 2日常监测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5. 3监督监测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公司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5. 4

4、事故性监测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六、程序5.1 定期检测6. 1.1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7. 1.2EHS管理部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纳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所需检测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8. 1.3EHS管理部职业卫生管理员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其职业卫生档案体系。9. 1.4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定期检测合同前,应当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计量认证范围等事项进行核对,并将相关资质证

5、书复印存档。10. 1.5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全部工作场所,不得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11. 1.6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委托协议后,应将其生产工艺流程、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原辅材料和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工作制度等与检测有关的情况告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2. 1.7检测部门/车间确保正常生产的状况下,配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工作,并在技术服务机构现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13. 1.8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后,结合公司提供的相关材料,制定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EHS管理部

6、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采样规范确认无误后,应当在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上签字。14. 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现场采样检测时,检测部门/车间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故意减少生产负荷或停产、停机。15. 1.10因故需要停产、停机或减负运行的,检测部门/车间应当及时通知技术服务机构变更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16. 1.11应当对技术服务机构现场采样检测过程进行拍照或摄像留证。6. 1.12采样检测结束时,公司陪同人员应当对现场采样检测记录进行确认并签字。6. 1.13EHS管理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互相监督,保证采样检测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定点采样时,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

7、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采样;采用个体采样时,选择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采样;(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节为重点采样时段;同时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应满足采样要求;(3)在工作周内,应当将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在工作日内,应当将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4)高温测量时,对于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测量夏季最热月份湿球黑球温度;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测量工期内最热月份湿球黑球温度;从事室外作业的,测量夏季最热月份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湿球黑球温度。6. 1.14在委托职业卫生技术

8、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1)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2)隐瞒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成分及用量、生产工艺与布局等有关情况;(3)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异常气象条件、减少生产负荷、开工时间不足等不能反映真实结果的状态下进行采样检测;(4)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更改采样检测数据;(5)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指定地点或指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6)以拒付少付检测费用等不正当手段干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正常采样检测工作;(7)妨碍正常采样检测工作,影响检测结果真实性的其他行为。6.1.15EHS管理部应当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时提供定期检测

9、报告,定期检测报告经公司主要负责人审阅签字后归档。6.1.16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一个月之内,EHS管理部职业卫生管理员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6.1.17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提出相应整改建议。6.1.18检测部门/车间应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递交EHS管理部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6.1.19EHS管理部应当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向员工公布定期检测结果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七、附件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情况报告处置表八、以下空

10、白附件一: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牌检测单位:工作场所检测地点/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mgm3)职业接触限值(mgm3)价论评结检测日期CmacCtwaCste1.CE1.MACPC-TWAPC-STE1.E1.注:MAC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PC-STE1.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SOP.NO:EHS-2042-00-J-01附件二: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情况报告处置表报告部门或报告人:报告日期:1、定期检测超标情况工作场所名称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检测浓度或强度限值标准超标倍数检测日期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议3、部门/车间负责人处置意见(应包括整改措施、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时限要求、资金保障等)负责人签字:日期:4、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负责人签字:日期:SQP.NO:EHS-2042-00-J-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