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6208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民族理论课调研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公共课社会调研报告前言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发展的影响,我国民族形成以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各族的人口数量也很不平衡,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数量也相当悬殊,而且,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民族之间交往受限。但自新中国成立依以来,各民族之间团结奋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一个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民族意识也逐渐增强。为了更加具体了解现今民族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价值的理解和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和

2、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基本都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民族意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但是仍有一些同学对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了解的不是很多。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不同的同学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是通过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原则,又开展多形式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进行虚实结合的多种演练,以及先自学再讨论最后老师作总结。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也就是说,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种的繁衍现象,民族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3、民族具有六个基本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这六大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每个特征在民族特征总体中处于一定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中,共同心理认同对民族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同心理认同。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主要表现在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从古至今,民族融合都是一个很正常的历史现象,弱小的民族被强大先进的民族所融合,如今汉族文化在周边的影响力比起祖先衰退了许多,比起经济上的腾飞,我们的文化影响力远不及欧美,西方开启了现在艺术的大门。我们当代大

4、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有生力量,将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力量。我们有责任为此付出努力,对于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这门课程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学习,因为这本书上包含了关于民族的很多知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观以及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课程价值和提高教学效果建议的调查是很重要且必须的。 我们由衷的希望此次调研能真正解决一部分我国现阶段民族研究中的困惑以及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课程价值、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或意见、民族同化。一 调查情况简介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包括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及非民族院校:包括河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为对象。 2.调查目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民族意识

5、及课程价值提高教学效果的调查,了解他们对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课程价值的认识及提高教学效果有什么建议或想法。从而使在校大学生更了解我国民族知识及政策的态度,并分析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调查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的课程价值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是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教材上的内容以便加深大学生对民族的认识和对我国实行一些民族政策初衷的把握。并真正解决一部分我国现阶段民族研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使各族少数民族同学更多的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情况和知识. 一方面通过调查和采访力求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识和以及获取他们对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课程价值的理

6、解和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另一方面则试图在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所在,寻求问题根源,并提出可行建议。4.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即在本校区及一些民族高校随机地发放调查问卷,再由被调查人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对一些汉族和少数民族者进行系统有深度而且深扣主题的访谈,了解其对少数民族的看法及意见,并在调研结束后做了细致地分析。对调查材料的分析则主要采用了图表统计、数据、理论分析和的方法。并在后期制作采访的视频和ppt。二 调查样本数据统计(一)调查样本构成情况1. 调查问卷及访谈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平均每个小组成员23份,收回205分布

7、情况份,回收率约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200份。此次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民族类及其他高校在读大学生,按其民族成分相应的大致比例进行抽样调查。这有助于通过此次调查问卷真实、客观地反映当前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知度及对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的课程价值的了解和怎样提高教学效果建议。此外,本次调研还对22位较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整理出20份有效访谈记录并制作ppt。2调查对象的民族成分:如下图所示,我们的调查对象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的比例基本为1:1,制作图表有助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调查及分析本次调查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民族类及其他非民族院校大学生对如何提高教学质

8、量的建议和对民族知识的的熟悉情况等。现从200份调查问卷中抽出一部分题分析。 题目:1.您认为怎么上才能让大家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A.提前预习 B.增加课堂互动 C.多举办课外实践分析:在200份问卷中,有17的同学选了A、提前预习;有31的同学选了B、增加课堂活动;有52的同学选了C、多举办课外活动;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们是希望对于通过课外活动来掌握课程,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希望多增加课堂互动及提前预习是自己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因此,课内课外的活动和学习都不能少。 3.您是通过哪些渠道接触民族理论知识的和民族文化的? A课程 B.阅读C.电影分析:在200份问卷中,有30的同学选了A、课程;30的

9、同学选了B、阅读; 40的同学选了C、电影,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学习中带有娱乐色彩的学习,这样会使自己对本课程的兴趣有所提高。6.在课堂学习中,您认为下列哪一种方式对于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最为有效?A.小组讨论解决B.先小组后全班交流C.老师解答D.没有办法解决分析:在这道题中,选B的人数最多,占56,看来大多数同学们还是比较喜欢自己主动学习,或许这样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会更高,但还是有21的同学选了C,综上:我们可以先和同学讨论交流、自学然后老师在做一些总结及概括重点。8.您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堂教学方式?A、老师多讲多抄,学生主要听讲和记录 B、老师指点方法,学生先学后教,讲练结合C、老师很少讲解

10、,学生自由看书和练习 D、老师满堂提问,学生集体回答老师的问题分析:此题中68的同学选了B。学生先自学然后老师在讲解,实行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12.您希望老师A.只讲知识要点 B.讲解基础知识,练习简单题目C.讲解基础知识,练习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D.既讲解基础知识,又讲解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练习有难度的题目 分析:46的同学选了D,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选项,可见同学们也是很想在学习上得到提高的。不仅仅希望只讲一些重点和做一些简单的练习。15.您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堂上,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可多选)A、自主、探究B、合作、互助C、实践16.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时,怎样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11、(可多选)A.很有逻辑和风采的讲解,让学生理解B. 多介绍教材外的知识,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内容C.经常提示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帮助你归纳总结。分析:大家都觉得ABC选项缺一不可,想要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尽可能的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通过200份问卷的调查和访谈,我们综合了调查的情况,可看出同学们比较喜欢在课堂上有一些娱乐性的教学环节,自己先预习然后老师讲解,实行讲练结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讨论,自己总结以便加深印象,课下多举办一些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活动,最后,老师可为我们讲解基础的知识,做一些练习,以及概括重点

12、内容。10.您的民族观念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A.家庭环境B.同学之间相互影响C.社会舆论D.国家政策分析:此题中选择的同学非常平均,但最多的是31的同学选择了D.国家政策。由此可见,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家庭还是在学校同学之间等等,因此,我们应该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14.您对中国各民族发展趋势的期待是?大家都觉得各民族以保留自己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为主,各民族保留特色的同时重视吸纳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结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对于这门课程的课程价值及教学效果提高的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次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们通过对各个观点的分类总结

13、,得出一些结论: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喜欢以自主探究、与同学之间辩论的方式以及在课外组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还有更多的同学希望老师只讲知识要点、讲解基础知识、练习有难度的题目来提高教学效果,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在作总结。而对于课程价值大多数同学认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树立无产阶级的民族观,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等问题,了解中国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做好民族工作,从而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

14、化贡献力量。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的学习得到的是方法教育、能力和素质教育,流露出对该课程的赞美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该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通过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和理念,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对民族学专业的学生、非专业文科学生、艺术类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不断提高,营造理趣和谐的学习氛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形成特色和谐的生态链。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原则,又开展多形式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进行虚实结合的多种演练,形成多元一体。在这种模式中运行,肯定会收到显著的综合性成效。通过访谈,我们知道了更多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也知道我们更要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通过调研,我们知道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在实施民族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落实,加大宣传,同时普及普通话,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发展经济是民族共同进步的一个衡量标准,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少数民族人才无差别对待,尊重各民族的习惯,消除民族不歧视,民族团结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望,任何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将受到指责。对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加强各大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学习,让同学真正了解只有各民族都实现现代化,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的目标才能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