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642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氮性质练习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原因结果A大量植树造林温室效应BSO2和NO2气体的大量排放酸雨C含氮、磷等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水华、赤潮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烟雾A.AB.BC.CD.D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使石蕊溶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并生成C.与反应放出气体并生成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和3.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本哈扬在干馏硝

2、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最早的记录。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D.硝酸与铜的反应只表现出氧化性4.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5.中办、国办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肩动之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

3、原因不相符的是(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A.只有B.只有C.全部D.只有6.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则与之间的关系是( )A.一定大于B.可能大于C.一定等于D.可能小于7.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铁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氢氧化亚铁

4、固体与稀硝酸混合仅强酸性8.为证明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O9.硝酸甘油又称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用作血管扩张药.治疗心绞痛。硝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制得硝化甘油。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还原成H2B.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

5、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可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D.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受热易分解,故可用作氮肥B.与混合加热可生成C.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四种溶液D.将溶液蒸干制备固体11.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B.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C.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12.下列有关酸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B.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酸雨污染

6、物的唯一来源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D.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1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Ag、Cl、B. Na、Mg2、Cl、C. Fe3、K、OHD. Fe2、H、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14.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NO,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O、能与NaOH溶液反应):(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注射器F中的空

7、气推入E中,E中的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实验的目的是 。(4)D装置的作用是 。15.将加热至红热的2.4g木炭投入盛有足量的浓硝酸的试管中,立即塞好塞子,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反应开始后,试管a中除看到木炭剧烈反应直至最后消失外,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试管b中最终 (填“有”或“无”)沉淀产生,原因是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集气瓶e中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 ,理论上该气体的总体积为 (标准状况)L,但实际数值 (填“大于”或“小于”)这个数值。(5)若向集气瓶e中通入至液体又重新充满整个集气瓶,则通入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按生成气体的理论值计算

8、)L。16.有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浓硝酸、稀硝酸分别跟铜片的反应:(1)实验a中试管上部会看到的现象是_。判断铜被氧化的现象是_。(2)实验b中试管上部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除了气体颜色方面的差别外,两实验中还有哪些实验现象有明显差异_。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4)以前做过浓硫酸跟铜共热的实验,与浓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相比较,浓硝酸的氧化性_(填“大于”“小于”)浓硫酸。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 2.答案:B解析:A、C项中均只表现出酸性。在B、D项中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并且在B项中又有和水生成,说明此反应中还表现出酸性。3.答案:C解析: 4.答案

9、:D解析:加入稀相当于加入,溶液中的和使铜片继续溶解生成NO,NO遇空气被氧化成红棕色的。5.答案:D解析: 6.答案:A解析:金属与硝酸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当加入稀后,电离产生,相当于溶液中存在稀剩余的金属会继续与反应,使得。7.答案:D解析:8.答案:A解析:关闭活塞1,将无法加液体到液面a,A错误;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B正确;关闭活塞1,生成的NO把稀硝酸压向右边,使铜丝与稀硝酸分离,C正确;想证明该气体为NO,必须使NO与接触,生成红棕色,D正确。9.答案:C解析:10.答案:B解析:受热易分解并不是其用作氮肥的原因,A错误;铵盐可以与碱反应生成氨气,B正确;NaCl

10、与都不与氨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与氨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C错误;受热不稳定会分解生成和HCl,得不到固体,D错误。11.答案:C解析:和、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把氧化成,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与在水溶液中不能结合成浓硫酸,不能把氧化成,溶液颜色基本没变。12.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硫酸型或硝酸型酸雨,则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A正确;煤和石油的燃烧不是酸雨污染物的唯一来源,例如汽车尾气有氮氧化物,也能形成硝酸型酸雨,故B错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

11、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故C正确;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故D正确。13.答案:B解析:A项、Ag+与Cl-、可以形成AgCl沉淀、Ag2CO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B项、离Na、Mg2、Cl、间既不能形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产生,该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C项、Fe3+与OH-可以形成Fe(OH)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D项、酸性条件下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14.答案:(1)利用生成的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使分液漏斗活

12、塞上的凹槽对准瓶口上的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浑浊时,关闭K(2)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验证E中的无色气体为NO(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1)因烧瓶中有空气,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需利用装置A反应生成的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使分液漏斗活塞上的凹槽对准瓶口上的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浑浊时,关闭K。(2)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实验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将F中的空气

13、推入E中,发生反应,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E中的无色气体为NO,则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O的生成。(4)NO、都有毒,会污染环境,则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15.答案:(1)试管上部充满红棕色气体(2)无 与水反应生成的(足量)中和了(3) (4)NO 6.0 小于(5)4.5解析: (1)木炭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硝酸发生反应:。(2)将混合气体通入试管b中,因与水反应生成的(足量)中和了,故试管b中最终无沉淀产生。(3)从b试管中出来的气体(NO和)通入试管c中,会和反应,经计算知通过试管c后有剩余,试管d中的NaOH溶液能够吸收未反应的。(4)集气瓶e中收集到的气体

14、为NO,由相关化学方程式可知,(5)向集气瓶e中通入后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可得V(O2)V(NO)4.5L16.答案:(1)无色气体变红棕色;溶液变蓝色;说明铜被氧化为Cu2+(2)b中试管上部气体先显淡红棕色后红棕色消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O2+2NO=2NO2(3)反应速率明显不同,实验a中快,实验b中慢;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4)大于解析:根据气体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产生的气体,由此推出铜与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通过比较反应条件,浓硫酸与Cu反应需加热,而浓硝酸与Cu反应不需要加热,可推出浓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硫酸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