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6907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4-25-1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为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促进城市科学发展,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建设智慧社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标准引导,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城市各领域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网络理政,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化应用,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便民惠企。围绕城市居民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以服务为导向,发挥“互联网+”对服务模式创新、服务资源高

2、效配置的支撑能力,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手段,提高城市治理和服务智慧化水平。创新引领,务求实效。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建设效能,让城市居民和企业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在政策保障、顶层设计、标准规范、统筹协调方面的引导作用,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统一架构,统一标准。按照统一体系架构、统一标准规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避免各自为政、信息孤岛;以政务云建设为核心,加强各领域各系统协调配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城市统筹、集中

3、、协同。打牢基础,保障安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二、行动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全程全时的民生服务体系、便捷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绿色的生态宜居服务体系、智能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智慧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成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市。(二)具体目标1 .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全市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事项90%以上可网上办理,实现公众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

4、网通办”。服务覆盖居民衣食住行娱”2 .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城市感知、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社会治理精准精细。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公共服务配置、宏观决策能力明显提升,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取得实效。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平安指数”大数据平台,社会治安防控信息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成全市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组织管理更加高效、出行服务更加便利。网格化管理服务进一步优化,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增强,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3 .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建成覆盖全市的环境感知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实现重点用能单位在

5、线监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水平大幅提升;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的智能监测和科学管理;实现对林业和园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对重点生态区域动态监管。4 .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光网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超过50Mbps,免费无线宽带网络覆盖主要公共场所;建立覆盖重点领域的城市感知体系;交通、能源、给排水、综合管网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实现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统一管理。三、行动框架“互联网十城市”行动总体框架:(一)构建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即构建互联互通、全面智能感知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二)建立一个平台,即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实现

6、各级政务部门信息基础设施统建共用、信息系统上云互通,推动“云数一体”,构建大数据中心,促进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高效协同,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三)建设一个中心,即建设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基于城市大数据资源汇集应用,实现城市运行监测、智慧决策、科学指挥调度。(四)建设完善六大应用体系,即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全程全时的民生服务体系、便捷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智能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智慧的城市治理体系、绿色的生态宜居服务体系。(五)健全两套保障体系,即建立完善我市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互联网+城市”行动提供标准支撑和安全保障。“互联网+城市”行动总体架构图

7、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服务网格化管理服务智慧化公共安全服务智慧城管服务 智慧交通服务 智慧能源管理服务 城市智葱化规划建设移动互联网城市服务电子商务便民便企服务署慧社区服务,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智慧旅游服务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智慧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精准帮扶服务智慧养老服务城市智慧治理中心运行监测态势预测事件预警决策支持政务云平台(大数据中心)资源目录交挽共享数据开放 智慧环保服务智慧水务管理绿色节能 智慧园林政务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网络理政平台,城市融合服务智能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光千宛带物联网WFi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时空信恩服务基础没施智能化城市感知体系城市道路市政鬻网建筑综合管随信息平台图1互

8、联网十城市”行动总体框架四、重点任务(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1.夯实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深化宽带城市发展,建设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积极发展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提升数据计算、存储和智能处理能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加快推进IPV4向IPV6的网络过渡、业务迁移与商业运营,基本形成下一代互联网基础架构。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城域网出口带宽扩容,推动部署5G通信网络和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建设。加快公共WiFi建设,实现城区热点全覆盖,面向市民提供免6费服务。(牵头单位:市经信委)2 .构建城市智能感知体系。运

9、用窄带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统一城市感知体系。完善城市道路、建筑物、地下管网等重要城市部件数据的统一汇聚和统一管理,开展公安、城管、交通、安监、环保、水务、质监等部门视频感知、识别感知、位置感知设备的统筹部署,解决部件分散管理、信息分头感知的问题,实现城市感知数据的共享共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3 .拓展城市时空信息服务。持续推进城市时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加强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和升级,构建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全市统一规范的基础地理信息库,实现城市多尺度地理信息覆盖。搭建时空感知、时空分析及预测能力体系,为城市各管理部门提供基于时空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定位、趋势预测等丰富的

10、决策支撑服务。完善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推进地理市情监测。建设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增强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强化测绘成果更新维护,建立全面覆盖、快速更新、真实精准、时空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创新地理信息产品形式,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4 .建设城市综合管网信息平台。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水、电、气等市政管网管线智能化监测管理率。集成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地铁及综合管廊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建成全市综合管网信息库和统一管线信息平台,为市政工程审批、地下管网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应急管

11、理等工作提供支撑。(二)建立完善政务云平台。统筹市、区(市)县两级业务需求,统一规划设计,集约建设覆盖市县两级的“云、网、端、数”四位一体的政务云平台。构建一体化的政务云基础平台,搭建互联互通的政务网络体系,统筹建设数据采集端服务端和政务大数据资源体系,实现各级政务部门基础设施统建共用、信息系统上云互通、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高效协同。推动大数据资源汇聚,依托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通过数据交换和服务封装等多种方式,归集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以及各主题数据资源和专题数据资源,构建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三)建设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打造城市智慧运营管理总

12、平台,建设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基于城市大数据的汇聚,建设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全面、及时、客观地反映城市运行状况,提供可视化、移动端展现。通过数据存储、挖掘、建模、分析、预测等平台服务,提升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市场监管、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智慧化水平。(四)建设完善六大应用体系1 .打造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1)建设完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强化政务服务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等功能,建设完善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建成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受理系统和统一电子证照库,实现公众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动平台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公众和企业办事网上直办、就近办理、

13、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推动平台向移动端、自助端、热线电话延伸,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便捷办事渠道。(2)建设完善网络理政平台。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网络理政平台,全面整合各部门的电话热线、网络信箱、微博、微信等互动服务渠道,整合咨询、投诉、民意征集、在线调查等功能,解决群众诉求渠道分散、重复提交、多头受理等问题,实现各渠道诉求的集中受理、分级处理、协调联动、限时办理,提高网络理政能力。(3)建设城市融合服务平台。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围绕企业和市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汇聚整合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打造统一的城市融合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政府服务资源与企业和市民需求的匹配效率,提升主动服务、精

14、准服务能力。将政务服务资源进行规范化开放,支持社会服务与政府服务资源叠加,拓宽服务渠道,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融合服务。2 .建设全程全时的民生服务体系(1)构建新型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推进全市统一的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医疗信息等在全市医疗机构间共享利用。建立全市统一的居民健康服务门户,面向全市居民提供健康咨询、预约挂号、诊疗交费、报告查询、术后康养等全流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交互的立体服务模式。推进数字化医院和智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力支撑健康医疗信息惠民便民。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健康医疗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

15、心、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中心建设。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逐步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居民健康状况评估、公共卫生监测、疾病谱分析、重大疾病预测预警、慢性病智能化管理、特殊疾病精准化医疗等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2)构建公平优质的智慧教育服务。推进教育数据资源整合,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互联互通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完善网络培训及在线教育服务体系,深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打造“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数字校园、电子学生证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

16、展,提高教师、学生ICT能力,积极推进电子书包、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推进教育决策和管理信息化,提升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服务公共服务水平。(3)建设高效便捷的人社信息服务。发行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1500万余张,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卡部颁102项应用。优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服务功能。提升12333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建设智慧人社大数据中心和营运监控指挥中心,推进数据共享和服务开放,建设公共服务、精确管理、决策支持“一体化应用系统,加快智慧人社”建设。建设以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为核心的“一制五化多平台”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现代治体系,建成“1+6”

17、社会保险3.0版管理信息系统、“厅、网、号、窗、端一体化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和医保经办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医保智能监控信息系统,加快推进人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构建多元治理的格局。(4)构建智慧精准的帮扶服务。建立完善在册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电子信息档案。建设覆盖简阳市(含高新区)116个省定贫困村2.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贫困户信息即时、动态、高效管理。完成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全面对接,实现全市统一的接件受理模式;深化社会救助、扶贫、低保、助残等领域信息共享,整合医疗、救助、就业等跨部门、跨地区业务流程,建设一体化社会帮扶保障服务体系。推进政府网站开展残疾

18、人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引导社会网站提升残疾人无障碍服务能力,改善残疾人无障碍信息服务环境,为残疾人等获取信息享有公共服务提供便利。(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农委、市网信办)(5)推进智慧化养老服务。加快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部门、区(市)县、行业组织和社会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养老服务设施查询、行业组织监管等功能。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增强精准服务能力,形成全人群覆盖、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按照企业投资、自负盈亏、市场运作、良性竞争的发展思路,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以信息

19、化促进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牵头单位:市民政局)3 .构建便捷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1)拓展移动互联网城市服务。依托互联网龙头企业,利用市场化手段,整合城市服务资源,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在城市服务中的应用,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缴费、医院预约挂号、机动车违法查询、机动车罚款缴纳、客运交通购票、主要景区购票、旅游问题投诉等生活类服务,以及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税务服务、出入境业务、婚姻业务预约、生育证件业务、机动车及驾驶人证件业务、环保问题举报等政务类服务。(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经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2)推动电子商务便民便企服务。建立覆盖居民“衣食住行娱”等生活服务所需的020便民

20、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与商贸业、物流业、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智慧商圈建设;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农村市场现代流通体系。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为市民提供便捷生活服务。推动移动生活、共同配送、智能投递等移动电子商务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创新开展“电商扶贫”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委)(3)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加强统筹和资源整合,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逐步将已有业务系统与社区公共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街道(乡镇)及社区开展服务提供支撑。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

21、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让居民享受智慧、优质的生活服务。(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建委、市商务委、市经信委)(4)建立一体化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加快数字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市、区(市)县街镇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各类文化场馆资源,通过手机APP、网站、微信等为市民提供信息查阅、活动预定等一体化服务。建立完善文化市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5)推动智慧旅游服务。深化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旅游区及重点旅

22、游线路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推进机场、车站、宾馆饭点、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游客集散中心等主要场所的信息互动终端建设。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的在线旅游创业创新,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资源、要素和技术,大力发展在线旅游服务。大力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在全市4A级(含)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积极推动电子票验证、刷卡支付和移动支付。推动智慧旅游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游客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旅游局)4 .建立智能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1)深化智慧城管服务。深化城市管理智慧

23、化应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持续推进“智慧环卫”“智慧道桥”“智慧照明”“智慧市容”“智慧执法”“智慧监管”和“智慧服务”等智慧化应用,初步形成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延伸数字城管监管范围,实施全市域数字城管的集中部署,拓展网络受理渠道,提升市民参与度,打造“互联网+”便民服务,强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桥梁、路灯、井盖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感知体系建设,依靠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动态感知数据采集能力。梳理形成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目录,完善数据标准,构建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强化城市管理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热点问题的精准分析。(牵头单位:市城管委)(2)推进智慧交通服务。继续推进智能

2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市域主通道、中心城区次干道及中小街道智能交通外场采集设备覆盖率,逐步实现我市路网全方位监测。建立我市规戈h建设、交通、公安、环保、城管、交管等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协调接入航空、铁路、公交、地铁、高速、外场设备、通讯运营商相关数据,打通省市区(市)县之间交通信息联网通信,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以交通运行监测中心数据中心(ToCe)为基础,接入并整合各类交通监测和信息采集终端,搭建集成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实时监测系统。深入推进“互联网+交通治理”,强化交通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提升城市交通规划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推进移动支付在交通出行领域应用,提高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能力,

25、提升公众出行品质、增强出行便捷性。搭建综合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将智慧交通研究成果运用在交通引导、信息发布、出行服务和安全保障等交通服务领域。(牵头单位:市交委、市公安局交管局)(3)推进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城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和农村电网、城市配网建设,中心城区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提升供电服务,通过掌上电”APP,实现掌上购电,开展停送电信息精准服务;加快推进水、电、气“多表合-”远程集采集抄工作,推广多表信息集成平台;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26、。(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水务局)(4)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智慧化。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夯实规划数据基础、优化规划数据检核与提取手段,建立城乡综合规划大数据库,建设覆盖城乡规划全过程决策支持的综合分析展示系统。开发网上报建、报建通等报建系统,在传统桌面规划审批办公系统的基础上,研发移动政务办公系统,进一步扩展规划信息化应用。结合规划部门所确定的各类公众服务需求,面向政务公开、公众互动,提供与市民、企业和社会团体的交流沟通渠道,形成“互联网+规划服务模式,实现城乡规划“一个平台、一张网、多规融合、信息共享”的发展目标。建立土地资源立体化信息管理,实现土地管理全市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实现部省信息平台对接

27、。开展权籍调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建设,构建权属清晰、动态更新、准确权威的不动产籍数据资源库,实现面向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及面向社会的不动产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局)5 .构建智慧的城市治理体系(1)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服务。优化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促进政务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和开放平台,推进政务和公共数据资源的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优先推动关注度高、需求高的数据开放,逐步实现公共数据的全面开放,鼓励和支持社会利用公共数据创新,支持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形成社会多元共

28、治新模式。(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2)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优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服务,进-步整合网格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网格化管理范围和领域,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关联、比对、分析、研判,增强问题隐患预警预测预防能力,解决数据重复采集、人员重叠配置问题。(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3)强化智慧化公共安全服务。围绕国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市建设,强力推动视频图像的建设和应用,大力开展天网高清点位改造和新增建设,将视频图像的应用从维护社会治安层面提升到服务民生、社会管理、立体化防控层面。建设完善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提升应急联动能力。力口强“智慧消防”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三实三化防

29、消互联新格局。建设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扩大行业领域监测覆盖范围,实现重大危险源、城市重大安全风险点、重点企业在线监测、预警、分析和巡查。深化“互联网+溯源十检测”的模式,推动食药溯源提质扩面、智慧食安提质创新。(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6 .建立绿色的生态宜居服务体系(1)实施智慧环保服务。以“天府微环保”为引领,逐步建成覆盖全区域、全要素、全业务的物联网和网格化环境对象在线感知与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环境基础数据的信息化采集与智能监管。持续完善数据收集、管理和共享平台,逐步形成环境大数据资源体系,实现与环保行业和市级部门间的交换共享。持续对环境

30、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不断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直观的可视化服务,提出科学应对策略,促进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牵头单位:市环保局)(2)加强智慧水务管理。整合现有资源,推进水务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完善水库动态监管系统,实现水库动态监管及病险状况预警。新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对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布等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管理,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动态监管系统,自动采集原水、出厂水PH值、浊度、余氯等水质信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饮水保障。优化地下水监测点位,完善监测网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监测。建设水环境治理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试点,建设水量、

31、水质、视频等监测站点,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并预警报警。全力推进防汛指挥系统提升完善工程实施。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实时监测和险情预警预报。(牵头单水务局)(3)推进绿色节能建设。利用四省能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耗监控,督查企业按时按质填报年度能源消费利用状况。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实施能耗在线监测项目,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完善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政策,抓好过程监管,实现绿色建筑对新建项目全覆盖,促进绿色节能。(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建委)(4)实施智慧园林建设。加强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

32、区、水源涵养地、熊猫基地、湿地、市政公园、古树名木、城市绿化等重点生态环境区域动态监管,应用视频监控技术,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移动管护APP,对重点生态保护区、脆弱生态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和监管。建设微信公众号,提高公众对重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运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建设智慧生态博物馆,为公众提供在线服务。(牵头单位:市林业园林局)(5)推进智慧房产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融合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智慧房产“一张网”服务体系。整合房产政务服务和市场资源,形成全市房产大数据中心,重点提升面向社会公众的小区物业服务、房产交易服务、房屋租赁服务、住房保障服务、人

33、才安居服务,为宜居提供优质的置业和安居服务环境。推进房产数据与部门数据、行业数据共享与融合,拓展智慧房产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的应用。(牵头单位:市房管局)(五)健全保障体系1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城市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等级保护安全测评和风险评估,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加强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落实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和管理制度。深化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严格执行预案编制、应急演练、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等制度要求。(牵头单位:市

34、网信办、市经信委、市公安局)(2)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强化行业领域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加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提升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数据安全的基础支撑,大力推进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和信息共享,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预警处置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建设。加强和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加快电子认证证书的推广应用。打造安全可控的优势技术和产品,推动网络安全服务快速发展。(牵头单位:市经信委)2 .建立完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围绕“互联网+城市”行动实施,开展对标国际标准战略研究,制定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发展战略规划

35、和技术路线图。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优先在政务云、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治理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及应用,逐步建立完善我市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为“互联网+城市”行动提供标准支撑。加强标准应用,将标准符合性作为项目审批验收的考核指标之一,确保系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鼓励支持我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研制活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抢占标准制高点。(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政府有关部门)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推进。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政务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互联网+城市”行动,建立行动协调联

36、系机制,研究解决互联网+城市”行动重大问题并推进实施。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市级各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督促,常抓不懈,确保全市“互联网+城市”行动工作责任到位。(二)加强资金保障。完善财政资金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和推广的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对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的资金扶持,推进智慧城市重大项目发展,积极鼓励市场资金投入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各领域,快速推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三)加强监督考核。各部门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抓紧制订相关工作任务的实施计划,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做好项目落

37、地,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项工作任务的牵头单位制订相应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方案报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汇总。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加强对各项任务的指导检查、协调推进,加强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定期采集社会公众和企业对“互联网+城市”建设的意见。(四)创新建设模式。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优化智慧城市建设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开放政务服务市场,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内容,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推进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探索建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促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