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694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简称适用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修读学期四制订时间2022-8课程代码1321280课程学时64+24课程学分4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水力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后续课程无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施工员合作开发企业无执笔人合作者无审核人制(修)定日期二、课程定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和热水供应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功能、管路布置、常用设备及设计计算理论,掌握各系统启动运行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在建设施工企业、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工矿企业、宾馆饭店、设计院

2、等单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初步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素养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设计思路1 .学习领域设置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习领域是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而设置。2 .学习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习目标为本位,用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构建“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融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建立项目考核、学期鉴定与毕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3 .学习领域内容制定的依据

3、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对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构。在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上,建立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而进行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设计。课程定位准确,根据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的业务规格要求,课程以树立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广、素质高为宗旨,构建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点突出“应用”目的。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的学生熟练识读和绘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安装基本操作技能、安装工艺、质量验收标准和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具备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处理施工中设计问题的能

4、力。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具体如下:4 、专业能力(1)能够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计算基本操作技能;(3)具有中小型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处理施工中设计问题的能力。2、方法能力(1)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用的管材、阀门、水表、卫生器具及冲洗设备的类型与作用;(2)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所需水压的计算方法及给水方式的选择,掌握建筑用水定额与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3)掌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与水力计算方法;了解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4)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排水体制;熟悉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

5、掌握建筑排水定额与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5)熟悉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管道的布置与水力计算方法。3、社会能力(1)培养认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2)养成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养成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和人性化的思想意识。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一)课程整体设计序号学习情境知识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时1建筑给水排水基本规定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安装的基本规范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安装的一般规定能够知道本行业的规范提高统筹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2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掌握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2、掌握用水量、管网水力计算方法3、熟悉给水管

6、材、附件、给水增压与调节设备,并能正确选用4、理解给水管道的布置、敷设与防护的方法1、能进行给水平面图、系统图的绘制2、能进行多层住宅给水系统设计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计算能力培养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163建筑消防系统1、了解建筑消防系统的分类2、掌握水消防系统的组成与使用3、掌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4、掌握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布置原则5、掌握消防用水量及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能进行消防平面图、系统图的绘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计算能力培养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124室内热水及饮水供1、掌握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水力计算的方法和1、能按具体的条件选择热水供水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设计

7、规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12应步骤2、掌握热量和供热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饮水供应的水力计算方法4、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附件和管材的种类5、熟悉水加热的方式方式和循环方式2、能够正确选择加压、贮热和贮水设备范、手册、图集等参考资料的能力。的职业素养5建筑内部排水系统1、理解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2、掌握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3、掌握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方法能进行排水平面图、系统图的绘制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图集等参考资料的能力。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186屋面雨水排水、特殊用途建筑给排水、中水工程1、掌握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2、掌握游泳池中水的循环、净化、消毒和加热3、掌握中水

8、系统的类型及组成1能学会雨水管道的施工安装2、掌握游泳池中水的循环、净化、消毒和加热3、掌握中水系统的类型及组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计算能力培养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4合计讲授30学时、实践32学时、复习与习题课2学时,共64学时(二)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学习单元情境设计一单元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基本规定学时2学习要求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安装的基本规范;2、了解本行业的规范任务分解任务1建筑给水排水基本规定学习单元情境设计二单元名称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学时16学习要求1、掌握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2、掌握用水量、管网水力计算方法3、熟悉给水管材、附件、给水增压与调节设备,并能正确选用4、理解给水管

9、道的布置、敷设与防护的方法任务分解任务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给水方式任务2给水管材、附件和水表任务3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任务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任务5增压和贮水设备任务6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学习单元情境设计三单元名称建筑消防系统学时12学习要求1、了解建筑消防系统的分类2、掌握水消防系统的组成与使用3、掌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4、掌握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布置原则5、掌握消防用水量及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任务分解任务1消防系统的类型、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任务2室外消防系统任务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任务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四单元名称室内热水及饮水供应

10、学时12学习要求1、掌握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2、掌握热量和供热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饮水供应的水力计算方法4、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附件和管材的种类5、熟悉水加热的方式任务分解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任务2热水供应管网的水力计算任务3饮水供应学习单元情境设计五单元名称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学时18学习要求1、理解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2、掌握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3、掌握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方法任务分解任务1排水系统的分类、体制和组成任务2排水管材及附件任务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任务4室内排水设计秒流量任务5室内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任务6污、废水的提升和局部处理学习单元情

11、境设计六单元名称屋面雨水排水、特殊用途建筑给排水、中水工程学时4学习要求1、掌握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2、掌握游泳池中水的循环、净化、消毒和加热3、掌握中水系统的类型及组成任务分解任务1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任务2景观工程、游泳池的给水排水、洗衣房的给水排水任务3中水工程六、课程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个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30%、40%、30%o列表如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出勤平时作业100%10%20%40%30%小计30%40%30%(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平时作业、实践操作出勤占总成绩10%。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缺勤一次扣5分。正常请假不扣分

12、。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共计5次。五次作业每次20分计算。作业成绩等级分A、B、C、D四类。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结论正确为A;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结论有少量错误为B;书写笔记难以辨认,结论有较多错误为C;作业不完整为D。实践操作占总成绩40%,实践操作参考课程设计成绩。独立完成为A,在他人指导下完成为Bo(2)期末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考试方式为闭卷。试卷中含超纲题目分值不低于3分,不高于10分。七、教材及相关资源课程教材选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王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将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学习资源和拓展学习资源两大部分。八、任课教师要求专职实验员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具有2年以上授课经历;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初级以上职称,双师型教师,具有2年以上授课经历。九、教学实训场所学院教学条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多媒体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满足该专业的教学和实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