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扎染》课程教学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遗扎染》课程教学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遗扎染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认知实训课程,是一门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理实相融的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实训实践,使学生掌握传统手工扎染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扎染艺术创意设计能力,能将本课程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服装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法将有关服饰艺术创新创意理念通过实践操作予以实现。开设此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完成系列扎染面料制作,让其感受民族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设计创作兴趣;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增强动手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和促进就业奠定职业能力基础。二、课时
2、30课时。三、学分1学分。四、课程目标(一)思政目标授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扎染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价值,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感受手工扎染作品蕴含的审美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利用传统手工技法进行服饰品创意设计,从而让学生获得民族传统文化欣赏和体验,树立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专业能力目标L知识目标:传统手绘及手工扎染的历史传承。通过非遗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扎染的历史韵味。非遗扎染技法运用于服饰品创作设计制作。熟练掌握传统染绘工艺,具备一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能力。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扎染的基本扎结方法与染色工艺。全面系统的掌握手工扎染工艺流程
3、,熟练掌握各种材质面料的染色技法,培养学生扎染服饰品系列设计与制作能力。在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能在传统扎染工艺基础上不断进行传承与创新,熟练掌握多种印染技法并能加以综合运用,制作出更多适合市场的综合设计作品。(H)综合素质目标1、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技能掌握从单一到综合,拓宽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通过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工作,了解产品和市场,逐步提高服装手工印染设计与工艺制作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及要求思政要点考核要
4、点参考课时1项目一手工染绘概述1、通过教学样品直观分析,结合赏析历届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概况了解手工染绘的历史、发展、演变;2、通过作品启发,让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归纳项目教学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染绘工艺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1、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让学生获得民族传统文化欣赏和体验,树立民族自豪感1、手工染绘概念、类型及历史传承2、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3、扎染成品类型认知4、扎染的工具与材料认知42项目二扎染原理及艺术审美特征1、通过教学样品直观展示讲解演示扎染制作的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扎染工艺原理,2、结合扎染作
5、品进行扎手工扎染技法学习过程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充分领悟过程1、扎染原理及工艺流程2、能够结合实物分析扎染艺术特征3、收集有关扎染面料及服饰纹样4染的艺术特征分析图片3项目三扎染制作基本技法1、自由扎技法:点和面的练习,团扎、塔形扎2、针法扎染练习:串缝针法、基础图案针法练习、民族传统纹样针法3、折叠扎法:4、绞染技法5、夹染技法手工扎染技法学习过程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充分领悟过程1、自由扎技法操作要点2、针法扎染操作要点3、折叠扎法操作要点4、绞染技法操作要点5、夹染技法操作要点84项目四非遗扎染传统技法1、通过对几种非遗扎染传统技法,进行复原性示范演示;2、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实践,研习体验古法扎染
6、的巧思及特殊的审美趣味;3、通过实作让学生完成传统技法的体验,感受扎染艺术魅力,民间智慧非遗扎染技艺学习过程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充分领悟过程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自贡扎染的非遗项目认知3、传统“蜀缴扎染技法实作操作要占65项目五扎染的染色及后期处理1、扎染染色工艺流程2、染色过程中的几种特殊工艺:多色套染,段染,吊染的工艺方法手工扎染技法学习过程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充分领悟过程本环节要求学生正确地使用扎染的染色方法,掌握扎染工艺的后期处理技巧。46项目六扎染综合设计应用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学以致用,以扎染基本技法为基础,重点运用非遗传统技法,突出彰显民族传统文化,明确创作主题,体会扎染的技术加艺术
7、的创作手法,完善构思,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确立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1、扎染围巾创意设计制作2、扎染t恤创意设计制作3、扎染包袋创意设计制作4、扎染自由创作5、作品分享、展示4相互启发,共同完成练习作品。六、教学实施(一)教学团队教师基本要求: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集体备课,课程之间相互贯通,每个环节落实专门老师,每位老师都必须熟悉整个教学流程,分工合作。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有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可聘请在相关行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二)教学策略1、教学组织过程课前:课前将班级学生按小组划分,用任务驱动法
8、,给学生发布实训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目标、要求、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学习和讨论;教师列出扎染材料清单,组织各小组学生开课前完成扎染材料的准备。课中: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以及通过学生课堂训练、老师一对一的精准辅导,使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开展。课后:手工制作耗时较长,对学生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课后及时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师跟进督促、线上答疑。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分段推进式的教学思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本,推行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发,增强学生的
9、就业能力培养。本课程内容实践性强,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故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辅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兼顾不同层次及学生个体需求,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教学方法本课程综合应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重点运用以下方式教学:优秀作品赏析:利用教学样品及历届优秀学生作品,实景观摩,引导学生欣赏进行技法分析,同时借助一些典型的具体案例,使学生全方位、具体化、直观化地体验观察,以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审美感受力。示范教学:在手工技法实作训
10、练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和课堂辅导中,现场示范演示,让学生观察模仿操作,并巡回检查学生操作,及时加以指导。作业点评: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规范,作品完成度,设计创意性等集中点评,以及分小组进行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释疑。(H)教材编写1、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及项目设计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创意与表现需要为设计思想,本课程教材更应注重实用性、具有可操作性。2、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精神,教材编写要改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求,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3、教材表达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语言精炼准确(四)资源开发与利用
11、1、教师设计制作教学样品,结合历届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鉴赏、借鉴扎染作品,启发学生独立完成创意性扎染作品。2、编写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实训任务指导书,结合流行趋势充实授课内容,把握时尚潮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辅助教学的讲义3、联系生活经验,突出教学活动的职业性,通过组织学生进企业、扎染工坊等地去观摩印染样衣的设计与制作、调研时尚服装及服饰流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感悟等过程中联系实际,融合知识和技能。4、加强校企合作,开发企业项目为学习任务,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任务中,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操作规范、安全要求等内容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在学生
12、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七、考核与评价(一)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关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形成,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评体系,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发挥教师、学生及企业技术专家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并且应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二)考核适用范围和目标1、知识目标:手工染绘概念、类型及历史传承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扎染原理及工艺流程扎染艺术特征分析扎染染色工艺流程非遗扎染传承2、技能目标:扎染基本技法实作非遗扎染传统
13、技法实作正确地使用扎染的染色方法,掌握扎染工艺的后期处理技巧印染工艺综合运用进行扎染成品创意设计制作()考核内容和知识成绩构成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作品评分(40%)平时成绩=考勤(50%)+课堂表现(50%)O建立一个有标准、多元化、全过程、重分析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考后反馈和持续改进。成绩考核评分与质量标准1、平时成绩评分与质量标准出勤成绩满分50分,课堂表现50分,共100分上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10分;遵守课堂纪律,听课认真,10分缺课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凡是上课睡觉玩手机,扰乱课堂纪律等违纪行为,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2、作品评分与质量标准每个扎染作品项目满分100分,每个项目5个得分点,每个得分点满分20分,根据学生完成度给予评分。立意新颖,主题突出(20分)艺术效果突出(20分)染色方法选择适合(20分)工艺技法综合运用合理(20分)作品制作精良(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