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课导学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7339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三课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三第三课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三课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三课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效课堂导学案 编制人: 符海娜 编号:003 时间: 09 月 17 日 班级 小组:_ 姓名:_ 组内评价:_ 教师评价:_第3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知道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影响。(重点) 2、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难点)预习案【教材助读】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学适应形势的需要,吸收了佛教、 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3. 唐朝(1)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2)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1.形成(1)背景: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

2、儒学、抨击 的活动。(2)形成: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思想主张(1)北宋的程颢、程颐天理是宇宙万物的 ,先有理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和 直接联系起来。提出“ ”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2)南宋时期的朱熹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 。编著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统治。(2) 把人束缚得更紧了。(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

3、本、朝鲜乃至 ;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13页【学思之窗】: 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答案】三、 陆王心学人物时代思想主张和成就影响陆九渊南宋“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只需 就可得到天理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王阳明明朝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的命题提出“ ”“知行合一的学说【判断回扣】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理学,都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其区别在于“求理”的方式。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理在心外,陆王心学主张理在

4、心中,“发明本心”,即进行内心反省即可明理。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2理学在宋代取得了统治地位。( ) 宋代是理学的奠基时代,但在整个宋代,理学并未取得统治地位,从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明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3理学在历史上并没有产生过积极作用。( ) 理学并非全是消极作用,它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上解决。我的知识树:探究案一、 选择题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

5、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2上图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A救国治国之术 B“天理” C“知行合一” D“民贵君轻”3(2014北京海淀区高二检测)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下符合其本意的解释是()A.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B. “宇宙便是吾心”C.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4上图讽刺的是西方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类似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

6、“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五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六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拓展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比较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认识论格物致知反省内心,致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主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目:历史 编号: 003 1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