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758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一一诗经【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诗经“十五国风”涉及的15个诸侯国或地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故A项正确;“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中提及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和东晋的陶渊明,两题于图片涉及的诸侯国表明是秦朝统一之前,故B项错误;“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中提及西汉名将李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和焚书坑儒,应当在图片所示时间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A2015年题组2.【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2、【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

3、女,未解忆长安。”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元曲【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

4、个无所畏惧、毅然赴约的英雄形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可知,关汉卿借用关羽独赴单刀会的典故来吊古抚今,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大江东去浪千叠”,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有类似,体现的是豪放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2014年题组【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一楚辞【解析】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与题干“幻想境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老子和庄子与题干“闪糙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的信息不符,故B、C项错误;离骚属于楚辞,是屈原的作品,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想象奇特,文采华美

5、,风格绚丽,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解析】司马迁、司马相如均为西汉人,其生前西汉未败亡,且材料并未指明相如赋所述主题为王朝败亡,故A项错误;据材料司马相如赋“其要归引之节俭”,且“此与诗之风谏何异?”也即在这个方面与诗经相同,联系诗经中对社会黑暗腐败的批判,可推知他们都提倡节俭,反对奢靡,故B项正确;从创作形式上看,赋形式铺排华丽,散文韵文并用,而诗经以四言为主,较为平实,故C项错误:据材料“相如虽多虚辞滥说”可知司马相如未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故D项错误。【答案】B2013年题组1.【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

6、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选择C项。【答案】C2.【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讲宫女给士兵写情书,皇帝成全士兵和宫女,思想风气比较开放和自由,故选D。佛教因缘观念不是故事的主题,排除A。材料所表达并非爱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的兴衰,排除C。【答案】D二、非选择题1.【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代小说.【解析

7、】(1)据材料中“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得出受唐宋文学发展的影响;据材料中“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文人士大夫科举受到排挤,故而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据材料中“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得出当时的小说创作贴近生活,人民容易接受;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也有利于小说的发展。.(2)据材料中“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说明当上小说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他们的广泛认可;据材料中“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口艮界”得出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据材料中“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得出小说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答案】(I)原因: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7分)(2)作用: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