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精选文档.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 况,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概 况,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肠道病毒6871(RNA)C病毒A组 16、4、5、7、9、10(RNA)C病毒B组 2、5、13(RNA)ECHO 13(DNA)肠道病毒71
2、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之一,呈现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在发病,并引起一些重症和死亡病例。2007年和2008年重症EV71感染分别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导致少数儿童死亡,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16、4、5、7、9、10 型,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病原学,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3、。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原学,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手、足、口,流行病学,流行地区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流行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婴幼儿易发病流行特点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流行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
4、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全球流行史,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全球流行史,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全球流行史,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
5、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我国流行史,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我国流行史,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台湾的几次流行,1998年台湾地区暴发EV71 型感染,共有12910
6、6例患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其中重症病例405例,78例死亡,91%的死亡患儿小于5 岁2000年台湾再次暴发EV71感染,有80677人发病,其中重症感染291例,41人死亡2001年发生389例重症感染者,55人死亡(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当前流行趋势,截止3月27日 安徽报告重症病例30余例,河南报告重症病例30余例,并有死亡病例报告。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联合防治方案通过中央电视台启动,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
7、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预防措施,预防控制难度大无疫苗、药物等特异性的防控手段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儿童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多,难以有效阻断,6、7月份是发病的高峰季节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阜阳地区的疫情将
8、持续上升,重症病例仍会增加,医疗机构预防措施,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防止与其他疾病患儿之间的交叉传播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适用的仪器、物品要擦拭消毒,医疗机构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如有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症状的,应暂停接触病人同一病室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的患儿,如有条件住院患儿应单独隔离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个人防护,饭前便后、外出玩耍回来后洗手注意营养、均衡饮食、运动出现症状及时就诊看护人亦应注意洗手(饭前便后,护理患儿后等)奶瓶、奶嘴等消毒
9、,手足口病治疗原则,(一)诊断依据: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疱疹,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二)留观指证:发热伴手、足、口、肛周皮疹,咽峡炎,精神差,病程在4天以内。(三)一般病例治疗原则:对症、隔离、休息、清淡饮食、皮肤口腔护理。(四)重症患儿:头痛、呕吐、精神差、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迅速转往三级以上医院救治。,个人防护,勤洗手 多喝水常通风 吃熟食晒衣被 氯净化,托幼机构防护,教室、宿舍通风(2-3次/日,半小时)每日消毒玩具等物品每餐前后清洗餐具和桌面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消毒工作人员出现疑似病例,停止工作疑似儿童感染者,应治疗、让家长接回凡检出EV71病例,可报请暂停课、停学1-2周
10、,并采取消毒等措施,武汉市防控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医疗卫生机构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 认识手足口病的防治意义.建立组织,健全机制 明确任务,严格实行防控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病例诊断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规定的病例定义进行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医院报告病例应经过医院感染性疾病专家组认可。,暴发疫情报告标准,1周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或行政村中,发生10例及以上手
11、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例及以上手足口病重症1例及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为暴发疫情报告标准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隔离留观标准,隔离期限 为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留观指征“发热,精神差”者,隔离留观72小时,但不作为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我院诊断非传染性疾病建议收入院治疗),报告要求,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防治措施,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医疗机构要严
12、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各医疗机构要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做好门诊病人的管理工作。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防止与其他疾病患儿之间的交叉传播。,医疗救治,医疗救治,实施严格的转诊制度。门诊、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现留观指征或住院指征病人,要转诊至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不得滞留病人。接受转诊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手足口病病人救治的绿色通道,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条不紊。要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严防漏诊、漏报。,防治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医疗救治的重要措施。控制院内交叉感染。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对住院患
13、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医院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医务人员接诊每位病人前应做好手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手段减少发病,使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院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制作宣传展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加强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防治知识培训,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快速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医院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医务人员要注意勤洗手,医院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留观指征 对于“发热,精神差”者,隔离留观72小时,但不作为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留观地点感染性疾病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作好其他传染病的隔离观察治疗我院对无皮疹的患儿,诊断非传染性疾病建议收入院治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