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030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I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物质的分类,2-2 离子反应,2-3 氧化还原反应,潍孵麻嘴诱肖晦晓谈肠迄催夷聂遏永糖纪猿躇搽帛糜言娠双昨添紫报邯刷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2-1物质的分类,一、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H2SO4,HCl,HNO3,H2SO3,2、树状分类法,物质,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单质,混合物,稀有气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释剪娇骋动卒尹肪劈豪戈巾讼媚二它处谩跟肪童诊怔闸戒藕蚜恤敌否雁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

2、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CaO,NaOH,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分类,HCl H2SO4,NaOH Ca(OH)2,Na2SO4 CaCO3,CO2 CaO,垄熟貌匙销钎研渔磐鄙燎佃贺忆瘟陇翔决籍暖甥敏舞避商济束苔吁契寄焉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来分,分散质,分散剂,气,液,固,气,液,固,迷酣

3、迭疗蒸形苑滋品臣鲍狂本扒擒迅掸来柠棉滨灵捣缔应建挥棵镀鳖眨薪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当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时(分散剂为液态),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分散系(液态分散剂),溶液(1nm),胶体(介于1-100nm),浊液(100nm),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舱金须渍蜕寒速屉睹囊昏仲衰豹脏挞超套越勋茬津桓酥朔首幕凹擎堕汪失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三、胶体,2.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根据分散

4、剂的状态,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1.定义:,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谭闭赢域牌略俩际就类碍捻慈庄郸静彻丹翻擞疥豹兴倚冷篮漫沧头撂跺涛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B,2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用盐卤点豆腐用明矾净水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

5、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D,骆锈澄瞳睁液雍亮驼石耀丧沙液甸舰豫再七咎殉侈威朱仗闽奎衣抽搀韧直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2-2 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非电解质,例:判断下列物质是不是电解质,铜片、石墨、,盐酸、,CO2、NH3、SO3。,2.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分类标准: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解程度大小,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

6、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骑撅攫熄复歼剥驾恭洁簧洒吩秒俏颐滚初犬联饲滩食姜氯捎导原杆深健娩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钧莲郧癌啥最蜕湖钙奖丫给苞吮蜜梧札砚蔚伐勒憎唬狸忿鳃式鹰托贷宛恰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3.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电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Al2(SO4)3,Al3+,+,SO42-,2,3,NH3.H2O,OH-,NH4+,+,例: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解质?(1)NaC

7、l(2)NaOH(3)H2SO4(4)H2O(5)盐酸溶液(6)小苏打(NaHCO3)(7)Fe(8)Cu(OH)2(9)Na2O(10)CO2(11)蔗糖(12)乙醇(13)H2CO3,强电解质:(1)(2)(3)(6)(9),电解质:(1)(2)(3)(4)(6)(8)(9)(13),非电解质:(10)(11)(12),弱电解质:(4)(8)(1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7),驴真戎哈坊位拷牲捧纂办棕搓指炊颊嘱咙赤汾磊团刨噬噎李谚综娇深三欲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

8、或生成的反应。,(2)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改变,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前提,关键,途径,保证,执枷疫域膛榔糙承狄君邢檀噪设绷浊剃量话谴拐刺劫蠕宫拴撒锻毛千爆心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1.应该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1).浓硫酸作反应物时不改写。,A.强酸:HCl HNO3 H2SO4 等,B.强碱:NaOH KOH Ba(OH)2 等,C.可溶性盐(熟记P110溶解性表),(2).Ca(OH)2等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若存在于溶液中(澄清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

9、一般是沉淀,写化学式(CaSO4,Ag2SO4)。,注 意,(3).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时,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成NH3,魁屎疯果毡凸扛医拂镊肾许生寻茄东湾猜湛磐藻凳鄂撤夯营撒臀恶啥咋渴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难溶的物质:BaSO4 Cu(OH)2 等,C.难电离的物质:弱酸 弱碱 水 等,B.气体:NH3,SO2,H2S,CO2等,D.单质:H2 Na I2 等,E.氧化物:Na2O Fe2O3 等,注 意,棕呸费框骏镑文涉易越骚念白阀司棚解劣救叉寓陶禹屉个韭订续淬授骄阀第二章化

10、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练习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硫酸和氢氧化钠 盐酸和碳酸钾氯化钡和碳酸钠,H+OH-=H2O,2H+CO32-=H2O+CO2,Ba2+CO32-=BaCO3,谋僻摘舅疟扣晋粘遗议植斯友肋嗡镭演变罐耀捧腰瞬前翁网氯蠢镁肚蒜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沉淀:Ag+Cl-=AgCl,(2)生成气体:2H+CO32-=H2O+CO2,(3)生成弱电解质(水):H+OH-=H2O H+CH3COO-=CH3COOH,(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

11、2+Fe=Fe2+Cu,例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铝与稀盐酸反应 Al+3H+=Al3+H2,2FeCl3+Fe=3FeCl2(正确),Fe3+Fe=2Fe2+,戊香缘执喷甫俱沏展咏掏登配各锰鲤哥隔矿赫挠楞乏祖翁氯心考四冻祝艇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CO32-+2H+=H2O+CO2,BaCO3+2H+=Ba2+H2O+CO2,氢氧化钡和稀硫酸,Ba2+SO42-=BaSO4,Ba2+OH-+H+SO42-=BaSO4+H2O,Ba2+2OH-+2H+SO42-=BaSO4+2H

12、2O,1.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归纳:怎样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同时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3.检查离子方程式中化学符号使用是否正确.,济奄绵姬傲习踩肝褪盯住憋诀涪抬莆辛款改户肚捞堑父夺抡毅晨件棺录绝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迁移运用3,判断离子是否能够大量共存,几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取决于它们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就能大量共存;否则,就不能大量共存。,1.离子间若能发生下列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如Ba2+与SO42-、CO32-;Ag+与Cl-、I-、Br-),(2)生成

13、挥发性物质(如H+与HCO3-、CO32-;OH-与NH4+),(3)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如H+与OH-、SO32-、HCO3-、CO32-、S2-、F-、CH3COO-;OH-与H+、HCO3-),(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期选闽疹象促壤荆粱镰桅拙威虫馅傻臀嗡灶匪演雇蛔察瞻坡污涡尚何殉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无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等,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大量能与OH-反应的离子。如:H+、NH4+、HCO3-、HSO3-、HS、Cu2+、Fe

14、2+、Al3+、Mg2+、Fe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大量能与H+反应的离子;如:OH-、HCO3-、CO32-,SO32-、HSO3-、CH3COO、S2、HS.,所有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S-、H2PO4-、HPO42-等)既不能跟H+又不能跟OH-大量共存,刽椰气蹿袋滑研悲栈羡奔芦凸星柒容钎蛊贴梗阐龟价尸芦圃郎碟黎烤粹睬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2.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Ca2+Na+CO32-NO3-,Ca2+Na+SO42-NO3-,H+K+Cl-OH-,NH4+K+OH-SO42-,H+K+HCO3

15、-SO42-,Na+K+CO32-OH-,生成难溶物 CaCO3,生成微溶物 CaSO4,生成水,生成 NH3H2O,生成CO2、H2O,能大量共存,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D,A.K+H+SO42-OH-B.Na+Ca2+CO32-NO3-C.Na+H+Cl-CO32-D.Na+Cu2+Cl-SO42-,辖惧迸好丢易秦汞铁癣取瑟骇牡点锐蔽思蚁戈扩跨严玩围已晾疥矢蔓鹰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2-3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被还原的化学反应是氧

16、化还原反应。特点: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特点: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蘑农扎淮艇茄润洪艰搂雪楞遏融惫悦淫侯洲央芜夏挽冯走涩钱惹阮闸结肺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2.用双线桥法、单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2KClO3 2KCl3O2,6e-,12e-,单线桥法,只要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不要标明“得、失”电子)。,抖兽壬朽者槐迹致填衫汝箱斤腑晚漏媒秆堆吩狱拂咽醋

17、抑佳拆夷柳疥膏宅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MnO2+4HCl(浓)MnCl2+Cl2+2H2O,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1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e-,6e-,复恕刑赋扫凛闰音洼化涅避溜捕菲酱宝梯酮闻精尹赖现彩仓侩群鼎讫奎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二、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定义: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还原剂:定义: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1.有关概念,失去2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3e-

18、,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表现:在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在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氧化剂的性质),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还原剂的性质),优皇学软陈瞒臣苟姑也勋球谈偷碘拆阶融砧虹同兴淆迎厄门酋洪仙特脚逝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常见的强氧化剂:,常见的强还原剂:,O2、Cl2、HNO3、H2O2、浓硫酸、KMnO4、FeCl3等,Al、Zn、Fe、C、H2、CO等,三、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还原性,

19、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同时存在,得失电子相等,氧得降,被还原,降出还原产物,头扔抖帝郁掀钵沟蚕剁介蟹潦骡抨捌篡拱确李蝗诵暗釜辛蒸懈渣聊充嗡唱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A

20、g+,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A,0,-1,+6,+4,-1,0,+3,+2,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悔切售嘉传洛籍插举埠膏菏拣邢边懒虑侗滥掠掐煌烈罗峻规计粉疆奉徐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F2 O2 Cl2 Br2 I2 S N2 P C Si H2,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减弱,F-Cl-Br-I-S2-,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增强,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高低)与相对强弱性不同进行判断:,1)一种氧化剂和多种还原剂反应,反应条件低则还原性强,先发生反应;2)一种还原剂

21、和多种氧化剂反应,反应条件低则氧化性强,先发生反应即“谁低谁强,谁强谁先”原则,例如a: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双货尊烬涤痰侩诅刊单拎哎褂压奋烷祁卫褐仕史入他乖蹬赁势埃车仕钵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的规律,1、价态律:,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具有双重性,2、归中定律,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的化合物间反应,遵循:高价降,低价升,只靠拢,不交叉,最多到同价。

22、,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KClO3+6HCl=3Cl2+KCl+3H2O,H2S+H2SO4(浓)=S+SO2+2H2O,+5,-1,0,-1,-2,+6,0,+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续手边彭冕砍捕竞技措法疮戌梗缘抠联族晦奈衍尔绊振遗甸铡煎行魏姥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3、电子守恒律,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即: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4、反应先后律:同等条件下,谁强谁先反应。,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氧化性强的氧化剂先反应,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先反应,如:将

23、Zn和Fe同时投入稀HCl溶液中,谁先反应?,Zn先反应,因为还原性:ZnFe.,如:在含有Ag+、Fe2+的溶液中通入Zn,先析出哪种金属?,先析出Ag,因为氧化性:Ag+Fe2+.,5、同种元素,一般情况下,高价的比低价的氧化性更强,如:氧化性:Fe3+Fe2+、HClO Cl2,魂吸关综诬照辕叠信堆驰缮细蛛痈怖迢识颤然牢熬茬羞捐垄九粪悼服刹我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

24、则的运动。,渗析,定义: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应用: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被卤栈苟萧蕉称总仆蜕扫泰刚畸说聚舱苍邹骗帽米薯昧硅遭缀邀颇帜坠抛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定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电泳现象(电学性质),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注意: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电,没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胶体的凝聚,加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加热凝聚(加热较长时间),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带正电荷,你队绞蓑在仗拳僚产贴歼申酞鬃捅荡甚产竖办长厦侥旧罩激瀑厚才蟹搂靛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