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09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第五讲九针治疗颈椎病文档资料.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十一、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导致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类型:1、神经根型 2、椎动脉型 3、脊髓型,1、神经根型:,表现:颈肩痛反复发作,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仰头,咳嗽时加重,疼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至肩部,前臂和手指。颈部活动受限,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神经根受压及外科减压术,2、椎动脉型:头痛,眩晕,甚至猝倒,多在头后仰,侧偏,后旋时发生,倒地后体位改变立即清醒。,3、脊髓型:早期以下肢发紧,发麻,自远端始,以后无力,软弱,以至行走困难,继而上肢麻,亦自远端开始。手部肌无力,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小便潴留,卧

2、床不起。,治疗:,九针疗法:对神经根型有较好的疗效,其他类型疗效欠佳。故下面只介绍神经根型的治疗方法。磁圆针 颈夹脊 颈肩穴 上肢三阳经。火针 增生椎体之夹脊穴及相邻上下之夹脊穴。每周一次,深而速刺法。椎间穴每周一次,深而速刺法。毫针 颈项强直:后溪 天柱 泻法,不留针。,三棱针 手指胀麻:十宣 放血。上肢发凉疼痛:火针 肩髃 曲池 三阳络 养老 速刺,不留针。本法治愈率较高。经治疗后症状消除后,患者需要做转头运动半年以上,可不再复发。,大幅度旋转头部,转前使颏触胸,转侧使耳触肩,左转100次,右转100次,缓缓进行,当旋转不发生头晕时,可渐渐增加转速和次数,每日左右各200次。,方法:,二十

3、二、足跟痛,临床常见病,患者 多为中青年人男女,其作痛的部位主要在足跟的跖(掌)面及后面,有时亦可见足跟的内外侧,足跟的跖(掌)面作痛者,行走时跟部着地引起疼痛,不压迫时不痛,该处有明显压痛点。一般认为,本病与跟骨刺有关但现在多认为是一种非细菌性的骨膜炎,风湿,类风湿亦可产生足跟痛,中医认为与肾虚有关。,治疗:鍉针 在局部寻找压痛点,重压。磁圆针 踝以下之肾经,膀胱经 足跟与压痛点,反复重叩35次。细火针 压痛点,深而速刺23针。毫针 按同经相应取穴法,取健侧大陵、小天心(大陵前5分)、后溪、足跟穴,并嘱患者走动,一般可边走边感觉,疼痛缓解或消失。,按语:,以上方配合使用,对足跟痛疗效显著,一

4、般病情在3-4个月之内者,一次即愈。病程在半年以上者,需连治3-5次,一般可治愈。,二十三、腓肠肌痉挛,俗称小腿肚转筋,是痛性肌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受寒冷刺激发病者最多,其次为劳动中,运动中发生,下肢静脉曲张也可引起本证,多见于中老年人。治疗:磁圆针 叩足太阳经 毫针 十六椎旁夹脊穴,代秩边 承山 穴 泻法 不留针 火针 阳陵泉 承筋 承山 昆仑 一周一次 中药:白芍30g 木瓜20g 水煎服。,二十四、乳痈(附乳癖),即急性乳腺炎,多发于产后哺乳期。病因病机:忧思恼怒,过食厚味,胃腑积热致使阳明经络阻滞,营气不和成痈。乳头不洁,皮肤破裂,外邪侵入成痈。,治疗:初期:梅花针:患部重叩出血,加火

5、罐,切忌捏挤。锋勾针:肩井、膈俞、灵台 火罐:在背部与乳痈相对处,找红色小点刺血,拔罐,或走罐(无小红点也这样治疗)。毫针:足三里、梁丘、内关、肩井、期门、用泻法,化脓期:粗火针 刺入脓腔,而后拔罐,连拔三次,至脓尽血出为止,排脓后用油布条做引流,每日换药一次,至脓尽为止。乳癖:针刺:膻中、足三里、天宗、肩井 梅花针:局部叩刺 中药:,二十五、肠痈:(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病因病机:1、过食厚味,暴食暴饮肠胃受损气机壅塞而成。2、饱食后急暴奔走,跌扑损伤,肠腑血络受损瘀血。现代医学对阑尾炎发病机制学说很多,但主要有细菌感染和阑尾腔梗阻学说。,诊断:起病急,上腹部脐周产疼痛,数小时后转为右

6、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可有阵发性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阑尾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右腿曲而难伸(“?”形体位)血象可有白细胞升高。,治疗:(重症者需即时手术)锋勾针:大肠俞、小肠俞 梅花针:右下腹部阑尾点毫针:天枢、手三里、阑尾穴、足三里、上巨虚、曲池,泻法 留针30分钟。发热:加内庭,泻法 留针30分钟。呕吐:加 内关、上脘,泻法 留针30分钟。腹胀:加气海,泻法 留针30分钟。上法可用于初起的单纯性阑尾炎及局限性阑尾炎。,中药:大红藤 败酱草 枳实 大黄 苦参若成脓后,伴高热,阑尾区广泛压痛,重症者可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二十六、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齿状线

7、以上为内痔,齿状线以下为外痔)病因病机:久坐久立,久泄久痢,妊娠,便秘,过食辛辣,直肠静脉回流受阻。治疗:毫针:次髎、长强、会阴、承山、二白穴。火针:火铍针、火鍉针。挑治:痔点,红色痔点多在第七胸椎和腰部范围内寻找,每次挑1-2点,每周一次。,二十七、扭伤:,肩部:肩髎、肩髃、肩贞。肘部: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阳谷、阳池、阳溪。腰部:肾俞、腰阳关、委中。髀部:环跳、承扶。股部:梁丘、膝眼。踝部:解溪,昆仑、丘墟。扭伤,可在压痛点上使用锋勾针。,二十八、腱鞘囊肿,本症常见于腕背和足背,患者多为青壮年,与外伤,劳损有关。治疗:局部常规消毒,用粗火针散刺囊内,然后将内容物挤出后再加压包扎。,二十九

8、、下肢静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的浅静脉扩张、伸长、弯曲。严重者可并发静脉炎,如小腿的慢性溃疡。病因病机:大隐静脉,小隐静脉位于皮下,静脉壁较薄弱,缺乏肌组织的支持,且行程长,在长时间内负重,站立,或髂骨静脉炎血栓形成,妊娠及盆腔肿瘤等外因的作用下。,造成静脉瘀血,管腔扩大,以至静脉瓣关闭不全,血液不能正常回流,使大小隐静脉压增高,因长期静脉压增高,使静脉逐渐扩张,伸长,迂曲,形成静脉曲张。严重时下肢深静脉也能受累,深浅支交通支也受累,交通支的瓣膜萎缩,功能消失,加重了浅静脉瘀血时间,使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氧,营养不良,易形成溃疡。,治疗,九针治疗,对中轻度下肢静脉曲张

9、疗效较好,但重度,非本法所宜。磁圆针:操作方法:左手拇指固定按压在曲张静脉团的最上方(近心端),右手持磁圆针垂直叩击静脉团,先自曲张的远端开始,由下而上,渐渐至曲张之近端,叩至局部隆起,蓝色蚯蚓团消失为度。一般一次即愈。半月后如有部分曲张的静脉团残留未愈,可用前法再行治疗一次。(对部分病人可用局麻后治疗),三十、百日咳:,是小儿感受时邪引起的肺系疾病,因病程长,缠绵难愈得名,其特征为阵发痉挛性咳嗽,咳嗽时有鸡啼样深吸气吼声。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又名顿咳。本病具有传染性。本病在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见。一般5岁以下幼儿最易感染,一般年龄越小,则病情愈重,病程亦愈长。对儿童健康影响亦愈大

10、,应及早治疗。,病因病机:1)内壅伏痰,复感外邪肺失清肃肺气上逆。2)痉咳时,气机紊乱:(1)犯胃胃气上逆呕吐,恶心;(2)犯肝肝气横逆两胁痛;(3)气逆伤及血络目睛出血,鼻出血,痰中带血。(4)气陷二便失禁。(5)三焦气阻,水道失其通调眼睑、下肢浮肿。,辩证:初期:一周左右,证如感冒。痉咳期:二至六周,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发作,顿咳。伴有呕吐,鼻出血,目睛出血,痰中带血,眼睑浮肿,二便失禁。恢复期:痉咳转轻,呕吐减少,证见咳嗽无力,困倦乏力,自汗纳少。,治疗:,三棱针:身柱、四缝、少商点刺出血,身柱刺血后拔罐。毫针:肺俞、天突泻法不留针,肺俞针后加拔罐至局部充血。加减:初期加鱼际、合谷,泻法不

11、留针。痉咳期:加1-5胸椎夹脊穴,泻法不留针。背夹脊两旁走罐。恢复期:列缺、足三里补法,不留针。(中药),三十一、急惊风:,急惊风:类似今天的惊厥,为小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临床以神昏,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为主症。因其发病迅速,病情急暴,故称为急惊风,多见于3周岁以下小儿。本症多见于小儿高热,脑膜炎,脑炎,血钙过低,脑发育不全,癫痫等病。治疗:人中、印堂、十宣、合谷、涌泉、太冲 用泻法,不留针。人中、十宣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减:发热:大椎三棱针放血加拔罐。痰多:加丰隆。口噤:加合谷、颊车。上述方法有急救作用,对小儿惊厥缓解有较好的效果,待急症缓解后,要查明原因,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

12、三十二、遗尿:,遗尿:凡年满3岁的儿童,经常性的遗尿,称为遗尿病,如偶尔出现遗尿,不作病态处理。病因病机:尿液的正常排泄,主要取决于肾的气化和膀胱的制约功能。肾主气化,司固藏,膀胱有贮存、排泄尿液的作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气不足,致膀胱约束无权遗尿。,辩证:1、肾阳不足:夜尿频多,遗尿频发,甚则每夜遗尿数次。面色晄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腰膝乏力,畏寒肢冷。2、气虚遗尿:多发生于病后,小便频数,尿量不多,遗尿,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自汗出,易患感冒,食少便溏,脉细无力。临床也有单纯遗尿者,其他一切正常,本型治疗效果不佳。,治疗:磁圆针 叩击背俞、八髎、夹脊(11-21)。腹部 任脉 叩至发

13、红充血。梅花针:肾俞、关元、气海、背俞、夹脊(11-21)。毫针: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大敦、遗尿穴(小指远端侧横纹中点),用补法,留针30钟。遗尿频繁发作,加百会,睡眠深沉加神门。艾灸:肾阳不足:关元、气海。气虚:百会、气海。,上述方法对遗尿效果良好。但家长要配合,晚上要控制患儿饮水量,定时叫醒患儿小便,养成自觉起床排尿的习惯。,三十三、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本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节发病较高。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初期表现为头痛,发热,继后出现肢体瘫痪。治疗:下肢瘫痪毫针:腰2夹脊、环跳、代秩边、足三里、阳陵泉,火针可与毫针交

14、替使用每周一次。上肢瘫痪毫针:颈夹脊、臑俞、肩髃、肩髎、曲池、合谷、手三里。,三十四、麦粒肿:,又称睑缘腺炎,是睑缘腺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俗称“针眼”。辩证:病初,睑缘局限性红肿硬结,疼痛和触痛,状如麦粒,故得其名。继则红肿渐形扩大,数日后硬结顶端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脓自流出。或有口渴,便秘,苔黄。,本证成脓后疼痛立即缓解,红肿亦随之消失,愈后一般无瘢痕,本证有惯发性。本证初起切忌自己挤压,挤压后宜发生瘢痕,炎症扩散,引起不良后果。,治疗:,三棱针:耳尖、耳后静脉、足中趾尖点刺出血。锋勾针:背部脊柱旁之反应点(胸椎712)(红色或暗红色丘疹样反应物),勾刺出血。挑治:两肩胛区,寻找淡

15、红色丘疹,用三棱针挑断肌纤维。本法对麦粒肿的红肿硬结期有很好的疗效,常可一次治愈。如已成脓,经三棱针轻点排脓后,亦可迅速消退。必须注意事项:不可随意挤捏,以防邪毒漫延,脓肿加剧。对惯发者,应忌口,勿食辛辣肥腻,以防复发。,三十五、耳聋、耳鸣,耳鸣、耳聋 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可由多种病引起,耳鸣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耳聋是以耳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为主症。两者在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面大致相同,故合并论述。,病因病机:内因:恼怒,惊恐,胆火上逆少阳经气闭阻耳鸣、耳聋。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耳鸣、耳聋。外因:风邪侵袭壅遏清窍耳鸣、耳聋。暴响震伤耳窍耳鸣、耳聋。,辩证:实证:发病急,耳中胀,鸣声不断

16、,鸣声按之不减。虚证:发病缓,耳鸣时按之鸣声减弱。肾开窍于耳,兼有肾虚症状。头晕,腰膝痠软。,治疗:,实证:梅花针:叩头少阳经。三棱针:少商、商阳、关冲点刺出血。毫针:翳风、听会、侠溪、悬颅、率谷。虚证:梅花针:督脉、足太阳、足少阳,重点叩四神聪。肘以下少阳经。毫针:悬颅、率谷、完骨、养老,用补法,留针30分钟。加减:阴虚加太溪,阳亢加太冲,血虚加神门,脾胃虚加足三里、三阴交。!,三十六、鼻渊,鼻渊 是以流腥臭浊涕,鼻塞,嗅觉障碍为主证。常见于慢性鼻炎,急性副鼻窦炎。病因病机:鼻为肺之外窍(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开窍门于目)。肺经受邪风寒侵肺化热上扰肺窍,导致鼻塞流涕。感受风热肺气失宣上扰

17、肺窍,导致鼻塞流涕。风邪解后郁热未清成为浊液,化为脓涕,迁延日久,发为鼻渊。辩证:鼻流浊涕,色黄腥秽,鼻塞,不闻香臭。急性者,头痛,发热,脉数。慢性者,反复反作,头昏,眉额胀痛,记忆力下降。,治疗:人中 支沟 阳陵泉 泻法 留针10分钟。前胸痛 支沟透内关 泻法 留针10分钟。胸部一点作:悬钟 泻法 留针10分钟。胁部痛:丘墟透照海 泻法 留针10分钟。如上方治疗不佳期,可加刺相关的夹脊穴。梅花针循肋间神经走行叩刺出血,刺后拔罐拉罐。,三十七、面瘫:,周围性(中枢性面瘫痪称中风,不在此讲述)治疗:进展期:1)毫针 风池 翳风 颊车 合谷 太冲 下关颧髎 阳白 攒竹 迎香留针30分钟(行浅刺多捻

18、法)。2)梅花针:头面部三阳经(阳明、太阳、少阳),颈夹脊穴(患侧)。3)鑱针:划割患侧齿缝线相对的颊粘膜,采用横向划割法,每0.5cm划割一针。,至出血为度,每周一次,适用于口歪。4)火针:翳风 颊车 地苍 合谷 下关 颧髎 阳白 攒竹 迎香(行浅而点刺法,5日一次)。,愎复期限:1)梅花针叩刺头三阳 颈夹脊穴(患者侧)。2)鑱针:同进展期限的治疗。3)风池翳风颊车地苍合谷下关颧髎阳白 攒竹 迎香(用补法,留针30分钟)。4)火针:颊车地苍合谷颧髎阳白攒竹 迎香下关,每周一次。下关行深而速刺法。中药:牵正散。马前子片外用。,三十八、痹证:,痹即阻闭不通之意,凡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致使气血阻塞,

19、运行不利,引起肢体、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麻、重着、屈伸不利、关节肿大等症状均称痹证。(如风湿热,关节炎,类风湿,坐骨神经痛等),一般是在人体气血亏虚,阳气不足,腠里空疏,卫阳不固的情况下,风寒湿三邪乘虚而入,所以内经.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盛者为行痹,亦称风痹,其特点为疼痛游走不定,是因风善行而数变之故。寒气盛者为痛痹,亦称为寒痹,其特点为关节剧痛与寒加重,与热减轻,局部有冷感。湿气盛者为浊痹,亦称为湿痹,其特点为以重着麻木为主,关节肿胀积液。热痹:关节酸痛,局部红肿、灼热为特点。,治疗:1)毫针:行痹:膈俞 气海 泻法,留针 30 分钟。痛痹:肾俞 关元 泻法留针30 分

20、钟。浊痹:足三里 商丘 泻法留针 30 分钟。热痹:大椎 曲池泻法留针 30 分钟。(大椎穴放血加拔罐)。肩部:加肩髃 肩髎 曲池 阿是穴。肘部:加曲池 合谷 天井 外关 尺泽 腕部:阳池 职溪 外关 腕骨 养老 阿是穴 背脊加水沟 身柱 腰阳关 夹脊,髀部:环跳 巨髎 悬钟 代秩边 股部:秩边 承扶 风市 阳陵泉 膝部:膝眼 梁丘 阳陵泉 髁部:申脉 照海 昆仑 丘墟毫针泻法留针 30 分钟。,火针:小关节浅而点刺,大关节深而速刺,每周二次,其他选取穴与毫针相同。热痹:锋勾针勾刺大椎 身柱出血。三棱针:上肢痛 曲池 尺泽放血。下肢痛:委中 委阳 放血,肩关节周围炎:治疗:毫针:肩髃 肩髎 阿

21、是穴 阳陵泉 泻法留针 30分钟。磁圆针;叩击颈夹脊 手三阳经肩至腕,局部反应点。锋勾针:勾刺肩井 肩髃 肩髎 阿是穴,出血。走罐:在肩关节及臂部下次罐至充血为度。火针:怕冷发凉者深而速刺 肩髃 肩髎 天府 臂臑 曲池,每周一次。,三十九、感冒,感冒是由多种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以上呼吸道局部炎症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特别是冬初。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气候突变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而致,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由于外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感冒就有风寒、风热之分。,辩证: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鼻流清涕,咳吐清痰,苔薄白,脉浮紧。风

22、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鼻流黄涕,咽痛红肿,痰黄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二、治疗:1、梅花针:重叩头部各经,项背部足太阳膀经,督脉。2、毫针(1)风寒感冒:列缺,风池,并加风门,合谷。(2)风热感冒:大椎,合谷,曲池,留针30分钟。3、三棱针:大椎穴放血加拔罐。发热者也针曲池,十二井穴点刺放血。,中医辨证治感冒,潍坊康馨针灸推拿学校田文平,普通感冒:,(一)伤风感冒:(二)寒邪感冒:(三)风寒感冒:(四)风热感冒:(五)署邪感冒:(六)湿邪感冒:(七)秋燥感冒:(八)胃肠型感冒:,(一)伤风感冒:,鼻塞严重,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怕风,舌苔薄白,脉浮缓。治疗 应以疏解风邪为主 方药:葱白12

23、g 淡豆豉10g 薄荷10g 生姜3g 水煎服 每日一剂。,中成药 可用 风寒感冒冲剂 荆防冲剂,伤风停胶囊,伤风感冒冲剂等 不宜用 银翘解毒丸 大青叶合剂等,(二)寒邪感冒:,恶寒头痛,全身酸痛,口不喝,不发热或发热轻,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以辛温解表 方药:麻黄 10g 桂枝 10g 杏仁 10g 炙甘草 10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中成药:可用 感冒清热冲剂 解热感冒片 荆防败毒丸,(三)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全身痛,鼻塞,声重,咳嗽痰稀,舌苔白,脉浮紧。治疗:祛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荆芥 10g 防风 10g 柴胡 12g 前胡 10g 桔梗 12g 杏仁 10g

24、陈皮 10g炙甘草 10g 水煎服 每日一剂。,中成药:通宣理肺丸,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杏苏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等。不宜用 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大青叶片,苦甘冲剂,双黄连等。,(四)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头痛,口干,口渴,咳痰黄稠,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药:双花 15g 连翘 10g 桔梗10g薄荷 6g 芦根 20g 竹叶 6g 杏仁 10g 生甘草 10g 牛蒡子10g 公英20g 菊花10g。水煎服 每日一剂。,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蒲公英片,风热感冒冲剂,双黄莲口服液,大青叶合剂,苦甘冲剂。不宜用 羌活丸,通宣理肺丸,荆防

25、冲剂,荆防胶囊丸,辛温解表药。,(五)署邪感冒:,发热头痛,多汗,疲倦,口渴,小便黄,尿少,脉浮滑。治疗:清解署热,淡渗利尿。方药:滑石 20g 生甘草 6g 白扁豆 15g 连召 10g 云苓 20g 西瓜皮 20g 香薷 10g 厚朴 10g 水煎服 每日一剂。,(六)湿邪感冒:,头昏,头沉重,身倦无力,四肢酸痛,口不渴,无发热或低热,舌苔白腻,脉缓。治疗:宣湿化浊。方药:防已 10g 炒薏仁 20g 桑枝 10g佩兰 10g 藿香 10g 防风 10g 羌活 10g。水煎服每日一剂。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七)秋燥感冒:,干咳少痰,咳引胸痛,口鼻干燥,咽喉干痛,口渴欲饮,恶寒发热,舌干苔

26、少,脉数。治疗:清热宣肺,消燥止渴。方药:桑叶 10g 杏仁 10g 沙参 20g 川贝母 3g 生栀子 10g 梨皮 10g 芦根20g 麦冬 10g。水煎服 每日一剂。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板兰根冲剂。,(八)胃肠型感冒:,往来寒热,头痛,头晕,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腹泄,腹胀,胸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浮滑。治疗:解表理气,化湿。方药:柴胡 20g 黄苓 12g 人参10g 半夏 10g 生姜 3片 藿香 10g 佩兰10g 苍术 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竹茹6g 枳壳10g 云苓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小柴胡冲剂。,带状疱疹:,本病祖国医学称缠腰丹,俗称蛇

27、串疮,是一种疼痛剧烈,局部串珠状小泡疹,常见发生于单侧,以腰肋部,脸部多见。,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而化火,肝胆湿热蕴,或外感风火湿浊,至毒邪郁滞于皮肤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带状疱疹病毒浸犯脊神经后根的背神经节所所致,故皮损沿肋间神经分布。,临床表现:本病初起,仅皮肤灼热,疼痛,继而从疼痛处出现,密集大小不等的小丘疹,并迅速融成小水泡,沿腰、肋成带状排列。但疱疹炎间皮肤正常。患部常感剧烈刺痛,水疱干后,仍可遗留疼痛,时间长可延长数月或半年之久。,治疗:1)梅花针:疱疹周围重叩出血,并加拔罐,起罐后涂紫药水。2)三棱针:疱疹发于胸部者,取少商,尺泽点刺放血;疱疹发于背部者,取委中放血;发于面部者,取商阳,耳尖,内庭放血。3)毫针:发于胸、胁腰背者,取相应的夹脊穴;发于面部者,取合谷。4)三头火:用烧红的三头火针点刺疱疹,之后加拔罐。,按语:,本病初起,及时以梅花针重叩局部并拔罐,一般二日内,可使疱疹消退,并同时针刺相应的夹脊穴,可减少后遗症肋间神经痛的发生,并能缩短病程。放血疗法可使用热随血泻,对疱疹的漫延和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祝各位学业有成,心想事成,事业大成,为中医药事业大发展做出贡献,用我们的双手传承、振兴九针国宝,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