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930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2.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二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突破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为了 ,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5)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 tBC= s; VAC= ms.(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7)实验中测得路程AB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BC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AC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

2、是(选填、=)2.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1.石棉网作用: 。 水浴法加热好处: 。 搅拌器作用: 。 减慢海波熔化速度方法 。海波温度变化情况:熔化前 ;熔化过程中 ;熔化后 。 3.探究水沸腾特点1)器材:酒精灯、石棉网、_铁架台、烧杯、_水、_带孔硬纸板2)石棉网作用 _带孔硬纸板作用 _ _3)水沸腾前温度变化情况 _水沸腾后温度变化情况 _ 4)水沸腾前气泡变化情况 _水沸腾后气泡变化情况 _ _ 5)水沸腾现象 _ 6)水沸腾特点 _ _ 7)若沸点为98摄氏度而不是100摄氏度可能原因 _ 8)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应采取哪些措施 _ _ _ 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由此可知沸

3、腾条件_ 乙甲4、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可转动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在甲图中让一束光沿B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 射出,该实验说明 。 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像:1)刻度尺作用 。2)大白纸作用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_ _ _4)使用等大蜡目的: _ _ _5)蜡与像完全重合说明 _ _6)光屏承接不到像说明 _ _7).蜡与像无法完全重合可能原因 _ _8).成两个像原因 _ _9).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的像是_现象,通过玻璃板看到后面蜡是_ _现象。10)当镜前蜡靠近玻璃板其像大小将_ _11)

4、.若用棋子代替蜡做实验,像不清晰该 _ _12)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 。 13).实验结论:像与物大小 _。像与物对应点连线 _。像与物到镜面距离 _。平面镜成 _ _ _像1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_ 。6.凸透镜成像1)如何区分凸凹透镜?_ _ _ _ _2)如何测焦距?_3)调节_ _ _使_ _ _在同_上,目的是:_4)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的,若透镜不动将蜡与光屏互换光屏将得到 的像,原因是 ,镜向_移动光屏上还可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

5、的,原因是 。若蜡远离凸透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光屏应_透镜,像将变_。 5)在实验过程中蜡不断变短,则像将 _(上升、下降),将透镜向_(上或下)移动或将蜡烛向 (上、下)移动或将光屏向 (上、下)移动才能使像回到光屏中心。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若凸透镜上沾了几滴蜡油光屏上是否也有蜡油的像?_原因是_对光屏承接到的像有何影响?_7)若发光体为F则光屏承接到的像的形状为_8)光屏上得承接到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为什么?_9)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_ _10)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与光屏的距离至少为多少?_f11)如何证明像是左右对称的_12)若凸透镜破损像将发生怎样变化?_13

6、)若将近视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像将不清晰,向_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的到清晰的像。该实验说明_。14)说出凸透镜三个区域两个点成像情况_ _ 15)凸透镜成像:成实像条件为_。虚实像分界点_。实像大小分界点_。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 越_;成虚像是物距越大像距越_;总之,无论成什么样的像,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_。7.密度实验(A)、既有天平又有量筒的密度题1.天平和量筒测蜡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cm3;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_kg/m3。查表可知蜡的密度是0.9g/cm3,

7、测量值与其存在差异。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_。2.所示,小文测量植物油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线处,他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向_(左、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上开始进行称量。操作顺序: 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 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 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下表是小文据上述实验操作,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kg.m-3测量值(2)小文发

8、现按上述实验按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能使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写出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密度的表达式。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小强同学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小强的实验方案: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1; 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 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盐水=(m2m1)/V。你认为小强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简述你的理由:_。(B)、只有天平没有量筒的密度题1.小林同学利用手边的器材:天平和砝码、烧杯、水、某种液体、顺利的完成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下面给出的是小林完成实验时

9、的第一个步骤,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和砝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_;(3)_;液体密度的计算公式:液=_。2.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雨花石,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测出雨花石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做溢水杯用的烧杯、木块、小玻璃杯、水、待测雨花石。(1) 步骤如下,请将缺少的一部写出。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雨花石的质量m石;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玻璃杯的质量m1; 把木块和烧杯按图20所示组装。向烧杯中注水直至有水溢出为止,待水不再流出; 将小玻璃杯放在烧杯的出水口下方,把雨花石轻轻放入水中,待水不流时拿开小玻璃杯; _; 收拾器材,整理数据。(2)用

10、所测得物理量,写出计算雨花石密度的表达式为:_。3.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头,她想测出小石头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一个测量小石头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头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头密度石的表达式为:石=_。实验专题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

11、验目的是练习用停表 和刻度尺 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v = s /t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为了 便于计时 ,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5)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4.00 cm; tBC=1 s; VAC= 0.03 ms.(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填“大”或“小”)(7)实验中测得路程AB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BC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AC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1v3v2(选填、

12、=)2.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1.石棉网作用: 使烧杯受热均匀 。 水浴法加热好处: 使海波受热均匀 。 搅拌器作用:使海波受热均匀 。 减慢海波熔化速度方法 在试管中多加海波 或在烧杯中多加些冷水 。海波温度变化情况:熔化前 温度不断升高 ;熔化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后 温度不断升高。 3.探究水沸腾特点1)器材:酒精灯、石棉网、_温度计_铁架台、烧杯、_火柴_水、_钟表 带孔硬纸板2)石棉网作用 _使烧杯受热均匀_带孔硬纸板作用 _减少热散失_固定温度计_ 3)水沸腾前温度变化情况 _温度不断升高_水沸腾后温度变化情况 _温度保持不变_4)水沸腾前气泡变化情况 _上升变小_水

13、沸腾后气泡变化情况 _上升变大_ 5)水沸腾现象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6)水沸腾特点 _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7)若沸点为98摄氏度而不是100摄氏度可能原因 _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_ 8)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应采取哪些措施 _适当减少水质量 用初温高的水做实验乙 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由此可知沸腾条件_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_ 甲4、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可转动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显现光路 ; 便于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4、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甲图中让一束光沿B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 OA射出,该实验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刻度尺作用 测量物体到镜面距离和像到镜面距离 。2)大白纸作用 标记像和物的位置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 4)使用等大蜡目的: _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_5).蜡与像完全重合说明 _像与物大小相同_6).光屏承接不到像说明 _平面镜成的是虚象_7).蜡与像无法完全重合可能原因 _玻璃板没竖直放置_8).成两个像原因 _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光成像_9).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的像是_反

15、射_现象,通过玻璃板看到后面蜡是_折射_现象。10).当镜前蜡靠近玻璃板其像大小将_不变_11).若用棋子代替蜡做实验,像不清晰该 _用手电照亮棋子_12)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不合理_试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_。13).实验结论: 像与物大小 _相等_ 像与物对应点连线 _垂直镜面_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 _相等_ 平面镜成 _正立_ _等大_ _虚_像1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_ _ 。6.凸透镜成像1)如何区分凸凹透镜?_将镜面正对太阳光能使光会聚一点的是

16、凸透镜_用手摸镜面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_ _透过镜面观察指纹,指纹被放大的是凸透镜_2)如何测焦距?_让镜面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放一白纸,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光斑量出光斑到透镜距离即为焦距_3)调节_蜡烛_ _凸透镜_ _光屏高度_使_烛焰_ _凸透镜_ _光屏中心_在同_一高度_上,目的是:_使像成在光屏中央_4)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倒立缩小_的,若将蜡与光屏互换光屏将得到倒立、放大 的像,原因是 光路可逆 若只移动透镜,镜向_左_移动光屏上还可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倒立放大_的,原因是 光路可逆 。若蜡远离凸透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光屏应_靠近_

17、透镜,像将变_小_。 5)在实验过程中蜡不断变短,则像将 _上升_(上升、下降),将透镜向_下_(上或下)移动或将蜡烛向上 (上、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 (上、下)移动才能使像回到光屏中心。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若凸透镜上沾了几滴蜡油光屏上是否也有蜡油的像?_没有_原因是_蜡油到镜面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对光屏承接到的像有何影响?_像变暗_7)若发光体为F则光屏承接到的像的形状为_(左右上下均颠倒)8)光屏上得承接到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实像_为什么?因为该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光屏可以承接到_9)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_u=f_ uf_ _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没在同一

18、高度上 物距略大于焦距10)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与光屏的距离至少为多少? _4_f11)如何证明像是左右对称的_对烛焰吹风使其偏向左侧观察像是否偏向右侧12)若凸透镜破损像将发生怎样变化?_像将变暗13)若将近视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像将不清晰,向_远离透镜方向_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的到清晰的像。该实验说明_近视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4)说出凸透镜三个区域两个点成像情况_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_ _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_ _ 2fu_成倒立缩小的实像_ u=f 不成像_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_。15)凸透镜成像:成实像条件为_fu_。虚实像分界点_焦点处_。实像大小分界点_二倍

19、焦距处_。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 越_大_;成虚像是物距越大像距越_大_;总之,无论成什么样的像,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_大_。7.密度试验(A)、既有天平又有量筒的密度题1.天平和量筒测蜡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13.6_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16_cm3;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_0.85103_kg/m3。查表可知蜡的密度是0.9g/cm3,测量值与其存在差异。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_误差_。2.所示,小文测量植物油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线处,他发现指

20、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向_右_(左、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上开始进行称量。操作顺序: 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 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 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下表是小文据上述实验操作,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kg.m-3测量值1533.4200.92103(2)小文发现按上述实验按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能使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写出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

21、密度的表达式。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用天平称出杯和油的总质量为m1。2)、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为v。3)、用天平称出剩余油与杯的总质量为m2。4)、油= m1m2/V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小强同学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小强的实验方案: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1; 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 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盐水=(m2m1)/V。你认为小强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简述你的理由:_不合理 烧杯中的盐水没倒净,导致测量体积偏小,计算的密度偏大_。(B)、只有天平没有量筒的密度题1

22、.小林同学利用手边的器材:天平和砝码、烧杯、水、某种液体、顺利的完成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下面给出的是小林完成实验时的第一个步骤,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和砝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_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在液面处做标记,用天平称出总质量为m2_;(装满也可)(3)将烧杯中水倒净,倒入被测液体使液面达到标记处,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总质量为m3(装满也可);液体密度的计算公式:液=(m3-m1) 水/m2-m1_。2.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雨花石,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测出雨花石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做溢水杯用的烧杯、木块、小玻璃杯、水、待测雨花

23、石。(2) 步骤如下,请将缺少的一部写出。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雨花石的质量m石; 收拾器材,整理数据。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玻璃杯的质量m1; 把木块和烧杯按图20所示组装。向烧杯中注水直至有水溢出为止,待水不再流出; 将小玻璃杯放在烧杯的出水口下方,把雨花石轻轻放入水中,待水不流时拿开小玻璃杯; _用天平称出小烧杯和水总质量m2_;(2)用所测得物理量,写出计算雨花石密度的表达式为:_=_水m石/m2-m1_。3.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头,她想测出小石头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一个测量小石头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头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_用细线拴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做标记,取出石块在烧杯中加水,使液面到达标记处,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头密度石的表达式为:石=_水m1/m3-m2_。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