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30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微生物学实验3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文档资料.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革兰氏染色法原理,1.细菌的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G+: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类脂质含量低G-:壁薄,肽聚糖含量低,类脂质含量高,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初染 媒染 复染 脱色,2.染色,(结晶紫),(碘液),(乙醇),(番红),G+:蓝紫色G-:红色,革兰氏染色,甲菌,乙菌,复染,沙黄,紫色(G),红色(G-),1、制片(1)涂菌: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用接种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做一薄而均匀、直径约1 cm的菌膜。(2)干燥:自然干燥或火焰上部略加温加速干燥。(3)固定:将细菌涂片面向上,通过火焰3次。,二、操作步骤,G+:Staphylococcus

2、aureusG-:Escherichia coli,实验策略,用铅笔做好标记,2、染色(p82-83),滴加结晶紫染液初染1 min水洗,滴加卢戈氏碘液媒染1 min 水洗,滴加95乙醇脱色,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为乙醇脱退为止(约30 s)水洗,滴加番红复染12 min 水洗,用滤纸吸干,待镜检。,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冲残水,吸残水,3、显微镜观察(油镜)。,1.菌龄:应选择活跃生长期的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培养时间过长,或死亡及部分自溶,改变了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造成阳性菌的假阴性反应。2.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3.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

3、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三、革兰氏染色注意问题及对策,G+,G-,用KOH区分革兰氏染色阴性和阳性细菌*,实验原理:,G-:壁薄,肽聚糖含量低,类脂质含量高。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遇强碱形成粘稠的胶胨状物,可以拉出粘状丝来。G+: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类脂质含量低。细胞壁坚固,对强碱无此反应,不能拉出粘状丝来。,实验方法:,载玻片上滴一小滴3%KOH溶液,用接种环接挑取被检细菌于3%KOH溶液中混匀,30-60 s后观察菌液是否变粘稠,并拉出丝来,根据实验结果鉴别G+和G-,结果:1、p84 1.(1)、(2):描述(绘)所观察细菌(G+和G-)的个体形态;2、描述KOH试验的结果;思考题 1、p84 2.(3)题 2、KOH试验现象直观,可否取代现有染色方法,为什么?,四、实验报告,操作考核,端正坐姿,臂悬空托住瓶底,慢拔塞皿底在上,翻过来悬空倒下,轻晃动平推平板,勿再碰冷却凝固,倒放置写上标记,在皿底,下次实验,实验六.细菌的鞭毛染色与运动性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