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91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文档资料.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知识简介,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发现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即Ph染色体,从此推动了细胞遗传学在肿瘤细胞学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血液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血细胞染色体检验技术,主要包括染色体非显带技术、染色体显带技术、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染色体脆性部位显示技术和早熟凝集染色体技术等。80年代又发展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FISH),这一技术将分子探针与染色体杂交,拓展了检测范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自动化染色体分析技术提供了菜单式操作,简单易行,在资料存储、染色体图像处理和核型分析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一、染色体非显带技术,(一)原理 染

2、色体制备的关键是获得足够的分裂中期细胞。如骨髓可直接得到分裂中期细胞,而外周血淋巴细胞需经体外培养,植物凝集素(PHA)刺激细胞分裂以获得分裂中期细胞。骨髓细胞常规染色体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法和培养法两种。,直接法,1直接法:抗凝骨髓标本不经培养,以PBS稀释后加人秋水仙素“阻留”中期细胞,经低渗液处理后,再经预固定、固定后即可染色作镜检。(秋水仙素能干扰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使细胞“阻留”在分裂中期,增加中期细胞数目。低渗处理则使染色体彼此铺展开,便于分析。),短期培养法,抗凝骨髓标本在含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于37培养24或48h,加入秋水仙素“阻留”中期细胞,其他同直接法。,二、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

3、,显带染色体(banding chromosome):染色体经过某种特殊的处理或特异的染色后,染色体上可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明暗条纹,称为显带染色体。1971年巴黎会议确定的四种显带技术是奎丫染色法、Giemsa法、逆相Giemsa法和着丝粒区异染色质法,即Q带、G带、R带和C带。,(一)原理 1G显带(Giemsa法):DNA上富含A-T碱基对的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和染料亲和力较强,呈深带;而富含G-C碱基对的区段结合的蛋白质与染料亲和力降低,呈浅带。这样染色体上可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明暗条纹。,2R显带(逆相Giemsa法):带纹与Q带、G带正好相反,即前者的阳性带相当于后者的阴性带,而前

4、者的阴性带则相当于后者的阳性带。R带按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荧光R带和姬姆萨R带两种类型。,(二)显带染色体的命名,显带染色体上的明暗条纹称作带(band)。染色体上有明显而恒定的形态特征,如着丝粒和某些特别显著的带,称作界标(1andmark)。两个界标之间的区域称为染色体区(region)。区的划分是以着丝粒开始向短臂(phocomelic arm,p)或长臂(q)的臂端延伸,依次编为l区、2区、3区等。用作界标的带就是该区的l号带,例如6p23,即表示第6号染色体短臂,2区,3带。,在表示一个指定的带时需要四项内容,即染色体号、臂号、区号和带号。如果一个带需要再分,就称为亚带(subband

5、),亚带的描述就是在带的后面加一小数点,再写出指定的亚带数。如6p23.1,即指6号染色体短臂,2区3带的第l亚带。如果亚带又被再划分,则只在亚带后加数字,不再加标点。,三、临床评价,(一)染色体异常(chromosome aberration)是指染色体数量异常和结构异常,又称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数目异常 多倍体(polyploid):人类生殖细胞染色体为23条,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称二倍体(diploid)(2n)。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称为多倍体,如三倍体(triploid)(3n),四倍体(tetraploid)(4n)等。在恶性血液病中常见有多倍体细胞。,非整倍

6、体(aneuploid):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不是成倍的,称为非整倍体。少于46条者称亚二倍体(hypodiploid),少于69条者为亚三倍体(hypotriploid);多于46条者称为超二倍体(hyperdiploid),多于69条者称超三倍体(hypertriploid)。如果染色体数是2n,但不是正常的23对,而是个别染色体增加,其他染色体相应减少,称为假二倍体(pseudodiploid)。在急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常可见到多种非整倍体异常。,嵌合体(mosaic):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称为嵌合体。分为性染色体嵌合体和常染色体嵌合体,常见于先天性疾病。人体恶

7、性肿瘤细胞核型的改变不能算嵌合体。,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机制是断裂及断裂后的重排。染色体的断裂可以是自发的,也可是致畸变因素引起的。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有如下几种:缺失(deletion,Del):是指染色体长臂或短臂部分节段的丢失,包括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del(11)(q23),即是在l 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断裂,末端缺失。,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倒位(inversion,inv):一条染色体两处断裂后,形成三个断片,中间断片作180倒转后又重新接合,即倒位。臂内倒位是指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内发生的倒位;臂间倒位是指两处断裂分别发生于长臂和短臂,中间

8、含着丝粒的断片倒转而再接合。如inv(3)(q2lq26)就是3号染色体长臂内的倒位。,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易位(translocation,t):指染色体断裂的断片离开原来位置而接到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处或另一条染色体上,从而造成染色体的重排。无着丝粒的断片易位到同一染色体的另一部位又称移位;无着丝粒的断片易位到另一染色体上又称转位;两个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片段称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易位是白血病、淋巴瘤中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当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两末端处断裂,两端断面相互连接,即形

9、成环状染色体,环状染色体在辐射损伤时常见。,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由于染色体的分裂不是纵裂,而是横裂,结果产生的两条新染色体,一条有原来染色体的两条长臂而没有短臂,而另一条则只有原来染色体的两条短臂而没有长臂,这种染色体称为等臂染色体。,2染色体结构的异常,脆性位点(fragile site):指在接触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或体外培养条件所出现的非随机的染色体裂隙、断裂。,3.异常核型的描述,异常核型的描述:临床多使用简式描述。对肿瘤细胞异常核型的描述,按照ISCH对肿瘤细胞命名的原则进行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描述:在染色体号或性染色体前写上“+”或“一”号,表示该染色体增加或丢失;如在染色体后写“+”或“一”号,表示该染色体部分获得或部分丢失,如46,XY,-5,即表示少一条5号染色体,46,XY,5一,即表示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3.异常核型的描述,描写结构异常,如46,XY,t(5;17)(q32;q12),即表示第5号和第17号染色体出现相互易位,断点在第5号染色体长臂第3区第2带以及第17号染色体长臂第l区第2带。,2.常用缩写符号,Thank you,祝你有个好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