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04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十 一 章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本章主要内容一、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二、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 的研究方法,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一、天然药物或中药的研发途径,1.,发现具有药效的动植物,将其开发为新药,发现具有药效的矿物及微生物,(一)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新的主要形式,2.,已知某种成分,已知某类成分,具有药用价值,根据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含有这种成分的动植物,将其开发为新药,这种形式可以解决贵重药材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寻找替代资源。,如:黄连、黄柏均含有黄连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临床疗效良好,但因黄连、黄柏资源有限,故限制黄连素的使用。根据亲缘关系发现三颗针中也含有黄连素,进而

2、将三颗针开发成一个新药。,又如:人参 人参茎叶,3.在不明确有效成分的基础上:,4.,如:地奥心血康、银杏叶制剂等。特点:药品的均一性较易控制,临床疗效稳 定、质量易于得到保证等。,5.,如:青蒿素 青蒿素甲醚,(二)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的三阶段,1、临床前研究,选定研究对象;收集原材料 筛选活性 分离追踪活性成分、确认结构,动物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致畸、致癌、致突变),药代动力学试验,处方及工艺研究,临床及生产用药品质量研究,原料及制剂稳定性研究,生物利用度或溶出度试验,制剂工业化研究,资源调查研究,栽培研究,组织培养,人工合成,原料保障 供应研究,2、临床试验

3、研究 期临床试验 期临床试验 申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号3、试生产阶段 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考察)4、正式生产,二、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创新药物的关键是能否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得到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中药有千年用药历史,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疗效,临床基础雄厚,其中化学成分和和种类多,结构新颖,是创新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1.确定测试模型或指标,进行体内或体外试验。2.按化学成分的性质将其粗分为不同部分,确定 活性部位。,(一)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原生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3.采用色谱或其他方法对活性部位分离得 到活性成分。4.根据理化性质或波普数据确定单体

4、化合 物的结构。5.对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或 构效关系的研究,进而将其开发成新药。,(二)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前体活性成分的研究,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本身无生物活性,但经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称为前体活性成分。对这类成分的研究常采用体内代谢的方法进行。,(三)血清药化学和血清药理学,天然药物中尽管含有很多化学成分,通常只有吸收入血液中才能发挥药效。吸收入血的成分属于少数,如果只研究吸收到血液中的成分(血清药化学)及药理作用(血清药理学)可大大降低成本。但此法可靠性相对较差,此法不太常用。,(四)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关键在于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天然活性

5、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试验模型可以有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酶或受体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等。采用整体动物进行的试验与人比较相近,但是实验费时费钱,现象复杂,加以动物个体差异及病理模型难于建立等因素,给分离过程活性筛选带来难度。,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的是那些灵敏、简便、可用于微量样品的体外活性测试方法。其中,利用对酶、受体或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以及利用基因调控影响进行的活性测试方法因为简便易行又可定量,更是受到青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有时这种体外活性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药物实际在体内的作用并不平行,故实践中也应予以注意。,2确

6、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这是追踪分离活性化合物的前提。为确保活性成分分离工作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对供试天然药物或中药有时须采用多项指标、体内外进行测试加以确认。,本方法的优点是:活性低或含量少的化合物不至于丢失;增加了检出新化合物的机会;可能分离得到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合物。,3.在众多生物活性中力求找出最本质的作用,天然药物或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可能作用于多个靶点,因而具有多种疗效,即表现出多方面的活性。研究者应当力求找出其中最本质的作用,选择建立反映临床治疗作用特点、且效果与之平行的活性测试体系,才有可能追踪分离出目的活性成分或甚至有效成分。,4注意正确比较并判断各个部位的活性,一般要与母体比较,所得

7、几个子体活性强弱参差不齐,则示活性分离与物质分离平行,预示可能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如某个子体活性显著增强,则示分离过程中可能除去了某种拮抗作用物质;,如果所得各个子体活性均明显减弱,则提示活性成分可能分解、流散、或因吸附剂发生不可逆吸附所致,或因该药的活性原本为多组分的综合作用(相加或相乘),故分离后反而导致活性的减弱或丧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五)活性成分分离的几个实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化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抗疟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1967年,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

8、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明代医方类聚中记载两个治疗疟疾的复方青蒿鳖甲汤和青蒿茵陈汤,于是科学家推想到青蒿可能是治疗疟疾的主药。,1969年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蚴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进行实验研究。经系统查阅有关文献,改进了提取方法,终于在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研究与开发,结 构 改 造,针对复发率比较高、用药剂量比

9、较大问题。屠呦呦等人还对其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历经6年时间,开发成功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10倍,而复发率极低、用药剂量小、使用方便的抗疟新药-还原青蒿素。1990年3月,还原青蒿素通过了技术鉴定,专家们普遍认为该药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理想的口服抗疟治疗药,将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改为羟基,使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In 1996 reported that there were 1.5-2.7 million deaths annually and majority were children.500 million new incidences annually.,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被评为“国家发明奖”1978 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2 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 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1987 年由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天然药物研究 任重道远 前程似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