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255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培训文档资料.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来源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2012年第一版)2、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断程序目前发病情况:目前共两例,第一列为60岁沙特阿拉伯 人,6月20日死亡,第二列49岁男性卡塔尔人,9月3日曾在沙特旅游,回卡塔尔后发病9月11日转至英国救治,目前病危。,冠状病毒概述,属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主要分为,、三个属,属仅对哺乳动物致病,属主要引起鸟类感染人类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 这株新型的冠状病毒是首次发现,目前已确诊的两例由英国健

2、康保护局病毒参比实验室确认,两毒株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5%。目前该毒株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传播和疾病严重程度尚不清楚。该病毒感染与SARS(“非典”)类似吗?SARS也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但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一系列症状,既可导致症状轻微的普通感冒,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的两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均表现为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程度类似SARS(“非典”)。,2例患者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两例病例标本的检测机构荷兰的伊拉兹马斯大学医学中心英国的卫生防护署两例病例经实验室确认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两株病毒一个250bp的PCR片段同源性达99.5%英国:和蝙

3、蝠冠状病毒有80%的同源性与SARS-CoV-tor2相应区段的同源性为73.6%与香港Bat-CoV相应区段的同源性为9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一般总数不高。(2)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可能会升高。病原学相关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疑似病例。患者符合1、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38.C、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肾功能改变等。2、流行病学史:在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有旅游居住

4、史;发病前10天内与疑似或确诊发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确诊病例。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鉴别诊断主要与其他病毒和细菌等所致的肺炎、肾功能损害进行鉴别,也要与特殊的非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病)进行鉴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程序,全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断程序我国境内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经所在省(区、市)的省级临床专家组初步判定后,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部。由省级疾控机构对疑似病例标本进行采集,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获得病毒检测阳性结果后,卫生部组织国家诊疗专家组,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按照卫生

5、部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程序,后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程序全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断后,后续发生的病例,由省级疾控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案,对病例标本进行PCR检测来确定。获得病毒检测阳性结果后,由省级卫生部门组织同级诊疗专家组进行诊断,并及时将诊断病例的有关情况和专家组意见报卫生部备案。卫生部将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对后续病例诊断流程和备案要求进行适时调整。,SARS的实验室诊断回顾,SARS的实验室确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各种争论中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巨大的漏洞,存在很大的风险实验室应急能力欠缺新开发的ELISA试剂也行之有效,高

6、致病病性病原微生物,指病原微生物名录及生物安全评价中的 一类、二类生物危害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名录及生物安全评价 中部分一类、二类生物危害病原微生物,名称 危害分类 名称 危害分类 埃博拉病毒 一 乙型脑炎病毒 二 疯牛病 二 霍乱弧菌 二 人免疫缺陷病毒 二 鼠疫耶尔森菌 二 SARS 病毒 二 炭疽芽胞杆菌 二 脊髓灰质炎病毒 二 结核分枝杆菌 二 汉坦病毒 二 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二,高致病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包装概述,生物危险警告用语提示用语放置方向,材 料,标 识,水破损泄漏,两 耐,三 防,高/低温-4055(液氮-196)高压(95kPa),容 器,密 封,必须在符合生物安全规

7、定的场所中进行包装装,无 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包装要求,三 层包装系统,主容器(内层),辅助容器(中层),作用:盛放菌(毒)种或样本材质:玻璃、金属或塑料要求:密封、无菌、“两耐”、“三防”标签:类别、编号、名称、容量(贴于主容器外),作用:包装及保护主容器要求:“两耐”、“三防”资料:数量、危险性申明、样品鉴定书、发送/接 收者信息(置防水袋内,贴于辅助容器外),外包装(外层),作用:外保护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标识:生物危险、警告、提示、放置方向(使用干冰时,应留有排气孔),衬冷垫冻物剂,吸水物,收件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 人:联系电话:发件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

8、人:联系电话:,置防水塑料袋内,贴于辅助容器外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运输包装标识-1 标本发送/接受者信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 运输包装标识-2,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说明用语,贴于外包装层外,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运输包装标识-3,放置方向,贴于外包装层外,标本的包装,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院感染控制,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

9、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医疗机杓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规范报告,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基本要求,(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按照要求进行空气消毒。(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负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

10、的症状。(七)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急)诊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更求。2.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3.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接触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

11、用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二)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区(房)。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用品。3.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宙,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4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病房内,若确需

12、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3)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应当严栝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当技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5.

13、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宜。,医务人员的防护-标准预防,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项保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医务人员的防护-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都必须戴手套;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

14、当穿隔离衣、戴口罩和眼罩;接触感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立即洗手;锐器的正确处理;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的正确处理。,医务人员的防护-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当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

15、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进入留观室和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为确诊功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医务人员指导和引导进入病区。2.患者进入病区(房)前应当更换衣服,个人物品及教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安全的指定地

16、点由医院统一保管。3.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口罩;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4.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或适宜的消毒处置,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5.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浓定为 3000 m8g/L 的含氯消毒剂或成0.5%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事件分级,根据国家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 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 为三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事件分级,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发现法定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发现法定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处置的 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 性禽流感病例、肺炭疽),并有扩散趋势;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出现;,事件分级,级:一个集体单位发生乙类传染病暴发或聚集性发热事件,1周内发病3例及以上的;发现乙类传染病,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二例以上发病的;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及院内感染暴发;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级,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一个集体单位发生丙类传染病暴发或 聚集性发热事件,1周内发病10例及 以上的;本市及本区卫生局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程图,应急预案目录,1.鼠疫应急处理预案2.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霍乱 伤寒 痢疾 人感染猪链球菌 感染性腹泻,应急预案目录,3.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理预案 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4.虫媒类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登革热 乙脑,应急预案目录,5.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急预案目录,6.手足口病应急处理预案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急处理预案8.不明原因肺炎消毒预案,祝大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