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78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文档资料.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训内容,一、水针疗法二、平衡针灸疗法三、穴位埋线疗法四、火龙疗法五、中药茶饮法六、中医药浴法七、中药热敷法,一、水 针 疗 法,水针疗法指在经络、腧穴、压痛点,或皮下反应物上,注射适量的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腧穴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由于应用药液剂量较常规小,故又名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如采用麻醉性药物者,则称为穴位封闭疗法。,(一)、针具和常用药液,针具: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

2、头。,常用药液:,中草药制剂: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针注射液、人参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维生素类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丁胶性钙注射液。其他常用药物:5%10%葡萄糖、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神经生长因子、山莨菪碱、强的松龙、甲钴胺、利多卡因等。,(二)主治病症,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三)常用穴位,上肢:肩贞、肩龋、臂脯、侠白、尺泽、曲池、手三里、少海、小海、外关、内关、合谷、后溪。下肢:环跳、秩边、殷门、髀关、伏兔

3、、梁丘、阳陵泉、阴陵泉、丰隆、承山、绝骨、太溪。,(四)注意事项:,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剂量、性质、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慎用。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也必须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避开血管、注射时回抽有血,应重新注射。一般药物不能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为禁针穴。年老体弱者,选穴须少,剂量酌减。注射器、针头及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二、平衡针灸疗法,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

4、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突出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的穴位即神经相应的节段上而出现针感即可。平衡针灸要求针刺的是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在实际临床中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取穴都十分准确,所以针刺穴位的部位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进针后一旦取穴未准,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针体的提插从

5、左右或上下方向来寻找针感,如肩痛穴针刺的腓浅神经上下0厘米内均可。,突出穴名通俗化 平衡针灸学的穴位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及。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胸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胸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治疗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传统穴位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代医家,穴名繁多各异,五花八门,给临床普及带来一定困难。,平衡针灸图片,咽痛穴:定位:此穴位于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慢性咽炎左右交替取穴,特点:以针刺掌侧固有神经或桡神经浅支的手掌支产生的针感

6、为宜。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或向食指中指放射。功能:消炎退热,镇静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力。主治:急慢性咽炎,及慢性喉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平衡针灸图片,颈痛穴: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感:以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宜。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征,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平衡针灸图片,感冒穴:定位:半握拳,此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指掌关节之间凹陷处。取穴原则:以针刺尺桡神经手背

7、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强化性正安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功能:退热,消炎,抑菌,抗过敏,解热散寒,清咽止痛。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平衡针灸图片,臀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三寸毫针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度角斜刺4-5CM。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急

8、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三、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哮喘、胃炎、胃痛、腹泻、遗尿、尿失禁、糖尿病、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等。,(一)器材和穴位选择,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9-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或1%的利多卡因、剪刀、消

9、毒纱布及敷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约12-15cm,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二)操作方法,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如哮喘取肺俞,胃病取脾俞、胃俞、中脘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一次。,(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

10、毒纱布。,(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三)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

11、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四、火龙疗法,火龙疗法是选用不同的中草药粉沫,用药酒浸拌加热,湿敷,点燃,局部灼烧的方法,主要作用是温阳散寒、解痉镇痛、消肿散结、祛风除湿、祛风止痒等。,五、中药茶饮法,【神仙寿茶】原料:人参3g、牛膝2g、巴戟2g、杜仲2g、枸杞

12、2g、红茶5g。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功能:滋补气血,养精益脑。用途:中老年体弱者。,【延年茶】原料:覆盆子2g、石斛2g、杜仲2g、续断2g、五味子2g、红茶10g。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泡茶饮用。可加适量蜂蜜。冲饮至味淡。功能:养生延年,益智健脑。用途:中老年体弱神衰健忘者。,六、中医药浴,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在

13、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护肤美容方,绿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

14、、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末入汤温浴,可使容颜白润细腻。,延年保健浴,用枸杞子煎汤浴身,可令人皮肤光泽,百病不生,延年益寿。,七、中药热敷法,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内经中称之为“熨”法。古代应用热敷法的方法有很多,有药熨、汤熨、酒熨、葱熨、土熨等。热敷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具有不同功效的方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热敷;有温热肌肤、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热敷法可分为湿热敷和干热敷两种。,(一)湿热敷,热敷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手法治疗后应用,既可增强手法的疗效,又能减轻因手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湿热敷操作方法:(1)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

15、方剂。(2)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加热煮沸数分钟。(3)医者趁热将毛巾在药液中浸透后拧干。根据治疗部位的需要,折成方形或长条形,外敷于患部。待毛巾不太热时,即用另一块毛巾换上(也可放在上一块毛巾的夹层中)。一般换24次即可。(4)患者也可自我治疗。将药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湿热敷注意事项,(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二)干热敷,理气止痛方组成:食盐500g。主治:胸腹饱闷疼痛、气滞胀痛。操作:将食盐置于锅内,在炉火上炒热。然后取布袋1个,将炒热的盐放入布袋内。令患者仰卧,将包着食盐的布袋置于患者胸部,然后将此袋缓缓地自胸部向腹部移动,如此反复数次。,祛积滞方 组成:枳壳30g,莱菔子30g,大皂角1个,食盐15g。主治:食积痰滞结于胃脘。操作:将上药共研为末,用白酒炒热,然后用布包好,乘热敷于胃脘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