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0962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灿烂的中华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灿烂的中华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灿烂的中华文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砖井镇中学“136”模式导学稿年级:九(上) 科目: 思想品德 执笔人: 周向娥 执教人: 周向娥 上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 包科领导签字: 总第15课时一、课 题:5.1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学习目标: 1、学会:知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明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会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 点的能力。 3、乐学: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

2、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四、教具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解读目标】 【预习反馈】 预 习 案 1、预习方法: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勾画出知识点,完成预习案。 2、预习内容:P66-P69内容。 3、预习题目:(1)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5)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预习困惑: 探 究 案 探究一 材料 2014年端午节:在福建福州,有的群众着汉服按照古礼祭拜屈原;在

3、浙江嘉兴,举行了一 场古典诗词咏颂会;在山东烟台,一场“纪念屈原,走进端午”的公益演出反响强烈;在河南,人 们吃粽子、咸蛋,挂菖蒲、青蒿、洗药澡,以表达平安、幸福之情.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2)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 探究二 材料 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 “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使我们初 步实现“小康生活”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列举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中华民族美德的代表人物和相关事实,谈谈他们身上的传统美德。 (2)谈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传承传统美德。

4、【展示点评】 随机抽取 训 练 案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06年无锡市)2005年11月11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正式揭开面纱,五个可爱的“福娃”成为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色彩与灵感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 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体现了()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C.我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 D.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 2(2006年陕西省)2006年1月27日至29日,胡锦涛总书记陕北老区人民共度新春时强调指 出,在这块土地孕育形

5、成的,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延安精神 B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载人航天精神 3(2006年玉林市)继中法成功互办文化年后,“意大利文化年”、“俄罗斯年”相继在我国开 幕:此外,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也已提出要与我国举办文化年;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表明文化没有国界之分,没有民族差异 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A.Bc.D. 4(2006年无锡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 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伟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 A.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

6、作 B把培养青少年作为目前工作的中心 C.让青少年继承中华五千年的各种文化 D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二)、 分析说明题: (2008年江西省)扬民族之魂 今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载人航天精神光耀神州、刻骨铭心;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抗战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2005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问世,尽显中华文化风彩;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光大了 儒家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节在法国等举行,促进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 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七、 课后小结:(让学生自问:“我学到了什么?”)。 八、教(学)后反思教师寄语:了解祖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