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154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文档资料.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教学目标,了解新生儿的特点;熟悉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2,一、新生儿定义: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第一部分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3,二、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4,第二部分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5,一、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1、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

2、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2、胃肠道外给药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血流及药物特性。静脉给药:药物直接人血并迅速分布到作用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是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6,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按规定速度给药;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避免用高浓度溶液。,7,二、药物的分布,分布与组织脂肪含量,体液pH值,药物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白结合的程度;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8,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脂肪含量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9,三、药物的代谢,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大小和酶

3、系统的代谢能力;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排出;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清除率减慢。,1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氯霉素可产生“灰婴综合征”。,11,四、药物的排泄,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未发育完全,肾小球数量较少;主要以原型由肾排泄的药物消除较慢;新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应用利尿剂时,易出现酸碱及水盐平衡失调。,12,第三部分 新生儿药物的血浓监测,13,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异较任何年龄组均大;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用药

4、;新生儿药物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倍。,一、重要性,14,二、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氯霉素;地高辛;苯巴比妥;氨茶碱。,15,第四部分 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1、哺乳期应慎用的药物:镇静剂、抗惊厥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失常药、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药、广谱抗生素及可吸收的导泻剂等。2、暂停授乳的药物:喹诺酮、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磺马曲坦、甲吲洛尔等。,16,3、哺乳期应禁用的药物:,激素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能抑制剂、溴化物、麦角碱类、锂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喷丁、甲硝唑、阿苯达唑、舒林酸、酮康唑、伊曲康唑、苯茚

5、二酮以及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制剂等。如必须进行同位素检查时,应待同位素排清后再哺乳。,17,第五部分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对药物有超敏反应;药物所致新生儿黄疸和核黄疸;高铁血红蛋白症;出 血;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灰婴综合征。,18,一、对药物有超敏反应,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健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用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常规量的洋地黄即可出现中毒;氯丙嗪易诱发麻痹性肠梗阻;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长,诱发胰腺炎。,19,二、药物所致新生儿黄疸,1、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d出现,大约2周自然消退;2、易加重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水溶性维生素K、磺胺类、萘啶酸、呋喃唑酮和噻嗪类利尿药。,20,3、新生儿

6、黄疸的药物治疗,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抑制溶血过程: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输注白蛋白等。,21,三、高铁血红蛋白症,1、新生儿对易致高铁血红蛋白症的药物极敏感,原因有:新生儿红细胞内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由于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和促酶活性低,若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不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逆转,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22,2、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有可能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应慎用:长效磺胺、亚甲蓝、苯佐卡因;类似的局麻药、硝酸盐、次硝酸铋;经皮吸收的含苯胺化合物(染发剂)等。,23,四、出 血,新生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未完善,用药不当可引

7、起出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应用保泰松、皮质激素类、三氟拉嗪、氯丙嗪、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磺胺类药、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肝素等,甚至静脉输注高渗液均可能致颅内出血、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4,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新生儿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不良反应:吗啡类易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苯丙胺类、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或惊厥;,25,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搐搦;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易致听神经损害;呋喃妥因不但引起前额疼痛且可能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26,六、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

8、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称为“灰婴综合征”;其死亡率很高,尤其剂量超过100mgkgd时;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被启用,但须进行血浓监测,其治疗药物范围为1025mgL。,27,第六部分 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惊厥;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8,一、新生儿窒息,常见原因:胎儿窘迫、呼吸中枢受抑制或损害。新生儿窒息的治疗:1纠正酸中毒;2心内注射强心剂(无心跳时);3.给氧;4预防感染:必要时。,29,二、新生儿惊厥,1、常见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低血钙。2、惊厥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生化代谢失调;抗惊厥药物的

9、应用。,30,纠正生化代谢失调:1纠正低血糖;2纠正低血钙;3纠正低血镁;4.纠正维生素B6缺乏。,31,抗惊厥药物的应用:1、苯巴比妥:新生儿首选;2、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已超过30mgkg而惊厥未得控制;3、地西泮:控制惊厥持续状态 4、水合氯醛:疗效不佳时临用。,32,三、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疑难重症,病死率较高;一旦疑为败血症,应及时取血培养,立即治疗;病情快,须速控感染;用药以静脉用药为宜。,33,病原菌未明前,选用抗生素时,应兼顾球菌和杆菌;大于7d者,可考虑选用阿米卡星加第三代头孢菌素,iv;必要时,支持治疗:血浆或白蛋白扩容,也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增加抗生素功效及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34,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出生后不久,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病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病理特点: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上覆盖嗜伊红的透明膜和肺不张。,35,治疗:保暖、给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氧疗时注意:最好先雾化;以面罩给氧为宜;正压给氧时浓度以40为宜;以间断给氧为宜。,36,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