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46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治疗概要PPT文档.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治疗学的发展,中医眼科方药发展山海经记载药物100种,其中与眼有关的药物7种(当扈、冉遗之鱼、植楮、榣草等)。诗经中提及150多种药物,其中与眼病有关如:杞(枸杞)、夕药(芍药)、茨(刺蒺藜)、萝(兔丝子)等伤寒杂病论麻黄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等眼科方药,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眼科药物87种,如秦皮主目中靑翳(白膜),伏翼(夜明砂)主目瞑、明目,黄连主目痛、眦伤,鞠花(菊花)主目欲胀泪出;千金翼方记载明目药55种,止泪药15种,治目赤痛药15种,通九窍药6种千金要方中有99个眼病处方,其中内服药39种、外用药方60个;,中医眼科手术,以钩、割、针、镰、烙为主宋太平圣惠方将钩、割、针、镰

2、、烙几种方法联合应用;秘传眼科龙木论外障49症,其中24症采用手术内障23症,其中13症采用手术;银海精微81症,其中22症采用手术,淮南子“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晋书“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胬肉攀睛:外台秘要提出“金篱决”之龙树菩萨眼论详细记载手术适应症、术前用药、手术方法、术后护理目经大成总结出“审机、点睛、射复、探骊、拢海、卷帘、圆镜、完壁”八法,假眼术:太平御览“唐崔嘏失一目,以珠代之”吴越备史“为铁钩摘一目,睛失,赐木睛代之,木睛不知何木,置目中无所碍,视之如真睛矣”眼镜: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正字通“叆叇,眼镜也”。,中医眼科针灸,内经“

3、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此为眼科针灸之始;,第一节内治法,眼科常用内治法,祛风法清热法祛湿法滋阴降火法理血法(止血法、活血化瘀法)疏肝理气法补益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法)软坚散结法退翳明目法,一 疏风清热法,定义:用辛凉解表药物为主组成方剂,通过疏散风热,解除表证,来消除眼病风热证候的治法适应证:外感风热眼病常用方:银翘散、桑菊饮,临床提示:1.临证应用时当分清风重于热或热重于风 2.结合经络辨证 少阳经柴胡 太阳经葛根 阳明经白芷 厥阴经藁本,祛风清热法,银翘散驱风散热饮子羌活胜风汤新制柴连汤防风通圣散,二、泻火解毒法,定 义:用性质寒凉药物为主组成方剂,通过泻火解毒来消除眼病热毒

4、证候的治法适应证:热毒盛之眼病常用方: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注意点:1.结合脏腑辨证 肝胆火炽泻肝散 肺火重:桑皮、地骨皮 心火重:黄连、连翘 胃火重:石膏、知母 大便干结:大黄、芒硝 2.火邪易入血分:丹皮、赤芍、紫草3.中病即止 寒伤脾阳,寒凝气血,不宜久用4.虚火者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泻火解毒法,龙胆泻肝汤内疏黄连汤导赤散泻肺饮清胃散竹叶泻经汤黄连解毒汤,三、利水祛湿法,定 义:用祛湿药物为主组成方剂,通过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温阳利水的作用,以消除眼病湿证的治法适应证:湿性眼病常用方:五苓散、三仁汤、平胃散,利水祛湿法,除湿汤三仁汤五苓散抑阳酒连散,注意点:1.结合症状辨证

5、 湿邪夹风 祛风渗湿 羌活胜风汤 湿邪夹热 清热除湿 甘露消毒丹 湿邪夹痰 化痰除湿 二成汤、三仁汤 湿浊上泛 利水渗湿 五苓散2.中病即止 阴虚血少,津液亏损者慎用,四、理血法,本法是以活血化瘀或止血为主要作用,由理血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血瘀于目和出血性眼病的治疗方法 包括止血法及活血化瘀法,理血法(止血法、活血化瘀法),宁血汤十灰散生蒲黄散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失笑散祛瘀汤,(一)止血法,定义:用具有止血作用的方药,以中止眼部出血的治法适应证:广泛用于各种出血性眼病的早期常用方:十灰散、犀角地黄汤注意点:1.结合病因辨证 血热妄行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味 气不摄血益气摄血归脾汤

6、加味 血瘀出血祛瘀止血失笑散加味2.用寒凉收涩之品不可太过以免留瘀,只用于出血早期,(二)活血化瘀法,定义:用活血祛瘀药为主,适当配伍理气药物组成方剂,用以消散瘀滞、通经活络、改善血行,治疗眼部瘀血证的治法适应证:各种以血脉阻滞、瘀血停留为主要病机或症状的急慢性眼病(气滞血瘀的眼病)常用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注意点:不宜久用;破血药气血虚弱及孕妇忌用;兼气虚者宜配伍补气药,五、疏肝理气法,定义:用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作用的方药,以改善或消除肝郁气滞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适应证:肝气郁结而致气机不调,目窍不利的一 切内外障眼病常用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注意点:肝郁化火清肝解郁丹栀逍遥散

7、脾虚肝郁疏肝理脾逍遥散加山药、扁豆 理气药多辛燥有气阴亏损证候者慎用,疏肝理气法,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六、补益法,本法是以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由补益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虚症眼病的治法。,(一)补益气血法,定义:用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方药,以改善气血虚弱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适应证:各种原因造成气血不足的眼病常用方: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注意点:1.偏于气虚补气为主补中益气汤 偏于血虚养血为主人参养荣汤2.属虚实夹杂者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邪气盛而气血不虚者忌用,(二)补益肝肾法,定义:用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肝肾亏虚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适应

8、证:肝肾不足的眼病常用方:六味地黄汤、五子补肾丸、明目地黄丸注意点:实热证忌用;湿邪未尽者慎用,补益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法),益气聪明汤参苓白术散八珍汤杞菊地黄汤加减驻景丸,退翳明目法,定义: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退黑睛翳障而达到明目作用的眼科独特的治法适应证:仅适于黑睛生翳者(新老翳障)常用药:蝉衣、秦皮、谷精草、木贼草、密蒙花、石决明、珍珠母、白蒺利、青葙子等注意点:1.随证配伍 新翳 病初期祛风清热为主,加少量退翳药 中期(风热渐减)退翳明目为主 后期(正气已虚)配扶正药 2.忌过用清热药;及时退翳,退翳明目法,拨云退翳散石决明散消翳汤,第二节外治法,一、传统外治法(一)钩割法,

9、定义:以钩针挽起病变组织,然后用刀或铍针割除的手术方法。(亦可用镊子夹起或穿线牵起,然后用剪刀剪除之。)适应症:胬肉、息肉、其他眼部赘生物。,(二)劆洗法,定义:以锋针或表面粗糙之器物轻刺或轻刮患处的方法。功能:直接对病变处祛瘀消滞、散邪泻毒、疏通局部气血。适应症:胞睑内面有淤积或粗糙颗粒的疾患。如椒疮、粟疮、胞睑肿硬等。方法:注意:白睛暴赤、眵多稠结、黑睛星翳者忌用。,(三)熨烙法,.熨法定义:以药物加热、掌心擦热、或用汤器放置患部熨敷或在患处来回移动的治疗方法。功能:具热敷与按摩的双重作用,如为药物熨目,还兼有药物的治疗作用。,.烙法定义:以特制的烙器或火针烧灼患处的手法功能:预防病变复发

10、,且具止血作用。适应症:胬肉侵睛钩割术后;黑睛新翳,风牵出睑等。注意:以隔热消毒器物保护周围组织;烙黑睛新翳时,温度适宜,手法宜快,烧灼局限于病变组织。,(四)针法,.三棱针法定义:用三棱针刺破皮肤使其出血的方法 分开导法、挑刺法。,()开导法定义:用三棱针刺穴位部位皮肤,放出少量血液的方法。又称放血法。功能:通经活络、泻热消肿 适应症:实证、热证注意:出血后不可立即压迫止血;不宜深刺()挑刺法定义:用三棱针将一定部位反应点,皮肤红点,或穴位部位的皮肤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或针刺稍深挑出白色坚韧的细筋,使断之之法。,.铍针法适应症:胬肉,其他眼部赘生物,胞生痰核,成脓之疮疡,嵌于睑内或眼珠表面

11、的异物。.金针拨内障法定义:用针自瞳孔部位拨去圆翳内障的方法。适应症:圆翳内障翳定障老时,点眼药法,滴眼药水点眼药粉涂眼药膏,(一)点眼药法,方法:药物直接点入眼内功能:消红肿、去眵泪、止痛痒、除翳膜、放大或缩小瞳孔适应症:胞睑、白睛、黑睛两眦部位的外障眼病,亦用于瞳神紧小、绿风内障注意: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用法与用量常用剂型:眼药水、眼药粉、眼药膏,.滴眼药水方法:注意:核对药瓶上的标签注意药名与浓度;核对所滴眼别;滴管严格无菌操作;滴入有毒性的药物,滴后须以指压睛明穴下方(泪囊)分钟;药物定期更换与消毒,.点眼药粉方法:注意:一次用药不可过多;玻璃棒头部要光滑;点时勿触及黑睛.涂眼药膏方

12、法:注意:勿伤黑睛;验光当日勿用眼膏,(二)薰洗法,薰法:利用药液煮沸后的热气蒸腾上薰患眼洗法;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一般先薰后洗合称薰洗法功能:流通气血、疏邪导滞,驱邪解毒、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适应症: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羞明涩痛眵泪较多的外障眼病方法:注意:蒸气温度适宜;洗剂须过滤;无菌操作;眼部有新鲜出血或有恶疮者忌用,(三)敷法,分药物敷、热敷、冷敷方法:1.药物敷功能:清热凉血、疏经活络、散瘀定痛、化痰软坚。适应症:各种外障眼病,多用于胞睑疾患与外伤注意:干粉调糊敷眼者须保持局部湿润度;以新鲜药物捣敷者须清洁、无刺激性、无毒性;药物不得进入眼内。,2.热敷分湿热敷法、干热敷法功

13、能: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散瘀消肿止痛适应症:目赤肿痛者,如针眼、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症;眼外伤小时后,胞睑赤紫肿痛及非新鲜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湿热敷法方法:注意:温度适宜;脓成已局限的病灶与新鲜出血性眼病忌用本法()干热敷法方法:注意:同湿热敷法,3.冷敷功能:散热凉血、止血定痛适应症:胞睑外伤后皮下出血肿胀小时内;风火赤眼、热毒壅盛者,海螵蛸棒磨擦法滤泡压榨术,中医眼科外治法,点眼药法熏洗法敷法冲洗法眼部注射法,(四)冲洗法,.结膜冲洗法定义:将生理盐水或药液直接冲洗眼部以冲洗去结膜囊内的分泌物、异物、化学性物质的方法。适应症:眵泪较多的白睛疾患、结膜囊异物、手术前准备、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

14、。方法:注意:避免洗液入耳;一眼为传染性眼病时,先洗健眼,后洗患眼。,冲洗法,结膜囊冲洗法泪道冲洗法,.泪道冲洗法定义: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以探测泪道是否通畅及清除泪囊中积存的分泌物的方法。适应证:冷泪症、漏睛症、眼内手术术前常规准备。方法:意义:冲洗液从泪道流入鼻内,属泪道通畅;大部分冲洗液从上下泪点返流,仅少量洗液通过,系鼻泪管狭窄;冲洗液全从上、下泪点返流,系鼻泪管阻塞;从泪点返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则为漏睛;洗液自原泪点溢出或针头缓进时,觉有坚韧的抵抗感,则可能为下泪小管阻塞。,(五)眼部及眼周穴位注射法,.球结膜下注射法定义:将水剂药物注入结膜下的方法适应症:黑睛深层病变,其他眼内病变,

15、手术局麻方法之一。方法;注意:球结膜注射可反复进行,但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眼分泌物多者忌用。,.球后注射法定义:将药液注入眼球后部的方法。适应症:眼底病变,内眼手术麻醉。方法:注意:注后眼胀如脱、眼珠渐突、转动受限,为球后出血,速加压止血。.太阳穴注射法定义:用药液作太阳穴注射的方法。适应症;多种眼病,第三节眼科常用药物,一、内服药,(一)祛风药功效:祛风解表,消肿止痛,制痒收泪,退翳 适应症:外障眼并初期,.辛凉解表药,常用药: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蔓荆子、葛根、蝉蜕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消肿退赤,止痒止泪主治:风热眼病(1)桑叶 疏风清热 清肝明目(2)菊花 疏风清热 清肝明目 清热

16、解毒(3)柴胡 疏散风热 退翳 升提 疏肝解郁(4)薄荷 疏散风热(5)蔓荆子 疏散风热止痛 退翳止泪(6)葛根 疏散风热 升阳止泻、生津止渴(7)蝉蜕 疏散风热、退翳膜 祛风止痒 祛风止痉,.辛温解表药,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蒿本、桂枝、麻黄功效:发散风寒,消肿止痛,祛风消翳主治:风寒眼病(1)荆芥 祛风解表止痛 祛风止痒 止血 消疮肿 退翳(2)防风 祛风解表止痛 祛风通络止痉 止血 退翳(3)羌活 祛风湿止痛 退翳(4)白芷 阳明头痛 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5)细辛 止痛 开窍 温散寒饮(6)蒿本 散风寒、祛风湿、达巅顶(7)桂枝 祛风散寒 温经通阳(8)麻黄 发散风寒 开

17、窍,(二)清热药,功效:清热解毒,退红消肿主治:热毒上攻于目所致之各种热证眼病,.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野菊花、连翘、大青叶(青黛、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秦皮(1)金银花 清宣风热 清热解毒(2)野菊花(3)连翘 清热解毒 清心泻火(4)大青叶(青黛、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5)蒲公英 解毒消痈 清胃热(6)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7)秦皮 清热解毒 退翳明目 止泪,.清热泻火药,常用药:石膏、知母、龙胆草、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胡黄连、桑白皮、淡竹叶、天花粉(1)石膏 清阳明邪热 清泻肺热(2)知母 清肺胃实热 滋阴降火(3)龙胆草 清热泻火燥湿(4)黄连 清热解毒燥湿 泻心

18、火(5)黄芩 清热解毒燥湿 清肺火 止血(6)黄柏 清热解毒燥湿 清虚火、制相火(7)山栀 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8)胡黄连 清热燥湿解毒 清热消疳(9)桑白皮 清肺热、利尿消肿(10)淡竹叶 清心火利小便(11)天花粉 清热生津 解毒消肿排脓,.通腑泻热药,常用药:大黄、芒硝(1)大黄 通腑泻热 清肝经湿热 凉血祛瘀(2)芒硝 泻热通便 清热退赤,.清热凉血药,常用药:犀角、生地黄、牡丹皮、玄参、赤芍、紫草(1)犀角 清热凉血 解毒定惊(2)生地黄 清热凉血 滋阴生津(3)牡丹皮 清热凉血 活血行瘀 退虚热(4)玄参 滋阴凉血 清热解毒散结(5)赤芍 清热凉血 行瘀消肿止痛(6)紫草 清热解毒

19、、凉血活血、解痘疹毒,.清热明目药,常用药: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木贼草、夜明砂(1)夏枯草 清肝明目 软坚散结 治目珠夜痛 治肝虚流泪(2)决明子、青葙子 泻肝明目,去风热,退翳膜(3)密蒙花 清肝明目,祛风热,退翳膜(4)木贼草 疏风散热,升散郁火,消磨目翳(5)夜明砂 清热明目消疳,(三)补益药 1.益气养血药,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阿胶、龙眼肉(1)黄芪 补气升阳 托毒生肌(2)党参 补气 补中益气(3)白术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4)山药 补脾益肾(5)熟地黄 补血 滋肾明目(6)当归 补血活血(7)白芍 养血敛阴 柔肝缓急止痛(8)何首

20、乌 滋补肝肾(9)阿胶 补血止血(10)龙眼肉 补血安神,.补益肝肾药,常用药: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覆盆子、沙宛蒺藜、菟丝子、楮实子、杜仲、旱莲草(1)熟地黄(2)枸杞子 平补阴阳,润肺滋肾,补肝明目,补血(3)女贞子 补肝肾 清虚热(4)覆盆子 补益肝肾,固精明目(5)沙宛蒺藜 平和柔润之品,补肾益精,养肝明目(6)菟丝子 补肝肾明目 补脾止泻(7)楮实子 滋肾清肝明目(8)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9)旱莲草 滋养肝肾 凉血止血,(四)祛湿药,功效:收湿敛疮,退肿去瘀明目,.芳香化湿药,常用药:藿香、佩兰、苍术、砂仁、草豆蔻、白豆蔻、石菖蒲(1)藿香、佩兰 发表祛湿,和中化浊醒脾开胃(2)苍

21、术 治夜盲 燥湿健脾(3)砂仁、草豆蔻、白豆蔻 理气燥湿温中(4)石菖蒲 化湿辟秽,豁痰开窍,.利水渗湿药,常用药: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滑石、仁、赤小豆、木通(1)茯苓 健脾 渗湿利水(2)猪苓 淡渗利湿(3)车前子 清肝明目 利水祛痰 止泻(4)泽泻 利水渗湿,泻肾与膀胱湿热(5)滑石 利水渗湿,清热解暑(6)薏苡仁 健脾利湿 清热消肿排脓 治筋急拘挛(7)赤小豆 利水消肿 解毒排脓(8)木通 清热利湿 通利血脉,(五)理血药 1.止血药,常用药:大蓟、小蓟、侧柏叶、地榆、白茅根、槐花、仙鹤草、白芨、血余炭、藕节、三七、蒲黄、茜草、花蕊石主治:出血眼病,(1)大蓟、小蓟 凉血止血,解毒

22、消痈(2)侧柏叶 凉血止血 祛风湿散肿毒(3)地榆 凉血泻热收敛止血(4)白茅根 凉血止血 止呕、止泻(5)槐花 泻心火、清肝火,凉血止血(6)仙鹤草 止血 健胃(7)白芨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8)血余炭 收涩止血,散瘀(9)藕节 清热止血,散瘀(10)三七 止血活血 消肿止痛(11)蒲黄 止血,祛瘀止痛(12)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化瘀(13)花蕊石 止血化瘀,2.活血化瘀药,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牛膝、三棱、莪术、茺蔚子、乳香、没药、五灵脂、苏木、郁金、穿山甲、皂角刺、鸡血藤主治:气血瘀滞之眼病,(1)桃仁 破血行瘀 润燥滑肠(2)红花 通调经脉,活血化瘀(3)川芎 活血 止痛(4

23、)丹参 活血祛瘀 安神(5)牛膝 活血祛瘀 补肝肾,强筋骨 治疮疖(6)三棱、莪术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7)茺蔚子 清肝活血明目(8)乳香 调气活血止痛(9)没药 祛瘀消肿止痛(10)五灵脂 活血散瘀止痛(11)苏木 行气破瘀,消肿止痛(12)郁金 凉血祛瘀 行气止痛 祛痰开窍(13)穿山甲 消肿排脓 搜风活络(14)皂角刺 消肿排脓(15)鸡血藤 补血活血,舒筋活络,(六)理气药 1.疏肝理气药,常用药:柴胡、香附、青皮、佛手、川楝子、郁金主治:肝气郁结眼病,2.行气导滞药,常用药:枳壳、枳实、陈皮、厚朴、广木香、乌药、沉香主治:脾胃气滞眼病,(七)软坚散结药,常用药:昆布、海藻、浙贝母、瓦

24、楞子、半夏、天南星、鳖甲、牡蛎功效:软化症结,消导积滞主治:眼病中有气血凝滞或痰瘀互结的肿块、结节及瘢痕者,(1)昆布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2)海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3)浙贝母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4)瓦楞子 消痰软坚(5)半夏 燥湿祛痰 消痞散结 和胃降逆止呕(6)天南星 清火化痰,善祛经络之痰而解痉(7)鳖甲、牡蛎 软坚散结 滋阴潜阳,(八)退翳明目药,常用药:蝉蜕、秦皮、木贼草、密蒙花、决明子、青葙子、谷精草、石决明、珍珠母、白蒺藜、蛇蜕、乌贼骨,(1)蝉蜕、秦皮、木贼草、密蒙花、决明子、青葙子(见祛风药与清热药)(2)谷精草 祛风热退翳明目 治小儿夜盲目劄 治头痛或偏头痛(3)石决明、珍珠母 镇肝潜阳熄风 平肝退翳 治夜盲(4)白蒺藜 平肝祛风明目 平肝退翳(5)蛇蜕 退翳膜 祛风解痉(6)乌贼骨 退翳膜 燥湿收敛止泪 止血,二、外用药及药剂配置法,功效:退赤消肿,出多收泪,止痒定痛,退翳明目主治:外障眼病有红肿热痛,多泪胶粘,翳膜遮睛外候者剂型:水、散、膏、锭、膜,(一)常用的外用药,1.矿物类药:雄黄、朱砂、炉甘石、硼砂、玛瑙等2.动物类药:熊胆、牛黄、乌贼骨、珍珠等3.植物类药:黄连、大黄、菊花、甘草、防风等,复习思考题,1.常用的内治法有那些?各法适用于那些眼病?各法的代表方药是什么?2.常用的外治法有那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