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化学反应速率52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化学反应速率52张ppt.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案24 化学反应速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在正确的后面画“”,在错误的后面画“”。1.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取绝对值)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改变量之比()2.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化学反应速率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解析:如果物质的状态是固体或纯液体,反应过程中其浓度不变。,解析:大多数反应的反应速率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是对于一些放热反应,如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是温度、浓度和催化剂()5.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
2、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6.反应物的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7.反应物的浓度越小,逆反应速率越大()8.恒容,增加惰性气体的量,原化学反应速率加快()9.恒压,增加惰性气体的量,原化学反应速率减慢()10.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不论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不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加快的程度一样(),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解析:反应速率与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解析:恒容时,增加惰性气体的量并没有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不变。,解析:升高温度,可逆反应中吸热反应方向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放热反应方向速率增大的程度。,考点1 化
3、学反应速率*自主梳理*,减少,增加,v=c/t,mn p q,5.应注意的几点说明(1)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同,故应标明用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但这些数值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均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快慢。(2)同一反应里,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也等于同一时间内有关物质浓度变化之比。(3)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4)对于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因其密度不变,在反应中浓度也不改变,故不用纯固体、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特别提示:(1)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要换算为用同一物质表示,且要注意单位统一。(2)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
4、要注意题目要求用何种物质表示,且注意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一般不用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3)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均取正值。,0.75,3,0.05,2,解析:,解析:,图4-24-1,C,解析:,考点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自主梳理*,接触面积,性质,加快,减小,加快,减小,加快,减小,相同,1.从活化分子角度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只讨论改变一个条件)(1)浓度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正反应(或逆反应)速率立即增大,逆反应(或正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后增大。同理可得减小浓度的情况。(2)
5、温度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快。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吸热反应速率减小的快。,(3)压强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溶液),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改变压强反应速率不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减小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这种改变对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判断出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
6、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Ag2SO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任写两种即可),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30,10,17.5,灰黑,暗红,解析:,【备考指南】,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开始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不变,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速率比原平衡时均增加。升高温度,无论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但增加的倍数不同,若升高温度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
7、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同的反应,改变压强,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倍数相同。,2.(1)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4-24-2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图4-24-2,B,D,A.1.6 mol B.1.2 molC.大于1.6 mol D.小于1.2 mol,前2 min内SO2变化量大于0.8 mol,解析:,考点3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图像,1.速率时间图象,2.速率温度(T)或压强(p)图象以
8、N2(g)+3H2(g)2NH3(g)H=-92.4 kJmol-1为例,如图4-24-3,图4-24-3,图4-24-5,答案:,(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解析:(1)作图注意起点、过程和终点;(2)由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计量数比配平方程式;(3)由v=c/t计算化学反应速率。,0.50 mol/(2 L3 min)=0.083 molL-1min-1,X+2Y 2Z,【备考指南】(1)利用图象、图表计算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注意从图象、图表中总结规律是解题关键,如注意横、纵坐标量的含义,曲线或数据所表达的规律。(2)反应
9、过程中浓度减小,相同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不同,即04 min内和02 min内平均速率不同。,0.3/(t2-t1)molL-1s-1,(2)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24-6。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填写选项编号)a.减小H2浓度 b.增大H2O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升高温度,图4-24-6,a、b,解析:,C,解析:A.反应在前50 s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50 s内PCl3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PCl3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C.由c(PCl3)c(Cl2)/c(PCl5)K,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图4-24-7,A,解析:从图像中可以读出
10、pH2时,曲线下降是最快的,说明溶液的酸性越强,降解速率越大,所以B项错误。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R的起始浓度越小,其降解的速率越小,C项错误。D项中可计算出其速率为0.0410-1 molL-1min-1,D项错误。A项中R都是完全降解,降解百分率都是100%。,【备考指南】综合考查是新课标命题的特点,集速率的计算、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速率图象于一题的命题将是今后命题的热点。通过分析、对比近年来新课标地区高考命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主要与化学平衡相结合命题,因此复习本部分时,首先把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掌握好,训练时要将速率和平衡结合在一起,提
11、高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D,解析: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压强,若能引起反应混合物浓度改变,反应速率才会改变,否则速率不变,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减慢,因此只有D项正确。,图4-24-8,B,解析:A中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2 L20 min)0.0375 mol/(Lmin);B中从10 min到20 min反应速率骤然增大,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中25 min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从0.3 mol降至0.2 mol,故应分离出0.1 mol NH3;D错,减小NH3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NH3浓度减小。,图4-24-9,B,
12、解析:由于t1t2,t4t5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气体积分数最高的是t0t1,A、D不正确;t2t3、t3t4,平衡没有移动,B正确;温度降低,正、逆反应速率均减慢,C不正确。,4.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24-10(其他条件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图4-24-10,解析: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A项错;图像中表示反应速率的是曲线的斜率,B项错误;pH越小,H浓度越大,反应越快,C项错;pH8.8时,反应速率接近于0,D项正确。,D,原因与Zn的状态有关,因为B中Zn是薄片
13、,F中Zn是粉末状,粉末状时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要比薄片时的接触面积大得多,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大约需150,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4-24-11所示:,图4-24-11,(1)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Y的转化率为。(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10 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4-24-12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象的是。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图4-24-12,C、D,0.079 molL-1s-1,0.395 molL-1,79.0%,X(g)+Y(g)2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