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3816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速率图像.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反应速率图象,一、“v t”图象二、“v T(或P)”图象(每种图象均按不可逆反应和可逆反应两种情况分析),知识内容:,一、“v t”图象,1.不可逆反应的“v t”图象(以锌与稀硫酸反应为例),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还有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光、超声波、电磁波等。若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是单向的,变化的趋势只有逐渐增大或减小。通常情况下,在锌与稀硫酸的反应中,至少存在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的影响,且效果相反。在t0t1内,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在t1t2内,另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根据实验情景,气体(生成的H2)在常压下是

2、不断排出的。硫酸的起始浓度最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因c(H+)减小,故反应速率减小。然而活泼金属与H+的反应是放热的,体系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增大。在t0t1内,温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t1t2内,浓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ClO3表示的反应速率如图曲线所示,已知ClO3的氧化性随c(H+)的增大而增强,有关方程式为:ClO3+3HSO3=Cl+3H+3SO42(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意义是_。,练习,反应有H+生成,随着c(H+)的增大,ClO3的氧化性增强,随着反应物的消耗,

3、反应物的浓度减小,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量,考点 4,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及其应用,类型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及其应用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图 3151,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计算:(1)某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率。,(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X、Y、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n3)(n2n3)n2。,【典例 1】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开始到 10 s,

4、用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3)反应开始到 10 s 时,求出Y 的转化率为。,1浓度(1)规律 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正反应(或逆反应)速率立即增大,逆反应(或正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后增大 同理可得减小浓度的情况,类型2速率时间图像及其应用,(2)图象,N2+3H2 2NH3,2温度(1)规律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吸热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吸热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总之,温度对吸热反应速率的影响大,(2)图象,N2+3H2 2NH3 H0,3压强(1)规律增大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5、,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气体体积之和大的一侧增加的倍数大于气体体积之和小的一侧增加的倍数减小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气体体积之和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体积之和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总之,压强对气体分子数较多一侧的影响更大,4催化剂(1)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2)图象,【典例 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2、2、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22 2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图A上逆下正、图B上正下逆、图D为跳跃型,上逆下正)1、加催化剂对

6、速率影响的图象是()。2、增大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3、减小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4、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例: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 H 0。如图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指出:t1、t2、t3、t4时刻分别改变什么条件?,增大N2或H2的浓度,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加催化剂,ta,tb,tc,0,t,【典例 3】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7、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的分析技巧,分析图像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看起点,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2)看变化趋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看终点,分清消耗浓度和增加浓度,反应物的消耗浓度和生成物的增加浓度(或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4)时间速率图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例1.在一密闭

8、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放热)右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2)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A.t0t1 B.t2t3C.t3t4 D.t5t6,答案:(1)t1时刻是升高了温度、t3时刻是使用了催化剂、t4时刻是降低了压强,若图中只画出部分正或逆反应速率曲线,你会做吗?,练习一下!,(2)A,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C、D进行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下图和分别表示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温度和压强对反应速率及

9、平衡的影响,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充入C和D:a+bc+d H0 B.开始时充入C和D:a+bc+d H0 D.开始时充入A和B:a+bc+d H0,B,2.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关于X、Y、W、Z物质的集聚状态可能是()A.W、Z均为气体,X、Y 中有一种是气体 B.W、Z中有一种是气体,X、Y均为非气体 C.X、Y、Z均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W、Z中有一种是气体,C D,练习,3.下图是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H0)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t0时反应从哪个方向开始?向哪个方向

10、进行?(2)t1、t2、t3、t4、t5、t6、t7、t8分别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方向怎样?,练习,(2)t1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t2减小氨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t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t4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t5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t6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t7增大N2或H2的浓度,同时减小氨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t8使用了催化剂,平衡不移动。,(1)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二、“v T(或P)”图象,2.可逆反应的“v T(或P)”图象(以反应 mA(g)+nB(g)pC(g)+qD(g);H 为例),H0,H0,M+np+q,M+np+q,M+n=p+q

11、,分析:改变温度或改变气体反应的压强,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影响的程度不同。升高(降低)温度对吸热(放热)反应方向的速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增大(减小)压强对气体分子数减小(增大)反应方向的速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方法规律:正、逆反应速率曲线的交点往右,哪条曲线在上,温度(或压强)对该反应方向的速率的影响程度就较大,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或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若没有交点,可将曲线按其变化趋势适当延长,也可作相同温度(或压强)点上两曲线的切线,切线的斜率大者,温度(或压强)对该反应方向的速率的影响程度就较大。,例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H下

12、图所示该反应速率(v)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H 0,a+b c+d。(填“”、“”或“=”)(2)温度T1和T3相比,T1对 反应有利,T3对 反应有利。(填“正”或“逆”)(3)当温度依次升高到T1、T2、T3时,在反应到达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依次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正,逆,增大、不变、减小,例3.反应A(g)+B(g)C(g);H0 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速率对时间的曲线为(),解析:首先要把握大方向,即升温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变大,所以B不是正确答案;再看起点和终点,由于原反应是

13、平衡的(V逆=V正),因而起点相同,又由于再次达到平衡(V正V逆),因而终点相同,故A不是正确答案;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温使V正和V逆都增大,但逆反应增大得更多,故V逆更大,即V逆曲线斜率的大,故正确答案为C。,这是表示平衡移动中的速率。T1时的平衡,升温到T2时建立新平衡,V 吸,V 放,V吸曲线始终在上方。有学生认为靠近T2时,V吸曲线的斜率变小了,不正确。其实,温度从T1上升到T2,V吸,V放,这时速率的改变要影响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由于V吸增加得多,相应物质的浓度减少得多,将使其速率减缓;而相反方向的物质浓度增加得多,将使其速率增加,最终达到V吸V放,建立新的平衡状态为止。,1.符合下列两个图象的反应是(C表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分数,n表示速率,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A.2N2O3(g)4NO(g)+O2(g);H=-83.68KJ/molB.3NO2(g)+H2O(l)2HNO3(l)+NO(g);H=-251.3KJ/molC.4NH3(g)+5O2(g)4NO(g)+6H2O(g);H=+893.7KJ/molD.CO2(g)+C(s)2CO(g);H=-174KJ/mol,练习,H0,正反应气体体积数增大,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