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44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

2、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 2.提出问题: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3.学生回答:全球气候变暖。 4.教师讲述: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指出,此类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 ,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

3、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导致企鹅数量剧减。 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世界最高峰珠峰雪面高程出现持续下降,世界上海拔最低之一的岛国图瓦卢却因海平面升高而面临“灭顶之灾”,造成两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不仅这几个地区,近年来气温升高,全球气候都有变暖的趋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全球气候变化。讲授新课(教师讲述)气

4、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就是针对气候变暖而制定的全球性文件。我们对气候变化感觉不明显,因为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课前请同学们向自己的家长或熟悉的老年人作了一些调查,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从前河里的水在冬季结冰很厚,而现在冬季结冰较薄。这就说明现在比过去气温升高了。其实地球上的气候从古到今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还将继续发生变化。根据气候变化的时间跨度,我们可以分为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以及近一百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课堂活动)1.展示图文资料:地质历史时

5、期的气候变化衡量气侯的指标有两个气温和降水,因此气侯变化实际上就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或全球长期的气温、降水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当中的指标主要表现为随温度的高低波动出现的冷暖变化、随降水的多少出现的干湿变化等等。因此气侯的变化其实就是干湿、冷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时间跨度往往很大,周期很长,可以追溯到至今上万年至几十亿年前,包含时间尺度为千年、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气候变化。由于气侯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很难身临其境去感受它,因此只能通过科学家提供的数据和表格来从中找到证据。这个表格展示了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当中,由于地壳运动等其它原因对气侯变化的影响。表格当中展现了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

6、的三次大冰期:第一次出现在震旦纪;第二次出现在古生代,是指古生代当中世界性的湿润气侯,但是此时却是气温比较低的时候的第二次大冰期;第三个是距现在最近的时候,即新生代的第四纪大冰期。所谓大冰期,就是指气侯寒冷而且冰盖的厚度及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期。在两个大冰期之间气侯变得比较温暖,我们称之为间冰期或温暖时期。 2.读图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当中讲述的知识,读下图,回答后面的问题:这幅图所展现的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横坐标是指距今的年代,纵坐标是气温变化数值;图当中通过红线和蓝线表示的就是冷暖和干湿的变化。 通过这幅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分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4.学生

7、回答:每小组派代表公布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总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看到,20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过渡) 接下来我们看看近一万年以来,即历史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的气候变化状况是怎样的。(自主学习)从上图中看出,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500年期间,欧洲的气温比现在大约要高3至4度,北半球极地地区冰盖曾经消失,而且海平面比现在高出了大约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的范围曾经扩展到英格兰等地区;而从公元15世纪以来到现在,这段期间气温却比现在低了大约1到2度,并且出现在14到17世纪的欧洲小冰期使传统的农作物频繁地绝收,这就是表示这一时期的寒冷状况。那

8、么我国在此期间出现什么样的气侯变化呢?我们发现,从公元前5000年以来,我国的气候出现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变化:(过渡)那么最近的一百多年的气候变化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读图活动) 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哪些时段,全球气温有明显的上升?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什么? 2.分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学生回答:每小组派代表公布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4.参考答案:(1)图中可看出,近百年来,气温有三个明显上升的时段:第一个时段是从1860到1880年期间;第二个时段是从1910到1940年期间;最后一个时段就是

9、从1950年到现在。(2)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是波动上升。 5.教师强调:从这个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但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地区的气温都在上升。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不明显,甚至下降。 6.展示资料:(过渡)那么全球气侯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呢?(课堂活动) 1.教师讲述: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后,全球平均气温开始上升,这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读图活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 (2)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2.分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学生回答:每小组派代表公布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4.参考答案:(1)略;(2)大量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大面积森林的破坏。(过渡)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及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大多数是不利的或负面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课堂活动) 活动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1.展示资料,

11、提出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的国际科学大会上曾经指出 :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859厘米,那时,全世界大约会有6亿的人口处于被淹没的危险区域。 上图为哥本哈根冰川覆盖地区的变化图,从图中可见冰川溶化速度之快!高山冰川以及两极冰川的融水最终注入海洋,加上气候变暖使得海水本身受热膨胀,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文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气候变暖为什么会带来海平面上升?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案例展示:(过渡) 除了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自主学习)(过渡)从长远来看,我们知

12、道气侯变暖对很多地区来说都是负面的影响,那我们人类该怎么样来应对这一问题呢?(自主学习)上课小结 对照板书,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地质时期的大冰期与间冰期 (1)大冰期 指气候寒冷而且冰盖的厚度及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地质历史时期的三次大冰期分别是震旦纪大冰期、古生代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 (2)间冰期 在两个大冰期之间,气侯变得比较温暖,称为间冰期或温暖时期 (3)总体趋势 干湿冷暖相交替,交替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不一定湿润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一万年以来)sin (1)

13、世界范围 的图象可以由yax2的图象平移得到:(利用顶点坐标) 温暖期: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2)扇形定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寒冷期:15世纪中期以来 (2)中国 四次温暖期四次寒冷期3、近代的气候变化(近一百年以来)顶点坐标:(,) (1)总体变化趋势: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3)当0时,设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则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快速毁林 94.234.29加与减(二)4 P49-56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影响农业生产 影响水循环过程 (4)应对措施7.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布置作业】【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