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447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晓岚吟诗第一课时.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时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同学们,你们知道纪晓岚吗?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文艺超伦,被誉为乾隆时期的文坛泰斗、一代文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去了解他,感受纪晓岚的才华。 2、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示:“纪”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作姓,念“j”,顺势注音。“晓”字右上角不能加点。)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是纪晓岚自己作诗,不是念别人的诗、诵别人的诗)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纪晓岚作了一首什么诗? 纪晓岚是在怎样的情境下作的?纪晓岚的这首诗作得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感知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自由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新词。(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注意及时正音)齐读。3、下面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请同学们看着课题,静下心来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江边陪乾隆皇帝散步时,乾隆皇帝突然要他当场作出一首七言绝句,且诗中必须用上十个“一”字为难他。纪晓岚就地取材,在很短的时间里吟唱出了一首绝妙的名为“秋江独钓”的诗,表现出他机智过人的聪明才智。)(读后指名交流,指一人说后,方法指导: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指另一人说,你也来说说。) 4、纪晓岚作了一首什么诗?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来,

3、我们把这首诗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古诗秋江独钓)三、诗文对照,读懂古诗:(一)过渡: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 (1)找一找:这首诗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2)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把你的读书体会与同学交流分享。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二)全班交流。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谁来说说文中哪些段落与古诗相对应?(指名说:1、2自然段)预设:“一人独占一江秋。”仅仅只是表现在第二自然段吗?还有哪一段写到了秋天的景色呢?(第1自然段)这

4、一江秋是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把目光投向第一自然段。品江景美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可以拿笔画出来。2、交流:写了哪些景物?(指名说)师相机板书。(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看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使我们感受到。(指名读)师:你觉得他把这美读出来了吗?(生评)你能读得更美吗?(生读)师:听你的朗读,老师也似乎正感受着这落日余晖色彩的美。还有谁能读得更美?相机评: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活泼的动态;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一群水鸭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地游不见了;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的钟声。3

5、、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秋江图。4、让我们把这段话想象成一首优美的诗来吟唱吧。老师读一行,你们读一行。(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按诗句排列,配乐渔舟唱晚)5、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沉静的秋江吧!(课件出示图片配乐)6、看着看着,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仔细听,还能听到古庙悠远的钟声,(课件出示图片配钟声)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幅画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吧!齐读第一自然段。悟垂钓乐过渡:这正是诗中所吟诵的“一人独占一江秋”的美景啊!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也被这美丽的秋景吸引了,不知不觉走到了江边,他们又看到了什么?这“一人”又是谁呢?(指名说:老渔翁垂钓)(师板

6、书:老渔翁垂钓)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品味老渔翁垂钓的情趣吧!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在文中找找,看看老渔翁是怎样钓鱼的?找出描写老渔翁动作、神态的词句,好好读一读,看看你从中体会能到什么?2、学生自读,找句子说体会。(1)老渔翁是怎样钓鱼的?你从哪些重点词看出来的?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静静、目不转睛;抓“目不转睛”体会老渔翁钓鱼专注,“目不转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来读读这句话。(相机出示重点词带点的句子:只见江畔有一条小船,上面有个老渔翁,手持鱼竿,静静地垂钓。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鱼漂,一动也不动。)评:有点专注了,谁能读得再专注些?请你读。这正是一篙一橹一渔

7、舟,一丈长竿一寸钩啊!(2)老渔翁钓鱼这么专注,他钓到鱼了吗?你从哪些词句知道的?(请你说,晃动、没入、拉起、评:你从这些动词知道鱼儿上钩了,你真会读书!)钓上了这样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老渔翁的心情该是何等的高兴啊,来,把老渔翁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相机出示重点词带点的句子:他高兴得拍起大腿,哈哈大笑。)(指名读,齐读)(3)老渔翁终于钓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他会情不自禁的说些什么呢?(指名说说)评:这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正是“一拍一呼复一笑”啊!我们再来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齐读:他高兴得拍起大腿,哈哈大笑。)2、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男女生配合读:女

8、同学读老渔翁静静钓鱼的句子,男同学读老渔翁钓上鱼高兴时的句子。(课件用不同颜色出示: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3、 小结:老渔翁钓上大鱼的喜悦之情溢满了整个江面,他给这沉静的秋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啊!(相机板书:诗意)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齐读1、2自然段。四、升华情感,铺垫下文: 1、面对这美不胜收的秋江独钓图,纪晓岚在短短的时间里悠然地吟唱出这样一首诗:(出示古诗)“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此时此刻,你对纪晓岚有了怎样的印象?(请你说:机智、聪明、才思敏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

9、!(课件音乐渔舟唱晚)2、 这样一首精妙绝伦的诗,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来的?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乾隆皇帝对他和他的诗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秋江独钓图”。现在,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呈现在我的面前吗?(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连乾隆皇帝都觉得这个情景诗情画意。于是,要求能文能武的纪晓岚把这生动的情景变为诗歌。纪晓岚的回答又如何呢?我们一起走入文中去看看吧! 二、 整体感知,抓机智。 1、自由的读读课文的35自然段,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抓主线,梳理到第五自然段:(

10、皇上对纪晓岚赞不绝口。) 1)齐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连用4感叹号,连用4个“好”字。) 2)机智在字典上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具体指什么呢?咱们一起到文中去找答案。 三、精读课文,悟机智。 1、纪晓岚的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34自然段,把你认为他机智的地方做上记号,还可以简单的写写批注。 2、悠然“吟”诗显机智。 1)体会皇上的刁难:当场,必须,故意为难。 2)如果是你,你当时的心情如何? 3)纪晓岚怎么做的?(望-观察;走-思考;悠然-轻松) A、悠然什么意思?你这句话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他的轻松?(抓“吟”体会。)你能学纪晓岚吟一吟吗? B、用在这儿你体会到什

11、么(纪晓岚有才华) C、通过情感朗读表现出纪晓岚的机智。 3、八字评价透机智。 1)对于这首诗,乾隆皇帝给出了什么评价?(用字绝妙、生动传神) 2)体会用字绝妙:(为什么说它用字绝妙呢?填填这首诗,你会有所发现哦!) A、出示诗,学生完成填空。 ( )篙( )橹( )渔舟, ( )丈长竿( )寸钩。 ( )拍( )呼复( )笑, ( )人独占( )江秋。 B、能说说你的发现吗? C、诗中巧妙地嵌入了十个“一”字,难怪乾隆评价道:用字绝妙!(学生接读) 3)体会生动传神:(为什么还夸赞生动传神呢?还是填填这首诗,你又会有新的发现哦!) A、出示诗,学生完成填空。 一( )一( )一( ), 一丈

12、( )一寸( )。 一( )一( )复一( ), 一( )独占一( )。 B、你们能联系前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找找诗中相对应得情景吗? C、学生反馈:古诗的一二行对应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 l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静景,老渔翁在安详自在的钓鱼。) 古诗的二三行对应第二自然段中的四、五句。 l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动景,老渔翁的兴奋与高兴。) D、合作读:老师读文中句子,指名学生读诗;女生读文中句子,男生读诗。 4)你能结合一、二自然段,把诗中所呈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听吗? A、指名说。 B、是啊!伴着红红的落日,听着古庙的钟声,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静静垂钓的渔翁。静静的、静静的等待着

13、,一切是那么安静。突然有活碰乱跳的大鲤鱼上钩了,伴着老渔翁欢快的笑声,我们看见了拍翅飞翔的水鸟,扬起的片片芦花。一切,是那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 C、此时,你对“一人独占一江秋”有怎样的理解呢? 5、小结:不管是迷人的景色,还是渔翁兴奋,悠然的心情,都被纪晓岚仅仅28字的诗歌表现的淋漓尽致。难怪乾隆皇帝要称赞这首诗:不仅用字绝妙,而且-生动传神! 四、回归整体,赞机智。 1、正是因为这首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乾隆皇帝才会不禁点头笑道(生接读) 2、请你学着乾隆皇帝夸夸纪晓岚。(指多名学生) 1)这首诗好在哪呢?(秋江独钓图用28个字表现了出来) 2)纪晓用他的机智化解了皇上出的难题,得到了乾

14、隆皇帝连番称赞!可你们知道吗?纪晓岚的机智远远不在此!他能厚积薄发,短短时间内巧妙地改动几个字,把一首古诗为他所用,化解了皇上的刁难!不信,咱们来读读这首诗: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3)读到这,你有什么想对纪晓岚说的呢? 3、最后,让我们一起学着纪晓岚,悠然的吟唱这首诗。 五、总结: 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一首绝妙的好诗,更认识了一个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关于纪晓岚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起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 板书: 22、纪晓岚吟诗 好诗 生动传神 机 智 好景 秋江独钓图一、谈话激趣,读题

15、体验。 1、看老师板书课题。补题:吟字发前鼻音,右边是今字。谁来读课题,(字音读的很准,)全班齐读课题。 2、同学们学贵有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过渡:(是呀?板书:纪晓岚为什么吟诗?吟了一首什么诗?结果怎么样?)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翻开书135。 二、初读感知,整体体验。5 2:04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听清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把课后生字读两遍。2、结合黑板上板书的三个的问题,按先后顺序,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光芒 江畔 渔翁 垂钓 乾隆 绝妙 纪晓岚 悠然 指名1人读;重点提示畔、翁、 全班齐读一遍。

16、 (写垂字的时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你观察的真仔细。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诶,记住了它的字形,拿出笔,我们也在生字表旁书写一个垂字。 3、(那刚才围绕课题,提出的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根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按照先后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呢?)顺势板书(秋江独钓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能抓住关键,语言更简洁些就更好了。)(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全面)。 4、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我们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这三要素就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了。 过渡:课文内容理清楚了,那我们赶紧去读一读那首令我们拍案叫绝的秋江独钓图吧。 三、抓住关

17、键 品读体验。5 2:09 (一)、学习古诗。 1、请一名学生读诗。(你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的还很流畅,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不仅读的很流畅而且读出了诗的韵味) 2、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生齐读)读完了这首诗,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篙和橹都是使船前进的工具,这篙是用长长的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橹是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但是它和桨不同,他不仅能使船前进,而且还可以控制船的方向,就像鱼的尾巴一样。明白了吗?) 预设:哦,你不明白这句诗的含义,你问得很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文,哪课文第几自然段是描写这一江秋呢?(生答)那我们赶紧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形象生动地描写这一江秋的呢? (二

18、)、学习第一自然段。12 2:14 师:点击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一说。 1、落日就像圆盘一般。它照在水面上,江水就波光闪闪,这是一种远离喧嚣纯粹自然无须任何修饰的天籁美这景象多美啊!(渗透教学方法:你是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感受到的呢?)请你来读。(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办法)哎呀,你喜欢这红红的落日,金色的光芒,带着你的感受读。(落日不仅映红了天空,还给江面涂上了鲜艳的颜色。)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了秋景所独有的魅力呢? 2、你瞧一道波浪追赶着一道波浪,就像赶集似的接踵而来,边行进边发出

19、耀眼的金色的光芒,他们是那么的可爱,井然有序的瞧,近了、又近了。请你来读。(你让我感受到了这江面动态的美) 3、你读出了这芦花的白,谁能读出这里的芦花是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白啊!望过去是一片芦花,再望过去还是一片芦花,这就是(白-茫-茫)(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雪白的芦花,谁能将芦花翻滚的情景,读出来呢?)(你让我看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全班齐读。(这位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真是好方法。) 4、(消失在暮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快黑了,玩耍了一天的水鸭嘎嘎嘎地、自觉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岸了,这队伍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暮色中。(你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水鸭慢慢地游不见了。)

20、 5、师评:正因为周围非常沉静,所以钟声才显得如此清晰啊。将这份沉静的美读出来吧。出示句子比较。老师这里还有一句话,请你们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1、大地显得格外沉静。2、大地在古庙的钟声里,显得格外沉静。 夜幕降临,一切都沉静下来,忽然只听见从古庙里传来悠远的钟声,明明有钟声,为什么会显得格外沉静?是呀作者以声衬静,效果更佳,使人仿佛感到钟声还萦绕在耳际。多么沉静和谐的美呀 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美丽沉静的秋江吧!红红落日洒金光,阵阵秋风卷白浪,茫茫芦花似巨龙,只只水鸭卧斜阳,阵阵钟声鸣大地。好一幅美丽的秋江图啊,难怪乾隆皇帝觉得很有诗意,让我们把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美美地

21、读一读吧!指名1人读。(诗美,你读得更美)你把这里读活了,我不仅感受到了颜色的美、动态的美,辽阔的美,还感受到了那沉静的美)请女生读红色部分,男生读蓝色部分。 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 秋风吹来, 江面卷起一道道的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像巨龙在秋风中翻滚。归巢的水鸭,消失在暮色中。大地在古庙的钟声里,显得格外沉静。 过渡:这么醉人的景,这么和谐的美,老渔翁是怎样垂钓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0 2:26 师:谁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勾画:描写老渔翁表情和神态的词语。 (你真了不起,初读课文能做到字音准确,语言流畅。你不仅字音读的很准,而且语言很流畅) 1、钓鱼时,老渔翁是怎样的

22、情态。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句子) 生:从静静的。目不转睛,一动也不动,感到。认真。(渔翁垂钓多么认真,多么专心啊,静静地垂钓,生怕把鱼吓跑了,此时的一切都很沉静,谁能读出老渔翁静静垂钓的情景来呢?)(我看到了一位静静垂钓的老渔翁) 2、不久鱼儿上钩了,老渔翁又是怎样的情态?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高兴)(出示句子) 师:是呀,老渔翁爽朗的笑声把水鸟都吓跑了,可见老渔翁有多高兴呀!来读出老渔翁的高兴心情。(我看到了一位哈哈大笑的老渔翁。) 3、鱼儿上钩了,刹那间水响鱼跃,鸟花飞扬,这沉静打破了。我们一起将老渔翁的高兴、兴奋地心情读出来吧。 4、此时的老渔翁除了大笑,他还会激动地说些什么呢?(指

23、名2人答)你真会想象! 5、(再让我们和老渔翁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份垂钓的乐趣吧!)请女同学来读老渔翁静静钓鱼的句子,男同学来读老渔翁钓上鱼高兴时的句子(女生读特别轻柔,仿佛一切都那么沉静,男同学读的铿锵有力,仿佛让我看到一位连连拍腿,大笑不止的老渔翁,这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将老渔翁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态描写的生动传神。) 6、老渔翁的高兴仅仅只是因为钓起这条大鲤鱼吗?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老渔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垂钓的。(预设:老渔翁还被这一江秋景给深深地吸引了!在这样的美景中独自一人钓鱼,所以他的心情非常的愉快)7、是啊,老渔翁太专注于垂钓了,一点也没觉察到周围人的存在,他与这美丽的秋

24、景融为一体了。这样的意境用诗中哪两个字表达最恰当?(独占)(出示古诗) 8、此时的老渔翁,独自享受这一江美丽的秋景,独自享受这钓鱼的乐趣。现在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一人独占一江秋”了吗?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秋,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你来读)你读的真好,老渔翁钓鱼时,你读得静静的,生怕把鱼吓跑了,鱼儿上钩了,这场面热闹起来啦。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啊!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生)你也读出老渔翁垂钓的心情变化。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这么和谐的画面,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全班齐读。 增加点难度,有信心挑战吗,只剩下10个一字,你还能背出这首诗吗?谁来,(你不仅能背诵古诗,而且还把老渔翁高兴的心情读

25、出来了。)预设:同学们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起来背诵这首诗吧。 四、回归整体,拓展体验 4 2:36 同学们,看着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致,纪晓岚只用28个字,10个“一”就把老渔翁在江边独自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难怪乾隆皇帝夸奖他,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看来文章不在乎长短,而在乎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古时候还有很多诗人写过这样的独钓诗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出示江雪。范读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发现,这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冬季)纪晓岚笔下的渔翁是一人独占一江秋,哪你们觉得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又会是怎样的呢?是一人独占(一江冬)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冬呀!我们还能更富诗意一些,(引题 江雪。)好一个一人

26、独占一江雪。 继续挑战,出示渔歌子,哪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又会是怎样的呢?好一个聪明的 呀!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春 呀! 同学们,咱们今天和乾隆皇帝、纪晓岚一起去欣赏了这秋江的美景,还看到了老渔翁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态,正因为有了此景,纪晓岚吟唱出了一首秋江独钓图,这么绝妙的古诗,纪晓岚是怎样吟唱的?乾隆皇帝又是如何赞赏他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1、在清朝有个博学多才、于书无所不通的著名学士,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纪晓岚吟诗这个有趣的故事,走近纪晓岚。2、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边写边提示):纪的右边是自己的己,不能出头,晓字的右上角不要加点。谁来

27、读课题。读得不错,大家一起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纪晓岚吟了一首什么诗?纪晓岚为什么要吟诗?纪晓岚在怎样的情况下吟诗?)根据学生的质疑,在课题旁边打上问号。二、初读课文。1、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继续往下学习。在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一些词语,有信心读准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课件出示:沉静、江畔、垂钓、机智、渔翁、光芒。谁来读给大家听?强调翁的韵母是eng而不是ong(你的这个后鼻韵母eng读得真好!)、pan畔。全班同学一起读!在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谁想读?课件出示: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生动传神、一篙一橹。知道篙和橹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篙和橹都是撑船用的器物,篙还将船

28、固定住呢,在古代,它们非常常见。男女生比赛来读读吧?看谁读得更好些。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男生先来。 2、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纪晓岚在江边陪乾隆皇帝散步时,乾隆皇帝突然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且诗中必须用上十个“一”字为难他。纪晓岚就地取材,在很短的时间内吟唱出一首绝妙的“秋江独钓”古诗。)只点一个说!夸奖纪晓岚,夸的是什么?引导下一环节。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乾隆皇帝连声说好,夸赞:好一幅“秋江独钓图”!1、先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描绘这幅“秋江独钓图”的? (课件出示古诗),指学生读诗。音读得准读流畅了师范读,读出节奏、味道再点读,读出了诗情画

29、意。全班一起读,读出悠然的美感。纪晓岚看着江上的渔舟悠然吟诗,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至二自然段,(课件出示)边读边用横线划出这部分写了哪些景物? 2、谁来说说?(课件出示)你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什么呢?(是秋天的景物,而且都很美)3、原来是一幅美丽沉静的秋江图啊!(板书:秋江)!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4、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看到的除了这美丽、沉静的秋江之外,还有什么?(有位渔翁,他在垂钓)你来读句子!5、果然是“渔翁独钓”啊!(板书:独钓)6、一开始,老渔翁平静而专注地等待着,不久,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终于上钩了,你又读出了什么?(读出了他的高兴)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7、在美丽

30、沉静的秋江之上,还有位老渔翁在垂钓,这样的美景有多么浓的诗情画意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指名分别读!8、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画面吧! (课件出示音乐)落日金辉;芦花秋风;江畔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静静地等待着,好!鱼儿上钩了,刹那间,水响鱼跃,笑声朗朗,被秋风飞播得很远9、同学们此时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说语句描写秋江垂钓的美妙,景美如画,景美如诗)难怪乾隆皇帝说他看到的这个情景很有诗意呢!纪晓岚很快用28个字,把这眼前的美景浓缩成一首绝句课件出示。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呢?我们将它与1、2自然段对比着来找一找吧!引导学生找,要有过程!女生读语句,男生读诗句。大家读得真美,难怪乾隆皇帝说

31、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六、领悟机智学生快速默读第三五自然段: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连声说这诗写得好呢?预设几个原因:1、预设1:好在用了10个“一”字2、预设2:一丈很长,一寸很短,对比很巧妙,以及简单写出渔翁垂钓 3、预设3:诗的静态动态对比神态传神4、预设4:占字用得好,更为重要的是:写出了乾隆心中的美景与得意5、乾隆皇帝“故意”也难不住:十个一,28字绝句来回几步,悠然吟唱 (预设1:好在用了10个“一”字)怎么好?我们来看看这十个一字都写了哪些景物?(出示:一篙一橹一渔舟。用你自己的一句话说出来,三个物件,教师小结:点出了钓鱼的地点)(出示:一丈长竿一寸钩。一丈有多长?从哪里到哪里?表面上写

32、钓鱼的情态,实际上隐匿了钓鱼的老翁。)(出示:一拍一呼复一笑。钓到鱼高兴时的神情,一系列的动作。教师小结:老渔翁是多么快乐、陶醉、自得啊!)(出示:一人独占一江秋。老渔翁的喜悦之情给这江面带来了一份生机与活力。)按照乾隆皇帝的要求,纪晓岚反复使用了十个一字,这十个一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巧妙的嵌入,恰到好处。还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景象,这是多么奇妙啊!谁想读?还有谁说说好在哪里?(预设2:一丈很长,一寸很短,对比很巧妙)鱼竿的长和钓钩的短都写在这七个字中了。你还体会到什么?(预设3:诗的前两行写的是静态的物,诗的第三行写渔翁钓到鱼十分得意的神情尽现在三个动作中。)这物与人,这静与动,又形成了对比,何

33、等巧妙啊!谁更想读?你还想到了什么?(预设4:占字用得好,一个“占”字把老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一个占字将老渔翁与秋江景色紧密联系在一起,老渔翁给秋江带来了一份生机,带来了一份独有的美丽。如此绝妙啊!谁越发想读? 多么美妙的秋江独钓图啊,多么绝妙的一首好诗啊!男生读,(妙诗)女生再读!全班同学一起读! 5、乾隆皇帝文学造诣很高,他可是这世上诗作最多的人,一生作诗四万多首,原本想要故意为难纪晓岚的乾隆皇帝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他不禁点头笑道谁想读?(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你在这句话中发现了什么?(乾隆皇帝一连用了四个好字)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好”字

34、。为什么要两用两次?(学生回答,教师收拢:原来乾隆皇帝反复叫好,这是表达了他的由衷称赞啊!还有什么好?读出(秋江独钓图也好)怎么好?(学生自由回答,说一次就读一次!营造反复回环的氛围)是啊,景美,诗绝,怎能不让人叫好?谁想读?还有什么好?(预设:纪晓岚的机智也让人叫好)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机智?第一层次(面对乾隆皇帝的故意为难,纪晓岚望着江上的渔舟,只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步,在很短的时间内,悠然地吟唱起来)你看,纪晓岚的那份悠闲自得、成竹在胸真是显出他的机智过人啊!谁想读?还有谁想读?第二层次(他写的这首绝句28个字巧妙地嵌入10个一字,而且把老渔翁钓鱼时的情态写得生动传神,所以他机智)谁想读?还

35、有谁想读?第三层次(若学生答不出来,教师提示:大家请看这句诗一人独占一江秋,你读出的是何人独占了这一江秋色?同学们,乾隆皇帝在位63年,这63年,政治安定,国事繁荣,从他的祖父康熙到他统治的年间,史称“康乾盛世”。此时此刻,他看着这秋江的沉静,这渔翁的喜悦,他的心中一定涌起了一位帝王的满足与自豪。他会怎么想呢?(指名谈体会,最好学生能说出来!)独占一江秋的不仅是渔翁,更是这位乾隆皇帝!纪晓岚多么的机智啊!他说到了乾隆皇帝的心坎上,怪不得乾隆皇帝会这样赞赏纪晓岚,谁想读?这何止一江秋啊!更是大清美好的河山!还有谁想读?纪晓岚借渔翁的高兴写出了乾隆皇帝的得意之情,他是多么机智啊!谁再来读?精炼的语

36、言传达了他丰富的感受,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乾隆皇帝为神州有这样机智的人才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他不禁点头笑道大家一起读!6、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他悠然吟唱出的一首七绝,就这样勾勒出了秋江独钓的美景,就这样一语道破了乾隆皇帝的心事,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份自豪与佩服之情再来吟唱这首诗吧!生读(板书:轻吟)7、把这首绝妙的好诗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增加点难度,只留下一字,谁会背? 再增加点难度,看着板书,咱们一起背背!学到这里,我想咱们的问题也都有了答案!擦去问号。 八、板书设计: 建议:如下只作为以上预设过程中,老师的扣抓点 或者评价语言引用之: 同学们,。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恐怕早就有诗了,但他是

37、怎样说的? (预设回答:他要纪晓岚当场作诗)教师故作惊讶:这么短的时间就要吟出一首诗来!真难!还有什么?(预设回答:还要在28个字中用10个一字)教师继续渲染气氛:古人作诗可是忌讳重复用字的,乾隆皇帝要纪晓岚把个“一”字重复使用十次,这该怎么写啊?太难了!读到这里,你会怎么想?(作这首诗真是太难了!乾隆皇帝故意为难纪晓岚,他想考考纪晓岚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再近距离地去了解清代才子纪晓岚。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师:第一个字读什么?生:纪(四声)。师:表示姓氏时读三声。师强调 “晓”字写法。师:纪晓岚是什么人?通过预习课文,你能了解多少?生:纪晓岚是文学家。

38、生:他能诗能文,很机智。师:不错,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资料,对纪晓岚有一定的了解,看大屏幕,谁读读资料?生:纪晓岚(1724-1805),清代著名学者,其一生作品很多,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师:纪晓岚四岁被称作神童,那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才思?待会就来探讨。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词,点名学生读。相机解释“篙、橹”。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读音一样,字形也相似。生:“光芒”的“芒”和“白茫茫”的“茫”师:怎样区分它们?生: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读“mng ”。师:“光芒”的“

39、芒”,本意指芒草,后来用来比喻像芒的事物,如,太阳的光芒。而“茫”下面多了三点水,说明与水有点关系,它一般指水或一些事物望不到边,看不清楚,如茫茫大雾,茫茫雪原。课文中是白茫茫的生:白茫茫的芦花。师:就是说,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白色的芦花。师: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包含了两个多音字。大家看看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师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生:大家一起读读这个长句子。师:读正确了字音,读通了句子,下面再来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师:真了不起,课题就是文眼,大多数文章的题目都概

40、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千万不能放过题目。结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生:纪晓岚在一个傍晚和乾隆皇帝一块散步,写了一首诗,结果,皇帝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师:真不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文章内容,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错。那纪晓岚到底写了一首什么诗呢?自由读文章第三自然段。生读诗。师:读得流利。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唱这首诗的?生在文章中找。师:有的同学很聪明,问题出来后,知道赶快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生读:“乾隆皇帝觉得这个情景很有诗意,回头看一眼能诗能文的纪晓岚,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还故意为难纪晓岚,要他在28个字中,必须用上10个一字。”师:皇帝

41、要他作诗,有什么要求?生:作一首七言绝句。师:你好像掉了一个词哟!生:要他现场作一首七言绝句。师:“当场“什么意思?生:立即、马上、现在。师:是呀,掉不得的。生:还要他必须在28个字中用上10个“一”字。师:很明显,这是皇帝在为难纪晓岚。面对这么多要求,如果是你,怎么办?生:怕、担心师:是呀,要知道作不出来,轻则惹人耻笑,还说你是才子呢!重则丢职罢官。难啦!可纪晓岚感觉难啦?生:不难,我从“纪晓岚望着江上的渔舟,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步,悠然的吟唱”这句看出来。师:老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纪晓岚感觉不难的?生:“悠然”,看出他很坦然,一点不紧张。师:除从“悠然”之外,还从哪些词体会到?生:“来来

42、回回走了几步”,因为一般人思考问题会花一些时间,可纪晓岚只不过走了几步,就吟出了诗。生:我从“吟唱”体会到,因为普通人在作诗时,一般比较困难,而他却是“悠然吟唱”。师:那你也像纪晓岚这样悠悠然吟唱一下吗?生读诗。师:了不得,背下来了,真是小纪晓岚。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生:从“望着”看出,一般人想问题都是在低头冥思苦想,而他却到处看,我知道他是在找作诗的内容。看到渔船,他成竹在胸。生读。师:那皇帝觉得纪晓岚这首诗吟得怎样?自由读读4、5自然段。看看皇帝怎样评价。生读生:乾隆皇帝不禁点头笑道:“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师:皇帝还有什么评价?生读:“乾隆皇帝轻吟一遍,觉得

43、这首诗用字绝妙,诗中不但嵌入了10个一字,而且还把老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师:哦,皇帝认为他这首诗用字绝妙。那这首诗“绝”在哪?先来回顾一下,乾隆皇帝给纪晓岚的作诗要求是什么?生:必须是七言绝句,必须用上10个“一”。师:那纪晓岚的诗达到这个要求没有?生:达到了。师:皇帝认为他的诗在于符合要求。(师板书:合要求)师:这首诗除了“合要求”之外,还绝在哪?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中有写到吗?生:有,在文章的1、2自然段。师:好,大家默读文章1、2自然段,结合古诗,读后能感受到什么?或在脑海中产生哪些画面?生默读,用笔勾画。师:现在来交流一下。生:“不久”这里讲了老人钓起鱼之

44、后的心情,感觉到老渔翁非常快乐。(板书:钓者乐)师:为什这样快乐?生:因为它钓起一条金色大鲤鱼。师:刚才大家都画了这一句,说说,这句跟古诗中的哪句内容相符?生: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师:那这些“拍”“呼”“笑”都是对老渔翁哪个方面的外表描写?生:动作。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段中找找,还有哪些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好好品一品,感受一下老人的快乐。生:拉好,认真读读这句话,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给你什么感受?生读。师:你脑海中有着怎样的画面?生:高兴,很富有诗意。生:一幅祥和的画面,老人钓技高超。师:好,让我们读读前一句话,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师范读“他静静”你感觉这幅画面怎样?生:老渔翁很

45、有经验,有耐心。生:很专心,很想钓到鱼。师:作者在写老渔翁钓鱼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定格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反过来再看看刚才一句。随着水响鱼跃、鸟飞花扬,定格的画面动了起来,不难看出,作者在描写时做到了生:动静结合。师:这种描写,使得秋江独钓图显得格外生气。师:看看古诗,也有“动静结合”的写法吗?生:“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师:是呀,难怪皇帝认为他的诗用字绝妙,第一自然段给你什么感觉?脑海中出现哪些景物?生:黄昏时,江面有波浪,白色的芦花、归巢的水鸭、古庙钟声、沉静的大地。师: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生:落日师:看谁能很快完成练习。课件:( )的落日 ( )的光芒 ( )的芦花 ( )的水鸭 ( )的大地师描述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