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已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已整理).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组1 草原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前准备1、草原风光图。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
2、,五颜六色的野花(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
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草原的“绿”。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
4、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是指什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这段话
5、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
6、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文章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
8、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2、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2、“丝绸之路”地图。教学过程一、话说“丝绸之路”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二、走近“丝绸之路”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2、默读课文,思考:
9、“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3、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1)把句子读通顺。(2)简要说明理由。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10、。”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三、走进“丝绸之路”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5
11、)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隆重。 找出有关句子:“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2)热情。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12、812自然段。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四、延伸“丝绸之路”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第二组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
13、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激趣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
14、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2、 学习第二首诗。(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
15、么?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2、背诵古诗。六、拓展延伸,想象画卷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2、默写牧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初知“美”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
16、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2、释题:(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 “村居”呢?(居住在乡村)二、初读,走近“美”1、 听朗读录音,看图画。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三、品读,感受“美”1、通过刚才的
17、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
18、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四、再读全词,回味“美”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
19、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4、配乐朗读或背诵。四、课外拓展,延伸“美”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 6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2、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毡、嚼、傻”等生字,积累课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了解小说城南旧事。课前准备1、歌曲送别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20、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1、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的读音。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并个别朗读相应的课文。(
21、1)看骆驼咀嚼。(2)看骆驼脱皮毛。(3)关于铃铛的遐想。(4)怀念骆驼队。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我”观察很仔细:“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的时候很投入:“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我”很喜欢骆驼:尽管骆驼很丑,但是态度很
22、安静;而且“我”愿意长时间的看着它。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我”很同情骆驼,他要走那么多的路,一定很孤单,铃铛不但可以给寂寞的旅客增加情趣,也可以给骆驼增加情趣。“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
23、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比较句子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充满”说明什么?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我”很关心骆驼。“我”很喜欢骆驼。“我”很善良。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四、作业1、摘录写有情趣的句子。第二课时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2、学生品读感悟,
24、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找出有关的句子。“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出有关的句子。“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找出有关的句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
25、年却一去不还了。”“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童年又重领于我的心头。”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淡淡的忧伤暖暖的心情失落和怀念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1、作者的童年如此有趣,那么同学们的童年又有什么记忆最深的事情吗?学生们说说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7 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揣摩
26、、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3、认识“蚱、嗡、啃、樱”等几个生字,正确书写“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读读注释。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
27、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
28、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
29、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2、摘录句子 8 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3、认识本课7个生
30、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 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
31、,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
32、”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感悟“发现”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
33、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惊喜、新奇)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
34、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
35、,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二、联系生活,向往“发现”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比如: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36、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9 儿童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37、(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指导学习我想(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朗读诗歌,
38、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在江面上打水仗。(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3)有感情的朗读诗
39、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1)很有韵味。(2)语言中有图画。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五、作业1、选择背诵诗歌。2、 写一首儿童诗。 口语交际二 难忘童年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快乐,勾起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2、能清楚、具体地说自己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教学过程一、歌曲回放,回顾往事播放歌曲送别,在歌曲声中
40、回顾本组内容。指名请同学分别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讲述的内容。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1、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有喜有乐,有悲有痛,你记忆深处留下的是什么故事呢?老师先说一个自己记忆最深的童年故事。2、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要求:清楚、具体。3、同学们自由和同桌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4、课堂交流,老师、同学及时做出评价。三、积累内化,升华主题1、请同学朗诵在上儿童诗两首时所写的小诗。2、老师推荐书目:盛世繁花、一路风景、雾都孤儿。(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冯琛莉)习作二教学目标1、看图作文一场球赛。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2、学会记事
41、,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课前准备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2、准备范文一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1、指名说说,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
42、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要根据我们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恶作剧,可以是有趣的经历4、全班交流: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共同讨论,选材是否新颖,是否能突出“有趣”。)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1、读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四、写出“有趣
43、”,写出个性1、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告诉大家。(材料可以是课文图中的内容)(“虎口”脱险、夏天的“雪花”、龙争虎斗)2、用心写一段开头。3、全班交流自己写的开头,修改。第二课时一、用“情”写,写出“童趣”1、朗读自己上节课写的开头,然后继续快速作文。(可以选择自己的材料,可以选择课文中的球赛)2、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3、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二、用“心”改,改出水平1、请划出你自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句子与大家共享。2
44、、再次修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3、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随后学生修改作文。教后反思:10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