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4904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长市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申请书(封面)论文题目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申报者姓名柏庆云工作单位天长市张铺小学联系电话13695508203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音乐教学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新的课程改革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课堂的灵活性、趣味性都有所提升,音乐教学更加重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那么实际音乐教学中是否真正做到了新课改的要求,又存在哪些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呢?关键词:音乐教学现状、教学对策目前,我国的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不能适应

2、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音乐新课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早在我国古代就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我国教育鼻祖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兴与诗、礼与礼、成与乐”,也就是说音乐是人的最高修养,只有接受了音乐教育,才能最终完善其高尚的人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从新课程到一系列音乐教育教学各级组织培训,教育部门组织更多的招聘活动。音乐专

3、业教师和教育部门加大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为学校增加了音乐教学设备,这些都体现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音乐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现代社会,孩子们的童年缺少了许多的乐趣,增加音乐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日常活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美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因此,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然而在农村,家长观念守旧,不重视学生音乐特长的发展,这样与城市学生差距就变大。现实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且单调,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课堂缺乏兴趣,课堂状态不不佳,学习效率不高。致使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阻碍了音乐教育的

4、发展。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的得到提升呢?这就对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整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切实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师自身不重视,忽略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当下,中小学课程仍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更受关注,音乐课因不会列入考试,所以很多学校和老师都不重视该科目,甚至是持有一种轻视的态度。学校领导也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助课程,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与考试成绩无关。因此,忽视了对音乐教学的管理与关注。特别是在农村学校,音乐课往往被教师改为自习课或其他“主课”,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视音乐教学

5、,大量占用音乐课堂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领导不重视音乐教学,教师自然对音乐课缺乏重视。许多专职音乐教师转到其它学科从事其它教学工作,不能全身心地致力于音乐教学。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再者,传统和陈旧的教学观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尽管这几年,音乐教学也在不断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但却很少真正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仍旧缺乏创新,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循规蹈矩,不能够有效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音乐课变得越来越形式化,越来越无趣。(二)学

6、生将音乐课视为娱乐课,消极地对待音乐课堂音乐课没有课后作业,课堂氛围也令学生感到放松,学生在上语文、数学等课时注意力比较集中,精神相对紧张又加上课业负担,于是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了休闲课,甚至有的学生在音乐课上过于放纵,丝毫不拿音乐课当回事,对音乐课也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态度也受教师的影响。因为教师的消极态度也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消极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小学生更易受环境影响,音乐课传递出的娱乐性被学生接收后,便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他们会认为音乐课就是娱乐,音乐课可以尽情的放松,至于听不听课、有没有学习到知识并不重要。(三)家长观念陈旧,不重视孩子的音乐

7、教育家长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音乐没有太大作用。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上好大学,父母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他们不在乎任何与高考无关的科目,尤其他们认为音乐课会占用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因此,大多数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导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被忽视和歧视。就拿此次因受疫情影响,学生在家上网课来说,音乐教师同样是精心设计课程,组织教学,但开学一了解每班坚持上音乐课的学生不超过十人,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上过音乐课,一问原因,很多学生回答:“爸爸妈妈说:音乐课可以不用上。”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音乐教育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孩子对待音乐课程的消极态度。二、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一)转变

8、教育观念,提高学校及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要想改变当前的这种音乐教育状况,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要更加重视音乐教育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严格的执行音乐教育大纲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清除“主科”与“副科”的意识,真正把农村的音乐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教师是否重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可以带动课堂的教学氛围,在这种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学生学习

9、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得到关注,学校教育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便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要培养音乐家、歌唱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用音乐艺术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充满美感的音乐学习空间,努力为学生塑造一个更加完整的人格。真正地把快乐和美的享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力。(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指出:“人们的情感和兴趣对人们的认知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当人们情绪高涨、精神愉快时,认知效果良好,在学习兴趣浓厚时,可以主

10、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是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关心爱护学生,鼓励他们对音乐学习感兴趣。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欢笑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当下,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充分利用到现代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设计有趣的课堂内容和形式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取决于我们的音乐老师多思考,多出主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

11、,做到事半功倍。(三)家长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当下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却往往忽视了美育,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美的熏陶。怀着发现生命之美的憧憬,拥有热爱生命之美的能力,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美育不只是对孩子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影响着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及健全的人格。孩子能否在美好的环境中成长,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能丰富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家长们可以在空闲时间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音乐会或艺术展,在欣赏的同时与孩子交流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出去旅游,开阔孩

12、子的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让孩子在和谐愉快的环境里健康自信地成长,使孩子们获得一个快乐的童年。(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更新知识,学习心的理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飞速发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将音乐铭刻在心,传于后人。”因此,真诚期望各级领导和全社会都来重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也真诚希望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音乐教育教学之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参考文献:【1】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I)】河北学,【3】柴森.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