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590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1—3单元.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一 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教学目标1. 利用地图形成对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空间想象力2.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3. 我国与俄罗斯、巴西、日本和蒙古相比我国位置优越在那些方面。教学重难点利用各种中国地图形成对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分布的空间想象力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回顾初一学过的半球的分界线讲授新课:一 位置优越1.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2. 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和优越性(1

2、).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2)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受季风影响,雨量丰富。多优良港湾利于海洋的发展。亚欧大陆内部能与中亚西亚交往。3.纬度位置极其优越性(1)纬度位置:中纬度 北温带 少数热带 没有寒带(2)优越性:南北跨纬度广,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二根据本堂课所讲知识完成课堂练习 1.我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我国与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题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一 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3、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邻国2. 掌握我国的四至和我国的海域3. 利用地图对我国的疆域有空间想象力教学重难点我国濒临的海洋 我国的岛屿 四至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 提问法教 学 设 计导入.回顾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国的位置讲授新课一. 国土辽阔1.同学看书回答下例问题:国土包括(领土、领海、领空)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的位置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几个,分别是那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几个,分别是那些国家。2.我国的领土范围(四至)最东端最西端(晨昏差异)最南端最北端(气候差异)指导学生完成5页活动题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

4、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太平洋连成一片。4.我国主要的岛屿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5.我国主要的半岛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雷州半岛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题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一 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三)教学目标1.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和行政中心2.利用地图对行政区划的掌握3.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 图示法教 学 设 计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家的地址讲授新课一34个省级

5、行政区划1.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共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2.对省级行政区的记忆3.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的记忆4.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方位课堂练习说出山东、河南、黑龙江、山西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指出位于黄河下游的6个省、直辖市位于西北的5个省、自治区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一 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1. 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政策,以及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2.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教学重难点世界上人口最

6、多的国家 人口分布的特点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思考.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是怎样的状况呢?我国制定了什么样的人口政策?讲授新课: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2. 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人口政策的必要性严峻性: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经济发展快,医疗条件好,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必要性:思考:1.是不是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2.人口增长过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二.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密度2.人口分布特点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变化归纳:我国人口国情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7、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一 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难点民族的构成 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播放 爱我中华讲授新课:一56个民族1.首先让学生观察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指出

8、我国有56个民族。并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少数民族。2.拿出一张人民币,观察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3.让学生完成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使学生了解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4.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二. 民族的分布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看图并回答问题(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9、大杂居、小聚居。三民族政策1.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一)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特点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读图找规律、探究讨论教 学 设 计导入:古诗“百川东到海

10、,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讲授新课一地势呈三级阶梯状上述诗歌都能反映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中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指导学生读教材图2.1“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和地图册“北纬36度剖面图”。学生进一步通过读图体会我国地势特点。二地形复杂多样(1)找出下列地形区,并读出它们的海拔。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找出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地形区各自的特征。(2)用具体数据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地势特点。强化认识我国的地势特点,并且

11、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指导学生完成书中练习1,归纳我国地势特点,认识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学生独立完成。指导学生完成24,认识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流向、能源、交通等的影响。继续指导学生读教材图2.1“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和地图册“北纬36度剖面图”。学生:进一步通过读图体会我国地势特点。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二)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地形特征及其意义、影响的理解能力2.掌握通过列表记忆地理事的方法3.建立辨

12、证分析地理事物利弊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重难点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读图画图、活动讨论、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几个基本特征,现在请同学回忆一下,地形总趋势:西部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型: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地。我国地形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山区面积广大。一山脉的走向阅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从图中找出一些规律,回答:1.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哪几个方向2. 在几个主要方向上有哪几条山脉?3.这些山脉的位置在那里,与其他盆地、高原、平原等有何关系在纵横交织的山脉,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现在,

13、我们按照课本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将不同走向的山脉分别连线。(给几分钟时间)连线以后,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盆地、高原、平原等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完成27页填表题。二 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对照图2.8和29页表,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广大的山区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请同学们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考虑考虑山区对我国的影响。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

14、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重难点南北气温差异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讲授新课:一 南北气温差异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

15、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七月气温图,分析夏季气温的特点。通过数据说明南北气温有差异,但与冬季南北气温

16、的差异相比,夏季的南北温差比较小.二我国的温度带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行政区相对应,特别应该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 C等温线的分布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活动题2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二)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

17、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教学重难点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讲授新课:一 东西干湿的差异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2.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可以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这个

18、地区气候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的特点。3.指导学生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验证自己的想象与图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是否吻合。4.指导学生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将植被与干湿地区对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与干湿地区的划分吻合.注意解释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单纯用降水量多少进行衡量。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读图题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三)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

19、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难点季风气候成因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回顾初一学过的与季风有关的知识讲授新课:一季风气候显著1.解释冬、夏季风的形成,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8页图2.19和图2.20,提问: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由此说明季风和季风气候的概念,冬、夏季风的特点。2.指导学生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分界线,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移动,在

20、移动过程中性质会有什么变化?使学生明确,越向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越小,夏季风很难到达内陆地区,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这样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3.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概括季风气候的特征。4.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并且使学生明确,与同纬度大陆西岸和内部相比,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而大陆西岸和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五步,根据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及性质,说明寒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结合教材第39页阅读材料的内容,说明夏季风到来早晚、持续时间长短以及势力强弱,可能造成水旱灾害的发生。二气候复杂多样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

21、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一)教学目标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教学重难点我国的湖泊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 众多的河湖1.内、外流河的概念.阅读图2.28“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提问: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结合书中图像,指导学生通过观察,

22、学习内、外流湖的概念,了解内、外流区的分布及面积的差异等知识并完成活动题1.2.河流水文特征.指导学生观察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提问:四条河流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了解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通过完成活动题3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水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3.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有明显差异?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加以了解。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找出这些河流,说明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气候区。在此基础上,了解地形、气候对河

23、流的影响,找出其内在的联系。让明确了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讨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与东部外流区河流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性。课后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二)教学目标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教学重难点黄河的治理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黄河的治理1.指导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对应

24、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片,了解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2.结合活动题1,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3.了解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明确造成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大的人为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是什么。由中游地区的泥沙含量大,联系不同河段水流速度的变化,结合教材提供的地上河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说明中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造成的隐患是什么?4.上游地区的荒漠化.说明这里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解释凌汛的成因,其河流流向与不产生

25、凌汛的河段河流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引起凌汛发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过分析应使学生明确产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5在学生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根治黄河”的阅读材料,完成活动题2,通过阅读和解题,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开展发散思维,为解决黄河的问题献计献策。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二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三)教学目标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

2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长江的开发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 长江的开发1.关于长江的源流概况。明确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气候区,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哪些河段有利于航行。在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时,引导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以帮助理解,同时指导学生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分析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2.关于长江水运状况,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能力强的原因。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

27、什么。完成活动题2,讨论解答此题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阅读材料、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示意图,学生阅读“平垸行洪导长江”的资料和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导致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分析气候特征对洪涝的影响,上、中游地区植被的破坏为什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长江水系干支流的分布特点对洪涝灾害出现的影响等,应使学生对于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一定了解,并能够初步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对于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课堂

28、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三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目标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能分析原因教学重难点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讲授新课一 自然资源与我们1.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统称为自然资源。2.能够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能够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明确可再生资源不

29、合理的利用也可以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并且让学生能够判断出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什么是可再生资源。3. 知道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二.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1.我国既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又是人均小国2.学生阅读教材材料明确我国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原因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 三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教学重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

30、新课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图3.6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三.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矛盾要求学生比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突出“水与土”的矛

31、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从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四.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指出: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丧失其生产能力,不能再生。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花古初中教师学科教学课时设计初中 八 年级 上 册 地理 科 第三单元(课)NO: 主备课人:刘芙璋 20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三节 水资源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

32、水资源的现状。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教学重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教具准备主要教法讲授法教 学 设 计导入讲授新课:一.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为“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为“时空分布不均”。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课堂小结个人补充作业及辅导课后练习教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