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莹探秘“秦巴拟小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莹探秘“秦巴拟小鲵”.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秘“秦巴拟小鲵” 万源市第三中学: 罗 莹 2014-3-25目 录内容摘要-(1)研究思路及参考文献-(2)研究报告-(3)闻名深山-(3)形态特征-(6)生活习性-(7)科属辨析-(9)借我慧眼-(10)分类地位-(11)生态分布-(12)天时地利-(14)价值分析-(15)现状反思-(16)如何拯救-(18)心得体会-(22)研究后记-(25)图例:秦巴小鲵图片-(27)生态环境图片-(30) 研究活动图片-(32)内 容 摘 要“秦巴拟小鲵”3.2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与恐龙曾“同生死,共患难”,至今能生长于地球,堪称动物“活化石”,但现在却濒临灭绝。而万源市紫溪乡龙王沟就有这种“奇
2、怪的鱼”。我和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拜访专家、翻阅资料、实验认证,取得成果如下:1、 闻名深山:“怪鱼”古怪稀少,卓尔不凡;2、 形态特征: 成体、幼体与卵囊的特征;3、 生活习性: 习性特殊,要求苛刻;4、 科属辨析: 科属辨析清清楚楚,本性品质明明白白;5、 借我慧眼: 追根溯源,探索小鲵与大鲵、蝾螈的区别;6、 分类地位: 濒危动物,属“活化石”类稀有物种;7、 生态分布: 高山险峻,冷水、急流、富氧、水质洁净;8、 天时地利: 形成非偶然,特有生态环境保留稀世之宝;9、 价值分析: 它是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10、现状反思: 认识不到位,管理跟不上;11、如何拯救: 科学规划坚持
3、可待续发展;12、心得体会: 足迹遍布大巴山,汗水浇开实践花。 关键词: 秦巴拟小鲵 追根溯源 探求与发现 观察思考 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 研究思路及参考文献一、2013年8月中旬:考察“怪鱼”,询问有关问题;二、2014年2月中旬:观察“怪鱼”的生活习性;三、2014年3月上旬:走访产地,取样、分析、探讨,对“秦巴拟小鲵”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四、2014年3月下旬:饲养“怪鱼”,查阅资料,探讨了小鲵室内饲养的可行性。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鲵的考察和生物学观察,初步阐明了“秦巴拟小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室内饲养时它的形态发育指标。五、2014年4月上旬:访问相关网站
4、,拜访、咨询有关农、林专家,讨论保护国家濒危动物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六、2014年4月下旬:分析收集的资料,写研究初稿;七、2014年5月上旬:整理全部观察及研究所得,写出研究报告。八、参考文献如下:四川万源县志编委会,万源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3。宋朝枢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科学出版社,1993。四川资源动物志编委会,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王酉之、胡锦矗,四川兽类原色图鉴,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费梁.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P1-340+p1.x.吴淑辉
5、 牛红星.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陈晓虹 瞿文元等.中国小鲵属一新种(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J.动物分类学报,:.胡淑琴等.秦岭及大巴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J.动物学报,1966,18(1):57-89.费梁 叶昌媛.小鲵科的分类探讨,包括一新属J.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983,2(4):31-37.研究报告闻名深山四川省万源市紫溪乡龙王沟(海拔2180米左右)的半山腰上有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大溶洞。说它有名气,一是因为溶洞内长有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石笋乳,引来许多人观赏;二是因它底部有个深约1米,大小约为15平方米的小潭,小潭中有个粗约1米的泉眼,
6、从泉眼冒出的水冬暖夏凉,水温常年在812C,且常年不断,成为紫溪河的主要源头;除此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溶洞内的水潭中生长有一种非常“奇怪的鱼”。该种鱼与娃娃鱼形态非常相近,只是小了许多,长约6厘米左右,有尾巴,色泽呈灰褐色。它们懒散地趴在水中,恬静而悠闲。它长有四条足和一条长长的尾巴,外形酷似蜥蜴,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更奇怪的是它还会在夜间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叫声,所以当地人叫它“娃娃鱼”。我们慕名前往,一路艰辛。但惊喜随之出现,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里,峰峦叠嶂,草木青翠,我们歇脚点设于此。山中茂林修竹,溪流纵横,卵石遍布,流水潺潺,生态环境优雅,气候湿润,泉水
7、慵懒的流着,这里完全是个世外桃源,没有任何的污染。我们迫不及待的把鞋脱掉,溪水沁骨。同学们走在前面,小心的搬开石头,我想到我小时候在我们屋后臭水沟里搬螃蟹的情景。溪水的两边不断伸出带刺的树枝,稍不留神就会划得头破血流。所以我们一行人很小心。同学说由于才涨了水,溪水比较湍急,不是一定能找到“怪鱼”。我们顿时士气大挫。而我更夸张,对天咆哮道:“我的怪鱼啊!你在哪里啊?快现身吧!”也许上天怜悯我们,我咆哮后没5分钟,一同学大叫:这里有4条。众人飞过去。只见一个清澈的小水凼里静静的躺着4只“怪鱼”。小家伙长约-6厘米,大部分皮肤呈棕色,背部呈黑褐色。脑袋扁圆扁圆的,眼睛长在头上部,眼睛周围还有眼睑。有
8、四肢,前肢指,后肢却有趾,尾巴跟头差不多长。它们也不顾有人在观察它,在水中游来游去,悠然自得我们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捧起来,疯狂的拍照。俗话说:“怪鱼”当然需要绿叶衬。我们在溪边随便捡了片叶子,把“怪鱼”明星脸嘴衬托得淋漓尽致。经过长时间疯狂的闪光之后,是时候把小鲵放回溪中了,我们给“怪鱼”做了飞吻后,依依不舍的让它解脱。据当地一些老人讲,早年植被很好时,距溶洞两公里左右的河里这种“怪鱼”都很多。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时期(1958至1961年)由于大办钢铁厂,大量的树木被砍去烧木炭炼钢铁,山上及河道四周都变得光秃秃的,这种鱼也似乎绝迹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人说这“怪鱼”又逐渐多了起来,虽不及当
9、年繁荣强盛,但毕竟伴随着美丽的山川与河流,共同为这里铸造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形态特征带着好奇心,我和同学们对这种“怪鱼”进行了长期而仔细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怪鱼”体貌特征如下:成体:体长一般为410厘米,体重约为50250克。虽然长得像泥鳅,但和泥鳅可没啥关系,它和大鲵娃娃鱼倒是有几分像,它的头很小,和成人的大拇指差不多,而和它的小身材比起来它的脑袋就显得又大又扁了。头部特征:头宽扁平,口裂宽,腹位,呈弧形,鼻孔位于吻侧;眼小,位于头背,无眼睑,瞳孔圆形;鼻间距略大于或等于眼间距;无唇褶,有喉褶;口腔内有细齿两行,犁骨齿排成v形,每侧有齿7-10枚,有前颌卤,舌很大。躯干特征:躯干粗短圆柱形微扁
10、,背脊线下凹,背部可见肋沟15-17条,皮肤光滑,体背为均匀一致的黑褐色,腹面浅褐色。腹部可见到沟10条,左右相对,均于腹中沟处相连。体表特征:身体表面有明显疣状粒。体表皮较为光滑,黑色或淡黄色,腹面黄色或乳白色伴有很多不规则的红棕色斑点,有肋沟10多条躯干特征:四肢短小,前肢四指,后肢五趾,趾间有微蹼,指趾扁平,从指趾基部至末端逐渐变尖。内外掌垫和内外趾垫较弱,但清晰可见。四脚,两只前脚各有四个指,两只后脚各有五个趾,都较扁平,无蹼。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末端仅相遇。尾部特征:尾较长而侧扁,尾短于头体长,基部略圆。尾长约为整个身体的1/2尾,往后侧扁,末端钝而薄,末端呈刀片状。幼体:呈蝌蚪
11、状,用鳃呼吸。孵化的幼体随着发育,在外形上有较大变化,孵化出的幼鲵呈蝌蚪状,无四肢,无口裂,平衡棒弱小且粗细均匀。卵囊:每年的4-6月份为小鲵的繁殖季节,产卵于静水中。它的卵子透明,受精卵一节一节,遇水膨胀,似猪肠子状(或羊角面包状),每节约12cm(36寸)长,内含数粒小珍珠似的受精卵。至孵化时卵囊直径达45cm,长度13cm,卵囊内的卵胶囊直径约为1.9cm。生活习性“怪鱼”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冷水、急流、富氧的山泉,溪流和湖泊之中,并选择在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的石缝和洞穴中休息。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休息,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由于新陈代谢缓慢,食物缺少时其耐饥能力很强,
12、有时半年不进食都不会饿死。冬季一般深居于洞穴或溪水中的石头缝里冬眠,时间可长达五六个月。人工饲养环境下只要水质清洁、无污染,即使数月不喂食也能生存。成体除繁殖季节外,营陆栖生活,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腐枝烂叶下面或石块下方,很少在地面发现它们的踪迹,除非在夏季大雨之后,偶见于草丛中。这种鱼白天一般呆在水中,夜晚则爬到水边的陆地上活动,但不会离开水域太远,并会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叫声。在没有任何惊动的情况下,白天也上水边的陆地或苔藓上活动、觅食。夏天当暴雨来临前两个小时左右,也常常把头露出水面。其身体灵活、行动迅速。类似泥鳅,以昆虫、蠕虫、蚯蚓等小动物为食。同时,也由于植被好,泉水又能保持常年恒温,
13、溶洞口及附近河床边苔藓繁盛,各种微小水生物多,给这种“怪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怪鱼”一般体重在30克60克之间,最大也不过100200克。长期生长于高山小溪的泉水中,较少上岸。以水中的小虫、小虾、蛙类蝌蚪及岸边昆虫等为食。白天隐藏,于夜间觅食。“怪鱼”怕污染,怕暑热,耐寒冷,耐饥饿,生长缓慢,繁殖率很低,性情温顺,活泼可爱。但天敌很多,除了人之外,天上飞的白鹭、猫头鹰等常吃。蛇类、老鼠、犬类也爱吃。曾经观察到受伤的野猪也会吃,还有山上的野鸡、红脚鸡等都爱吃,更有一种不足3克的很小的水蜘蛛也爱吃。在“怪鱼”的种群当中也存在着大吃小、强吃弱、老吃幼的特性。在食品短缺或高密度中,这种特性更为明
14、显。虽有助于优胜劣汰,但因本身数目稀少,就更不容易生存下来。“怪鱼”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栖息于竹木混交林潮湿腐烂树叶底下。可以用肺呼吸,像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成体有时营陆栖息生活,栖息地在海拔1000米的溪水边,白天多隐蔽在附近石下。4-6月为繁殖期,产卵期在每年清明节至立夏之间,常把卵产在水边的苔藓上。雌鲵一般产卵13-20粒,卵鞘袋成对粘附在水凼内石块下,每一袋内有卵6-11粒。幼体全长60毫米以上逐渐完成变态。科属辨析通过与相关资料的详细对比,我们发现该“怪鱼”的特征与大鲵和蝾螈有明显区别,与中国小鲵的特征基本符合。
15、我们仔细观察“怪鱼”照片后,随即翻阅四川两栖类原色图鉴进行对照。经过体貌特征比对,初步确定“怪鱼”系两栖纲小鲵科中的“秦巴拟小鲵”。据四川两栖类原色图鉴上记载,“秦巴拟小鲵”生活在海拔1700米的山区。而最具说服力的是,四川两栖类原色图鉴上记载,“秦巴拟小鲵”多见于四川万源,国内还见于陕西,系珍稀动物。据有关专家推断,这可能是生活在秦巴山区的“中国秦巴小鲵”,是有尾两栖类动物,属生物演化史上的主干类群,现已非常罕见。而“秦巴拟小鲵”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比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定名“中国小鲵”的还要珍贵。“秦巴拟小鲵”是两栖动物中的一种,它们
16、有着像蜥蜴一样的外表,但其柔软而潮湿的皮肤又使它们很容易与其他类似物种相区分。成年“秦巴拟小鲵”身长40至100毫米,长有4足,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头大扁平,尾看上去似蜥非蜥,似鱼非鱼,跟“娃娃鱼”相似。它们属两栖动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秦巴拟小鲵Pseudonhynobius tsinpaensis(Hiu and Hu) Tsinpa Salamander 属小鲵科(Hynobi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有尾目的一科。借我慧眼“秦巴拟小鲵”是一个距今3.2亿年的古老物种,形态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即娃娃鱼)相似,堪称“活化石”,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17、列为世界“极危”级两栖爬行动物,现有数目极为稀少,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万源地区总共100多条。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隐鳃鲵科(如娃娃鱼)、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秦巴拟小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其形态特征,辨认诀窍主要有以下几点 :尾巴:“秦巴拟小鲵”尾巴占全身长的1/2;大鲵、蝾螈的尾巴只有全身长的13。 眼睛:“秦巴拟小鲵”眼从头部看,十分突出(凸出明显);大鲵眼从头部看,并不突出; 行动:“秦巴拟小鲵”行动较快;大鲵行动迟缓。 颜色:“秦巴拟小鲵”全身颜色基本相同,尾巴占全身长12;大鲵全身颜色相同,腹部没有红色斑纹;蝾螈腹部有红色斑纹。
18、四肢:“秦巴拟小鲵”四肢短小,前肢四指,后肢五趾趾间有微蹼;中国小鲵、蝾螈四肢较长;大鲵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中国小鲵、蝾螈前肢五指,后肢五趾。分类地位1889年,一位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两尾这类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20世纪30年代,又有人先后在福建崇安和浙江温岭发现“中国小鲵”,尔后便销声匿迹。而我们这次发现的“秦巴拟小鲵”,据大学研究专家介绍,它比“中国小鲵”更珍贵,现存数目极为稀少,学者们把它列为濒危动物,属活化石类稀有物种,系国际级保护古珍稀动物。一般认为,小鲵科是有尾目中比较原始的类群。从“秦巴拟小鲵”的形态特征、体外受精以及某些属种的间断分布情况可以说明,“秦巴拟小鲵”
19、在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前或运动过程中广泛分布于东亚北部至伊朗之间的广阔地域,而且于中生代在亚洲北部地区分化为多型科。“秦巴拟小鲵”形态特征表明:“小鲵属”与“拟小鲵属”和“极北鲵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肥鲵属”与“爪鲵属”的某些性状趋于特化,成为两个形态和生态特点差异较大的属。根据“小鲵科”现有各属的地理分布,可以说明中国中部山区可能是“小鲵科”的分化中心。生态分布“秦巴拟小鲵”主要分布于陕西(周至、宁陕)、四川(万源),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2000 m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从我国分布的区域看,绝大多数产在盆地边缘的中山区和低山区。常以海拔10001800
20、 m的高度密集多。“秦巴拟小鲵”生活的地方,其地质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石灰岩层广布,山地断层发育,褶皱紧密,节理裂隙密于蛛网,新构造运动强烈。山体常高耸挺拔,被河流深切,形成悬岩绝壁,奇峰异洞幽深莫测。这类地方常有大规模的溶蚀洼地,狭长如带的槽谷,岩溶地貌甚为普遍,地下暗河,山泉伏流很多,给它们的栖息生存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秦巴拟小鲵”产地的气候,一般来说温凉湿润,降雨量充沛,光照少,云雾多,年平均气温在1217,无霜期22027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00 mm以上。410月雨量较集中,多暴雨山洪。由于各地的地势特异,其气候又有显著的不同。最冷的一月份气温在37间推移,最热的七月份平均
21、气温27左右,冬季较少有冰冻现象。“秦巴拟小鲵”生活的水域环境,多在山区的溪河。一般来说,“秦巴拟小鲵”产地的河流,具有水浅流急,比降大,水位变幅突出,消涨容易,径流量小,洪枯流量差大的特点。全年除汛期山洪和泥石流等特殊情况外,多数时间,河水的含沙量一般不大,常常是清澈见底,涓涓细流。因植被好,河流又多经易溶解的石灰岩地区,河床石底,砂砾遍布,水的矿化程度高,硬度较大,pH值常在5.47.1的范围。年平均水温在7.625左右,冬季水温比同期气温略高12,所以河水很少结冰。夏季水温较同期的气温略低24,水温年较差小,变化和缓。根据“秦巴拟小鲵”产地和分布区的调查,多系高山险峻,河边岸柳丛生,环境
22、阴森,交通闭塞,地广人稀,人类现代文明还没有延伸。由于植被良好,给它们繁衍生息带来了悠然自得的优越条件。河水含沙量小,水质清凉,透明度大。这样使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利于保存和发展自己。“秦巴拟小鲵”栖息的地方多在山溪河的上游支流中,常有短距离的洄游,成体栖深潭,岩石孔洞多有洄流水的环境。幼体常出没在溪河源头、地下阴河和泉流水的出口处约12公里的范围。万源的花萼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足,适于“秦巴拟小鲵”生存。天时地利山灵水秀育灵物,“秦巴拟小鲵”特有的产地生态条件地处高寒,气候独特,地质富含矿物质:地貌特点:“大巴山势长如蛇,蜿蜒横亘川东北,昂首米仓下巫峡,天连楚云地接秦。”
23、“秦巴拟小鲵”主要生活区位于大巴山主峰南麓,东经107.5108.3,北纬31.3032.15,山坡谷地坡度一般在500米左右,高可至2300米。晴好天气,站在八台山之巅,足下是无垠的云海,面南远眺,众山尽小。境内沟壑纵横,素有“八山一水”之称,河流众多,称为“万水之源”。坡陡谷深,沿河两岸壁峭,空气清新逼人,颇似三峡神韵:山高林茂、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溪水清澈,透明见底。“山峰象宝剑、狭谷一线天、上坡爬起走、下坡慢盘旋”是该地区地貌的生动概述。 气侯特点:因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4.215.4,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127.10,最冷月(11月)平均气温为1.
24、85.10,无霜期平均为196天254天,降水量894.2毫米1673.2毫米,冬季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2%。平均相对温度为64.5%73.0%,作物生长旺盛期为7月10月。产区多雾,山间常绿,阔叶灌木丛林覆盖,春秋多云雾缭绕。“山下晴明山上雨,两截腰分玉带围”。日照时间短,全年平均日照数为1150小时1500小时。产区气侯温和,雨量充沛,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万源地区气佳地灵、山美水秀,孕育出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素有“万宝之源”的美称。“秦巴拟小鲵”受甘霖之霄降,秉日月之精华,钟天地之灵气,因而弥足珍贵。价值分析“秦巴拟小鲵”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离开水面陆栖时不敢离
25、水源太远,必须生活在水中或其附近。对环境要求苛刻,数量日趋减少,濒临灭绝,非常珍贵,系国际级保护古珍稀动物。经过一年多的考察研究,我们认为,“秦巴拟小鲵”3.2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与恐龙曾“同生死、共患难”,至今能生长于地球,堪称动物“活化石”, 濒临灭绝。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进化的一个亿万年过渡类型,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研究地质变化情况以及古生物的生态环境都有巨大的科研价值,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有尾两栖类是现存最低等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地球上由水生转向陆生较原始的现存动物,它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着重要科研价值。小鲵科是有尾目
26、中最原始的一个类群,在有尾类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小鲵科有九属三十五种,中国有七属十五种。小鲵科成员体形很小,身长不超过10厘米。1889年,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的“中国小鲵”,于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目前,“中国小鲵”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受法律保护。而“秦巴拟小鲵”更加珍贵,我们将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对 “秦巴拟小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申报。现状反思“秦巴拟小鲵”历尽沧桑劫难能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由于它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适合它生存的地方不多。“秦巴拟小鲵”既然如此珍贵,就是因为它们对生存环境有很
27、高的要求,离开它原来高海拔的生存地,它们就很容易死亡。调查期间,在龙王沟溶洞上游所取一个500m样方内,曾徒手捕获各种规格“秦巴拟小鲵”18尾,并发现大量卵鞘。但是,在2009年8月18日,外地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在龙王沟溶洞旅游时,带走了5条“秦巴拟小鲵”,我们让他放生,他拒绝了!这件事情在我们当中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使我们感到十分痛心。“秦巴拟小鲵”不仅数量在急剧减少,而且就个体大小来看,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老人们说“秦巴拟小鲵”好象“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由此不难看出,目前保护“秦巴拟小鲵”的工作,是值得重视不能迟缓的。我们分析其致危因素如下:缺乏长远的生态效益观点,对小鲵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利
28、用。山区村民因为“秦巴拟小鲵”少有,味美可口,把它定为土特产,进行大量捕捉,它们的最终命运往往是成为村民们的盘中美食。“秦巴拟小鲵”数量日趋减少下降,少数产地近于枯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建设发展改变了“秦巴拟小鲵”栖息生存的条件。“秦巴拟小鲵”多栖生于山区的溪河水域,这些地方的河流水资源极为丰富,拦河筑坝,引水发电,进行农田灌溉极为有利,由于这样,往往只考虑到兴利的一面,没有顾及到影响动物资源的一面。就“秦巴拟小鲵”而言,因在河流的上游兴建工程,缩小了它的活动范围,隔断了洄游通道,改变了栖息场所,繁衍生息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水域环境遭受污染。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向前发展,一些厂矿的废料污水与农业治虫药
29、液残毒大量排入河中,加之河中经常发生炸鱼、农药毒鱼的事件,这样造成“秦巴拟小鲵”和其他鱼类以毁灭性的灾难,使“秦巴拟小鲵”难以生存。“秦巴拟小鲵”野生资源的急速衰减,这就向人们和生物科学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此就有所认识,有关“秦巴拟小鲵”的习性、分布、用途和养殖等在古藉上的记载就有五十种以上,其记载的内容颇为生动具体。 现有保护措施:遵照国务院1983年“关于严格保护珍贵野生动物”的通令精神,目前有些省区相应的颁发了文告。如湖南、陕西、四川等省近年还先后建立了“秦巴拟小鲵”自然资源保护区,设置了保护区的专管机构,进行这方面的专门工
30、作,但因经费所限,人员及设备均非常缺乏,亟待加强。虽然当地群众已初步具有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意识,但对各种水生野生动物所知甚少。总之:“认识不到位,管理跟不上” ,广泛开展保护珍稀水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如何拯救在这里我们代表所有热爱大自然的朋友向那些正在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们提出忠告,野生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共同组成地球生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人类的朋友,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共同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它们的存在,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将失去光彩;没有它们的存在,人类也将难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秦巴拟小鲵” 是脆弱的类型,一旦破坏,将极难恢复。我们经过调查,提出的保护措施如下
31、:做好宣传。进一步做好保护“秦巴拟小鲵”条例和通令的宣传,提高对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抓紧落实到实处。保护生境。生境是物种存在的栖息地,是其发展的物资基础,保护“秦巴拟小鲵”生物的繁殖及栖息地,是维持“秦巴拟小鲵”种群繁衍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保持河水溪流生态系统的正常和平衡,对保持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划出“秦巴拟小鲵”的集中分布区和产卵繁殖地,一定区域建立保护区,以限制和减少人类活动对区域内动物生存繁殖的影响,是保护这些珍稀物种的有效方法。同时该地区作为相互紧密联系的复合生态系统,溪流生态系统与相邻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接触面大,物资交换和能量传递复杂,可以共同保护。重
32、视养殖。在做好“秦巴拟小鲵”野生资源保护的同时,应重视“秦巴拟小鲵”人工养殖的研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想利用和开发它,必须先转化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在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进行人工养殖。人工增殖放流是维持生物物种生存与发展、扩大种群数量的有效手段;在加强自然保护同时,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扩大自然种群数量;将有利于增强自然种群的调节能力,使种群逐渐恢复,并进入良性循环。在其主要产区,有计划的设置“秦巴拟小鲵”人工增殖资源的研究机构,政府在经费上要给予安排和支持,以保证这项工作顺利的进行。我们试图养殖“秦巴拟小鲵”,到目前为止,只是从受精卵到幼鲵获得了成功。
33、具体措施为:一是从产地取回卵囊,置于人工养殖箱(缸)中孵化;二是蝌蚪期采用人工饲喂方法补充其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食物有水生大型角枝类(浮游动物)、蚯蚓、水蚯蚓、蝌蚪等,还可以用动物性饲料或碎肉、蛋清进行饲养;三是在蝌蚪期适时分盆,避免其出现互相吞食现象,减少损失。由于从幼鲵变态后到成鲵的养殖,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我们认为可以从“秦巴拟小鲵”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及当地气候、湿度及与其他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深人研究。开展研究。“秦巴拟小鲵”科学价值非常高,目前,对这此物种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及繁殖生物学研究尚很缺乏。积极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对于保护和增殖此物种的自然种群,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34、加速建设。为了加快“秦巴拟小鲵”野生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国家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支持,不要流于形式,把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在近期内使“秦巴拟小鲵”资源的保护做出成效来。制定法规。明确奖惩政策,奖励对“秦巴拟小鲵”资源的保护的有功人员,惩罚猎杀等情节严重者。我市林业、环保等部门已草拟万源市“秦巴拟小鲵”自然保护小区总体规划设计书。当地党委、政府将立即展开行动,禁止当地村民捕捞,并引导村民自觉保护好“秦巴拟小鲵”,当地将加强保护,让它们在当地自由生长、繁育。加快申报。从“秦巴拟小鲵”存活的历史及分布地域来看,它呈间断性分布。花萼山存在“秦巴拟小鲵”说明这一带有可能蕴含几亿年前的远
35、古地质地貌,可将此地域划为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对数亿年前的生物存活环境和地质特点进行研究,是对世界生物学与地质学领域的贡献。协同作战。处理好物种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万源市地处山区,位置较偏僻,1997年刚脱贫,开发程度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如何处理好物种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对保护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龙王沟溶洞所属的“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已成为“秦巴拟小鲵”的家园。结合“秦巴拟小鲵”等物种所具有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划出一定区域建设标本馆、生态园,与该地险峻、清秀、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原始森林风情相结合,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观光旅游产业。总之:科学规划,坚
36、持可待续发展,让“秦巴拟小鲵”自由生长,名扬世界!心得体会我多次上山考察,为了弄清“秦巴拟小鲵”的生活习性,分别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溪边、田间、池塘、竹林、草丛等,用网兜或手捕获少量的标本带回学校,对成体及幼体习性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好各项记录。将记好的观察记录,对照资料,核实生态习性的出入,同时,请教专家,进行分析鉴定。为了挖掘“秦巴拟小鲵”的价值,经有关部门同意,我们按两栖类的发育生活史将其制成了浸制标本。这样做,既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直观教具,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让同学们认识了我省珍稀动物的分布概况及生物多样性,树立了可持续生态发展意识。在考察的过程中,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
37、全体成员多次与环保、林业、科协等部门联系请教,探讨“秦巴拟小鲵”的生命奥秘。我们了解到“秦巴拟小鲵”的生存范围非常狭窄,而目前的生存环境又不断遭到人为破坏,加上地理隔离的原因,“秦巴拟小鲵”还很可能发生新的变异,看来完全靠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显然有很大的风险,那么可不可以采用通常保护物种的人工繁殖的办法来增加“秦巴拟小鲵”的数量呢?我们决定试一试。我们首先到“秦巴拟小鲵”生活的山林里采集标本这是同学们们第五次上山了,因为在白天扑了个空,希望这次夜间行动能有惊喜,当然如果有所收获也就将印证资料中小鲵更喜欢夜间活动的说法。趁着夜色,翻开小溪中的石头,同学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捕获“秦巴拟小鲵”的兴奋劲儿
38、还没有过去,接下来的工作又让我们犯了难,如何才能让“秦巴拟小鲵”在实验室里也能找到家的感觉呢?我们仔细地观察了“秦巴拟小鲵”在大自然中的住所,它们生活的这一带海拔都在1000米左右。而“秦巴拟小鲵”这种两栖类动物在繁殖季节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最好是没有污染的天然雨水,也就是用PH试纸测定接近于中性的水,而温度的高低也直接会影响“秦巴拟小鲵”卵孵化的成活率,我们就试着用取暖器提高温度来加快“秦巴拟小鲵”的孵化速度,“秦巴拟小鲵”的家终于建好了。 在经过了40多天的孵化期后,“秦巴拟小鲵”进入蝌蚪期长出了一条小尾巴,这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秦巴拟小鲵”的大致面貌了,努力没有白费啊!原以为可以大功告成
39、时却发现“秦巴拟小鲵”的数量神秘地减少了,就在我们困惑不解时其中一条体形硕大的“秦巴拟小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它的肚子里隐约还有一条小“秦巴拟小鲵”。同学们的观察揭开了谜底原来“秦巴拟小鲵”是肉食性动物,除了食用蚯蚓、碎肉、蛋黄,它们也会互相残食,“大鱼吃小鱼”使得最凶猛的幼鲵成为同种中最凶残的个体。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及时用分盆养殖来减少因互相吞食带来的损失。 从不了解“秦巴拟小鲵”的真正身份到人工繁殖出幼鲵,这就是我们为身边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所做的一切。虽然为这项研究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我们知道今后等待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这次我们考察的产于“花萼山”余脉的“秦巴拟小鲵”,为我省首次发现,且
40、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令人倍感喜悦。为系统地研究“秦巴拟小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我省两栖动物珍稀种类的记载和省重点保护动物新发现种的收录填补了一项空白。如果从宏观或微观进行仔细的研究,都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通过本次考察研究活动,一方面提高了老师、同学们的科技创新素质,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观察、动脑、动手等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研究有尾两栖类动物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现状及其保育措施,对于深入探讨两栖动物的演化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古代动物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再一方面,研究的目的是为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从长远
41、来说,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研究后记我和同学们决定对这种“怪鱼”进行研究。如果这真是“秦巴拟小鲵”,对这种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研究,将填补四川两栖动物珍稀种类的记载和四川重点保护动物新发现种类收录的一项空白,同时将填补世界生物学领域有关“秦巴拟小鲵”研究的一项空白。即便不是“秦巴拟小鲵”,那这条“怪鱼”到底是什么,也有研究价值。在“怪鱼”的身份尚未确认之时,我们认为研究要尽快开始。听说当地村民一直在捕食一种叫做狗头娃娃的鱼,如果早研究早确认,可以避免珍稀动物成为盘中餐。我们一下子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丝毫不敢懈怠,立即围着这小家伙忙碌开了。在喂养“怪鱼”与观察“怪鱼”生活习性的同时,在老
42、师指导下,仅在一个星期之内就拿出了“秦巴拟小鲵”研究方案。将研究课题分为“形态特征、生态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四个子课题,并计划按春、夏、秋、冬四季时序分别进行详实的考察研究。我们把“怪鱼”聚集较多的紫溪乡龙王沟等处地方,作为考察研究的重点。跋山涉水,克服了许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一次一次踏进密林丛生的花萼山,进行科学研究。这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时跨四季,地遍花萼山,其道路真的布满荆棘。首先,我们必须再到“秦巴拟小鲵”的最先发现地寻找新的个体及了解其生态环境与生态分布情况。此后的周六周日,为了“秦巴拟小鲵”的研究,我们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交给了大山。而在校学习的五天里,我和同学们还要在每日
43、三餐之后、晚自习结束及熄灯之前,对“秦巴拟小鲵”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9年春夏之交,在山坳中,为观察到一母鲵产卵的全过程,我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伏在水沟边竟长达个小时;为取得小鲵从孵化期、蝌蚪期到鳃退化期的发育过程数据,我们小组竟轮流在学校生物实验室里睡了近多个晚上。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在受教育时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探索的快乐我们的这段经历就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大家并不是刻意要去制造什么惊人之举,只是本能地怜爱着与人类共处在一个星球上的小生物们,爱它们并观察研究它们,想不到竟获得了这一惊世发现,这一切其实是“秦巴拟小鲵”对我们的别样回报。秦巴小鲵图片 生态环境图片 研究活动图片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