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745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HF4健康、疾病与死因谱PPT文档.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国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分布第二节 世界健康状况第三节 健康一种不公平分布的资源,第一节 中国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分布,期望寿命 人群总死亡水平、趋势和分布特点 中国人群死因模式的变化 中国疾病负担状况,我国人口期望寿命总的趋势是逐渐增长的。19291933年期间,我国人口的期望寿命为34.7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只经过短短8年,到1957年,我国人口的期望寿命已上升到57岁,比解放前的30年代提高了22岁。从此以后,我国人口的期望寿命一直逐渐上升,至1981年,男女期望寿命分别达到了63.43岁和66.31岁。进入80年代中后期,人口期望寿命的上升曲线比较平缓。但是总的增

2、长速度仍然较快。到2000年,分别达到了71.4岁和73.33岁。而2005年人口期望寿命更是达到了73.0岁,在世界同类国家和地区处于先进水平。,一、期望寿命,二、人群总死亡水平、趋势和分布特点,1、我国人群总死亡水平的变化趋势,人口学模式转变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密切相关。过去50年,中国人口死亡变化可分为两个时期,19501975年为快速下降期,19752000年为平稳期。城市人群出生率开始下降时间早于农村15年,死亡率下降时间同样早于农村10余年,但是农村人群死亡率下降幅度大于城市。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死亡水平的变化是类似的,但是女性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男性。由于在大城市和贫困农村的死亡率都高

3、,故总死亡率在东西部之间差距不大,2000年,东、中西部农村人群总死亡率分别为729.8310万、540.9910万和603.3110万。,(1)人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特点,(2)城市和农村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3)男性和女性死亡水平的差异,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死亡水平的变化是类似的,但是女性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男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女性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大于男性,特别是产科死亡率迅速下降。1982年男性总死亡率为6.80,女性总死亡率为6.39,男性死亡率是女性死亡率的1.06倍;1990年,男性和女性人群总死亡率分别为6.57和5.80,男性死亡率是女性死亡率的1.13倍,男性和女性死

4、亡率差距增大;2000年男性和女性总死亡率分别为6.85和5.47,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25倍,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差距进一步增大。,(4)人群总死亡率的地理分布,2、儿童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婴儿死亡率是0岁儿童在一年内的死亡概率。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医疗卫生资源的获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死亡水平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一直呈下降趋势。,(1)婴儿死亡率,(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成人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中国人群总死亡水平在19501975年期间呈快速下降,在死亡率快速下降期,各年龄段的人群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1975年2000年,死亡率呈缓慢下降,

5、在死亡率平稳期,儿童死亡水平依然呈下降趋势,但在19912000年期间,贫困地区5岁儿童死亡水平、014岁儿童死亡水平均没有进一步下降。成人死亡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1534岁的农村女性死亡率依然有缓慢下降,其余年龄段人群的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贫困农村儿童和成人死亡概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更大。,小结,中国人群死因模式的变化,感染性疾病及产科和围生期疾病占总死亡的构成进一步缩小,而慢性病中,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在总死亡的构成明显加大,伤害死亡率没有明显改变,占死亡的构成略微下降。城市地区人群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占的比重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人群。人口老化使城市人群的死亡率上升,城市地区人们的一些生活习

6、惯和不健康行为,也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增加。,1、死因构成的变化,20世纪后期,中国人群的死亡进入缓慢下降期,特别进入90年代后,死亡水平基本维持在恒定水平。通过对三大类共30多种主要死亡原因的水平、分布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虽然总死亡率在过去30年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但是不同类别的死因别死亡率上升或下降的趋势都十分明显。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的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中的急性传染病、结核、急性肺炎、围生期疾病和产科疾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急性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伤害中的自杀(主要是农村年轻女性自杀)和淹溺。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直肠

7、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伤害中的交通事故。还有一些死亡率略微上升或基本不变的疾病,如食道癌、胃癌、COPD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正是由于各类死因死亡水平的变化,导致死因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人群死因结构变化最大的年代。,(1)三大类死因的构成,(2)主要类别疾病在总死亡的比例的变化,2、不同地区人群死因构成的差异,对不同地区过去10年死因构成的变化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感染性及母婴疾病占总死亡的比例几乎都下降了一半。在城市,该类疾病从7下降到3.16,而在农村则从13.94,下降到7.39。即使在西部地区,感染性及母婴疾病也从22.15下降到13.22。伤害占总死

8、亡的构成基本不变。,(1)城市和不同类别农村人群死因构成差异,中国不同地区的死因构成状况非常不平衡,城市地区,2000年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死亡只占总死亡的3,伤害死亡的比例也很低,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占的比重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人群。但在贫困地区人群中,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为11.87,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低于其他人群,其构成也低于城市人群。尤其是北京等大城市和西部一些贫困边远地区人群的死因构成,其差异更加明显。,(2)东中西部农村人群的死因构成,四、中国疾病负担状况,1、两周患病情况分析,(1)两周患病率,(2)疾病系统别两周患病情况,(3)疾病别两

9、周患病情况,城市地区两周患病率较高的几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慢性胃肠炎、脑血管病、糖尿病。农村地区两周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慢性胃肠炎、高血压、流行性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城市和农村患病率最高的前15种疾病中有12种疾病相同。2003年与1998年比较,两周内所患主要疾病基本相同,但主要疾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同,城市地区患病率升高的疾病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两周患病率增加了41,脑血管病增加了9,糖尿病增加了64;患病率下降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急性病。农村地区患病率升高的疾病主要是高血压,增加了131。,2、两周

10、患病率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布,(1)不同性别两周患病率,(2)年龄别两周患病率,(3)年龄疾病别两周患病率,不同年龄组疾病别两周患病率存在一些差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的两周患病率与年龄别两周患皮下组织疾病的两周患病率与年龄别两周患病率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他各种疾病的两周患病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幅度最大的疾病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此外,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损伤和中毒等疾病的患病率增加也比较明显。,(4)不同文化程度两周患病率,3、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1)慢性病患病率,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按患病人数计算居

11、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23.3,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77.3和104.7;按患病例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为151.1,城市、农村分别为239.6和120.5。按病例数计算的患病率城市是农村的2倍,按患病人数计算的患病率城市是农村的1.7倍,城市地区1个人患多种慢性病的人口比例高于农村;城市地区随人口规模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大城市的慢性病患病率约比中、小城市高30左右,不同类型农村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与前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比较,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平稳,没有大的起伏,城市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有所下降。如果按照2000年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整,可以看出慢性疾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说明慢性病的增加主要

12、受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2)疾病系统别慢性病患病率,调查地区慢性病患病率由高到低前六类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其合计占慢性病患病总例数的86;农村地区前五类疾病排序与上述结果一致,第六类疾病为神经系疾病,其合计占患病总例数的84;城市地区慢性病患病率在排序上略有不同,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合计占患病例数的89。不同规模城市疾病系统别慢性病患病率不同,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在大城市最高;消化系统疾病在小城市比较高。农

13、村地区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的患病率从一类到四类地区依次降低;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依次增高。2003年与1998年和1993年调查比较,无论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有明显增高趋势,而传染性慢性疾病有下降的趋势。,(4)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地区女性比男性高22.0,农村地区女性比男性高27.2。前4类主要慢性病在排序方面女性与男性不同,女性按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57.2)、运动系统疾病(28.6)、消化系统疾病(27.3)、呼吸系统疾病(13.0);男性按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43.0)消化系统疾病

14、(27.3)、呼吸系统疾病(17.8)、运动系统疾病(17.6)。与1998年比较,城市地区男性和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农村地区变化均不明显。,(5)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35岁以下人口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城市,35岁及以上人口城市地区慢性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城市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而且年龄组越高城市与农村慢性病患病率的差距就越大。与1998年比较,2003年城市地区只有65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略有增加,其他各年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种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值得进一步探讨。农村地区4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慢性病

15、患病率稍有增加。,第二节 世界健康状况简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全球的健康状况已经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改善。人类的期望寿命从1950年的46.5岁增为1998年的67岁,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从1955年的210下降到1999年的78,婴儿死亡率从1955年的148下降到1998年的59,成人死亡率从1955年的354下降到1998年的156。但全球各地的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在今天出生的日本女孩可望活到大约85岁,而同时出生在塞拉里昂的一个女孩的期望寿命只有36岁。日本儿童将获得免疫接种、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学校教育。如果她成为一个母亲,她将得益于优质的妇幼保健。随着年事的增高,她可能最终

16、将患有慢性病,但是也将获得卓越的治疗和康复服务;她每年能够获得大约价值550美元的医药,如需要,可获得更多。与此同时,出生在塞拉利昂的女孩几乎不能获得免疫接种并在整个儿童期非常有可能因营养不良而导致体重不足。她可能在青春期就结婚并在未经培训的接生员帮助下生产6个或更多的孩子。她的孩子中的一个或多个将在幼儿期死亡,而她自己将很可能死于分娩。如果患病,她所能够期待的是每年平均不及3美元的治疗,她将早逝。这种鲜明对照显示人类正处在一个卫生日益不平等的世界中。,一、期望寿命,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期望寿命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增长。至21世纪初,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平均期望寿命达到了70岁以上,且有25

17、%的国家超过了75岁;世界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平均期望寿命为70岁的社会环境中,在7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已占到17%。但是,世界各国趋同的预期并没有出现,反而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有些国家近20多年来一改过去增长的趋势而呈急速下降的态势;还有一些国家经历了二战以后的持续增长后出现近20多年来的停滞或下降现象;甚至一些国家虽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是其绝对水平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很高的起始期望寿命水平,也一直表现为持续缓慢的增长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均期望寿命表现为快速增长的态势,并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各国人口期望寿命发展并不平衡。欠发达地

18、区总体上较发达地区增幅大,但是人口比重却大幅上升。人均期望寿命增幅最大的是亚洲国家。非洲国家总的来讲不仅与世界不能同步,而且区域内差异也较大,有的国家增速很快,有的国家增速很慢或停滞,近20年来出现急速下降的国家也不在少数。在世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人均期望寿命的变化趋势将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由于全球社会公共资源再分配的不均衡,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另一种可能是各国之间的差距将会缩小,因为全球社会公共资源再分配的均衡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扩散,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等等。无论朝什么方向发展,各国人口健康水平趋同的发展方向始终是国际社会期望的目标。,二、婴儿死亡率

19、,根据世界人口数据表资料,2002年世界婴儿死亡率为55,但地区差异很大(表4-20):包括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的发达地区的婴儿死亡率为7,除此之外的包括中国在内欠发达地区高达61,不包括中国的欠发达地区为65。可见,由于中国的贡献,使整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婴儿死亡率下降了4个千分点。非洲的婴儿死亡率最高,为88,北美洲、欧洲的婴儿死亡率仅为78,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分国家来看,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的婴儿死亡率都低于3,而非洲的莫桑比克高达201,而且,仅非洲就有21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超过100。,三、疾病负担,人类期望寿命的显著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导致了全球癌症和其他慢性病

20、的流行。在工业化国家,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癌症、循环系统疾病、心理疾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这些慢性病经常在生命的晚期发生,因此随着期望寿命的延长,这种现象将更为普遍。加之许多慢性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致残性,而且这些残疾通常是不可逆的,由此造成了人们生命余年的痛苦,加重了疾病的负担。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寿命的增长,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疾病的发生逐渐倾向于老年群体。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而且传染性疾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双重的疾病负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把疾病和

21、伤害分为三大类:第1类包括传染病、孕期及围产期发生的情况,以及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第2类包括各种非传染疾病;第3类包括所有故意和非故意的伤害。,*第三节 健康一种不公平分布的资源,提出的原因:卫生服务提供与消费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健康不公平的判定:在健康差异的决定因素中,那些与生理变异有关的因素和与知识水平无关的选择是最不可能避免的,或者说是公平的不平等。而那些由个体选择自由度很小的决定因素(如生活方式、工作环境或医疗保健和其他公共服务的可及性等)引起的差异可避免性更大,且是不公正的,所以是不公平的。,健康不公平的定义,健康不公平的状况在不同的国家中相当普遍且持久。这与社会经济状况、性别和民族有关

22、。英国的黑人报告和随后的Acheson 报告是关于一国健康不公平状况的最为详尽的描述。在这两份报告中,建立了解释健康不公平理论的框架,用四种理论来解释健康不公平的现象。这些理论包括:主观解释(Artefact explanation)、社会/自然选择理论(Theory of natural or Social selection)、行为/文化理论(Behavioral/cultural explanations)、唯物主义/结构解释(Materialist or structuralist explanation)。,不同观点的对比,主观解释:这种理论认为观察到的不同社会阶层死亡率的差异可能源

23、于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即一个主观的测量过程)。社会/自然选择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健康可以提升社会阶层,反之,不健康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降低。行为/文化理论:行为/文化理论认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差别是人们行为选择的结果。唯物主义/结构解释:这种理论关注社会中固有的危害因素,一些群体别无选择而只有暴露其中。,健康不公平的决定因素,健康不公平的许多原因都源于社会因素。从人类发展和健康的观点考虑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就会发现有关健康不良现象社会原因的系统研究实在是少得惊人。从社会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它们与健康的关系入手,有可能考虑宏观经济以及社会政策对不同人群的生存机会以及最终健康状况的影响。同样,也有必要沿疾病

24、或损伤入手,追踪特定危险因素或者危险状况产生或引起不同疾病或者健康下降的生理机制。还有一点不能忘记,那就是我们还应该理解卫生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患者的。最重要的是,收集健康不公平性社会起因的证据,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而并非只是缓解问题。,解决健康不公平的根本途径,必须承认绝对贫困仍然是导致全球健康状况不良和早逝的重要危险因素 满足基本需要和去除结构性的贫穷可以部分地纠正健康不公平,所以要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制定和实行“健康的”经济政策建立公平的卫生保健体系,健康不公平研究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卫生改革的意义,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改革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经济和

25、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间和人群间健康差距存在着不断加大的趋势,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俱佳的卫生体制,这不仅是专家学者和决策者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总结,全球人口健康水平的改善是20世纪社会经济、卫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在内,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死亡率都在持续下降,人均期望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种现象被诸多学者称之为“人口健康转变”过程,其特征表现在因传染病的死亡率下降,而慢性病或退行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上升。在工业化国家,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癌症、循环系统疾病、心理疾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人

26、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这些慢性病经常在生命的晚期发生,因此随着期望寿命的延长,这种现象将更为普遍。加之许多慢性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致残性,而且这些残疾通常是不可逆的,由此造成了人们生命余年的痛苦,加重了疾病的负担。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寿命的增长,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疾病的发生逐渐倾向于老年群体。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而且传染性疾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双重的疾病负担。,我国的健康状况也经历了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一致的变化。死亡率持续下降,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上升。同时,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城市普遍好于农村,健康不公平的现象在我国同样表现明显。城市地区居民主要疾病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主导疾病。但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同时一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农村呈现明显增加,农村在一定时期内面临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双重威胁。在我国,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消除健康不公平现象依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