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二) 解析: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
2、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 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3)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
3、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1)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2)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3)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4)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5)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
4、) 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2)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3) 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1980-1990年,是人文地理学复兴的阶段。1979年末中国地理学在广州召开第四届全国大会,李旭旦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口号,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 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提高
5、阶段。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一) 名词解释:1.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性或具有文化特性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2. 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特征:具有一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3. 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的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4. 乡土文化区:居住于
6、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情感上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5. 文化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后,一直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扩大,有的缩小。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迁移扩散。6. 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各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7. 文化景观:即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8.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国家和地区文化景观的差异
7、都是由地理环境或自然条件决定的,认为决定社会的发展不是“神的意志”,而是地理环境。它强调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二) 解析: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1) 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2)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3)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4)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5) 文化景观。2. 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 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3) 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4) 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3. 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并评述各自的优缺点。(1) 环境决定论:它强
8、调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近代地理学前期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前提,但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受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2) 可能论:摈弃了环境决定论者的“必然论”,改为“或然论”,强调人在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3) 适应论: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又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课能性。(4) 生态论:认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性和客观存在的
9、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5) 环境感知论:(6) 文化决定论:(7) 和谐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4.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对文化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名词解释:经验主义方法论:实验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二) 解析:1.理学调查研究的方法。(1) 地理社会调查;(2) 科技文献资料法;(3)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4)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
10、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2.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1) 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2) 时间地理学方法;(3)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3.怎样运用社会生态方法来研究人文地理学。(1) 将人文地理空间看做重要资源;(2) 将竞争机制引进人文环境研究;(3) 使人文地理综合平衡研究定量化;(4) 发挥人文地理在生态经济研究方面的作用。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名族(一) 名词解释:(1) 人口转变: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2)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
11、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3) 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模式。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4)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映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5) 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空间变动,包括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为人口流动,后者称为人口迁移。(6) 人种: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7) 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
12、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有一定共性。它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和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8) 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他种族。是一种十分荒谬而又极其危险的论调,已经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二) 解析:1.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1)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极低的人口密度;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2) 农业革命和人口增长: 人口的死亡率先上升,后持续下降; 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 人口迅速增长。(3)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工业
13、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4)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2.简述人口转变的主要理论。(1) 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2)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3,比较人口转变模式的特点及原因。(1) 西北欧模式: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2) 日本模式: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
14、生育行为的措施及战争。(3)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 印度模式:印度的人口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主要是生育控制较弱,政府意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国情,导致实效不大。4,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简述世界及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生产力水平愈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重要,愈明显,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1) 气候:气候较为适宜的中纬度地区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2) 地形:低平地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和高原上的人
15、口分布较为稀疏,低纬度地区人口可能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3) 土壤:中低纬指向性,冲积平原。土壤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会导致人们对其开发利用程度的不同,进而影响人口的分布;(4) 水体:提供水源和交通载体,海岸地区比内陆腹地具有更高的人口密度,许多大小城市是沿河,沿湖,沿海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体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5) 矿产资源:能源丰富的地区成为现代人口稠密区。B社会经济因素:(1)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决定性因素);(2) 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较稀疏;(3) 政治因素:战争和人口政策;(4) 文化因素。(
16、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2) 在20-60N之间的区域(中低纬指向性);3) 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近海岸指向性);4) 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人口众多(平原指向性)。(3)中国人口分布特点:5中国人口不均衡分布格局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6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迁移与集聚有哪些,所带来的民族主义变化是怎样的。(1)民族迁移与聚集:1)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 非洲黑人被迫迁移;3)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的迁移;4) 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 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2)民族主义变化:1) 北美印第安人
17、的文化变化: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较弱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产生新文化;2) 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3) 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各文化势均力敌,形成文化拼盘;4) 移民与民族整合:7举例说明民俗和环境的关系。 民居,饮食民俗,服饰民俗。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一) 名词解释:1. 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入现代农业生产阶段。其特点是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商品进入市场获得利润为目的。2. 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主要是为城市
18、居民服务,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二) 解析:1分析农业形成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 农业的形成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 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2) 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形成了定居,聚居状态促成了村落的出现;(3) 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导致了家庭的产生;(4) 农业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文明的出现。2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出现在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和印度。 埃及,巴比伦,印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的 3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及类型。(1) 基本特征:A是一种生计农业;
19、B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C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社会发展缓慢。(2) 类 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4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1)基本特征: A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 B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C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D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 E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2) 类 型: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5简述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的布局。(1)世界粮食生产布局:A. 小麦的分布: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在27-57N和25-40S之间
20、最为集中。(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B. 水稻的分布: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带,其次是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各地区,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非洲和地中海地区。C. 玉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美国,中国)。(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A. 棉花的分布: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世界第二大棉花种植区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B. 糖类作物的分布: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以中温带地区种植最广泛,主要集中在欧洲(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
21、,乌克兰,土耳其,波兰)。C. 饮料作物的分布:茶(印度,斯里兰卡,中国,肯尼亚),可可和咖啡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集中产于非洲西南沿海和拉丁美洲沿海地区。巴西种植咖啡的面积最大。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一) 名词解释:1. 工业革命: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分析,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力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巨大革新,机器生产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改变了生产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生产的专业化以及社会分工。生产领域的变革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思想意识等领域也带来了根本性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
22、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2.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在美国和德国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得到广泛应用。电力及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也使通信业获得发展。(二) 解析:1. 世界上主要工业区。(1)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伐木业:俄罗斯北部及远东地区,加拿大北部,北欧,巴西,东南亚等。 捕捞业:亚欧大陆西面的北海,挪威海,波罗的海域地中海,及秘鲁附近海域等。 采矿业:(2)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北美工业带:新英格
23、兰区,中大西洋工业区,摩霍克河谷区 欧洲工业带:英国工业区,莱茵-鲁尔工业区,莱茵中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中央工业区,伏尔加工业区,乌克兰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 日本工业带: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其他国家的工业区:拉美工业区,亚洲工业区,非洲工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2.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水文;(2) 资源条件;(3) 能源条件;(4) 市场条件;(5) 劳动力条件;(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7) 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3.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 钢铁工业的变化;(2) 纺
24、织业和成衣业的变化;(3) 汽车制造业的变化(4) 电子信息工业。4. 当前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问题有哪些。(1) 工业产品需求不旺;(2)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3)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重大的挑战。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一) 名词解释:1. 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还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2. 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
25、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3. 城市体系: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4. 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的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5. 首位城市法则:1939年杰佛逊提
26、出一些国家的首都比全国城市系统中许多重要城市大许多倍。认为一个国家在首位城市下存在众多中小城市系统。地区中心可以成为首都城市,一国也可以有两个首都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作用明显。(二) 解析:1. 乡村聚落的类型和形成原因。(1) 一般类型的乡村: 密集型农村聚落; 分散型农村聚落; 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活动型村落;(2) 特 殊 类 型: 美国单户型; 集体农场型; 经营性农场。2.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1) 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A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B中间市区的城市化;(2) 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A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B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C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3) 郊区
27、的 城市化: A土地利用集约化; B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C城市网络化;(4) 逆城市化阶段。3. 当代城市化的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的城市化。(1)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2)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3)中国的城市化:4. 分析城市和环境的关系。(1) 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的毁灭;(2) 地形与城市: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8、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和高原也有城市分布,山区城市一般分布在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世界上大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3) 气候与城市:影响城市建筑的外形;(4) 水资源与城市:影响城市共供排水系统和城市水文景观;(5) 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基础条件。5.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及其模型。动力:(1)集聚力:A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商业最好的区位); B市中心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2)离散力:A经济条件方面; B 社会条件方面(3)摩擦力:(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模型:(1)同心圆模型;
29、(2) 扇形模型; (3) 多核模型6. 城市景观及其表现。(1)城市景观:(2)城市景观要素:城市建筑高度; 城市的标志与特征著名建筑物; 城市的格局; 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城市和历史的融合城市文脉。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一) 解析:1. 我国汉语根据语言特色划分的七大方言及其分布区域。(1) 北方方言: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西北部,湖南的西南角;(2) 吴方言: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浙江的大部分;(3) 湘方言: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的东北部;(4) 粤方言: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5) 闽方言:福
30、建本省,广东的潮汕地区与台湾省的绝大部分地区(6) 赣方言:江西的北部和中部;(7) 客家方言:集中分布在粤东,粤北,闽西,赣南,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台湾还有分散的客家语言“岛状”分布区。2. 世界七大语系及其分布区域。(1) 印欧语系: 日耳曼语族; 曼语族; 斯拉夫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2) 汉-藏语系 : 汉语; 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 其他从属未定的语言;(3) 闪-含语系: 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其他语言(4)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5) 非洲语言: 尼日利亚-刚果语系; 科依桑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6)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7) 其他语言3.
31、 分析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1) 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条件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反正传播状况差; 平原及港口地区,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及河流附近等地区由于位置优越,同外界交往频繁,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扩散。(2) 社会人文因素影响: 行政区划的影响(同一行政区内,要求使用语言上的统一); 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频繁,其语言对外影响越大。经济发达地区,科学技术先进,对语言词汇的创造发挥了带头作用; 人口迁移的影响: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4. 语言扩散的结果表现在哪些方面。(1) 新来语言
32、取代当地的语言;(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 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 多语言国家出现。5. 语言景观的含义及其内容。(1)语言景观: (2)内容:6. 语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其文化特性,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性。(1) 体现: 在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在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在反映历史方面; 在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2) 特性: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一) 名词解释:(1) 宗教:即时社会意识形态之
33、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里的一种虚幻,歪曲的反映,其相信和崇拜的是超自然的神灵,认为物质世界和人的生死祸福由神来掌握和摆布。(2)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个神教。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将宗教活动中心由麦加迁至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组织,创建了阿拉伯帝国,8世纪初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宗教,古兰经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3) 佛教: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把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后又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以及藏传佛教。(4) 犹太教: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犹太教被认为是形成时间最早的宗
34、教,基督教也是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信奉圣经。(5) 基督教: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大约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基督教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成为世界性宗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二) 解析:1.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主要教义,分布区及主要宗教景观。(1) 佛教: 起源: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悉达多.乔达摩创立 教义:“无常”“无我”“苦” 分布区:东亚,东南亚;大乘佛教: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藏传佛教:西藏,内蒙古,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小乘佛教: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西双版纳; 宗教景观:佛像,佛寺。(2) 基督教: 起源
35、: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基斯坦地区; 教义: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分布区: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及曾经 宗教景观:教堂,(3) 伊斯兰教: 起源: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 教义:古兰经; 分布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宗教景观:清真寺。2.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1) 移民;(2) 传抪: 交流和转教; 有组织的传教;(3) 领土竞争: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4)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和平共处; 竞争; 排斥。3. 世界主要的民族宗教有哪些。犹太教,
36、印度教,道教,神道教,耆那教,锡克教。第十章 旅游地理(一) 名词解释: 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构成要素:旅游者,旅游产品,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二) 解析:(1) 区域旅游系统的组成部分。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 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2) 分析旅游对区域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1)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是一项及不稳定的出口产品); 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与收支平衡; 旅游与就业; 旅游与税收; 旅游与经济结构;
37、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过度超前发展,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2) 旅游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旅游与植物; 旅游与水质量; 旅游与大气质量; 旅游与野生动物; 旅游与地质;3)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建筑污染; 带状发展和蔓延; 基础设施超负荷; 与本地居民隔离; 交通堵塞;4) 旅游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示范效应; 旅游和社会道德; 旅游与宗教; 旅游与语言; 旅游与健康5) 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3) 如何处理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1) 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38、: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 ,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是一种对资源环境的改善和美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 ,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科学开发是保护的基础 ,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2) 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合理度3) 加强管理 4) 加强旅游规划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一) 名词解释:(1) 政治地理现象: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性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2)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
39、围的地理区域。(3)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二) 解析:(1) 国家的政治地理特征的表现。(1) 国家的基本特征: 拥有确定的领土;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拥有主权;(2) 国家领土和领土主权: 领土规模; 领土形状; 领土位置;(3)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首都; 核心区;(4) 边界与边疆: 自然边界; 人为边界。(2) 国家权利要素。 领土空间: 地理位置; 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 领土规模往往决定了国家权力
40、的其他影响要素; 自然资源; 人口规模; 经济水平; 军事力量; 科学技术; 国民士气; 政府质量: 政治性质; 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 政府的机构和效能; 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3) 分析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和发展。(4) 分析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的影响。(5)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1) 马汉的“海权论”: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世界。(2) 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形地带和外
41、新月形地带。(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从地理条件来看,陆心地区的自然条件南部偏旱,缺水,北部低温,严寒,正是这些极端不利的条件,使该地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论在历史时期,还是在现代,其重要性都不如陆缘地区。在陆心的边缘,即内新月形地带,从历史到现代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4) 柯恩“多极世界”模型:1982年柯恩对其模型做了适当修改,首先强调了美,苏,西欧,日本,中国的多极性。1991年,又根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出现的形势,对其模型做了重新修改,对破碎带只留下
42、了中东一个。(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冷战结束后,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从长远看,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美国独掌霸权力量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因此,美国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全球性超级大国。如果它以快速地丧失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退出世界事务,或是被一个成功对手突然崛起所取代,都会严重破坏世界稳定,会迅速导致全球性的混乱。(6) 从政治地理学角度说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一) 名词解释: 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环境知觉: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知和综合解释的过程。主要同个人的认识属性,获取信息的环境性质以及个人在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二) 解析:人类日常行为空间有哪些空间范围和特点。(1)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2)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3) 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