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8903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9.18.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排污许可技术报告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2,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的提出,出自于【2014】省政府12号令第五条: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填写申请登记表,并提供排放污染物技术报告和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12号令明确“前款规定的排放污染物技术报告,应当由排污单位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编制时应当测算、说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每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厅 冀环总【2015】274号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提出了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编制大纲,并又一次明确“排污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3

2、,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环保厅 冀环总【2015】274号文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八条(一)申领排污许可证需提供以下材料中:6.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原件;(二)变更排污许可证需提供以下材料中:6.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原件;(三)延续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需提供以下材料中:5.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原件;,三种情况均需提交,4,排污许可技术报告,排污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报告应如实反映排污单位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要求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报告应结合国家和本省总量减排政策要求 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排放绩效值 行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先进

3、的治理工艺 分析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措施可达性测算确定重点污染物年度排放量。,实施细则提出内容要求(第十一条),5,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环保厅 冀环总【2015】274号文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重点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应参照以下依据确定:,编制依据要求第十二条,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批复文件中按照排放标准或行业绩效值确定的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国家、本省已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并按此计算的重点污染物绩效排放量;国家、本省未确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依据重点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企业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设计运行参数核定的排放量;,污染物排污权管理机构依法对排污单位核定

4、和分配的初始排污权,以及经过交易后变更的排污权;,排污许可量的确定还应参考国家、本省在一定时期内实施总量控制,已明确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重点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不应超过排污单位通过有偿使用、排污交易获得的排污权;,排污单位按照国家、本省政策规定,需要对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严于上述核算结果的其他情形;,选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总量控制指标、绩效值计算排放量、标准值测算排放量等总量指标时,应遵循依小取值、从严控制的原则确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量。,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确定 全方位无缝隙核算,6,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环保厅 冀环总【2015】274号文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河北省污染

5、物排放权交易服务中心依据省环保厅制定实施的编制规范,组织对省发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进行评估 出具的评估意见应包括对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内容的具体意见、建议,以及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核定结果。评估不收取排污单位任何费用。,评估要求第十三条,7,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编制大纲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制二0一五年,8,排污许可技术报告构成,1 总论2 排污单位现状3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4 影响排污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5 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7 结论技术报告的格式,总论。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主要为前言和依据,现状。由九部分内容组成,包括地理位置

6、、环境功能区划、产业政策、环评相关文件合规性、总量控制要求、环境管理、排污口设置和自动监测、排污单位生产、污染源及治理等现状情况,污染物排放。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包括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其它污染物排放情况。,影响总量变化因素。由八部分内容组成,包括原辅料、能源消耗、产能、工艺、治理措施优化、排放标准、总量要求、其它影响排污量因素等的变化情况,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包括参考排放量核算、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值和环评审批总量,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排污单位执行标准,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包括: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结论。包

7、括:明确领取许可证的合规性、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要求。包括:封面、内封面、第三方资质、第三方的承诺书、排污单位承诺书等,9,1.总论,1.1前言,介绍排污单位的名称、行业类别、建成投运时间、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沿革等基本情况。,通过对排污单位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排污单位是否符合发证条件,核算国家、地方明确控制的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并给出排放量的确认方法便于企业自查自控和环保部门日常监管。,1.2编制依据,依据文件。,依据技术资料 列明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环评及批复、验收文件或备案文件等资料,以及与排污许可相关的规划、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

8、排污系数手册等相关技术资料清单。,执行标准 列明上一持证周期废水、废气污染源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执行的标准清单,并列表进行详细说明。,10,2 排污单位现状,2.1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2.2环境功能区划,列明排污单位所在地理位置(城区、园区等)、周边关系以及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情况。若位于规划园区范围内,还应说明排污单位供热、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与园区基础设施的关系。,明确排污单位所在区域大气、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析是否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11,2 排污单位现状,2.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4环评相关文件执行情况,从产能、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产品等方面逐一分析排污单

9、位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表 2-1 至 2-4 直观的展示,环评、批复、验收或备案情况;环评相关文件与现状的一致性分析,结合上节的主要生产设备,介绍排污单位环评文件的编制、批复、验收或备案的情况,涉及有多个项目环评的,要列表分别说明。,重点调查排污单位的原材料、产品、能源消耗、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治理措施、排放去向等方面的情况,判断和环评及验收相关文件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具体阐述,涉及有多个项目的,要分别列表说明。表2-5-2-6,12,2 排污单位现状,2.5总量控制要求2.6 环境管理实施情况,列明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许可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列明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核定值,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

10、情况;分析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环保管理制度制定、环保机构和专职人员落实情况;上一持证周期内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处罚等情况;公众环境意见投诉及处理情况;限期治理和限期整改及其它环境管理要求整改情况等。,13,2 排污单位现状,2.7排污口设置和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2.8排污单位生产状况,原辅材料及成分分析;工艺分析;水平衡分析;其它排污单位还要调查的基本信息。,列表给出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每年的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能源消耗情况、原辅材料成分、燃料成分等信息。(分年度列表7-9),分析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工艺水平,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的角度分

11、析工艺改进的潜力。列出排污单位的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用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表示排污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并附加排污节点汇总表。必要时可加文字描述。,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实际处理水量、主要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污水处理级别、汇水区面积、排水去向、受纳水体名称、受纳水体功能区划、再生水利用量等;医疗机构:医院等级、病房数、床位数、年门诊量、排水去向等基本信息;,餐饮业:等级、餐位数、经营面积、基准灶头数、对应灶头总发热功率、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排水去向等;畜禽养殖业:养殖种类、养殖规模、实际存栏量、出栏量、清粪方式、粪污处理系统建设、有机肥厂的建设、消纳土地的情况、外排废水的

12、排水去向等基本信息。,排污单位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情况;排污单位按规定应该安装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是否进行了安装、检定(校准)、比对,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是否联网,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情况,14,2 排污单位现状,2.9污染源及治理措施分析,污染源及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治污水平及潜力分析。,调查废水、废气污染源及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对每一个污染源的每一套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列表说明。表2-10,分析排污单位污染源治理设施的现状水平,与国内同行业同类污染源先进治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该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分析污染治理设施治理

13、能力提升的潜力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空间。,15,3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采用几种方法核算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结合既有的环境统计数据,了解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内每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3.1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十二五”期间,国家、本省规定的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核算污染物排放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即产排污系数法、物料衡算法、在线监测数据。根据现状调查的年原料消耗量、产品产量、能源消耗量、用水排水量、生产工艺水平、治理设施治理水平以及运行情况,分别采用以上方法核算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

14、期每年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有多个排放口的要分别核算,然后合计整个排污单位的排放量。,16,3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3.1.1废水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采用在线监测数据计算;采用产排污系数计算,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和污染物的计算要根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实行)(HJ/T356-2007)执行。在同时监测废水排放流量的情况下,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日均值是以流量为权的废水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在未监测污水排放流量的情况下,有效日均值是废水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

15、则中制定的相关行业排污系数直接计算废水污染物排放量。,17,3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3.1.2废气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采用在线监测数据计算;物料衡算法;采用产排污系数计算,在线监测设施安装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设施稳定正常运行,比对监测符合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并经环保部门有效性审核的数据。,物料衡算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用物料衡算法结合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确定废气SO2排放量。,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制定的相关行业排污系数直接计算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16、。,18,3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3.2其它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排污单位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特征污染物排放的可以定量描述 其它污染物排放情况可定性描述。,19,4 影响排污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4.1原辅料的变化4.2能源消耗的变化,部分行业排污单位原辅材料的成分直接影响重点污染物的排放量。定量分析因原辅材料变化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下一发证周期内影响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情况。,消耗的能源种类和能源成分的变化会影响重点污染物的排放量。定量分析因能源种类和能源成分的变化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20,4 影响排污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4.3产能的变化 4.4工艺的

17、变化 4.5污染治理设施优化,定量分析产能的变化引起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生产工艺、设备的优化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定量分析生产工艺、设备的优化导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排污单位自行和国家、地方对排污单位要求改进污染治理措施,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引起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导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21,4 影响排污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4.6 排放标准的变化 4.7总量控制要求 4.8其它影响排污量因素变化,国家、地方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新,或者排污单位按照国家、本省要求执行严于国家、地方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直接影响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允许排放

18、总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排污单位执行新排放标准时的排放量。,根据省、市、县(区)对本辖区总量控制要求的变化情况和排污单位总量控制要求,定量分析排污单位申请排污总量的变化。,定量或定性分析排污单位的排污量受其它因素影响的变化。,22,5 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根据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各种因素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综合考虑参考排放量、排污单位的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确定下一发证周期排污单位最终申请的重点污染物年排放量。申请量不得超过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不得超过采用排放标准、行业绩效值计算的排放量。明确排污单位下一持证周期执行的

19、标准及污染物标准限值,23,5 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5.1 参考排放量核算,为了保证排污单位申请排放量的合理性,并为环保部门许可排放量提供参考,可采用行业绩效值及排放标准值计算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每年的排放量作为参考排放量。,采用行业绩效值计算:已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行业按照绩效值直接计算污染物参考排放量。,采用排放标准计算 采用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和废水、废气年排放量计算污染物参考排放量。,参考排放量的核算:一是依据行业绩效值法;二是依据排放标准法。,24,5 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5.2 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 初始排污权核定值和环评审批总量,列明核定和分配的初始排

20、污权,以及经过交易后变更的排污权;列明已通过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批复文件中按照排放标准或行业绩效值确定的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指标。,25,5 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5.3 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根据排污单位 上一持证周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各种因素可能导致 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综合考虑参考排放量,以及排污单位的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确定下一发证周期排污单位最终申请的重点污染物年排放量。,情况1如果排污许可期限在一年以上,根据第四章预测的影响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申请的年排放量每年可能不一致,因此要列出排污单位每年申请的排放量。,情况2如果涉及多个排放口的,要分别列出

21、每个排放口申请的重点污染物年排放量。,要求:申请量不得超过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不得超过采用排放标准、行业绩效值计算的排放量。,注意:申请的排放量要分别汇总列表,26,5 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5.4 排污单位执行标准,明确排污单位下一发证周期废水、废气污染源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执行的标准名称和标准号清单,并列表进行详细说明。下一发证周期中有新标准更替的,要分别列表说明。,27,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无论哪个制度的有效执行,均需要一个排污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共同认定、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随时方便的确认

22、污染物排放量。排污单位随时自查自控污染物排放量,环保管理部门随时有效监管,许可的排放量才能起到总量控制的作用。否则排污许可管理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排污单位要根据排污情况和申请的排放量,研究得出一个适合自身的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同时要建立原辅材料消耗、产品产量、能源消耗、手工监测数据、治理设施运行(包括脱硫、脱硝药剂的使用量、污水处理药剂的使用量等)台账,便于排污单位自查自控,预防超许可排污情况的发生,也便于环境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28,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方法1 采用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对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排污单位,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测数

23、据的有效性判别和污染物的计算要根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实行)(HJ/T356-2007)执行。,此方法应具备以下条件:核实其自动监测装置是否经过验收,数据是否按时进行比对,确认自动监测数据是否合法有效。要求:排污单位必须加强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定期比对监测、定期校准维护、设施故障预防等制度,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加强化验室的管理,在线设备发生故障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手工监测频次,确保全年数据准确、完整。,29,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方法2 采用排污系数法,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行业,根据实际产

24、品产量,结合污染源普查的产排污系数、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的排放系数及规定的相关行业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相应治理技术的削减效率等确认排放量。排污单位根据实际排污情况,积极统计各年排污数据,不断校核产排污系数,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排污系数。,30,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方法3 采用实测法。,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不能采用排污系数法核查的,排污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检测)机构进行监测,核算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注意:监测要求可参照“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等相关文件。,31,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方法1 采用废气污染

25、源自动监测数据。,对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行业,采用自动监测装置的流量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核定排放量。,此方法应具备以下条件:此方法应具备以下条件:核实其自动监测装置是否经过验收,数据是否按时进行比对,确认自动监测数据是否合法有效性。要求:排污单位必须加强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定期比对监测、定期校准维护、设施故障预防等制度,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加强化验室的管理,在线设备发生故障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手工监测频次,确保全年数据准确、完整。,32,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方法2 物料衡算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二氧化硫排放量

26、的确认。要求排污单位统计原辅材料消耗量、能源消耗量以及对应的能源成分分析等材料。,方法3 采用排污系数法。,对没有排污绩效和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行业,根据实际的能源消耗量和成分报告、产品产量,结合污染源普查的产排污系数、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的排放系数及规定的相关除尘、脱硫、脱硝治理技术的削减效率等确认排放量。要求:排污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排污情况,统计记录各年排污量,不断校核产排污系数,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排污系数。,33,6 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方法4 采用实测法。,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不能采用排污系数法核查的,排污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检测)机

27、构进行监测,核算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监测要求可参照“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等相关文件。,34,7 结论,根据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分析排污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排污单位是否符合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条件;给出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的申请排放量和执行的标准;明确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35,1 封面与2 内封面(可增加企业形象图片、报告编制单位加盖公章),技术报告的格式要求,封面 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制 二0一五年,内封面(排污单位名称)排污许可技术报告(此报告只针对本次申请排污证有效)此处可加企业形象图片(报告编制单位名称

28、)年月,36,技术报告的格式要求(装订顺序),3.评估机构资质证书(第三方编制单位)4.评估机构对技术报告的承诺书 5.排污单位对技术报告的承诺书 6.目录 7.正文 8.附件及附图 附: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周边关系图、排污口照片;9.煤质化验单等支持本报告结果的相关材料。,37,初始排污权,初始排污权是指现有排污单位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定和分配取得的向环境排放重点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权利。引自冀环办2015268号 附件:河北省排污权核定和分配技术方案,38,初始排污权核算要求,初始排污权核算,关系到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许可排放量的确定,是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初始排污权核算,事

29、关企业生存和发展,各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39,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据冀环办发【2014】157号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技术规范(试行)中“4.4.2 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技术核算工作可由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自行编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内容和要求详见附件5。”,冀环办2015268号要求: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应实事求是,体现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编制要求,40,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文件冀环办发【2014】157号,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技术规范(试行)

30、的通知 各设区市环保局,定州、辛集市环保局: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3)154号)关于核定现有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要求,省环保厅制定了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技术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主要介绍电力行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核算)相关要求与方法,41,4 初始排污权核定方法和程序,(1)钢铁、水泥、电力、玻璃 行业初始排污权控制总量的确定,根据本区域“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以现有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2015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依据确定四行业初始排污权

31、控制总量。,(2)现有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可分配初始排污权总量的确定,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初始排污权控制总量扣除政府预留的储备量后,作为现有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可分配初始排污权总量。,42,4 初始排污权核定方法和程序,(3)确定现有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名单,企业名单原则上应包括纳入环境统计的企业,以及“十二五”期间,截至本规范实施前,未通过有偿方式获得排污权指标的新投运或已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但末投入正式运行的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企业名单由设区市和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总上报,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43,(4)初始排污权的核定,四行业企业初始排污

32、权核定:由负责该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分配给该单位的污染减排指标、所属行业的排污绩效、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和国家、本省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绩效核算方法详见附件14。,44,(4)初始排污权的核定,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技术核算工作可由钢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自行编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内容和要求详见附件5。,附件5内容要求与冀环办2015268号河北省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大纲构架及内容要求基本一致。,45,(4)初始排污权的核定,初始排污权的公示。拟核定的

33、排污权由省环保厅或设区市、直管县环保局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排污单位提出异议的,负责核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复审。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据此核发初始排污权核定通知单,明确企业允许排放污染物的数量以及排放浓度限值等内容。,46,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冀环办2015268号,核定原则依小取值,已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行业,按照绩效值核算重点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污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的总量指标进行比较后,取小值作为现有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排放绩效值根据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参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和河北省钢

34、铁水泥电力玻璃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规范(试行)(冀环办发2014157号)等文件确定。,未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行业,根据国家或地方现行的排放标准、排放废气(水)量核算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其中,工业企业废水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其排污权按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排放浓度标准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核算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排放量核算结果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的总量指标进行比较后,取小值作为现有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47,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内容,1 排污单位概况2 工艺流程和产污分析3 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4 初始排污权核算5 初始排污权申报量6 附件,企业基本信息、基本情况及项目组成

35、、物耗能耗等,工艺流程、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统计汇总,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大气污染防治投资估算,企业依据规范要求核算初始排污权数量,并说明对应的核算参数。包括:已分配总量控制指标、绩效核定排放量、企业实际排放量、达标排放量。,以核算出的初始排污权结果为基础,确定本企业初始排污权申报量。,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环评批复文件、竣工环保验收文件总量指标的批复文件等,48,1.排污单位概况,1.1排污单位基本信息,1.2基本情况及项目组成,1.3物耗能耗,排污单位地理位置、法人、企业性质等内容,排污单位已有的与环保有关的手续及相关材料。,项目的规模、主要生产设备和公用及贮运装置、平面布置

36、、产品(包括主产品和副产品)方案、投资、建设地点等。工程内容应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以及依托工程等。,主要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的理化性质及其消耗量,能源消耗数量、来源及其储运方式,原料及燃料的类别、构成与成分,产品的性质、数量。,49,2 工艺流程和产污分析,2.1 工艺流程,绘制包含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分析各种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列表给出污染物的种类、性质、产生量、产生浓度、削减量、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及达标情况。,统计汇总正常生产条件下,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种类、方式、浓度和排放量。,2.2 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统计汇总,50,3 环境

37、保护措施及效果,3.1 污染防治措施,排污单位生产废气、废水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工艺、去除效率以及达标情况,明确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做到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相应排放标准要求。,给出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3.2 大气污染防治投资估算,51,4 初始排污权核算,依据【2015】268号技术方案要求,核算初始排污权数量,并说明对应的核算参数。,坚持“核定原则”,对“已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行业”“未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行业”“环评文件或报告中未明确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须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核算。,把握确定废气(水)排放量的顺序:(一)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中废气(水)排

38、放量的规定;(二)建设项目生产规模达到设计负荷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的废气(水)排放量。(三)国家规定的物料衡算方法;(四)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五)根据行业采用的主导工艺,参照其他各类经验系数确定。,核算。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层面的工作。,52,5 核算结论,排污单位以初始排污权核算结果为依据,确定本单位初始排污权申报量。,6 附件,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工信部门对生产装备符合产业政策的证明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文件、“一控双达标”文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批复文件、拥有排污权的有效凭证。,53,结语,初始排污权核算与排污许可申请涉及到相关法规政策、技术规范和细则以及企业生产、环保现状,需依据以上各因素的要求与实际情况把握,是政策性较强、技术性较高、针对性突出、时限要求紧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初始排污权核算是排污许可申请的基础,初始排污权核算与排污许可申请,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因此对排污许可技术报告和初始排污权核算技术报告的编制工作要严肃对待、高度重视、认真核查、科学核算,确保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及排污许可申请数据科学、真实、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