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760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一颗糖》教案及说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艺术领域优质课评选教案活动名称我是一颗糖年龄段大班活动领域音乐活动分析本节活动内容归属于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歌唱活动。歌曲的乐曲来源于巴西童谣,旋律轻快;共6个乐句,多次重复;节奏工整,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成;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歌词简单重复,形容糖果的词相对抽象,创编替词并演唱有一定的难度。本次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刚刚升入大班上学期2个多月的幼儿。指南中大班幼儿发展目标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大班幼儿音域在八度之内。符合本节音乐作品的要求。同时,根据对本地区幼儿的了解,大家对彩虹糖、棉花糖、棒棒糖、跳跳糖、QQ糖一类糖果非常熟悉。如何使幼儿乐意一遍一遍反复练唱;乐意根据

2、己有经验创编替词,需要执教老师智慧引导。活动目标L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创编歌曲的乐趣。2.匹配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我是一颗糖。3.尝试替换歌词并进行演唱。活动1、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常见多种糖果的特征。材料准备:糖果、水果、盲盒、图谱、黑板、钢琴。活动重难占八、重点:学会唱我是一颗糖,唱准节奏及歌词。难点:即兴替换合适的歌词。动程活过一、唤醒已有经验,鼓励从多个维度形容糖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提问:你们都吃过什么糖?你说的这个糖是什么颜色、形状、味道的?二、借助图谱,幼儿倾听并学唱L教师完整演唱,幼儿倾听(第一-遍)要求:倾听歌曲,仔细听听歌里的糖是什么味道的?2.倾听歌曲,理

3、解部分图谱提问:“爱心”图片是什么意思?(第二遍)图片“感叹号”又是什么意思?(第三遍)3.再次倾听歌曲,整理图谱(第四遍)提问:谁能把这些图片,摆在合适的位置?谁有不同看法,可以来调整一下图片。4 .验证图谱(第五遍)5 .替换图谱,根据特征引出“棒棒糖之歌”(第六遍)三、我唱你猜,替换歌词演唱歌曲(棉花糖、巧克力糖)1 .学习替换歌词。2 .个别幼儿尝试替换歌词演唱,其他孩子唱出猜测的结果(3-4遍)四、根据神秘盒子里的物品,拓展替词歌唱L尝试替词唱出特征、猜测演唱(香蕉)3 .每人选一个神秘盒子,根据盒子里面不同物品的特征创编歌曲,和同伴、教师进行互动。(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互动方式)4

4、 .分享糖果和水果,结束活动。2021年安徽省艺术领域优质课评选说课稿大班音乐我是一颗糖蒙台梭利有句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我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如果你也是一位幼儿园教师,你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任何学习行为都离不开这句话。下面我就这节音乐活动来说说“我是如何同幼儿一起听过、看见、做(唱)过的”。一、说教材与幼儿歌曲的乐曲来源于巴西童谣小红帽,旋律轻快。共6个乐句,多次重复。节奏工整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成,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歌词简单重复,形容糖果的词相对抽象,创编并演唱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幼儿乐意一遍一遍反复练唱,则需要执教老师智

5、慧引导。结合指南中大班幼儿发展目标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大班幼儿音域在八度之内,符合本节音乐作品的要求。同时,根据对本地区幼儿的了解,大家对彩虹糖、棉花糖、棒棒糖、跳跳糖、QQ糖一类糖果非常熟悉。“甜蜜的诱惑”吸引着幼儿,使得他们积极的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参与到歌词的创编与反复的练唱当中。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对教材与幼儿的了解,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创编歌曲的乐趣。2 .匹配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我是一颗糖。3 .尝试替换歌词并进行演唱。分析:目标2清楚的告知了本节活动要做什么,并表明是使用什么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的。就如开篇第一句“我听过了

6、,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目标2中有听(听教师唱)、有看(看图谱)、有做(自己演唱歌曲),正因为如此才能帮助幼儿有效的学习演唱歌曲。而第3目标,不仅仅是技能的表述,也是本节活动的难点,更是第2目标达成的一个“趣味”手段。通过“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知道幼儿的学习是“经验的重新建构”,幼儿将对糖果的已有经验融入到歌曲创编中,创编的难度又满足了大班幼儿积极挑战的欲望,也使得“新旧经验”在碰撞中不断升华。从而,潜移默化的达成了第1目标,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创编歌曲的乐趣。三、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做课前准备时,我们既要考虑到“你的准备能够促

7、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又要考虑到“你的准备能够方便教师操作”,结合这两点,我做了如下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1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常见多种糖果的特征。本地区幼儿对彩虹糖、棉花糖、棒棒糖、跳跳糖、QQ糖一类糖果非常熟悉,能说出常见糖果的明显特征。)2 .材料准备:糖果、水果、盲盒、图谱、黑板、钢琴。(准备简单、易取,不会迫使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及财力,无明显地域限制,想玩就玩。)四、说活动过程我始终认为,幼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是一种积极地、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力量。使本节活动里的孩子愿意主动去学、去唱。结合

8、以上对教材、幼儿、目标、准备的分析,接下来,我将结合活动过程来谈谈我的教学策略。活动环节教学策略环唤醒已有经验,鼓励从多个维度形容糖的颜色、形状、味道等起:目的是为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这个环节里,我直接引题:“你们都吃过什么糖?它有什么特点?”为引出歌曲,也为目标2做好铺垫。环节借助图谱,教师演唱,幼儿倾听并学唱教师演唱歌曲。(第一遍)师:我带来一首关于糖的歌,仔细听一听这首歌里的糖是什么味道的?教师演唱歌曲(第二遍、第三遍),理解部分图谱的意思?3、整理图谱教师演唱歌曲(第四遍)师:这张图谱不完整,谁能把这些图片,摆在合适的位置?4、教师演唱歌曲,验证图谱?(第五遍)5、教师演唱歌曲

9、,替换一张图。(第六遍)架:目的是协助幼儿搭建学习的支架。在这个环节里,我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通过对图谱的猜测、认识、排序、理解,反复多遍的倾听歌曲。在歌唱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去“听”歌曲,是开展歌唱活动的首要条件。但目前状况是许多幼儿静不下心来,不能安静听歌曲,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只是机械的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反复的练唱。如何让幼儿做到“留神地听”、“主动地听”呢?为了激发幼儿“听”的兴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带着问题听,带着悬念听。本节活动,我在欣赏歌曲前就先抛出问题“歌里的这颗糖是什么味道的?”此时幼儿是带着要求欣赏歌曲的。之后又去猜测图谱的意思,

10、“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这张图谱放哪里呢?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再听一遍。”教师不断地用语言激励、表扬幼儿,引导幼儿有意俪I旧环鼓励幼儿创编并演唱歌曲(棉花糖、跳跳糖、巧克力糖)1、幼儿在教师帮助之下创编歌词。师:我们今天还带来许多的糖果,就藏在这个盒子里,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打开盒子看一看,并把它的特征唱到歌里去,其他小朋友来猜。猜对的了,糖果就送给你们。2、部分幼儿尝试创编歌词,并唱出来。鼓励所有的孩子将自己猜测的结果唱出来。(3-4遍)合:目的是促使幼儿把第一环节的“已有经验”与第二环节的“新建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经验。在上一环节的反复倾听之后,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歌词已经

11、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在这一环节里,幼儿可以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自哼自唱,这一方面说明幼儿很喜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知不觉中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这首歌曲。当然,对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找到主要特征并创编、演唱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第一环节开始,在导入、预设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进行铺垫,并利用“赢得糖果”这一奖励,不断激发幼儿大胆创编和演唱。环四拓展演唱。1、请幼儿唱出水果的特征,让大家来幼儿猜测!(香蕉)2、每人选一个神秘盒子,根据特征创编歌曲,和同伴、教师进行互动。3、分享糖果和水果,结束活动。升:目的是增加趣味,用不同的刺激方式,促使幼儿再次练唱,同时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12、。歌曲学会了,活动是不是就可以结束了呢?当然没有,除了需要巩固,本节活动还有一个拓展形式,可以将生活中其它的事物创编到歌曲中。这一环节我利用水果,使幼儿尝试了一次“糖果以外的创编”,我想在活动结束之后,在生活当中,在一次偶然之时,孩子也许就创编出了“水果之歌”“玩具之歌”“汽车之歌”等等。五、说活动特色1、幼儿学习内容选择的适宜性很重要,需要满足“幼儿喜欢”“幼儿熟悉”“具有挑战”的特点。“我是一颗糖”歌曲内容的选择恰恰都符合这三点,因此适合大班幼儿演唱。2、纵观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的感受乐曲、理解歌词、练习演唱、创编巩固等,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3、横

13、向分析各个环节,或给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或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层层递进,让幼儿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进步和发展,体现了创造性和主动性。4、整节歌唱活动没有盲目追求唱歌技巧,也没有过分追求创编的深度,而是让幼儿感受歌唱活动带来的乐趣,刚开始时,幼儿们或许有点羞涩,放不开。但经过“倾听音乐、观看图谱、创编演唱”几个环节,幼儿就能唱起来、乐起来。最后“创编歌曲赢得糖果”的环节,就是让幼儿在享受音乐,“玩”音乐了。这就是我们开展歌唱教学活动的最终本质,无关乎幼儿们是不是掌握了一项技巧或是知识,而在乎幼儿能在快乐的歌唱中提升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附:活动层级表层级对应问题对应目标学习方式遍数序曲你吃过

14、什么糖?它有什么特点?目标2:形容糖果的词。回忆、表达、倾听第一乐章歌里唱的这颗糖是什么味道的?目标1:学唱歌曲我是一颗糖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桂她倾听、表达倾听歌曲1遍第二乐章1、“爱心图谱”在歌里是怎么唱的?感叹号呢?2、谁能把图谱补充完整。目标1:在匹配图谱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歌词:。倾听、表达、思考、操作、跟唱倾听歌曲35遍。(有意识跟唱)第三乐章一位小朋友创编歌词,唱给大家猜。目标2、3:尝试将形容糖果的词创编到歌曲中,并进行演唱。逐步体验即兴歌唱成功带来的倾听、思考、演唱、合作、体验合作演唱歌曲46遍。第四乐章换成水果应该怎么唱呢?目标1、2、3:学唱歌曲我是一颗糖,尝试将形容糖果的词创编到歌曲中,并进行演唱。逐步体验即兴歌唱成功带来的喜悦。倾听、思考、演唱、合作、体验合作演唱歌曲2遍。尾声同伴互动,集体演唱。目标2、3:将形容糖果的词创编到歌曲中,体验即兴歌唱成功带来的喜思考、自信演唱各自演唱1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