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967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学基础第五篇预防治则康复PPT文档.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治病求本,1、针对病邪的性质 祛除病邪2、针对脏腑功能失调 调整脏腑功能 心:养心安神、宁心安神、清心安神 肝: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脾:运脾、健脾 肺:开宣肺气、通降肺气 肾:温肾纳气,一、治病求本,3、针对生理物质变化虚则补之、实则调之 虚则补之:补气、益气、补血、生血、补精、补阴、滋阴、补阳、温阳、生津补液实则调之:行气、破气、降气、升举中气、行血、破血4、针对病理产物的产生 祛除化解 化痰、化湿、运化水湿、燥湿化痰 化瘀、散瘀、破血,二、扶正祛邪,1、含义:扶正 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多用补虚的方法。祛邪 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多用泻实之法。两者相互为用,相

2、辅相成。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 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则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二、扶正祛邪,2、内容(1)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3)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病证。正虚较急重的,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邪实较急重的,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二、扶正祛邪,(4)先祛邪后扶正:又称先攻后补 适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5)先扶正后祛邪:又称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太虚弱,兼以攻邪,则反

3、更伤正气,三、标本缓急,1、含义: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正气是本,邪气是标;病因是本,症状是标;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三、标本缓急,2、内容(1)急则治其标:标症紧急时,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到先发之本病时的一种治则(2)缓则治其本:标症不急的情况下的一种治则(3)标本同治:标病与本病并重时所采用的一种治则,1.正 治(1)含义:是逆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又称逆治(2)适应范围:正治法适用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3)临床应用:常用的正治法有四种。,四、正治与反治,1.正 治,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的方

4、药来治疗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的方药来治疗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为虚候,用补益的方药来治实则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的征象,采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2.反 治,(1)含义: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则,又称从治。(2)适应范围: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的病证(3)临床应用:寒因寒用:以寒治寒,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热假寒证。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寒假热证。,2.反 治,塞因塞用:以补开塞,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以通治通,用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食积腹痛,泄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等证。,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含义:指治疗疾病时,根据不同的季节、地区和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制订出适宜的治疗法则。(1)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适宜的治疗法则。(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法则。(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法则。,第十七章 康 复 自学,祝同学们,新年快乐 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