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986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下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您的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以”字的用法;了解“弗之怠”的句式特点。2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3、背诵课文第二段,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 学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明初主修元史,后 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平 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马生何许人也?请反复诵读末段并思考:,1、马生姓甚名谁?2、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初步了解了马生?3、马生性

2、格品行如何?何以见得?4、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此类。,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细看注释,完成以下练习。,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填充下表,假借 笔录,宜有之书皆集于此,未尝稍降辞色,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縜袍敝衣处其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鲜

3、肥滋味之享,无冻馁之患,穷冬烈风行深山巨谷,坐大厦之下无奔走之劳,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 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补充下列语段中省略的成分,明确:先达、余、余、余、余,区别虚词“以”的用法,1以衾拥覆 2生以乡人子谒余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俯身倾耳以请5以中有足乐者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4俯身倾耳以请(连词,

4、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5以中有足乐者(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是”组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 事理发展或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或“拿”。),体会“弗之怠”的句式特点,弗:副词,不。之:代词,指学习。“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式代词宾语前置句。全句可译为:不敢放松学习。,1、时人莫之许也2、而辙也未之见焉,读了这篇文章,你想了一些什么?,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前天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后,我想了很多,作者宋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可谁想到这样一个伟人背后却有那么多的心酸事,年轻的他为了求学,不惜

5、在冬天雪地里穿着破鞋去上门请教老师,为了能学到知识他面对老师的责骂却是“礼愈至,色愈恭”,满腹经论让他觉的自己很富有,他不与别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学知识,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而后文所说的“太学生”不是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吗?从小出生在父母的呵护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担心衣,食,住,行,照理来说我们比宋廉幸运的多了,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有远大的抱负,但像宋濂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的学生整天只和别人比吃,穿,对于自己的成绩却不屑一顾,每逢考试都只想多抄几道题目,却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含辛茹苦,只希望儿女都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这能怪谁,只能怪我们自己,光口头说说长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头地,可是做的却与说的相反。天上不会掉下黄金的,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请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俭啬老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疏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 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以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瞩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饿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1、译成现代汉语。2鉴赏本文描写人物的形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