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003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翠玉探究式教学的感悟.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探究式教学的感悟 青岛市市南区 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陈翠玉,自2001年青岛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经过7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师实验素质普遍得到提升,教研气氛浓厚,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交流主题: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一、摸索阶段:课改前期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遵循“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这一思路;而且提出问题的形式都是“你想知道有关的哪些知识?”,猜想也是注重直觉式的“可能大、可能小、可能相同”等,设计实验大都是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出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等等。,

2、二、探索总结阶段:1、解读课程标准,课标是准则 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它可以使教师清楚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可以使学生清楚在学习中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践,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教学情况的教学要求,使之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行动准则、整个学科的评价标准。,附录:08年青岛市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2.要求教师备课有计划性(1)在三维目标上,有一个两年的总体计划。(2)每个学期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出比较详细的目标。(3)针对每个章节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落实相应的目标。,备课时的备学生,是要掌握学生的各种相异构想,并想出解决的办法;上课时主

3、要是如何暴露出学生的各种相异构想,其中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以课堂提问要有充分准备有效提问。,3.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案例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中避免搞成“模式化”,课标中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不是在每一个探究中都要求全部体现,可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偏重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注意每节探究教学的课,内容量不宜太大,从而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1)由浅入深,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例1:在开篇语科学之旅通过阅读一篇探究材料或者安排

4、一个小实验探究,让学生大体了解物理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实验探究,并了解探究的大体过程和方法。,例2:八(上)的第一个探究实验:1-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探究时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何不同,从而找出物体发声的原因。学生可能会利用敲锣、打鼓、弹琴、吹口哨、击掌、用脚跺地、拍桌子、喊叫等方式发出声音,从而得出物体发出声音的原因是撞击、拨动、摩擦、振动等等。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上述不同现象的共同点,即物理本质,那就是振动。本探究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很有吸引力,学生会觉得探究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例3 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5、规律1、本节分成2个探究过程。但是在课堂上全部完成还是做一个,另一个作为家课作业,根据学生情况而定。2、教材中非常清晰地给出了每个探究实验的各个环节,只是相应的内容有部分是空白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安排为本章教材中整节内容,这是经历了前四章七个探究后的又两次探究,这是有前面电路、电流、电流表知识基础作铺垫进行的一个最完整、最规范、难易程度最适度的探究过程,是个典型的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科学处理数据方法,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2)探究实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不一定按

6、教材的探究内容、程序进行探究教学,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挖掘探究的内容、灵活运用并发展探究的思维程序。,例4:八(上)2-1光的传播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光的传播路线提供给学生选择的器材有:激光手电、蚊香、火柴、盛水的烧杯、空烧杯、去了底的大“可乐瓶”、平面镜、喷雾器等。要求:各小组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完成实验,看哪一个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多。,例5:八(上)第四章“物态变化”中的探究可以在学完第一节温度计后先讲汽化和液化再讲熔化和凝固。因为沸腾现象的探究程序比较简单、实验现象更为明显、耗时少、易成功,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要求均与探究熔化现象相似,这样设计既可以为探究熔化规律

7、打下良好基础,也可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落实“会测量温度”这一知识目标。,汽化和液化一节,对应的这节教材内容有详有略,顺序也是从易到难安排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引入实验“酒精在热水中汽化和冷却后液化”换为酒精在黑板上写字不见了、口对眼镜哈气有水珠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可以用大试管代替小烧杯,以缩短实验时间;其中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虽然不是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所要求的内容,但它却是实验探究的良好素材,因此也可以作为本节的实验探究重点。,例6:八(上)的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中的探究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以在前面的学习中增加两个探究实验:一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能:利用电流表或者小

8、灯泡、两个小铁夹、电池、导线、开关,检测铅笔盒中的尺、铅芯、圆规、身上的钮扣、布、盐水、油等物质的导电性能。二是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找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要求做出实验报告,谈出自己的见解。,(3)有侧重性地选择实验探究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即使在课标中要求的科学探究中也不是都要做成完全探究,并且一个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不一样,有的探究适合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有的探究适合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弄清这个探究实验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一项探究能力,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7:八(上)4-1温度计案例1:先让学生观察温

9、度计,通过观察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案例2:在学生建立了温度的概念和介绍了温度的单位后,让学生利用一个小瓶和玻璃棒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同样一节课,科学内容的教学完全相同,但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着重点却完全不一样,案例1中,教师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了这个环节的重点;而案例2却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利用物理知识去设计一个有用的仪器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交流评估能力。,例8:九年级13-2重力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实例可以猜想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

10、密度、形状、所在的位置等多个因素有关。,案例1:先通过推理和演示实验对上述因素进行合并归纳,得到: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所在的位置有关。限于实验条件重点研究: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案例2:先让学生探究“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避开控制变量法),为减小实验误差提供给学生的多个实验物体尽量质量大一些(不超过天平的称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合适。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就会发现不管物体的体积、密度、形状如何,只要质量大的,重力就大,而且所有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等(在误差范围内)。这样学生自己就会得出正确结论。,例9:九年级13-3摩擦力本节课的侧重点可以放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1、的问题猜想上,学生通过各种实例说明、归纳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别人的观点,为教师全面总结、扩展知识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运动方式、运动速度、物体外形、绳子缠绕的圈数等)。当然也可以将重点放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设计”上。,例10:九年级15-4 动能和势能探究一:动能跟质量、速度的关系这个探究涉及到动能的大小受两个因素(质量、速度)的影响,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做可能有些困难,老师要注意引导渗透研究方法方面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的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采用“问题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完整模式引导学生

12、探究,但将“设计实验”和“评估”作为本次探究的重点。,在设计实验中,学生容易出现两个障碍:一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速度和控制速度相同。教师可先铺设台阶,比如“怎样使物体(小车)动起来?”,学生设想好多方案:“用手推”、“让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用物体撞击”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析找到最佳方案;二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比较动能的大小。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找到能体现动能大小的方法,比如:“观察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滑行距离的远近”、“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后撞击同一木块”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找到更直观可行的方法。,探究二:重力势能跟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可放手让学生模仿探究动能的因素自主探究。其重点可放在“猜想与假设”和

13、“设计实验”上。从中让学生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让学生交流汇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探究可以有多种教学模式(详见后面附录)例11:八(上)2-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可以采用模型检验模式进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以采用实验归纳模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采用猜想检验模式,例12:八(下)9-6电动机案例1:通过日常感知引入电动机;观察电动机模型,了解其主要结构,通过进行实验.探究一:“小电动机要转起来要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大胆地猜想出条件。探究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4、启发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探究三:“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探究四:“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能受力转动吗?”,通过演示并讲解课件,使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案例2:用拍手小游戏与学过的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奥斯特实验现象进行类比并推理出新的探究课题:“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找到所需器材,建立初步的实验的装置图,通过实验来检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优化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什么有关”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探究课题:如何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能连续转动?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逐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也为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奠定基础。,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青岛市对探究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透镜式教学模式、科学哲学与物理探究建模等书已经出版发行,广大一线教师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和所在学校学情的教学模式。,我相信:通过我们全体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够让学生向往并愉悦地在物理的课堂上成长!,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