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008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地理基础——地图的基础知识.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地图的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地理基础知识,昌江中学 张海龙,高三地理复习,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通过制图综合,将地球(或其他星球)环境诸要素缩绘于平面,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相互联系及分布特征。,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里向外逐渐降低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里向外逐渐升高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处“凸”的狭长区域中心连线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处“凸”的狭长区域中心连线陡崖:等高线重合,直观地表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高低和坡度大小,(a一般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

2、右东;b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c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4,一、地图概念:,1、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判读,2,3、地形剖面图:,地图三要素,(a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b表示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C比例尺的大小:大大于或等于十万分之一、中在十万分之一到一百万分之一之间、小小于或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特点: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3、(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或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练一练,5、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1、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世界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回答(1)(2)题。,(1)甲图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西南 B、东北 C、东南 D

4、、西北,(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A,B,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1、用景观图与等高线地形图对照理解等高线特点、判读及应用,景观,等高线,2、分析图示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3、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续表,续表,4、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分析生产布局,(1)选点,(2)选线,(3)选面,练一练,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4)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1)虎山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约为()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乙村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多泥石流。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B,B地降水多,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