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0157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9.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 Course in Logic,主讲人:何向东,-进入-,逻辑学教程,第九章 论辩逻辑,第一节 论辩逻辑概述,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论辩逻辑,论辩:人们消除争议求取统一认识的言语交际行为。论辩的基本原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论辩的方法:论证(立);反驳(破);辩护(既破又立)。论辩逻辑:研究论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规则的言语交往逻辑。论辩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论辩现象和论辩活动。,2023年5月9日星期二,4,论辩与推理,论辩与推理的联系:论辩的论题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辩的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辩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论辩与推理的区别:思维过程的方向不

2、同。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构成命题、判断的要求不同。最根本的区别:论辩是由推理组成,但推理不一定是论辩。论辩的作用:能阻止欺骗和邪恶行为的得逞。提供了一种教育公众的方法。能让我们看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种防御手段。,第九章 论辩逻辑,第二节 论证,2023年5月9日星期二,6,论证,“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如果生物不是发展变化的,那么,古生物和今天的生物必然一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古生物和今天的生物形态、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生物是发展变化的。”这段话是一个论证。它用“如果生物不是发展变化的,那么,古生物和今天的生物必然一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等真实的判断,来确立“生物是

3、发展变化的”这个判断的真实性。,论证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判断的真实性,通过推理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的言语交际行为。例如:,2023年5月9日星期二,7,论证的构成,任何论证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论题(论点)是论证中真实性需要确立的命题。论题是论证的对象。例如:上例中的论题是“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论据(理由)是论证中确定论题真实性所根据的判断。例如:“如果生物不是发展变化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都有很大的差异”等几个判断就是论据。论据是回答“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方式是论据与论题的联系方式,即由论据推出论题所运用的推理形式。论证方式是回答“怎样论证”的问题,即怎样从论据中推出

4、论题。例如:论证“生物是发展变化的”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2023年5月9日星期二,8,论证的作用,1、论证在探索真理、证明真理方面有重要作用。实例如下:1869年前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根据当时的科学成果,这一定律认为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门捷列夫根据周期律,从理论上论证了一些当时未发现的元素,如锗、镓等的存在,甚至对这些元素的某些性质作了描述,这些都被以后的科学发现所证实。2、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也经常伴随着论证。3、逻辑论证在宣传真理、驳斥谬误方面也有重要作用。,2023年5月9日星期二,9,论证的分类,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0,

5、必然性论证,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例如:基本粒子是可分的,因为所有物质都是可分的,基本粒子是物质。完全归纳论证是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的论证。例如:对“零族所有元素都是惰性气体。”进行真实性论证时,就可运用完全归纳论证。即对氮、氖、氩、氪、氙和氡六种气体一一作考察,得到它们各自都具有“是惰性气体”这一性质,从而推导出“零族所有元素都是惰性气体。”这一结论。,必然性论证是运用必然性推理确定论题真实性的论证。它包括演绎论证和完全归纳论证。,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1,或然性论证,或然性论证包括不完全归纳论证(例证法)、类比论证及喻证法等。例证法:应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进行的论

6、证。类比证法:类比证法是运用类比推理进行的论证。喻证法:也叫比喻证法,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的论证方法。,或然性论证是运用或然性推理形式的论证。或然性论证只能确定论据和论题间的或然联系,即由真实论据确定论题可能真实。,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2,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是从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直接论证的要素和形式:论题:A;论据:B,C;论证方式:B和C,合乎推理规则地推出A。间接论证:是通过确定其他判断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间接论证通常有反证法和选言证法两种。,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3,反证法,反证法的论证过程:论题:

7、p;反论题:p;论证:p虚假。根据排中律:p虚假,故p真。反证法具体步骤:1、欲证论题“A”为真,先做出假设“A”为真;2、从“A”出发进行推理,得到了虚假的结果;3、由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由后件假则前件必假,知“A”为假;4、再根据排中律,知“A”为真。,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即反论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间接论证。,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4,选言证法,选言证法的论证过程:论题:p。或p,或q,或r。非q,非r。所以p。选言证法的实例:小偷或由门进来,或从窗进来,或从烟囱进来,或预先藏在屋里。他不是从门进来的,不是从窗进来的,也不是预先藏在屋里的。所以,他是从烟囱

8、进来的。,选言证法是运用选言推理来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确定除论题所指的那种可能外,选言判断所包含的其余可能都是虚假的,从而推出论题的真实性。,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5,论证的评估,论证的评估是对论证的强度(论证的有效性)的确定。论证的评估包括:1、确定论证对论题的有效性(推理强度);2、确定论证前提的真实性。推理强度的评估标准:1、如果论证只包含演绎推理,则推理强度便为演绎。2、如果论证只包含归纳推理,则推理强度或为归纳或为谬误。3、如果论证是包含演绎与归纳的混合推理,但不包含谬误,则推理强度或为演绎或为归纳或为谬误。4、如果论证是包含有谬误,则推理强度或为谬误或为演绎。,202

9、3年5月9日星期二,16,推理强度的划分,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7,评价论证的一般步骤:,3、决定基本前提的真实性,将推论强度与之加以综合,形成对论证强度的总体评价。,2、对推理进行分析并考虑各种可能情况,并按结论在表达推理的箭头旁标上“D”(演绎)、“I”(归纳)、“F”(谬论)。如果论证是复合的,则对单一推论所进行的评估综合为对论证包含的推理强度的总体评估,然后在图表旁画上小方框,里面写上总体评估的结论。,1、画出论证的结构图。,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8,论证的建构,论证的建构,确立论题(结论),寻求共识,考察并说明反例,清晰明确地组织论证,要建构一个论证,首先要明确论辩的论题

10、,作为论证的前提不仅应该为真,其真实性还要为论证者和接受者双方所认同,论证者有必要对一些反例进行必要的说明,论辩应该以适合群众理解和接受为基本指导思想,建构有说服力的论证不仅有助于探求知识阐述真理,也是有效地评估他人论证的一个基本逻辑要求。,一个有效论证的根本特征:论证者由接受者(听众或读者)承认的前提或假设出发,通过合乎理性的推理程序,建立自己所要阐明的思想或命题。,第九章 论辩逻辑,第三节 反驳,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0,反驳,论证与反驳1、论证的目的是确立命题(论题或论据)为真,因此可称为立论。反驳的目的是确立命题(论题或论据)为假,因此可称为驳论。2、论证了一个命题为真,就判明了

11、与其相矛盾的命题的虚假性;论证了一个命题为假,就判明了与其相矛盾的命题的真实性。反驳的方法反驳论题:依靠原理、事实来确定某一论辩的论题的虚假性。反驳论据:依靠原理、事实来确定某一论辩的论据的虚假性。反驳论证方式:指出对方不能从论据正确地推出所要论辩的论题,即对方的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根据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某一个论证的论题虚假或论证不能成立的言语交往行为。通常由反驳的论题、反驳的论据、反驳的方式组成。,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1,反驳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反驳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反驳与非必然性推理反驳,也可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必然性推理反驳:就是运用必然性推理(演绎或完

12、全归纳)进行的反驳。运用演绎推理形式的反驳称为演绎反驳,演绎反驳最常用的是归谬反驳法。非必然性推理反驳:就是运用非必然性推理(不完全归纳或类比)进行的反驳。直接反驳:就是引用真实判定直接确定某命题的虚假性。例如:有人说:“人都是自私的”。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不是自私的,因此,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间接反驳:通过论证与被反驳的命题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的真实性,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的虚假。例如:为反驳“所有的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以论证“有的哺乳动物不生活在陆地上”的真实性。,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2,归谬法的两种形式,归谬法是由被反驳的命题(论题或论据)推出

13、荒谬的断定,然后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由否定后件得到否定前件,从而确定被反驳的虚假性。通常有如下两种形式:,1、从被反驳的命题中推出假命题,进而否定被反驳的命题。被反驳的命题:p设:p真反驳过程:1、如果p真,那么q,2、非q,3、所以,并非p真,4、因此,p假。,2、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进而否定被反驳的命题。被反驳的命题:p。设:p真反驳过程:1、如果p真,那么q,2、如果p真,那么非q,3、所以p真,则q而且非q,4、因此,p假。,第九章 论辩逻辑,第四节 辩护,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4,辩护,辩护的三个要素:辩护的论题、辩护的论据、辩护的方式。辩护

14、的特征:辩护不同于一般的反驳,辩护具有保护自己观点的特征,故又叫辩解。法庭辩护:法庭上的辩护发言是法庭论辩的重要内容。这种辩护一般是指被告及其辩护人对起诉涉及的指控所作的申述和辩解。,辩护:在论辩过程中,如果受到对方的责难,为了保护自己,论辩都必须在反驳对方的同时,重新论辩我方命题的真实性,这就是辨护。,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5,辩护的模式与方法,辩护的模式一般有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双方议定辩护的方式规则。(2)开始阶段:双方表明各自的观点,确定争议所在。(3)辩护阶段:双方提出自己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4)结束阶段:理想的结束是分歧的消除。辩护的常用方式:(1)以退为进法

15、;(2)以攻为守法;(3)解析法;(4)援例法;(5)移植法;(6)逆辩法;(7)概念分离(语义上行)法;(8)反围攻法,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6,辩护的方法,1、以退为进法 在论辩过程中,对方反驳了自己的命题,并且提出了似乎有理的论据,辩护方不妨先让一步,承认对方的局部真理。实例:篇中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了,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达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16、2、以攻为守法 以攻为守法是一种积极的防守方法。论辩者在辩护过程 中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势,迫使对方转向自卫,从而丧失继续攻击的能力。实例:吉米卡特竞选美国总统时,一位反对派的女记者采访他的母亲。记者:卡特说过假话吗?卡母:说过,但那都是善意的。记者;什么叫善意的假话?卡母:比方说,您刚才进门的时候,我说您很漂亮。,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7,辩护的方法,3、解析法 指在辩护中,论辩者不先正面地申述自己没有做过某事,而是巧妙地解释和分析自己为什么不会做某事,这样就从因果关系上彻底消除了对方指责。实例:世说新语贤嫒篇说,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赵飞燕诬陷才女班婕好曾向鬼神诅咒过成帝。成帝大怒,传讯班婕

17、好,聪明的班婕好辩护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能蒙福,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4、援例法 指在辩护中,论辩者援引历史先例为自己的言行辩解。实例: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东汉恒帝宠信宦官张让,当时任隶校尉的李膺处死了张让的弟弟杀人犯张朔,桓帝责问李膺为什么“不先请便加诛辟”?欲治李膺死罪。李膺辩解说: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8,辩护的方法,5、移植法 利用对方的某种心理,不露声色

18、地把自己的观点移植给对方,从而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辩护。实例:资治通鉴周纪记载,战国时魏文侯吞并中山,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文侯群臣说:“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是“仁君”,唯独任座说: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封君之子,何谓仁君!魏文侯很不高兴,又问翟璜,翟璜也说是“仁君”,文侯问他怎么知道的,翟璜说: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6、逆辩法 指在辩护过程中,论辩者似乎在为对方辩护,而实际上只是一种策略。实例:晏子春秋内篇记载,齐景公的爱马暴死,景公怒,命人肢解养马者,晏子使用逆辩法为他辩护。晏子:古时尧舜肢解人,从何躯始?景公:以属狱。晏子:此不知其罪死,臣请为君数之,使自知其

19、罪,然后属之狱。景公:可。晏子: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一杀公马,使公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当死罪三也。,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9,辩护的方法,7、概念分离法 指辩护者从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论辩对方使用概念不当,从而达到辩护的目的。实例:某市审理三个中学生的流氓罪一案,起诉书指控他们“在大街上看见两名青年,即生邪念,在女方身后尾随,追赶女青年,多次用语言调戏、纠缠,大耍流氓行为。”辩护人应用概念分离的方法,剥离了起诉书中的一些不当之词,如“邪念”只是心理活动,“尾随”可以理解

20、为跟在后面走,“语言调戏”未必构成犯罪,“纠缠”含义也不明确。8、反围攻法 有时论辩者必须面对众多的论敌,处于四面包围之中。这时,只要把参与围攻的所有论敌看作一个对手就行了。实例:东汉末年,诸葛亮下江东,舌战群儒,终于各个击破。不过,对方虽然是个整体,但成员间也有区别。“擒贼先擒王”,要把对方的代表人物或代表观点作为反驳的主要目标。诸葛亮就是重点制服张昭的。,第九章 论辩逻辑,第五节 论辩的逻辑原则,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1,论辩的逻辑原则,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律,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论辩的逻辑原则是人们在运用词项、命题去进行推理论辩时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准则。,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

21、同时为真,必有一假,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必有充足理由,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2,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关系,三者可以相互转换:(pp)(pp)(pp)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1)侧重点不同:矛盾律规定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排中律规定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同假必有一真。(2)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互相否定(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排中律只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3)逻辑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肯定;排中律要求对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得同时否定。(4)违反的逻辑错误不同:违反矛盾律则“自相矛盾

22、”;违反排中律则犯“两不可”的错误。(5)作用不同:矛盾律是间接反驳的逻辑依据;排中律是间接证明(反证法)的逻辑依据。,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3,论辩的规则,一、关于论题的规则(1)论题必须明确:论题是论辩的对象,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论题不清”的错误。(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在论辩过程中,论题只有一个,并且在整个论辩中保持不变,这就要遵守同一律的要求。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论辩的规则从论题、论据、论辩方式这三个方面提出要求:论题必须明确而同一;论据必须真实而不循环;论辩方式必须合乎推理规则。,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4,论辩

23、的规则,二、关于论据的规则(1)论题必须已经确知真实:论据是用以支持论题真实性的根据。论据如果不真实,那么论题的真实性就不能成立。如果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下两种逻辑错误:虚假论据(理由虚假):用不真实的判断做论据。预期理由:以真实性尚未明确的判断做论据。(2)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于论题的真实性:论据是用来论辩论题的,所以论据的真实性必须独立于论题的真实性,即不能由论题直接或间接推出论据,再由论据推出论题。如果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下“循环论辩”的错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5,关于论辩方式的规则,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常见“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1)推理形式不正确。

24、例如:“刘东是体操运动员,因为体操运动员都肌肉发达,身体健美,而刘东肌肉发达、身体健美”。这个论证,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2)论题和论据不相干。虽然论据可能是真的,但论据与论题没有逻辑联系。,论辩方式的规则是从论据应当推出论题,即从论据的真实性能合乎逻辑地推出论题的真实性。,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6,(3)论据不足:论据只是论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实例:有人从“某人年满18周岁”,就断言“他一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以人为据:论题的真实性不是靠论据的真实性确定,而是根据有关人的身份或表现加以确立。(5)以相对为绝对:将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真实的判断绝对化,当作

25、是无条件的真实判断。,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7,本章小结,基本内容论辨逻辑、论辨的概念,论辨的三种方法。论证的分类、反证法。反驳的种类、归谬法。辨护的常用方法。论辨的四条基本规则。重难点反证法与归谬法的联系与区别。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关系。常见“推不出”的逻辑错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8,同一律,公式:A是A;pp。同一律的逻辑要求:(1)对词项的要求:必须保持词项内涵和外延的同一性。不能用同一词项指称不同的对象,表达不同的概念;不能用内涵和外延不同的词项当作同一词项,否则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2)对命题的要求:必须保持命题内容的同一性,不能用内容相似或不同的命题

26、代替原命题,否则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9,矛盾律,公式:A不是非A;(pp);矛盾律的逻辑要求:(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致性,不允许自我否定,违反了这一逻辑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2)对词项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同一个词项指称不可共存的两个属性;一个词项不允许包含有互相否定的内容。(3)对命题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承认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都是真的。,2023年5月9日星期二,40,排中律,公式:或非;pp。排中律的逻辑要求:(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加以否定,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个是真的。(2)对词项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某一论域中的任一对象,要么承认它属于词项A的外延,要么承认它属于词项非A的外延。(3)对命题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具有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加以否定,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个真。,2023年5月9日星期二,41,充足理由律,公式:真,因为真并且能推出。其中A代表真实性需要确定的判断,B代表用来确定A真的判断。这里B就是A的理由。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1、理由真实;2、论断和理由之间必须有推出关系。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理由虚假”、“推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