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0403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1章复习学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1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 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学习重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1、化学是在 , 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的自然科学。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 , , 。3、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其主要步骤为 4、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沸点5、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方程式(常温), 、(加热) 。与水反应现象 ;说明钠具有 的性质反应方程式 。6、钠的保存方法: 。7、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8、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方程式 ;氯水的主要成份 ,其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 (2)与金属反应:与铁,铜 、

2、(3)与非金属反应:氢气 反应现象溶液颜色反应方程式氯气与氢气 氯气与铜反应 氯气与铁反应(4)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原理),漂白粉的主要成份 ,有效成分 。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10、物质的量1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步骤1. 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

3、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9转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

4、漏水。方法是:加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擦拭干净,一手按住瓶塞,另一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把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转动180后,将瓶倒立,重复一次。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4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误差分析1称量:若称量物错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配出的溶液浓度偏低。因为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液未转入容量瓶,配出溶液的浓度偏低,因为溶质少了。3量筒量取计算浓溶液体积时仰视刻度,浓度偏大,因为实际值比仰视读数偏大。4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筒(或移液管)

5、,则浓度偏大。因为量筒(或移液管)在刻度时,没有把附在器壁上的残留液计算在内,用水洗涤反而使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浓度偏大。5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浓度偏大;因为配出的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实际体积偏小。6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小。因为溶液凹面最点高于标线,滴水过多,溶液体积偏大(若俯视定容则相反)。7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滴水至标线,浓度偏小,因为刻度容量瓶标线时,对溶液体积变化作了考虑,补滴水,反而使体积增大。8配NaOH溶液,称量NaOH固体时在托盘上垫纸或直接称量,会使浓度偏小,因NaOH会潮解,称取的NaOH质量少于所需质量。9定容时滴水超过了刻度线,

6、后用滴管吸出至刻度线,浓度偏小,因溶质减少了。1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 。(2)推论一,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推论二,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推论三,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推论四,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13、混合气体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4、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必修1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2. 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含义,学

7、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分辨强弱电解质;3. 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习重点】: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2. 区分电解质、非电解质;掌握常见强酸、强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物质 ( 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有的元素还能形成多种单质,即同素异形体,如 。(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物质 ( 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 (填不同或相同)的

8、化合物,如 。2、物质分类(1)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通常把化合物分为 , , 和 。(2) 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例如 ; 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例如 。(3)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金属的化学通性: 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碱的化学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酸的化学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 变色 盐的化学通性: 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分散系的概念: 。(2)、分散系的分类和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分子或粒子集合体大量分子或粒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9、均匀、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分散质是否透过滤纸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Fe(OH)3胶体、蛋白质胶体、烟、云、雾(3)、胶体: 概念: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之间的分散系. 性质:A、丁达尔现象: . 丁达尔现象的形成原因: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 B、聚沉: 胶体聚沉有那些方法: C、电泳: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 电泳过程中胶粒的移动方向: D、渗析: 渗析的应用: 第二节 电解质1、 电解质及其电离(1)概念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 (2)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 Na2CO3、CuSO4

10、、BaCl2(3)酸碱盐的定义:(根据上述电离方程式来判断) 酸: 碱: 盐: (4)溶液能导电的条件是: (5)在使用电解质、非电解质这两个概念判断一种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时,一定要抓住这两个概念最本质的问题:物质一定是 ;条件 或 ;性质 与否;实质是否 。2、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 称为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用离子符号表示(改)删掉左右两边一样的离子(删)检查所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配平,既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查)(3)离子反应的应用检验离子是否存在 检验SO42的方法:检验Cl的

11、方法: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1、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化合价 , 电子,被 (发生 反应),是 剂(有 性)。化合价 , 电子,被 (发生 反应),是 剂(有 性)。2、常见的氧化剂有 ,常见的还原剂有 。3、阅读教材,了解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情况的方法,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性、还原性与某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12、有关,与得失电子数目无关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有以下一些规律:、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比较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其阳 离子的还原性由弱至强。K+ Ca2+ Na+ Mg2+ Al3+ Mn2+ Zn2+ Cr3+ Fe2+ Ni2+ Sn2+ Pb2+ (H+ ) Cu2+ Fe3+ Hg2+ Ag +、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相应离子还原性越弱。 F O Cl Br I S F- O2- Cl- Br- I- S2-、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同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

13、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Cl-和S2-只具有还原性,Cl+7 和S+6只具有氧化性,Cl +1、Cl+3、Cl+5和S+4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可记忆为“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小于还原产物。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画出图示(教材P57)6、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小结:、铁单质具有还原性,能将硫酸电离出的H+还原为氢气离子方程式为_、含有Fe3+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可氧化Zn Cu (以及Al Fe S2- I- SO2)等还原性物质。如FeCl3遇铁,可将

14、铁原子氧化为Fe2+,自身被还原为Fe2+,离子方程式为_; 此外,还可以氧化其它物质,如:与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 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其化合物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氧化性:能与Zn、Al等活泼金属作用,表现氧化性,如:与Z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还原性:可被Cl2 ,HNO3 (以及 Br2 , O2, H2O2, KMnO4)等氧化剂氧化, 如:与氯水等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思考】 如何检验Fe2+和 Fe3+ ? 讨论:、为什么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常常加入铁钉或铁粉?必修2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15、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学习重点】:1、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性质 2、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性质 3、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性质 4、海水中的元素及其性质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一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金刚石: 的晶体,正八面体结构,是最硬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2、石墨: 色,有金属光泽 的固体,质软, 性良好。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3、C60分子: 色的固体,常储存在 等有机溶剂中。因其结构像足球,故名足球烯。它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以发现了管状单质纳米管,其用途也将不断扩大。4

16、、同素异形体 由相同的 组成的 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 、 、 ,氧的同素异形体有 、 ,磷的同素异形体有 、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碳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色态溶解性热稳定性与HCl反应与NaOH反应与CO2反应转化用途 例1如何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洞的形成过程 (2)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碳

17、在无机物间的转化高炉炼铁高炉炼铁的进程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原料是 、 ,但实际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 。相关反应为:a、一氧化碳的生成:C + O2 CO2、 。b、氧化铁的还原: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燃烧在木炭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着碳单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CCOCO2O2不足O2充足O2Ca、CCO: 。b、CCO2: 。c、COCO2: 。d、CO2CO: 。水垢的形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自来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在壶底积聚便形成了水垢。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碳在无机物和有机物间的转化例2、把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若在

18、上述溶液中继续通入CO2直到过量,则发现有细小晶体析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写出该晶体制成的水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稀H2SO4_ _;KOH溶液_ _;第二节 氮的循环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参考 教材P 73 图3-2-2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氮气与氧气反应:通常状况下氮气和氧气 ,但在放电条件下,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色, 溶于水的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与氢气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金属镁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 色的气体, 溶于水, 毒.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19、。二氧化氮: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 毒。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氮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3、氮的固定概念: 的方法叫氮的固定。分类:可以分为 、 。4、氨与铵态氮肥氨物理性质 氨是 色 气味的 体。 喷泉试验实验现象:形成喷泉,且烧瓶内液体呈红色。实验结论:氨气 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了使溶液显 性 的物质。化学性质A、与水的的反应氨 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约溶解 体积氨。氨的水溶液叫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 和H2O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3 H2O),NH3 H2O可以部分电离成 和 ,所以氨水显

20、 性。氨溶于水的过程中存在着下列可逆反应:NH3 + H2O NH3 H2O NH4+ +O H- 。NH3 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 和 。B、氨与氯化氢的反应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生成氯化铵,该化学方程式为 。C、氨与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氨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参考教材P79 图3-2-12在实验室,常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例如把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加热可制得氨气。该化学方程式为 。用湿润的 试纸放在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可以看到,加热一会儿后, 试纸变 ,这说明氨气已经充满试管。应立即停止加热,并将多余的氨气吸收掉,避免 。若要制取干燥的氨气,可使产

21、生的氨通过干燥剂。在实验室,通常是将制得的氨气通过 以除去水蒸气。【注意】由于氨水受热分解也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有时也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得到氨气。NH3H2O NH3 +H2O另外,把浓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也可以制得氨气。铵盐铵盐受热分解有些铵盐受热可分解产生氨气,NH4Cl受热会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碳酸氢铵在30以上,即可分解,NH4HCO3 NH3+ CO2+H2O ,在储存碳酸氢铵时,应 包装并放在 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铵盐与碱反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就是铵盐与碱反应的例子。其他氨盐都可

22、以与碱反应产生NH3。(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使用)写出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铵根离子的检验:步骤:在含有NH4+的溶液中加入 并加热,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成 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4+。5、硝酸及其应用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 色、 挥发、 刺激性气味的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 试剂瓶中,放置在 处。化学性质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石蕊试液变 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 (H+作用),随后 (氧化作用)。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该化学方程式为 。硝酸越浓,越 分解。浓硝酸久置呈黄色,是由于

23、。 强氧化性1、与金属的反应Cu 与浓HNO3: 。Cu 与稀HNO3: 。【注】:a、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 )叫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 、 等溶解。b、常温下浓HNO3使 、 钝化 2、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与浓HNO3的化学方程式: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光化学烟雾 水体的富营养化酸雨: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也能形成酸雨。第三节 硫的转化一 、自然界中的硫硫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状态 、 1、 硫单质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 。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 色或 色的固体;很脆、易研成粉

24、末; 于水, 于酒精, 于二硫化碳;硫的熔点、沸点都不高。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铁与硫: ; 铜与硫: 。事故处理:实验室洒落在地上的汞,可在表面洒上一层 。与非金属反应H2 + S H2S,该反应表现了硫的 性。S+O2 SO2,该反应表现了硫的 性。与强碱的反应6KOH + 3S=2K2S + K2SO3 + 3H2O该反应表现了硫的 性和 性。【思考】:实验室中除去试管上沾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 2、二氧化硫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 色、 气味的 毒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 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

25、价是 ,因此,二氧化硫既有一定的 性,又有一定的 性。例如,SO2 + 2H2S= 3S+2H2O;SO2与 O2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生成SO3,SO3也会分解成SO2与 O2,此反应也是一个 反应,该方程式为: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品红溶液的颜色 ,当给试管加热,溶液又变成 , 3、硫化氢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 气味,有剧毒,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化学性质弱酸性:完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还原性:与SO2反应: 与Cl2反应: 。实验室制法: FeS + H2SO4=FeSO4 +H2S4、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 体,熔沸点低。三氧化硫是 的酸酐,与水反应生成 5、硫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 液体。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硫酸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