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素材与综合活动课堂融合初探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素材与综合活动课堂融合初探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土素材与综合活动课堂融合初探-以“中国的土地资源”为例为了激发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我设计了中国的土地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以农村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土地资源为例,吸引学生参与有关土地资源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进行思考、查找资料和合作讨论,针对他们自己搜集的有关土地资源的概念和信息,创造开展探究式研究的机会。希望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活动,全面认识耕地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词:综合实践探究活动乡村素材土地资源虽然探究活动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更具吸引力和更有意义的学习,但实际上吸引学生参与到探究
2、学习过程中是很难的。用什么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老师首先要预设好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是农村学生,但是通过课堂学习情况观察,大部分的学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耕地和农作物的认识几乎是“熟视无睹”。并且许多学生的认识是错误的。我在这里给出了一个综合实践教学案例,展现如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展示,吸引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对家乡土地资源的探究活动,从而对土地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次探究活动从以下几个环节开展。活动一:首先,我提出问题:“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是不是等同于土地面积?”学生2人一组,讨论他们的想法。在学生们讨论时,我在教室里巡视以获得
3、学生的观点。经几分钟时间,我们要求学生与全班同乎分享他们的想法。在这个早期阶段,对所有的想法,无论是否正确,我们全部接受。尽管学生们想知道哪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我的目标是让他们明白,不确定性和推测是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我们以这种方法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老师是重视的,不管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他们都有了继续探究的兴趣。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回答找依据。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或者不同的途径如班级多媒体、课程资源等来查找资料,最终得到答案“土地和国土,严格地说不是一个概念。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它的
4、下层和上空。就国土资源而言,它包括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等。其中,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答案正确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信心和鼓励,答案回答错误的同学,在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中学到了一些搜集信息的经验。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大胆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我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土地与土地资源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难住了大家,但有了第一次的学习经验,学生很快利用教室内的学习资源找到答案:“土地与土地资源也是有区别的。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
5、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用以创造财富、产生经济价值的这部分土地。但是目前人们还很难断定,哪部分土地是绝对不能利用,不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绝对无经济价值的。所以,土地和土地资源在习惯上是通用的。”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巩固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对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初步了解了土地的内涵,明确了土地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也为下一个探究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活动二:学生明确了土地资源这个概念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我展示了一张中国土地类型分布图,并对怎么读图做出说明,要求学生根据图例和注记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特点是什么?2、
6、哪种土地类型面积最大?3、耕地类型在土地资源中所占比例情况及原因。4、我们家乡主要是哪种土地类型?在学生们讨论时,我在教室里巡视倾听他们的讨论,对一些读图困难的学生再加以指点,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随后鼓励学生用文字写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有地理学科知识的支持,有的同学很快就写出答案: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耕地、林地、草地等。草地所占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占比重相对较小;可利用的耕地不足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我们的家乡土地类型主要是耕地。看到学生已经把已有知识迁移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后,为了激励学生更深一步的思考探究,我希望他们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解决问题,但不能单纯的依赖搜集的信息来解决
7、问题。“能不能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表达?”几分钟后,一位同学首先画了一幅“中国地形分布饼状图”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他的启发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动手,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一位同学展示了一幅彩色“中国地势三级分布图”,一位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的平原地区画上了密密麻麻的小人,来说明我国人多耕地少的现状。还圈出家乡所在的大概位置。这一环节学生的表现可以说是在我的意料之外,他们用积极思考和行动证明了他们不仅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并且已经开始建立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新见解、新知识和新思维。这个过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这说明老师在指导时,应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8、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在与学生交流对话中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的点拨、提供参考意见,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为主动探究,并从主动探究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活动三:我适时总结到:“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土地的重要性,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我国的耕地不足,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做好耕地保护是事关安全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完全可以通过身边的土地案例,对耕地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制作一份耕地使用调查表,全面了解家乡耕地的情况,比如你们村耕地的总面积是多少、家庭单位拥有耕地的数量、有没有不合理使用耕地的现象等问题。请同学们讨论本次调查表应
9、涉及哪些问题,大家讨论后进行汇总,挑选有代表性又容易实施的问题,制作一份耕地情况调查表。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讨论,记录。老师巡视指点,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确定调查表包括以下基本问题:1 .我家里有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全国耕地面积是多少?2农作物一年可收获几次?(结合当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可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尽量用地理的语言向家人解释本地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分布的规律。)3一亩地一年产出是多少?全国耕地总产出大概是多少,14.4亿人口平均获取粮食是多少?1.1. 村干部了解土地包产到户那年人均可分配耕地是多少,现在是多少?5.人均耕地数量增加或减少有哪些原因?6.怎么解决不合理的耕地占用问
10、题?活动四:推进与实施是实践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尝试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启发和帮助同学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以便高效推进活动的开展。设计好调查表后,教师和学生进一步讨论社会调查在推进与实施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以方便下一活动环节的开展。1、搜集数据,学生可独立,也可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2、实地考察。在家长的帮助下,到田间地头亲身观察耕地的种植及地面附属物,直观了解并讨论耕地减少或增加的原因,从自然原因(比如抛荒、塌陷、土地质量下降)和人为原因(比如人口的增加、建筑、道路交通、工业用地等)、还有新农村的建设,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列表记录。3、解决的
11、方案:学生结合语文议论文的写法,写一篇小论文,对耕地实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整理,讨论探究并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也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力,画一幅以“节约用地”为主题的科幻画。通过完成该任务,学生对“人类为什么要保护耕地?”这一主题问题进行头脑风暴,从“为什么”到“做什么”再到“怎么做”层层设问,进而再设计若干解决问题的任务。从不同的视角聚焦耕地与人类的活动的关系,提出开放性,有价值的问题。并对耕地的使用和今后的发展,做出初步的了解和判断。本实践活动设计是利用学生身边的土地资源进行探究活动,因为具有亲身体验而时学生感到亲切,所以学生在实施活动时兴趣会更高,思维更开阔。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树立“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考文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