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71233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1.画蛇添足楚有祠ci者,赐其舍人卮zhi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词。其:(他的)之:(指酒)遂:(于是)亡(没)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蛇固无足,子安为之足?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替它添上脚呢?3、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画蛇添足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答:告戒人们不要做多余的事。2.苏东坡北归东坡还至庾岭上,少憩村

2、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宜为谁?”曰:“苏尚书J翁日:“是苏子瞻欤?”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一诗于壁间云:“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宋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D东坡:苏东坡,即苏轼。曾贬官至惠州、僧州(今广东、海南一带)。庾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苏尚书: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故称苏尚书。鹤骨霜髯(rdn)心已灰:这是苏轼形容自己的形态与心情。文化常识古人“名”与“字”的用法。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别号)等。在社会交际中,一般称对方的字或号,以表示尊敬。如上文“是苏

3、子瞻欤”,意为这是苏子瞻吗?苏轼,字子瞻。那翁称苏轼为“苏子瞻,是表示敬意,也可问“是苏东坡欤。而绝不能说“是苏轼欤”,因为当时苏轼就在旁边,直呼对方的姓与名,乃是不尊敬,不礼貌。而他自己称自己,则只能说名,如“吾乃苏轼也”,而绝不能说“吾乃苏子瞻也”。思考与练习口.解释:从揖题2.翻译:少憩村店官为谁我闻人害公者百端是天佑善人也3.理解:“曾见南迁几个回”的正面意思是什么?【参考译文】苏东坡被调回,到了庾岭这个地方,在一个野外的小里休息一下。有个老者问东坡的随行人员:这个人大概是谁啊?回答:是尚书苏东坡啊。老者说:难道就是苏子瞻吗?回答说是啊。于是就上前给东坡拜会说:我听说有人想尽办法来害您

4、,今天您得以调回,是上天保佑好人啊。东坡听了含笑而谢。并且在小店的墙壁上写了一首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参考答案】1 .跟随拱手写2 .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做官的人是谁?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3 .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3.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注】曰:名叫。素:白色的。缁(zi):黑色。扑:打、敲。向者:刚才。1 .解释下列加点字。(1)天雨()(2)

5、子亦犹是也()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3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上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作是你,你也会像它这样做的。假如让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1 .(1)下雨(2)这样2 .假如让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3 .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责怪他人,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或任何事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辨别其外

6、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本质。4 .严君平不仕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日:“无以自发J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日:“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而役未息,昼夜汲汲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惭。君平叹日:“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注释卜:卜卦算命。担石:旧时重量单位。人定:半

7、夜时分。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文言知识“无以”及其他。“无以”在文言中是个固定结构,相当于“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上文“无以自发”,意为没什么用来可作自身发展的资本。又,鸿门宴:“项王无以应。”意为项羽没什么用来回答的。“无以”的反面是“有以”,即“有办法可用来:如“有以活人”,意为有办法使人活下去。思考与练习1 .解释:仕讫肆具乃谬然2 .翻译:奈何以不足奉有余?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3 .“吾病耳,非不足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我有病,并非感到不满足;我给人治病,不是不想做官;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我有弱点,不是不想做官。【参考译文】严遵,字君平,是四川人。隐居不去做

8、官,常在成都市给人算卦,每天可也获得百钱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算卦结束,关了店铺放下帘子,做写书这件事。蜀有一个叫罗冲的富人,问君平说:“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君平说:“没什么用来可作自身发展的资本。”冲为君平准备好车字马匹衣服粮食,君平说:“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我富余,而子贫乏,为什么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冲说:“我有万两黄金,你没有一石,还说有余,不是荒谬吗?”君平说:“不是这样。我从前夜里住在你家,半夜还没休息,夜以继日的忙碌而不曾有过满足。现在我靠算卦为生,不下床而钱自至,还剩下百余个,尘土有几寸厚,不知到干什么用,这不是我富裕你贫乏吗?”冲很惭愧。君平叹曰:“给我财物的人,

9、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所以不做官。”【参考答案】1 .做官结束店铺备办却荒唐这样2 .为什么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3 .5.郑玄对应劭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说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QD之徒不称官阀J劭有惭色。(选自后汉书郑玄传)注释袁绍

10、:东汉末年大豪强。总兵:总领兵马。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玄:郑玄:当时著名儒学大师。斛(hu):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异端:此指与儒学格格不入的观点。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太山:泰山。应中远:即应劭,字中远。考以四科:讲学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QD回、赐: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不称官阀:不按官职相称。文化常识“尺”及其他。“尺”是古代的度量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0丈为I引。古代的尺要比现代的短,据考证,周朝的1尺,约合今天65寸左右,到汉朝,约合今之7寸左右。上文说郑玄“身长八尺”,按现代度量计算,约为1.85米,算是个高个子。如果不了解上述情

11、况,将古今尺寸视为相同,那么郑玄身高便为27米左右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思考与练习1 .解释:要会竞归2 .翻译:乃延升上坐未以通人许之咸出问表莫不嗟服3 .理解:为什么郑玄最后的一番话会使“劭有惭色”?【参考译文】当时大将军袁绍统兵冀州,派使者邀请郑玄,大宴宾客,郑玄最后才到,便请到上座。郑玄身高八尺,能喝一斛酒,眉目清秀,仪容温和高大。袁绍的客人中有许多豪爽俊杰之士,且很有口才。他们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竞相设置奇异的问题,百家交替提问。郑玄依次辩论答对,都出乎问者的意料之外,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他们全都惊叹佩服。当时汝南应劭也归顺袁绍,自我夸赞说:“从前的太山太守应中

12、远,做您的学生怎麽样?”郑玄笑着说:“仲尼之门考察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回、赐等人不自称官职。”应劭脸上带有惭愧之色。【参考答案】1 .同“邀”集合争着依附2 .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都出于问题之外(意为知识渊博);没有人不感叹佩服。3 .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6.魏收改武学文魏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日:“魏郎弄戟(ji)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魏收:北齐人。荥(Xi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调:嘲笑。(夏

13、月:夏季。讽诵:背诵。文化常识r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思考与练习1 .解释:及辍;2 .翻译:颇已属文;欲以武艺自达;积年,板床为之锐减;以文华显;3 .“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因此跟随别人读书;于是埋头读书;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译文】魏收十五岁,已经很能写文章。等到随同父亲到边

14、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和他开玩笑说:“魏郎你用的戟多少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回过头来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跟随着被树遮蔽的影子移动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精力充沛不懈怠,(后来)他凭借凭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参考答案】1.等到停,此指懈怠2 .很能写文章;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凭文章华丽而著名。3 .7 ,功名水泉深则鱼鳖bi。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shi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注释】归:归顺,

15、归附。务:致力。【参考译文】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阅读训练】一、解释:则:(那么)盛:(茂盛)所以:(的原因)令:(让,叫)翻译:二、人主贤则豪杰归之。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三、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8 .目贵明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16、。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犊c6u并进,则明不可塞。(选自管子九守)【注释】贵:以为贵。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聪:听力好。智:思维敏捷。辐犊:车轮的辐条。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塞:受蒙蔽。【文言知识】释“并”:上文“辐犊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参考译文】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阅读训练】1、解释贵:(以为贵)聪:(听力好)智:(思维敏捷)塞:(受蒙蔽)2 .翻译: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3 .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及意思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