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183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理综14物理部分(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以下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决定于原子的化学状态,与物理状态无关B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4的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C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D原子核也存在能级,而且能级越低越稳定。15单冷型空调器一般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其制冷系统与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结构基本相同某单冷型空调器的制冷机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Q2,向高温物体放出热量Q1,而外界(压缩机)必须对工作物质做功W,制冷系数设某一空调的制冷系数为4,若制冷机每天从房间内部吸收2.0107 J的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一定等于Q2 B空调的制冷系数越大越耗能C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12

2、.5107 J D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15.0106 J16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BCD17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1.2s该波形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各项能唯一确定的

3、是 ( )A波传播的速度大小 B经过0.3s,处的质点P通过的路程C时处的质点P的速度方向 ACBAdPD 时的波形图18某位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某种液体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他在一个烧杯中装满了某种透明液体,紧贴着杯口竖直插入一根直尺AB,眼睛从容器边缘的P处斜向下看去,观察到A经液面反射所成的虚像A恰好与B经液体折射形成的虚像重合。他读出直尺露出液面的长度AC、没入液体中的长度BC,量出烧杯的直径d。由此求出这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19当今的航空技术不但突破了一倍声速(即“声障”)的研究,还制造出10倍声速以上(v3200m/s)的超音速飞机,这为21世纪的环球旅行提供

4、了极大的便捷。在某一天太阳西下的时候,王欢同学乘坐着一驾超音速飞机,在赤道上空由东向西做近地航行,他发现:虽然几个小时过去了,但太阳始终停留在西边的地平线上“丝毫不动”!由此判断这驾飞机的航速大约是空气中声速的( )(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A1.4倍 B3.4倍 C5.4倍 D7.4倍t/sOv1v21015v20在空军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s内空降兵运动的位移大于1015s内空降兵运动的位移 B第10s末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第15s末 C15s后空降兵保

5、持匀速下落,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10s15s空降兵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iOtT/2T图121在图2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虚线上方空间都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中的导线框为正方形,C、D中的导线框为直角扇形。各导线框均绕轴O在纸面内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箭头所示,转动周期均为T。从线框处于图示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在OP边上从P点指向O点的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则在图2所示的四个情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的是( ) APOBPOBBCDPOBPOB图2ABCD非选择题共13题,共174分22(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两个相同的弧

6、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做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个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可以看到P、Q两球相碰,只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另一位同学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时,在白纸上标出了重垂线MN,并获得了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两个点a、b,测得a、b两点到MN的水平距离分别是10 cm和20 cm,两点的竖直距离是15 cm,取g10 m/

7、s2,则可推断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m/s。23(10分)现有一块灵敏电流表,量程为200 A,内阻约为1000 ,要精确测出其内阻R1,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量程为1 mA,内阻R250 );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RV约为3 k);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 );定值电阻R0(阻值R0100 );电源E(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很小);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请将上述器材全部用上,设计出合理的、便于多次测量的实验电路图,并保证各电表的示数超过其量程的将电路图画在下面的虚框中(2)在所测量的数据中选一组,用测量量和已知量来计算表的内阻,表达式为R1_,表达式中各符号表示的意

8、义是_24(16分)下图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请根据图表计算(1)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请在表格中填上A的数据;(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请在表格中填上B、C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穿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s,请问他能在50m内停下来吗?25(18分)图示为圆形区域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边界跟y轴相切于坐标原点。点处有一放射源,沿纸面向各方向射出速率均为的某种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圆形磁场区域半径的两倍已知该带电粒子的质

9、量为、电荷量为,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1)求带电粒子通过磁场空间的最大偏转角;(2)沿磁场边界放置绝缘弹性挡板,使粒子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且其电荷量保持不变。若从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速度为,求该粒子第一次回到点经历的时间。BCA26(22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的左端上方放有小物体B(可视为质点),一端连在B上的细绳,绕过固定在桌子边沿的定滑轮后,另一端连在小物体C上,设法用外力使A、B静止,此时C被悬挂着。A的右端距离滑轮足够远,C距离地面足够高。已知A的质量为6m,B的质量为3m,C的质量为m。现将C物体竖直向上提高距离2L,同时撤去固定A、B的

10、外力。再将C无初速释放,当细绳被拉直时B、C速度的大小立即变成相等,由于细绳被拉直的时间极短,此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细绳不可伸长,且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最后发现B在A上相对A滑行的最大距离为。细绳始终在滑轮上,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的摩擦,计算中可认为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细绳被拉直前瞬间C物体速度的大小0;(2)求细绳被拉直后瞬间B、C速度的大小;(3)在题目所述情景中,只改变C物体的质量,可以使B从A上滑下来。设C的质量为km,求k至少为多大?高三理综训练(十四)物理答题卡姓名 班级 序号 成绩 22(6分)(1) (2) 23(10分)(1) (2

11、)_ _24(16分)25(18分)26(22分)1415161718192021CBABDAADC22、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保持不变1(每空3分)23、(1)如图乙所示(4分)(2)(3分)I2表示表的示数,I1表示表的示数,R2表示表内阻,R0表示定值电阻(3分)24(16分)(1)反应时间 A=20m (3分)(2)加速度 (2分) (2分)(用比例法求解,比照给分)所以C=60m (2分)(3)司机的反应距离为 (2分)司机的刹车距离为 (2分) 52.4m50m,故不能在50m内停下来。 (3分)25(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受洛伦兹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粒子飞出

12、和进入磁场的速度方向夹角为,则 x是粒子在磁场中轨迹的两端点的直线距离x最大值为2R,对应的就是最大值且2R=r所以(2)当粒子的速度减小为时,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故粒子转过四分之一圆周,对应圆心角为时与边界相撞弹回,由对称性知粒子经过四个这样的过程后第一次回到点,亦即经历时间为一个周期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所以从O点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粒子第一次回到O点经历的时间是21解:(1)C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高度为2L时的速度为v0,根据得v0= (2分) (2)此时细绳被拉直,B、C速度的大小立即变成v,设绳子对B、C的冲量大小为I,根据动量定理得对B 对C 解得B、C速度的大小v= (4分) (3)设C物体的质量为km,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由(2)可知,细绳被拉直时B、C速度的大小v=此后B物体的加速度 A物体的加速度 经时间t,B物体的速度 B物体的位移 同样,A物体的速度 A物体的位移 (i)根据题意,若k=1,当v1=v2 时,x1x2 =,解=0.4; (ii)要使v1=v2 时,x1x2 =L,利用(i)求得的动摩擦因数,可得k=1.29; 即C物体的质量至少为1.29m时,才可以使B物体从A上滑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