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1).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184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1).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1)八年级数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首提示语:亲爱的同学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的正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如果把分式中的a、b都扩大10倍,则分式的值会( ) A缩小到原来的 B. 不变 C. 扩大100倍 D. 扩大10倍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a小时完成,乙单独做b小时完成,则甲、乙两人

2、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为( )A小时 B.小时 C.小时 D.小时第4题图 3.下列命题中不成立的是( )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边长度之比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 三边长度之比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 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在x轴上方的图像,由此观察得到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5. 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轴于点B,则的面积是( )A. 1 B. 2 C. 3 D. 46. 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边相等 B. 对边平行 C. 对角互补 D. 内角和为3607.一

3、组对边平行相等,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相等的四边形是( )A矩形 B. 正方形 C.等腰梯形 D. 菱形8. 的平均数为a,的平均数为b,则的平均数为( )A B. C. D. 9. 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时,中位数是4,如果这5个数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和是( )A21 B. 22 C. 23 D. 2410.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 )A3:4 B. 5:8 C. 9:16 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11计算: 。12如图,中,于E,则 , 。13

4、如图,、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是 14. 将40cm长的木条截成四段,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则较长的木条长 cm,较短的木条长 cm。15. 数据1,2,8,5,3,9,5,4,5,4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16. 已知一个工人生产零件,计划30天完成,若每天多生产5个,则在26天完成且多生产10个。求这个工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如果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 。17. 若y与x成反比例,且图象经过点(1,2010),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18. 在四边形ABCD中,若已知AB/CD,则再增加条件 (只需填一个)可使四边形ABC

5、D成为平行四边形 。19. 如图,已知,在中,AB,AC2,那么的面积是 。20. 如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则k的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7个小题,共60分,解题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 (1)(5分) 计算:(2)(5分)解分式方程:22. (6分)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 A B CD(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2)从B步到C步是否正确?答: (填“是”或“否”)。(3)请你正确解答。23. (7分)已知函数,与x成反比例,与x2成正比例,且当x=1时,y1;当x=3时,y=5,求当x=5时

6、y的值。24. (8分)已知,如图,在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都是平行四边形。25. (8分)某校师生到距党校0千米的公路旁植树,甲班师生骑自行车先走,45分钟后,乙班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两班师生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各是多少?26(9分)张老师为了从平时在班级里数学比较优秀的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表:次第姓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第10次王军92

7、807879817778848368张成86807583857779808075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 填写完成下表:成绩姓名平均成绩中位数众数王军80张成8080(2)张老师从测验成绩记录表中,求得王军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33.2,请你帮助张老师计算张成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3)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张老师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27. (12分)如图所示,一根长2a的木棍(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1)请判断木棍滑动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2)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简述理由,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