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186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1225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_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图小5号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必修1 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及图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1)安全的宇宙环境(2)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3)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液态水3太阳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4地球运动运动形式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15/时(两极点为0)因纬度不同(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太阳日:24时公转自西向东一个恒星年年,即365天6时9分10秒平均1/天

2、(近日点大,远日点小)平均30km/秒(近日点大,远日点小)一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5、昼夜更替现象: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昼夜界线为晨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6、地球上产生地方时的原因是:东边的地点,总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时间要早一些。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7、区时: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我国统一使用东8区的区时,即120E时间。8、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会产生影响: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9、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

3、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1、昼夜交替的周期:1太阳日(24小时);太阳回归运动:1回归年2、晨昏线:(要懂得画图)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昼夜平分3、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

4、时;120o的地方时。伦敦为0区。地方时的计算:每差15o=1小时(每1o=4分钟),向东就加向西就减。4、二分二至图:(边看图边记)(1)冬至:(12月22日)A、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B、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上:H=90o)C、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达一年当中最大值;北半球则是H达一年当中最小值E、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2)夏至:(6月22日)A、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B、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上:H=90o)C、北极圈及

5、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达一年当中最大值;南半球则是H达一年当中最小值E、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3)春分、秋分:(3月21日,9月23日)A、全球昼夜平分;B、正午太阳高度角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C、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例题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所在地的经度位置是120W ,纬度位置是2326S。(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16 点钟,B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3)某物体从A点向B点做水平运动时,先是向 左 偏,后又向右偏,这是 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结果。(4)A点随着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前后花费了 24 小时

6、,叫一个太阳日 日。(5)A点和B点随地球自转一周,所走的路程是A比B 长 ,A的线速度比B的线速度 快 。3.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适当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EMF是晨昏线中的 昏线 线。(3)已知EMF地方时为18:00,则A点的地方时为 10 ,B点的地方时为 22。(4)若EMF的经度为120E,则北京时间为 18。10、莫霍界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发源地 地球外部圈层第二章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

7、气的直接热源)。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 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3、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 画图(海陆风)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季风环流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五、常见的天气系统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气

8、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冷锋冷空气强大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暧锋暧空气强大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准静止锋冷暖气团相当如5、6月份长江:梅雨天气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

9、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1、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 水循环可分成三类:(1)海陆间循环,包括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 流、下渗、地下径流。因为发生的区域最广,环节最多,又称之为海陆间大循环。(2)海上内循环,包括环节有蒸发、降水,它发生的水量最大。(3)陆地内循环,包括环节蒸发、 植物蒸腾、降水。3、水循环的意义有:(1)、水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

10、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同时又通过陆地径流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矿物质;(4)、水循环还是地球上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不断的改变着地理环境。4、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叫做洋流。5、按性质,可以把洋流分成暖流(概念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和寒流(概念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6、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会受到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7、全球海洋表层洋流

11、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如果按纬度来看,中低纬形成了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即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在中高纬形成了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即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而南半球由于性质均一的海洋面积广,环流并不存在,而是被环绕地球一周的西风漂流所取代。 另外,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方向,冬季为逆时针方向。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很大:暖流使沿岸地区气候增温增湿;寒流使沿岸地区气候降温减湿。(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

12、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就是这种形成原因。上升补偿流处也易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4)、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水顺流,可以加快船速,逆水逆流,可以减慢船速;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如纽芬兰岛附近的拉布拉多寒流 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暖流交汇处;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行。 (5)、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2、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

13、形成褶皱山系和断裂带,如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红海;垂直运动会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这两种运动往往同时进行,但全球而言,以 水平运动为主。3、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风化作用:在温度、水、生物等影响下,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3、侵蚀作用:主要有流水、风力和冰川的侵蚀。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有峡谷、沟谷;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有冰斗 、角峰。4、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5、堆

14、积作用:主要是流水和风力的堆积。流水的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 、冲积平原 等 风的堆积地貌主要有沙丘 、 沙垄 等。6、内力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于平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总是同时起作用的。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存在的基础: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沉积岩 、岩浆岩 、 变质岩 的相互转化2、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 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然后被搬运沉积下来,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

15、岩石在岩石圈深处发生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一、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 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 塑性变形,叫做褶皱,基本单位是 褶曲 ,它有两种基本形态,即 向斜 和 背斜 1、背斜: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 老 两边 新 2、向斜: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下 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 新 两边 老3、如果在褶皱构造地区修建隧道,应该选择在背斜 ,要找地下水应该在 向斜 ;找石油天然气应该选择 背斜 从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上看,A,B分别为:A_背斜_ B _向斜从地形上看A处为_谷地 ;形成原因是 背斜的顶部受到张力的作用,岩层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蚀,形成谷地 ;B处

16、为 山地_ ;形成原因是_向斜的轴部受到挤压,岩层坚硬不容易被侵蚀二、断块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发生破裂,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 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 、泰山 ;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 汾河谷地 。三、火山: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的中央或管道 喷出,形成火山火山由 火山口、火山锥和火山通道 组成。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上部坡度较大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方式的选择:通常优先选择发展 公路 2、运输线路的分布:通常选择在地势 相对和缓 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区3、线路的

17、延伸方向: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呈 “之”形状4、山区交通运输线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地形 、 地质 、 水文 、 经济 等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的侵蚀地貌:1、河流的侵蚀地貌的主要有 溯源侵蚀 、 下蚀 、 侧蚀 2、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叫溯源侵蚀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 上 游;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叫下蚀,它使河床 加深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 上 游;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叫 侧蚀 ,它使河床 变宽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 中下 游。3、河谷侵蚀地貌初期呈V 形状;发展期出现明显的 凸岸和 凹 岸,其中凹 岸侵蚀, 岸堆积;成熟期的河谷呈槽 形。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冲积平原,主要有 洪积冲积平原

18、、 河漫滩平原 、和 三角洲平原 发育于山前的是 洪积冲积 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是 河漫滩 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是 三角洲 平原。黄河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原因有 含沙量大河口潮差小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高原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形成明显的 条带 形状,原因是 这个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2、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形成明显的 条带 形状, 原因是 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形成 沿海 和 沿河 聚落带,原因是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交通运输方便

19、4、由上述可知,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地形 、 水源、 气候 、 土壤 、 社会经济 等 第五单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整体性:形成了一个 相互影响 和 相互制约 的整体。整体性表现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特点。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4

20、地理要素间新功能:(1)生产功能:主要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碳氧平衡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地域性: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太阳辐射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海陆分布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分异热量,水分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海拔较高的山地山地所在纬度越

21、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注意:雪线:赤道附近雪线较高,两极雪线较低;降水多,雪线就低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

22、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图1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如图1:“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 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

23、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二、人口迁移:1、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并达到一年以上。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主要移出地:欧洲;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

24、区差异。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流向: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北美、西欧、大洋洲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西亚、北非石油开采,经济发展较快,也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3、中国人口流动: 建国初期流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往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目的:开发国土;原因: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西北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 改革开放后(民工流)流向:自发地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 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 意义: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

25、矛盾,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迁出地人才流失,迁入地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4、美国人口流动:从东北部(冰冻地带)流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三、几个概念:环境承载力指某种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综合考虑多种资源,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即最小的环境承载力,它是一个极限值)。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资源(最主要因素)

26、、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目前技术条件下,估计世界环境人口容量100亿,我国16亿。 人口合理容量一定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估计7亿。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形态:团块状多见于平原地区;条带状多见于河谷地区;组团状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二、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商业区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住宅区面积最大(占据城市

27、空间的40%60%),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地区;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要合理组织城市各功能区: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8、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各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如图2所示:图2图3四、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间距离越远,其服务范围(城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区域,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资源、交通等;五、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A、特点: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城市化

29、水平用此表示)。 B、差异:时间上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发展较慢; 加速阶段(中期):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趋缓甚至停止。有些地方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如图3:空间上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都进入了城市化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如图4 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

30、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 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小,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团块状多见于平原地区;条带状多见于河谷地区;组团状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二、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商业区

31、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住宅区面积最大(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地区;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要合理组织城市各功能区: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

32、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各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如图2所示:图2图3四、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间距离越远,其服务范围(城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区域,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资源、交通等;五、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扩大

33、、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A、特点: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城市化水平用此表示)。 B、差异:时间上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发展较慢; 加速阶段(中期):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趋缓甚至停止。有些地方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如图3:空间上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都进入了城市化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如图4 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 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小,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第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