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1916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全册信息技术设计.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及发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

2、方法和手段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辅导法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进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什么方面的新闻最多?学生:计算机、通讯、网络等。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什么又是信息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 (二)新授:(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大量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比如上课铃声、红绿灯、广告、天气预报等。 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古战争相信同学们在我们的电影,电视里看过吧,谁能快速准确的掌握信息,谁就能在战争中获得主动,当然取胜的几

4、率就会越大。也就是说,只有掌握准确的信息,进行高速处理、传递、指挥武器系统,才能克敌制胜。(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且体会到只有经过处理的信息,才能成为有用信息。)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而人们也通常把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等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叫做信息。(重点)(板书)二、什么是信息技术 (重点) (任务:)学生通过阅读书上的阅读材料讨论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计算机是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途径。那么计算机并不能自动的获取信息,

5、我们要利用它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板书)三、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处理信息的方式举例远古感官耳、眼科学发展文字、纸张书、信19世纪末电报、电话20世纪到现在无线电、计算机技术电视、计算机等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使地

6、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板书)四、信息社会 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出,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处理大量信息,而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信息社会是信息得到广泛应用和充分共享的社会。及时而准确地获取、处理、利用信息,能使人们在政治、经济、生产、科研、军事等活动中获得先机,从而掌握赢得胜利的主动权。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明确了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况。学习了从古至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些方法、知

7、道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四)作业布置:课后思考、讨论: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课后探索:UFO存在吗?(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含义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T)是指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四、信息社会 (六)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期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1.了解信息

8、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三、教学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1 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2 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

9、什么?回答:概括起来各种信息(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新授: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次革命。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的内容,特别对发生年代及科学家一栏提示上网查找或通过其它方法获取) 教师可准备有关信息发展阶段的图片或者挂图。

10、发展历程发明与应用的信息技术提高的信息能力发生年代及科学家第1次语言的产生和使用较远距离的传递20万年以前第2次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信息的存储、传递的能力超越时空公元前3500年第3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量大存储、及时交流、广泛传播公元1040年第4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提高传递的效率,突破时空限制电话1875年 电报1933年第5次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处理、传递速度和普及应用程度惊人变化计算机1943年信息技术 信息的处理过程所采用的信息技术 1、获取信息 人类是利用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通过科学仪器更好地收集信息。如: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摄像

11、机等。 人类还可以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探索人类自身无法感受到的信息。如:利用微波、声纳、红外线等科学仪器获得信息。 2、传递信息 最初传输信息主要是靠形体、语音等。 现代信息技术传输方式有电报、电话、卫星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光纤来传输数字信息。 3、存储信息 存储信息的方式:雕刻、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芯片等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大小计量:位(bit,读:比特,写作:1bit或1b) 1kb(千字节)=1024B(字节) 1MB(兆字节)=1024kB(千兆字节)=1,048,576B(字节) 1GB(吉字节)=1024MB(兆字节)=1,073,741,824B(字节) 1TB(太字

12、节)=1024GB(吉字节)=1,099,511,627,776B(字节) “字”(word),一个字中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常用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和128位。字长越大,处理信息能力越强、精度越高。 4、加工信息 对获取到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处理,才能加以利用。 5、发布信息 人们获取、传递、存储、加工信息,还要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发布信息。 6、交流信息 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合作。 任务2-3人为一小组,对表中所需的信息技术做讨论 填写表1-2-3信息活动。(提示:根据以上的信息处理过程,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综合化: 信息技术在不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13、相关的学科通过信息技术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跨学科、跨技术领域的多元交叉学科。 高速化、大容量、数字化: 利用卫星、光纤等设备构成的网络,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积更大。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使得多媒体信息传播更方便快捷。 认识科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形成人工智能科学。 用信息技术设置虚拟世界。 对社会的影响 1.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各领域深刻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改进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2.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产生很多的垃圾信息,信息的不确定性,利用信

14、息技术的缺陷犯罪,会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受到威胁等等 3.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存方式,要求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信息处理能力、甄别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培养。 (三)课堂小结:从堂课实际教学来看,课堂知识涉及的时间范围宽,主要分两部分,主要的是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四)作业布置;选择题:每第19页 共4道。 (五)板书设计: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通信技术及其发展电话 手机2、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3、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多媒体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巨型化 微型化(六)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我国计算

15、机的发展状况,计算机的特点与具体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二、 教学重点:计算机具体应用的不同领域。三、 教学难点: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四、 课时安排:1课时五、 教学方法和手段:任务驱动式、分组教学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任务 向学生展示一台较为旧的286电脑主机和一台机房内的最新电脑,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问两台电脑的区别,引导学生回顾信息的基

16、本概念(问学生这样的两台电脑给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拿出两台电脑中的芯片,让学生观看,提出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的主要元件的发展问题。向学生讲解教师机共享资源的查找的调用方法,呈现任务。(二)新授一、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带着两个问题,通过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资源:1、本节课内容的教学课件;2、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图片及说明;3、计算机的不同应用领域的图片资料。4、通过百度搜索到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页面。问题: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2、计算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初步实践任务二、操作引导,全面提高 根据辅导

17、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问学生想知道老师的资源、信息的获取方法,向学生操作演示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关关键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指导深化任务三、完成基本任务,汇总搜索内容 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基础组任务:第一个关键词搜索;提高组任务:所有关键词,并汇总搜索内容,提交教师机。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完成提高任务。四、交流、信息反馈 基础组学生选一名代表演示完成搜索任务的操作方法。(教师实时表扬,提示学生,拓展学生思维) 提高组学生代表展示汇总内容,并介绍操作途径。通过教学软件(联想传奇)下发练习题并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汇总。 (三)课堂

18、小结:展示本节课教学课件,对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任务完成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操作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四)作业布置:1、课外任务: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计算机具体应用有哪些? 2、利用最后的时间,学生观看计算机的应用:制作好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件(已学内容课件,可以复习巩固学科内容)。(五)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二、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4、实现自动控制5、可靠性高三、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

19、工智能(六)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期 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一、教学目标:1、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初步了解各硬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三、教学难点: 认识各硬件及了解其作用;认识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任务驱动式、分组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 引入新课:计算机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拥有了计算机,可我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请家里有计算机的同学举手。(据初步了解

20、每个班级中至少有30%以上的同学家中有计算机) (二) 新授:1、硬件系统 教师提问: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好吗? 学生回答:请2-3位同学讲解,老师记录与本课有关的计算机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教师讲解: 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各种设备或器件的总称,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每一台计算机都有CPU、内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结合刚才所记载的内容,分别讲解并展示实物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计算机硬件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它是一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具有运算、处理和控制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1、 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常以此型号来称呼计算机。如P、P计算机 2、存储器:是存储各种信息和处理结果的装置。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的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常见的容量单位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 1GB = 1024MB,1MB= 1024KB,1KB = 1024B 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常用于存储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取速度快,但存储量小,断电后其中存放的数据不能保存,再次通电后也不能恢复。内存容量常用MB表示,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放信息的存储器,它的存储量大,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存取速度比内存慢,常见

22、的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 硬盘容量常用GB表示 3、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给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键盘、鼠标、麦克风等 4、输出设备:将信息输出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 输入设备、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出设备,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 注意:在讲解硬件设备的过程中,一一展示实物,并用大家熟悉的称谓、型号来讲,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相似与不同。比较我们国家的硬件生产发展与国外的差异,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2、软件系统 教师演示:将我们刚才所讲到的这些硬件设备逐一安装到机箱中,现在安装好的计算机是不是就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了呢? (在机箱中,先使用没有安

23、装操作系统的硬盘,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计算机屏幕上出现计算机启动信息,但由于硬盘中没有安装系统,所以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教师提问:我们看到这台计算机无法工作,是它的硬件有问题呢?还是其它原因呢?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刚才有同学提到了Windows XP,它属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Windows 98和Windows XP还有Windows2000等都是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家,如果没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的总称。 教师小结:(演示连接安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

24、,启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教师提问: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用户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计算机,而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软件的载体。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讲到了这么多的软件,而且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也不一样的,软件系统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计算机软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我们把Windows 98这类对计算机的各类资源进行控制、管理,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25、,称为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功能,而计算机中安装的大量的软件就大大增强了计算机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帮我们完成日常文字处理、资料管理等等;学习软件,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等各科知识;还有供我们娱乐的游戏等等。我们把这类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 注意: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多加以引导,培养学生间的互助交流能力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归纳出计算机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四)作业布置:通过这节

26、课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请每位同学结合电脑市场行情,给你或是亲人配置一台计算机。并填写书P24页的表格,下节课我们进行评价讨论。(五)板书设计:一、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硬件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2、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六)教学后记:本课采用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一、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2、能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3、了解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单位,掌握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理

27、解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二、教学重点: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三、教学难点: 二进制数的特点及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在学生掌握了二进制数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过程。 第三部分,给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转换,通过活动2让学生理解英文字符与汉字字符存储的区别。 最后,在探索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的环境,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外部条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走向体验的发生和丰富深刻,实现简单的信息数字化编码。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数字化”这个词,大多数人都听说

28、过,然而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数字化代表着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本课试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领悟信息数字化的含义和意义。 在新课的引入部分,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对十进制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照给出二进制数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然后进行灯泡亮灭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二)新授: (1)、由十进制数的特征分析,对照引出二进制数的特征; (2)、由灯泡亮灭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二、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活动1,学生自主活动,用windows附件中所带的计算器功能将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并观察它们的变

29、化。 、给出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 三、字节的基本概念 (1)、给出计算机中存储器容量单位,并给出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活动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记事本中,英文字母和汉字所占位置宽度的不同,得到一个英文字符用一个字节存放,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存放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计算机中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数,以及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还需理解字节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四)作业布置:、按要求准备三个电筒; 、根据表5-1实现表中所要求的电筒的状态; 、学生独立实验,完成表5-2的内容,实现简单的信息数字化编码。(五)板书设计:第5课 计算机中数的表

30、示 一、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二进制数 1、由0、1两个数码组成 2、逢二进一 3、不同数位上的数码所代表的值不同二、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附件计算器查看科学型(S)二进制三、字节的基本概念 B KB MB GB (六)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期 第六课初步使用计算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Windowsxp画图软件的开启与关闭。 、会使用工具栏中的铅笔、铅笔、颜料盒、刷子、橡皮擦、颜料桶、喷枪、加入文字等工具。会旋转图形。 、会删除不要的部分。 、会保存文件。2、过程与方法: 掌握使用软件的一般方法:多观察多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大胆探

31、索的勇气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画图软件的工具栏应用三、教学难点: 画图软件的工具栏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式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 、如何开启和关闭画图软件? 、如何在画图软件中输入文字? 、如何旋转图形?(抽学生演示,教师示范指正) 指导学生打开文件“c:windows画图软件的使用” 可找到想要的答案。(二)新授:1、出示任务:开启画图软件画一幅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图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多合作多交流,遇到困难可相互讨论,也可问老师,还可打开文件“c:windows画图软

32、件的使用”。师巡回指导。2、保存作品。以自己的名字作为文件名。 3、交流与讨论 和其它同学一起总结刚才在画图中所用到的操作技巧,并将这些收获填在书上的第30页的表格中。4、关机,整理后退出教室。 (三)课堂小结: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曾经学习过利用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在“记事本”中写字、利用Windows系统附件中的“画图”软件作图等。这节课,我们回顾了这些内容,同学们有没有加深印象。(四)作业布置:和其它同学一起总结刚才在画图中所用到的操作技巧,并将这些收获填在书上的第30页的表格中。(五)板书设计:任务:开启画图软件画一幅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图画(六)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期 第七课

33、多媒体计算机一、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媒体、多媒体;多媒体的基本要素;(2)了解计算机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3)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多媒体文件格式。二、教学重点:多媒体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和组成三、教学难点: 多媒体文件格式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课堂教学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对多媒体的认识?引入新课。(教师注意学生回答的具体内容,对正确的要加以表扬,对错误的要给予指出)(二)新授:板书多媒体计算机一、媒体 媒体概念:二、多

34、媒体 提问2:观看教师演示,说一说,老师操作的多媒体计算机通过那些媒体形式向同学们传递信息? 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演示上述六种多媒体的基本要素。同时结合提问。)归纳: 1. 解释什么是多媒体。 2. 说明多媒体在生活上处处可见的实例,请学生也举例。 3. 说明为何计算机是整合多媒体最佳的工具。 提问3: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三、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展示一套包含学校现有的多媒体外围设备于一身的桌上型计算机 提问4: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由()和()组成,那么多媒体计算机呢?请大家回答你所了解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有那些具体组成部分? 播放一段fla

35、sh多媒体引入多媒体软件系统 flash (简单介绍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四、多媒体文件格式 (一)声音请学生欣赏音乐光盘 (CD) 声音概念:活动1:用Windows的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然后保存,查看文件格式。 Wave介绍: MPEG介绍:简述Wav格式和Mp3格式的区别 (二)图形、静态图像文件格式 活动2:用Windows的画图工具作一幅图,保存后查看它的文件格式。 BMP介绍: JPG介绍: 简述BMP格式和JPG格式的区别 (三)动态图像文件格式 活动3:播放老师提供的一段动画和一段影像,查看它们的格式。请学生观察计算机自动使用哪一种应用软件播放文件? GIF动画介绍: MPG影

36、像介绍: 简述GIF格式和MPG格式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说明要求学生上台录音(条件许可的话,可以使用数码相机照相或使用数码摄影机录像),然后播放。 提问我们已经看到这台计算机有录音和放音功能了,现在请同学回答声音属于什么媒体?什么叫多媒体?什么叫多媒体技术?什么叫多媒体计算机? 说明结合提问,同步投影显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当堂复习,当堂消化。(四)作业布置:课后探索:各种多媒体格式的比较(五)板书设计:多媒体计算机1、多媒体计算机媒体的概念:2、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3、多媒体文件的格式(1)声音Wave文件(.WAV) WPEG音频文件(MP

37、1 MP2 MP3)(2)图形、静态图像文件格式BMP文件(.BMP) JPEG文件(.JPG)(3)动态图像文件格式GIF动画文件(.GIF) MPG影像文件(.MPG)(六)教学后记:这一节课讲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与多媒体文件格式,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采用引导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效果比较好。七年级上学期 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思考预防病

38、毒的方法; 3、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二、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及清除方法。三、教学难点: 将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七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个性特征、思维方式、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差异,但对于计算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好奇心,接收新鲜事物速度快;对计算机病毒有一定的模糊的认识,他们的好奇心、病毒存在的普遍性及病毒破坏的严重性会促使他们积极的对计算机病毒做更深入的了解。(二)新授:1、营

39、造氛围,引出课题思考问题: (1)同学们遇到过或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吗? (2)你想过,你遇到计算机病毒后,你怎么办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列举病毒报道的例子(新闻媒体有很多的报道,可选取近期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在权威且和普通百姓关注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病毒2-3种举例),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普遍存在。 激发学生学习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兴趣。2、引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危害。(1)让学生分析生物病毒(如:感冒病毒),从2个方面入手:1)病毒特征;2)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观察模拟病毒发生情况的资源光盘。 (3)思考:你所观察到的或了解的计算机病毒的有什么危害?提出计算

40、机病毒的概念。 将学生分析生物病毒的2个方面记录下来,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将学生分析生物病毒的病毒特征和计算机病毒的病毒特征做比较,引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播放模拟病毒发生情况的资源光盘。 根据学生回答的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3、确定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1)根据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思考如何切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安全。 (2)学生总结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加深学生对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印象。4、让学生上亲自实践,对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和清除操作。(1)观看教师演示用杀毒软件。 (2)让学生操作杀毒软件,对计算机

41、检查检查和清除。(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思考在预防计算机病毒中,我能做什么。2、调查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防范,请同学们对你的亲人和朋友进行一个关于计算机病毒危害与防范的调查,并完成调查表(表见课本41页或附表)。并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向他们提供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和清除方法。(五)板书设计:1、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危害性(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占用磁盘空间,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给使用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六)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

42、期 第九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三、教学难点: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

43、师:刚组装的计算机能直接使用吗?生:不能。师:为什么呢?生:没有安装软件。师:对,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而我们刚组装的只是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而已,也就是“裸机”,“裸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需要我们给它安装一系列的软件才行。那么面对这么多的软硬件资源,就必须要有一个管理者来进行合理统一的管理才能使计算机正常工作,这个管理者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二)新授:1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初的计算机是没有操作系统的,人们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控制计算机,直到后来操作系统的诞生才使得计算机普及开来。师:那么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生: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44、。师:对,它一种系统软件,就象一个总管家一样负责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全面管理,是电脑和人进行沟通的工具。那么同学们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的操作系统呢?2操作系统的发展师:同学们都用过哪些操作系统呢?生: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XP师:对,同学们说的都是现在最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最早出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不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是DOS操作系统,它是1985年到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最主要的操作系统,那么DOS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98中的MSDOS来模拟DOS操作系统。探索活动: Windows98中的MSDOS方式(1)进入MSDOS环境单击“开始”“程序”“MS-DOS方式”,进入到DOS环境下。进入DOS操作系统后,我们发现界面不是桌面和图标,而是这样的一个黑色的字符界面,在字符界面中,我们只能通过键盘输入字符命令来指挥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完成一个命令后,会出现下一个提示符,又可以给计算机发出命令。(2)在DOS操作系统向计算机发出命令 学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