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71937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 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5,能进行点数。2、爱护图书,不撕扯毁坏,能安静看书。3、 喜欢与同伴交流,能一起合作游戏。4、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能按图形进行粘贴花朵和叶子。能较好使用胶水。5、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材料收放整齐。活动准备:娃娃家:餐具和厨具、娃娃。语言区:图书、字卡。美工区:画好的花朵图形、各种颜色的花瓣和叶子。科学区:带数字的手、海绵纸制作的戒指。活动过程:一、引入:小朋友们,大家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的手会做些什么?幼儿说一说。现在让我们用灵巧的手开始好玩的游戏吧。二、认识各区1、玩玩乐:大家一起看,在娃娃家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

2、很多好玩的餐具和厨具,有小锅小勺,杯子水壶,大家商量好自己当什么,可以当爸爸妈妈,可以当爷爷奶奶,还可以当小娃娃。注意,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哦。2、读读乐:现在我们来到了读读乐,这里有很多图书和字卡,老师听说小朋友可爱看书了,咱们轻轻翻,慢慢看,安静地,不打扰别人好吗?3、套套乐:这里来了好多的手宝宝,看看手指上都有什么?有有数字宝宝,你认识这些数字吗?能给她戴上戒指吗4、贴贴乐:花园里的花开得真鲜艳,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做一做好吗?三、幼儿取卡进区活动,教师提要求:小朋友们看见这么多好玩的,已经跃跃欲试想玩了,让我们赶快取卡进区吧。注意,不要喊,不要挤。要互相谦让。四、幼儿活动,教

3、师指导五、讲评,展示作品六、活动结束,整理材料。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2活动设计背景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圆圆的皮球方方的饼干长方形的小床三角形的帆船半圆形的西瓜各种图形组合在一起,可以千变万化,让幼儿充满好奇和惊喜。各种各样的图形积木更是让幼儿爱不释手。利用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图形进行加工改造,引导幼儿进入神奇的图形世界。活动目标1.巩固对五种图形的名称及特征的认识。2.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初步培养幼儿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幼儿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活动准备1.用泡沫垫制成一条“小路”,上面刻大小不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

4、“土坑”,将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2.小熊头饰(1张)3.小汽车卡片若干和拼图块、瓢虫拼图块。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以情境式“小熊去参加森林博物馆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小熊头饰扮演小熊马特:你们看,我是谁?(小熊)今天小熊要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可要去博物馆必须经过一条小路,但是这条小路损坏了,我想请小朋友帮助我把路修好。你们愿意帮助我吗?二、 幼儿“修路”辨知图形。1.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2.游戏“踩石头”。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小司机的歌,停下来时请幼儿说出:“我踩的是图形。”三、学习用大小不同的图形拼图。师:刚

5、才小朋友们很能干,帮助小熊把路修好了。我也想去看看博物馆里有什么神奇的东西,你们想看吗?(出示汽车卡片)原来今天博物馆里展出的是用图形拼成的画。1.请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启发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名称及由什么图形组成。2.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自己拼一拼?先请两名幼儿上黑板来自己拼一拼,并说说自己拼的方法3.教师示范小汽车的拼法,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到下的方法认真细致地观察小汽车图卡,并按顺序说出先拼什么,再拼什么,边说教师边操作。小结:小朋友要记住,拼图的时候,大图形放下面,小图形放上面,要不然小图形就被挡住,看不见了。用圆形和半圆形能拼成小汽车,把拼好的汽车拆开又可以变回很多的圆形和半圆形,

6、图形是可以组合和拆分的。4.再请几名幼儿上黑板来,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拼一拼。四、自由创作1.师:博物馆要举行拼图比赛,请小朋友们用你手上的拼图块设计出漂亮的作品。(幼儿回到操作区,用瓢虫拼图块自主创作),2.点评:老师也可以用相机把幼儿的作品拍下来,连接多媒体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议。教学反思上课前幼儿已有一定的认识图形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教学过程流程清晰,幼儿钻心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师幼配合互动融洽,幼儿兴趣高涨,活动目标完成,获得听课老师们的好评。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3一、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二、帮

7、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三、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实践和尝试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发展表征能力。如能以物代物,激发想像力及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五、学习适度表达个人情绪,了解他人情感。能自我控制,调整与伙伴间的相互行为关系。角色游戏区的设计一、活动的内容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

8、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则更加的丰富多样。角色游戏主题应从幼儿的生活中来,要求是幼儿熟悉、了解和接触过的或是感兴趣的。也可以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游览,从中产生新的主题。例如,“和书交朋友”的主题。参观了图书馆,在角色游戏区内就可以产生“图书馆”这个游戏活动。在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以前,不妨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一位幼儿刚刚去吃过自助餐,就会提出开一家自助餐厅;也许一位幼儿在街上看见过礼品店,就会提出开一家礼品店这样,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将越来越丰富有趣,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很投入。二、材料的提供(1)娃娃家。家具,如床、小型桌椅

9、等;娃娃、娃娃用品,如各式服装、奶瓶、各种饰物、梳子、毛巾等;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钟表、电话等;厨房用具,如炉灶、锅、碗、铲、勺、碟、壶、杯子、筷子;各种食物,如蔬菜、食品、水果等。(2)医院。主要材料有白大褂、医生帽、护士帽、处方单、病历本、听诊器、体温表、药品、注射器等。(3)超市。主要材料有各种食品、用品的包装盒,收银机,钱币等。(4)银行。各种面值的钱币(卡片)、取款单、存折等。三、场地的设置“娃娃家”是一个长设的区角,因此它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其他的角色游戏区角则应设在与之相邻或相近的地方。角色游戏适宜与积木区相邻。各年龄班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

10、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像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幼儿能够极有兴趣地毫不勉强地努力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感与培养能力。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无目的到事先计划好,从由老师带着玩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装扮游戏角色再进一步发展到带领别人玩,从摆弄物品、旁观游戏到单独游戏、平行游戏再联合、合作游戏。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指导他们游戏的时候才可能做到有针对性,贴近幼儿的实际情况;才可能促进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内容、游戏技能和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组织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发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小班小班

11、幼儿对角色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他们常常会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指导应着重于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比如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机,医生的白大褂、听诊器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自己的加入来提醒他们。例如,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作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在小班的角色游戏中;教师还应该通过指导、帮助,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角色行为和语言,逐步充实游戏的内容和主题,培养幼儿独立游

12、戏的能力。例如,一位幼儿到娃娃家当爸爸,可是他在娃娃家里东摸摸西摸摸了半天,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这时,老师走过去对他说:“嘿,你想想,你的爸爸在家都做些什么呢?”他想了想说:“写字、看报纸。”老师又说:“那你也可以做这些事情呀!”这位幼儿听了老师的话,开心地跑走了,坐到了娃娃家的小椅子上,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后来这位幼儿又在老师的启发下,去帮娃娃家的“妈妈”烧饭,还帮“娃娃”洗澡。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二、中班中班幼儿常常是一边游戏一边想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具备事先

13、计划、商量、设计出游戏过程的能力。因此,对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加深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儿能较正确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为和语言,并能创造性地表演。例如,“在医院”的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后来老师启发他们想一想护土应该是怎样对待病人的呢?他还可以怎样照顾他们呢?于是护土便想到去搀扶病人,叮嘱他们吃药,陪病人检查等游戏情节。在游戏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固定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通过活动加强各主题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例如,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除了有“老师”、“小朋友”以外,还可以有

14、“厨师”、“保健医生”等角色的加入。三、大班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有新意,角色较多,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且独立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矛盾的能力上。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4游戏目标:1、幼儿能正确感知图形,能按嘴形给娃娃喂食。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思

15、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重点:幼儿能正确感知图形,能按嘴形给娃娃喂食。活动难点: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娃娃家:各种娃娃,让幼儿进行扮演娃娃家里的成员进行喂宝宝。手工区:可乐瓶、用皱纸、毛线加以装饰,做成娃娃。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小的时候是谁喂你们吃饭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他们是怎样喂你们吃饭的呢?(引导幼儿说)教师小结:我们还小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喂我们吃饭的)你们感觉幸福吗?那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来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来喂宝宝,今天老师在每个区域里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让你们去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介绍各个区域。1、娃娃家。娃娃

16、家里的小朋友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去喂宝宝。2、图书区。图书角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表演办家家3、动手区。老师在手工区投放了可乐瓶、用皱纸、毛线等材料加以装饰,做成娃娃。四、组织幼儿进区区域。1、提出区域规则。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

17、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1、幼儿根据人物形体特征,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制作瓶娃娃,正确表现瓶娃娃的形象特征。2、幼儿喜爱做手工的情感及认真有条理的制作习惯。活动准备:做好的瓶娃娃范例、各种干净的饮料小瓶、碎布、棉花、毛线、彩色皱纹纸、剪刀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出示做好的范例,以瓶娃娃的口吻引出活动主题。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理解做法。1、老师示范讲解。先选个瓶子做身体,然后根据这个瓶子的大小,选择做头的材料。如果身体用塑料饮料小瓶,头用什么做合适呢?(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身体用小药瓶,头用什么做才合适呢?另外,可以用水果网做头发。然后粘上眼睛、嘴巴、用一块布或皱纹纸在瓶子上贴成衣服。这样就成了瓶娃娃。2、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老师刚才的方法,你们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做?三、交待区域操作要求,幼儿自选区域和材料进行操作。四、老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进行适时帮助。五、请先做好的幼儿将瓶娃娃排列起来,办一个瓶娃娃展览会。六、收拾材料,评价幼儿作品。幼儿中班区域活动方案怎么策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