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3853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一、力学1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详解】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要知道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即在竖直方向上她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为一对平衡力;由于人与自动扶梯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人是不受摩擦力的故A正确,BCD错误2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

2、的拉力是2.4N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答案】 C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A不符合题意;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0.05ms,B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P=Fv=2.4N20.05m /s=0.24W,C符合题意;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 =83.3,D不符合题意。【分析】A、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读出拉力;B、根据v= 求解;C、根据P=Fv求解;D、根据= 求解。故答案为:C。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

3、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答案】 B 【解析】【解答】A、题目中已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即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G,A不符合题意; B、P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本身受到重力,二是Q对P的吸引力,三力平衡,F拉G+F引,F引F拉G2GGG,P对Q的吸引力与Q对P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

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P对Q的吸引力是G,故地面对Q的支持力3GG2G,B符合题意; 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P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本身受到重力,二是Q对P的吸引力,三力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 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但是受力物体是一个;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4如图是2009年6月30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5死4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A.汽车受重力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

5、.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 B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碰撞事故(3)只要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运动趋势时,存在摩擦力(4)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需要的是物体的惯性【解答】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题意B、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形状,所以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符合题意C、汽车地面上运动时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维持物体的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改变

6、物体运动状态的是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掌握摩擦力发生的条件(4)掌握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 ) A.B.C.D.【答案】C 【解析】【解答】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

7、长量x , 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选项C符合;故选C。【分析】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6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8、的是( )A.石料的质量为140 kgB.石料沉底后所受浮力为500NC.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D.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答案】 D 【解析】【解答】A、石料没有浸入水中时,钢绳的拉力F=G=1400N,所以石料的质量 m=140kg ,A不符合题意;B、当石料全部浸入水中时,钢丝绳的拉力F拉=900N,所以石料沉底后所受浮力F浮=G-F拉=1400N-900N=500N,B不符合题意;C、由 可知,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所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料的体积,即V=V排= ,石块的密度 石= ,C不符合题意;D、由图乙可知,石料从刚刚浸入水中到全部没入水中,所需

9、时间t=4s-2s=2s,已知石料的下降速度为v=0.5m/s,所以石料的高h=vt=0.5m/s2s=1m,由P=hg可得,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图乙和m=即可求解;B、根据F浮=G-F拉 求解;C、根据图乙和 阿基米德原理求解;D、先根据图乙求出物体的高度,再根据P=求解。7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A.B.C.D. 【答案】D 【解析】【解答】若物块的密

10、度为,体积为V,根据G=mg和=得物块的重力G=Vg,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1=m1g,物块漂浮,则F浮1=G,即m1g=Vg,有:=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2=m2g,物块沉底,则F浮2=2gV排=2gV,即m2g=2gV,有:V=将代入可得,=.故答案为:D【分析】先表示出物体的重力和密度、体积的关系(G=Vg),再根据漂浮条件找出物体的密度和排开第一种液体的质量关系(=),根据物体浸在第二种液体中的情况找出物体的体积和排开第二种液体质量的关系(V=) , 最后得出答案。8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

11、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八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100N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做的功约3000JC标准大气压约1103Pa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答案】B【解析】【详解】A、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在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初中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三楼的高度在6m左右,人从一楼上到三楼做的功约为左右,故B符合实际;C、标准大气压约1105Pa,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0次的时间在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

12、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9小明正在观看足球比赛,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答案】C【解析】【详解】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但球与脚分离后,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B错误;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会减小,方向

13、也会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D.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10游泳运动员用手、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水不是施力物体,而是受力物体【答案】B【解析】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D、水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

14、物体两选项均错误故选B11要想学好物理,学会估算很重要。下列对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50N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答案】C【解析】【详解】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物理课本大约是26cm,故A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故C正确;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D错误,故选C。12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

15、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选A。1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6、) 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

1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B物体质量的大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C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D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都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答案】C【解析】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故错误;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18、,与所受重力大小无关,故B错误C. 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正确;D、质量与位置无关,重力与位置有关,所以一个物体在不同地方,质量不变但重力要变,此选项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地面对推土机的支持力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答案】C【解析】【详解】A推土机在地面上时,与地面相互挤压,让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地面对推土机的支持力是弹力,A项不合题意;B大象对跷跷板施加压力时相互接触,而且让跷跷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是弹力,B项不合题意;C地球对月亮施加引力时,两个物体没有相互接触,不是弹力,选项C符合题意;D绳子对小车施

19、加拉力时,相互接触,并且绳子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是弹力,D项不合题意。17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答案】B【解析】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18图中甲、 乙、 丙、 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 、 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 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 、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 、 L乙 、 L丙 、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20、L甲 L丙 L乙 L丁BL甲= L丙 L乙= L丁CL甲 L丙 L乙= L丁DL甲= L丙 L乙 L丁【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故选B19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

21、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答案】B【解析】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20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所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的改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而方向不变;(2)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而方向改变;(3)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发生改变;结合四个选项进行判断解: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速度和方向

22、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由于处于静止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题目可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改变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1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

23、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C【解析】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故B错误;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正确;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重点是牢

24、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另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

25、手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属于弹力,故D错误;故应选A【考点定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23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只有受到了力的作用,物体才会运动C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惯性也越大D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答案】D【解析】【详解】A摩擦力不一定都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如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人向前的动力,故A错误;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不受力的物体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重力越大,惯性越大是错误的,故C错误;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

26、的力,其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D正确。24关于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B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是力维持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B当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时,此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C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星球间的引力等现象,说明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是力维持的

27、结果,故D错误。25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晓莉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给小芳出注意,她该怎样办?A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B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时离墙的距离C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D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答案】D【解析】【详解】要比较两球弹性的好坏,采用自由下落的方式,比较弹起的高度,应使用控制变量法,即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弹起的高度大,则弹性好;而向墙掷去,向地面掷去,此两种方法不能控制力的大小,不能比较出正确的

28、结果,故D正确,ABC错误26下列事例中,运用了与重力方向相关的知识的是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了B用力拉弹簧C向墙上敲钉子D向前推箱子【答案】A【解析】【详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细线下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重锤线,用重锤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检查相框是否挂正;A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故A正确;B图中是拉力,与重力方向无关,故B错误;C图中向墙上钉钉子,是敲打施加的力,与重力方向无关;故C错误;D图中向前推箱子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故D错误27如图所示,用细线将 A 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

29、劲度系数为100N/m 的轻弹簧,此时弹簧压缩了 2cm。已知细线受到的拉力为 3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 5N, 则 A、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提示:劲度系数为 100N/m,即该轻弹簧每受到 100N 的力,压缩 或伸长 1m)A5N 和 3NB7N 和 3NC1N 和 5ND1N 和 7N【答案】A【解析】【详解】弹簧的弹力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向上的弹力F,细线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即:代入数据解得: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弹力F,向上的支持力,即:代入数据解得:故选A。28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壶运动是在冰

30、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很有观赏性。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不计空气阻力。冰壶甲和乙在碰撞过程中,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B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C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D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方向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冰壶甲和乙在碰撞过程中,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方向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

31、方向是相反的,故选B。29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500 N 的是(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B一瓶矿泉水C一辆小汽车D一名初中学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重力公式G=mg可得重力为500N的物体的质量:。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约为200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辆小汽车质量约为3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正常初中男生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是A6NB60NC600ND6000N【答案】C【解析】中学生男生的质量一般在6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600N;故初中男生在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最接近600N;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