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4015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5KV架空输电线路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年 月 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 ,地形属山区、深沟复杂、起伏不定,上山道路狭窄崎岖,通行不便,以形成施工困难大,施工工期紧的特点。本输电线路为新建单回路35KV线路, 由 35KV变电站电缆出线至1#终端塔,再单回路架空至 ,经由门型架下线至站内变压器止,全长15.9公里左右。本工程导线采用LGJ-120/25型,全线铁塔采用国标塔和国网典设塔1B模块,共56座,其中单回直线塔38基,单回转角塔18基;线路进站采用混凝土双杆门型架架设。二、工程线路及跨越情况本线路由 35KV变电站出线至1#终端塔,架空过 向西北方向架设

2、1.4公里设转角左转向西,经 架空至 站。线路跨越 1次,跨10KV线6次,跨220KV线1,跨通讯线1次,跨坟头树1次。 第二章 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设计施工图及施工图设计说明书)2、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1995)4、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5、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199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要求一、施工准备1、接桩由设计单位按施工断面图进行现场定位,并向施工人员对输电

3、线路所定的里程桩、杆位桩、方向桩和辅助桩进行现场交接。跟随交桩的施工人员应从施工作业要求和施工材料运输的角度考虑,做好以下交接、调查记录: 1.1了解沿线地形、地貌以及各种地形(山地、丘陵、平原、沼泽等)的分布范围。记录各杆塔所处地形能否满足组立杆塔的需要(如不能可要求设计单位移设杆塔位),以便考虑组立杆塔的吊装方法和紧线、放线区段及安放点。1.2对山区的各个塔位应调查其能否满足杆塔堆放与所占场地的地形,以及需要开挖平整场地的工作量。1.3了解沿线杆塔位置的地质情况,以便考虑开挖基础的施工方法或采取爆破施工的可能性。1.4调查了解浇制混凝土基础的水源分布情况、水质情况。1.5调查了解沿线路交叉

4、跨越情况,以便考虑搭设跨越架的型式和高度。1.6跨越河流时,应调查水流速度、水深。对季节性河流应了解涸水期、来水期等,以便考虑架线方法。1.7调查线路附近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以便考虑土石方开挖、爆破的主要措施和放线时应防止导线磨损的措施。1.8调查电力线、通讯线的路径及交叉跨越电力线路停电的可能性、允许停电时间,以便与线路施工协调配合,安排施工有关工序的进度和应采取的措施。1.9调查线路附近需要砍伐的树木种类、高度以及沿线青苗分布面积及杆塔占地面积,以便进行障碍物的清理和赔偿。2、材料堆放点(施工驻点)选择根据施工现场及道路具体条件,考虑施工方便,并减少二次运输的里程来选择材料临时存放点、钢

5、筋加工点、混凝土搅拌点等临时驻点。材料点的选择应靠近道路、水源便于安全施工作业的地方。3、施工测量(复测定位)及基础分坑3.1复测设计勘定的杆塔中心桩的位置,在进行基础分坑测量之前对设计勘定的杆塔中心桩进行复测。3.2复测方法和要求:3.2.1直线杆塔复测复测是以直线桩为基准,校核直线杆塔桩是否在两个相邻的转角桩的直线上,其偏移值不应大于5cm。 3.2.2转角杆塔复测复测的目的是检查线路转角的角度是否与设计的角度相同,以判定角度是否正确。3.2.3档距及危险点标高的复测校核相邻杆塔间的档距和地形凸起点的标高是线路复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其方法采用GPS定位。根据复测后各杆塔的档距和标高与原设计相

6、比较,档距误差不超过设计档距的1,高差不超过0.5m,如超过其值要及时报监理、业主方,经两方核实后再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2.4交叉跨越物的复测 线路与电力线、弱电线、铁路、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为复核该线路与被跨越物的安全净空距离,在线路施工前应复测被跨物的标高,以便从断面图上计算净空距离。测量方法:复测跨越电力线时,需测量出交叉点处避雷线的标高。3.2.5杆塔桩丢失后的补桩和设计规定的移桩线路复测时,如发现设计部门所钉的杆塔桩丢失或线路定位后设计部门又重新调整杆塔的位置,就要进行补桩或移桩。补桩或移桩应根据杆塔明细表和平断面图上的档距数值,采用视距法进行钉桩。所钉的桩位与设计图纸不符时,应与

7、及时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经核实后再与设计部门取得联系。3.2.6测量精度及质量标准(1) 测量精度:a.直线量距 两次测量值不应该超过下列规定:对向观测: 1/150 同向观测: 1/200b. 视距长度平地不超过400m,丘陵地区不超过600m;山区一般不超过800m。当受到天气影响视野模糊时,应当适当缩短视距长度。c. 转角测量的技术要求详见表3-1。 表3-1 转角测量的技术要求观测方法测回数半测回数之差读数成果取位测回法110.1 d. 高差测量的技术要求:采用视距法测量高差。两次测量的差值不应大于表3-2的规定。 表3-2 高差测量的技术要求垂直角()2468101214161820

8、高差较差(cm)2468101214161820(2)质量标准:复测时,复核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的1;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复核地形标高时,其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大于0.5m。3.2.7定位:线路复测之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桩位,对线路杆位进行定位,钉立杆塔位中心桩和辅助控制桩;3.2分坑杆塔基础分坑,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严格控制,满足设计要求。分坑测量前必须编制分坑尺寸明细表;该表内容包

9、括杆塔型式、基础根开(正面、侧面)、基础对角线(包括基坑远点、近点、中心点)及坑口尺寸等项目。(1) 直线塔正方形基础分坑:杆塔中心桩O点到坑口中心,坑口远角点1及近角点2的距离分别是E0、E1、E2,其值按下试计算(见图1): 图1直角杆塔坑基础E0=(x/2)/sin45=21/2*xE1=((x+a)/2)/sin45=21/2*(x+a)E2=((x-a)/2)/sin45=21/2*(x-a)式中:x基础根开,mm a坑口边长,mm,与单坑分坑的坑口计算方法相同。注意:分坑时若遇坚硬土质,可利用原状土作为回填土,分坑尺寸可不考虑操作间隙,但土模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的要求。仪器安置在杆

10、塔中心桩O点上,对中整平后,望远镜前视或后视相邻的杆塔中心桩,水平度盘对0,然后望远镜平旋45角,在此方向定出辅助桩A、C,望远镜继续转至135再定出辅助桩B及D。 操作方法:在塔位中心桩O点为零点,在OA 方向线上量出水平距离 E1、E2得1、2两点。在皮尺上取2a长度,两端分别对准1、2两点,在皮尺中点a处拉紧拉平及得直角点3,再折向另一边的侧点,点1、4、2、3的连线构成的正方形及为坑口位置。同理,以中心桩O点为零点,在OB、OC、OD 方向线上量出E1、E2距离,定出坑口远角点和近角点,按上述方法划出另外三个坑位。(2)转角塔基础分坑现以右转角为例,设转交度数为,坑位的测定方法是在 角

11、的二等分线上通过塔位桩测出互相垂直的线,以这两条互相垂直的线作为分坑的基准。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将经纬仪中心安置在转角桩上,使游标指示线对准水平读盘的0,望远镜对准线路转角方向(如箭头所示)之前端杆塔中心或直线桩,按顺时针方向测出(180- )/2角,延视线方向定C辅助桩,倒转望远镜远镜定D辅助桩,再转90角(此角度为(180-)/2+90),沿视线方向钉出A、B辅助桩,而后按直线塔基础坑的测定方法进行分坑。见上图2图2转角杆塔坑基础4、工地运输及材料准备4.1工地运输本工程施工作业区域均为山地,道路狭窄,地形复杂、路面均为黄土原基铲平而成,地基软,易塌陷,路面坑洼深浅不一,并伴有深层沙尘辗灰。根

12、据不同条件选用相应的运输方式,或多种方式结合使用,将施工用的主要材料、加工件、器材、机具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运到指定的地点。4.1.1运输工作的负责人由交桩时的调查人员担任,对施工班组进行统一指挥、并进行现场交底。4.1.2运输方案确定(1)根据道路调查信息、路基以及临时存料点的具体情况,制定运输方案。(2)对于道路宽、路基牢固、坡度缓,并且可直接通至施工地点的,采用高底盘、大马力农用三轮车直接将材料、工机具运至目的地;(3)对于道路宽、路基软或坡度大,但可直通至施工地点时,则视情况减量运输;(4)对于道路宽度不均,或大路通不到施工地点的,选择三轮车运至中途临时倒料点,然后用马帮

13、进行二次转运;(5)对于道路窄、坡度大的山间小路,并且没有修路条件,不允许机动车量通行,则采用马帮运输;4.2材料准备(1)根据施工图详细统计全线路各种材料规格、数量,并编制材料总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材料分配表。(2)联系杆塔、预制件、金具、绝缘子的加工制造及到货情况,钢筋混凝土的采购等情况,并签定采购合同,落实交货日期。(3)验收各种器材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开箱验货时应将原材料和器材出厂的质量合格证、试验记录保存好,竣工时移交。二、铁塔基础施工1、配合比设计及砂、石运料1.1基础浇制工序开始之前,应根据设计强度,经试验室计算得出混凝土配合比。配比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的原则。1.2

14、根据确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每次搅拌量,确定每次搅拌所用的砂、石、水、水泥重量、体积,并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对砂石等无检验资料的原材料,应抽样并经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采用。1.3砂、石运输车采用单轮或双轮手推车,边缘要加焊挡板,并作出明显标记,使其体积和按配合比设计的每次搅拌用砂、石体积相等。2、钢筋加工2.1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行钢筋加工之前,首先要对进场钢筋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查,并采取试样进行二次化验,取得二次化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2.2钢筋由于保管不善或存放过久,而产生铁锈或染上油泥等污物,必须通过钢筋加工或机械方法进行除锈。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锈班鳞落现象

15、严重或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但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2.3钢筋焊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电弧焊,当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进行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在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用单面焊。(2)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比主筋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的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3)钢筋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L为:当采用单面焊时,L8d(10d);当采用双面焊时,L4d(5d)。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

16、不小于0.7d。括号内数字适用于、级钢筋;d为钢筋直径。(4)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5mm的间隙。搭接焊时,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2.4焊接接头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2.5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

17、筋直径的35倍;(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钢丝扎牢;(5)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3、地脚螺栓样板制作3.1地脚螺栓样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地脚螺栓安装之后样板不变形。样板可用槽钢或方木制成;3.2样板要能和基础模板有可靠的连接,保证施工中不发生移动;3.3样板的尺寸要符合基础的要求,样板上固定4个地脚螺栓的位置要准确,其小根开和小对角线的误差应不大于2mm;3.4样板加工后,要对其质量和尺寸进行复查,合格后标上使用基础型或塔型。4、垫块制做4.1垫块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施工图中钢筋笼距坑底高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而定。4.2垫块宜由混凝土制成,也可用石料制成。使用混凝土制做垫

18、块时,其强度应不低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1.5倍。5、浇制材料运输5.1砂、石、水泥准备及存放(1)运往现场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必须由采购部门负责送试验部门进行二次检验,经检验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方可使用。(2)砂、石运输中不得混进泥土或杂物。(3)现场装卸和存放砂、石的场所要铺上席或塑料布以防砂、石落地。(4)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过期水泥严禁使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要同车运输,也不要堆放在一起。(5)水泥在运输

19、和堆放时,应有防雨、防潮措施。堆放水泥的地方,下面要加垫以防潮湿,上面要覆盖以防雨水。对受潮结块的水泥,应进行强度复验。5.2地脚螺栓及钢筋运输(1)地脚螺栓运输时,其丝扣部分要加以保护(包扎或带上螺帽),并在装卸时要轻拿轻放。(2)当地脚螺栓按四个一组焊成整体时,若重量不大,可采用人工装卸,但不得扔抛,装卸中要轻起、轻放防止冲击变形。(3)零散钢筋运输时,要根根理顺,卸车时,也要根根理顺不乱,不可乱抛,横七竖八。(4)运输钢筋笼时,要在笼内用铁棍或木棍撑起,防止变形。卸车时可用大绳溜放。6、浇制用水混凝土浇制用水宜采用饮用水,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溪水或洁净的池塘水,但需检验,检验方法利用石蕊试

20、纸,其pH值在4-7之间。7、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7.1基坑操平 7.1.1坑位检查(1)为防止基坑挖错位置,在进行基坑操平之前,要再一次进行坑位检查,当发现坑位桩或辅助桩有偏差或松动时,应立即进行校正;(2)坑位的检查方法,与分坑操作步骤相同。7.1.2基坑操平的主要任务:(1)检查基坑坑深及基坑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基坑坑底是否平整,其尺寸是否符合基础安装要求;(3)挡土板或坑壁是否变形、坍塌,坑内是否有积土、积水或其它杂物,是否达到进行基础安装条件。7.1.3普通铁塔基坑操平(1) 将操平用水准仪架于适当位置,调平仪器,测出铲除基面后的塔位中心桩塔尺读数i;(2) 按下式计算出塔尺

21、读数(见下图3)H=h+i图中:H-塔尺读数;h-要求坑深; i-中心桩塔尺读数。图3普通基坑操平示意图(3) 将塔尺分别竖立到所要操平的基坑内,用仪器从塔尺上读数。当塔尺读数HDH时,说明该坑深深于标准坑深h;当塔尺读数HDH时,说明该坑坑深浅于标准坑深h。(4) 各坑之间尽量操平,如遇泥水、流沙等特殊困难时,其操平度可在+100-50mm之间,但应做好记录,在基础浇制施工时再找平。7.1.4 高低腿铁塔基坑的操平将水准仪架于适当位置,可以同时将四个塔腿坑的塔尺读数读出时,可按如下操作(见下图4):图4高低腿基础坑操平示意图(1) 先测出铲除基面后的塔位中心桩的塔尺读数i;(2) 根据塔尺读

22、数HA 、HB,按下列公式计算出A、B坑的坑深hA、hB,与设计值进行比较。HA=hAbI HB=hBi其中:b为高腿与低腿之间的高差值。7.2支模找正7.2.1支模准备(1)支模板之前,要将模板上所粘水泥浆清除干净,是铁模时涂刷一层隔离剂。并对已挖好的基坑进行清理、操平;如基坑有水时,应进行排水后再浇制垫层,然后再进行操平。(2)将水准仪支架于适当的位置,用塔尺对基坑深度进行复查。(3)基坑操平后,用垂球或花杆找出钢筋笼的位置,并在相应位置下垫块,该处垫块的位置、高度要准确,要稳妥。7.2.2支模找正的操作顺序是:安装找正底层台阶模板绑扎安装底层台阶钢筋组立立柱钢筋笼安装找正各层台阶模板安装

23、找正立柱模板安装找正地脚螺栓。7.2.3当设计为柔性基础时,应在安装找正底层台阶模板后即安装底层台阶钢筋网;应用混凝土垫块将钢筋网垫起,使其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以避免钢筋直接同地面接触;当底层台阶钢筋网为两层时,两层钢筋网间的距离可通过钢筋支撑来控制,若使用木质材料支撑时,浇到该处时应注意取出。7.2.4支二层台阶模板或立柱模板时,应通过支撑角钢将其支架于下层台阶模板之上,并用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以免模板串位。为防止各层台阶模板在浇制混凝土过程中变形或串位,通常采用外钢楞来加强模板的整体钢度及调整平直度,钢楞可采用2-483.5或2-513.5圆钢管,钢楞与钢模板之间采用3形扣件及钩头螺栓进

24、行连接。7.2.5立柱模板宜预先组装好;如有困难时,可先组成四片立于钢筋笼四周,合成一个方筒后,用U型螺栓等连接工具将其连接固定;为防止立柱模板产生变形和移位,应使用柱箍。柱箍可采用木制柱箍或圆钢管柱箍:圆钢管柱箍的做法是用48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或用2-483.5钢管及3形扣件、对拉螺栓在柱外箍紧。立柱模板柱箍的间距不宜大于1m。7.2.6按照根开、对角线尺寸,对模板进行就位找正,用对角线法或井字线法控制立柱断面尺寸,用垂球法控制立柱倾斜。7.2.7按设计要求基础顶面高度(注意转角塔的予偏值),操平立柱模板顶面并划出基础顶面印记。7.2.8立柱模板找正之后,在其顶部四周用木方或特别可调

25、用工具等支撑顶紧,以防移动(见下图5)。图5模板支撑示意图7.2.9模板支妥找正后,可在其内部用8#铁线拉紧。7.2.10地脚螺栓安装与找正(1)模板找正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的安装与找正,也可在混凝土浇注到地脚螺栓下部进行。(2)地脚螺栓安装前,要将四根为一组焊好,已焊好的,则在安装前应检查螺栓之间距,当误差超过2mm时,应重新校正后方可使用。(3)检查地脚螺栓的规格,校正四个地脚螺栓顶部的水平度,当一切无误后,套上样板,方可放入立柱模板中。(4)按基础根开,对角线尺寸,螺栓露出基础高度等进行找正。(5)将螺栓与样板固定,将样板固定在模板上口。(6)将地脚螺栓的丝扣部分用塑料布包好,防止在浇筑

26、过程中粘上水泥浆。7.3浇注混凝土7.3.1现场浇注准备(1)做好浇制现场平面布置工作。包括:场地平整;砂、石材料的运输道路;清理基坑,排除坑内污物积水等;(2)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料的正确,施工中应首先采用重量配料法,就是水泥、砂、石和外加剂按重量计算。称量时的重量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a.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和料:2%;b.砂、石:5%c.水、外加剂的水溶度:2%。施工时要准确称量砂、石运输推车的装载量,然后根据所装载的砂石的体积在车上划上装料印记,现场浇注时可采用体积法进行配料;(3)复核基础的各部尺寸,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模板的支撑是否牢靠,拼缝是否紧密,以免在浇筑

27、过程中发生变形、走动和漏浆现象。7.3.2混凝土搅拌本工程施工区工作面狭小,材料堆放空间有限,拟采用人工搅拌方法施工。(1) 人工搅拌应在两基础之间进行,以便于下料。(2) 人工搅拌一般在灰盘或钢板上进行,宜采用1.22.4m或稍大的钢板作为搅拌板。(3) 搅拌实行“三三制”,即先倒入砂和水泥,干拌三次混合均匀,然后加规定用水量80%的水,搅拌三次成水泥浆,最后将石子倒入水泥浆中,反复搅拌三次,并随拌和加入其余20%的水,直至石子与水泥浆无分离现象,混凝土拌和均匀为止。(4) 坍落度试验在搅拌23罐后,应进行坍落度试验。坍落度试验在每个基础的搅拌中应不少于两次,当发现其混凝土坍落度的和易性有问

28、题时,应随时试验。坍落度的测试方法是:a. 用一块铁板做成一个锥形筒,上口直径100mm,底口直径200mm,高300mm,将此坍落度试验筒置于铁板上;b. 加入1/3的混凝土拌合料;c. 用直径15mm,长50cm的铁棒捣固30多次;d. 依同法再装1/3,再捣30多次;e. 待放入的混凝土与筒口相平再把锥形筒轻轻提起拿开,此时混凝土的锥体就自然坍落下来,测量筒内混凝土料下落高度。其数值即为坍落度。(5) 搅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砂石的洁净程度,杂草、泥土等不可混入。当发现泥土已粘于石子上时,应经过洗刷后方可使用。7.3.3混凝土浇注(1) 混凝土从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时,可用

29、铁锹往模内倾倒,要铁锹翻扣,不准抛洒。(2)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使其沿串筒、溜槽或振动溜槽等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3) 台阶式基础施工时,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4) 浇注至地脚螺栓处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使两边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并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浇注立柱时,应注意转角塔留有予偏值,浇筑完立柱后,要停片刻,待出现泌水时,将泌水排除,进行抹面

30、找平。(5) 每个基础(腿)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允许超过表3-3的规定。表3-3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 温不高于25高于25不高于C30210180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6) 浇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地脚螺栓样板、支撑、钢筋、地脚螺栓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7) 在雨季施工时,下

31、雨天不宜露天浇注混凝土;浇注后要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对混凝土的冲刷。7.3.4混凝土的振捣(1) 现场浇注混凝土,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振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振捣。(2) 振动器的振捣方法有: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角。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对干硬性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在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3)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

32、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4) 振动棒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5) 振动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0400mm。可采用如下图6所示的方法。图6振动棒插入位置图(6) 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地脚螺栓等。(7) 振捣器的橡胶软管,不能插入到混凝土中;软轴的弯曲半径不要小于500mm;振动器移动或暂停工作时,要切断电流,以策安全

33、。7.3.5混凝土的养护(1)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2) 浇水应均匀,一般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即可浇水,过早浇水容易损坏混凝土表面。养护过程中如发现覆盖不好,浇水不足,表面出现泛白或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覆盖好,充分浇水,延长浇水日期予以补救。(3)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昼夜,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昼夜。(4) 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

34、不再浇水。(5) 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7.4 拆模7.4.1基础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2.5Mpa。其参考时间如下表。表3-4 拆模时间参数参考表(天)水泥品种平均养护温度()5101520253035普通水泥3211111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43211117.4.2基础拆模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及棱角,不可使模板粘掉混凝土或碰掉角、掉块。7.4.3模板拆下后,要及时清洗,清除模板上粘附的混凝土或砂浆。钢模板要刷上防粘油(机油等),以利再使用。7.4.4混凝土拆模后,当其“养生期”还不满时,应将其加以遮盖,继续养护。7.5缺陷处理(1) 面积较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

35、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2) 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将其全部深度软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凿去,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3) 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应会同设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4) 所有为处理缺陷而抹平的砂浆,填塞的混凝土等,都必须加强养护。7.6 回填土(1) 施工完毕后基础坑必须及时进行回填,基础回填必须按规范要求每回填300mm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及以上。(2) 杆塔及拉线基坑的回填,凡夯实达不到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

36、。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mm。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7.7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7.7.1工艺及强度检查(1) 混凝土在搅拌和浇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a. 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个工作班至少两次;b. 在搅拌地点及浇注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c. 在每一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d. 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2) 试块应用钢模制作,必须在浇注地点制作。(3) 试块的尺寸,应做150150150mm试体。(4) 每组(三块)试块应在同盘

37、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按下述规定确定:a. 取三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b. 当三个试块中的过大或过小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以中间值代表该组试块的强度。(5) 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试块是做抗压强度试验的,其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 转角、耐张、终端及悬垂转角塔的基础每基应取二组;b. 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二组,单基或连续浇筑c. 混凝土量超过100m3时亦应取二组;d. 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其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二组,但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则应每基取二组;(6) 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38、7) 以上每二组试块制作后,一组与基础同条件养生,一组进行标准养护。(8) 评定基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是:将一组试块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经28d养护后试验确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其试验结果作为评定基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9) 与基础同条件养生的一组试块作为检测基础混凝土在不同龄期所达到强度的依据。7.7.2尺寸检查(1) 浇注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 保护层厚度:-5mm;b. 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1%;c. 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2) 浇注拉线基础的允许偏差,应

39、符合下列规定:a. 基础尺寸偏差:断面尺寸 -1%;b. 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允许误差 10mm。c. 基础位置偏差:横线路允许偏差40cm,顺线路拉允许偏差为设施及档局1。(3) 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的规定。表3-5 整基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项 目地脚螺栓式主角插入式高塔基础直线转角直线转角整基基础与中心桩间位移(mm)横线路方向3030303030顺线路方向3030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210.7基础顶面或主角铁操平印记间相对高差( mm)555整基基础扭转()10105注:表中(1)转角塔及终端塔有予偏时,基础顶面相对高差不受5mm的限制。(2)高低腿基础顶面

40、相对高差是指与设计标高之比。(3)高塔是指按大跨越设计,塔高在80m以上的铁塔。7.8铁塔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钢筋笼制作坑底操平支底层模板支各层台阶模板支立柱模板浇注混凝土地脚螺栓就位钢筋笼就位配底层钢筋模板检修混凝土振捣拆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搅拌做试块回填土图7铁塔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杆塔组立1、杆塔组装要求:1.1 组装杆塔前对全部构件进行检查,不符合施工图和质量标准者一律不得组装使用。1.2 构件的连接要紧密,交叉杆件在交叉处有空隙时,应垫以相应的垫圈。1.3 螺栓连接构件时,螺栓头平面与构件之间不得有空隙,以免积水锈蚀。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纹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

41、与螺母相平。需要加垫者,每端不应超过两个垫片。1.4 杆塔个别构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敲打、组装,以免构件变形。个别构件螺孔位置偏差过大需要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得超过3mm,否则应堵焊螺孔,重新钻孔,严禁用气焊进行烧孔或扩孔。扩孔和重新打孔应做防腐处理。1.5 螺栓的穿入方向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 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2) 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3) 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4) 如果运行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其要求

42、进行安装。1.6 组装时不得直接敲打修理构件,以免破坏构件的镀锌层或防锈漆。需敲打修整时可垫以垫木敲打修整。1.7 杆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一次,检查扭矩合格后方准进行架线。架线后,螺栓还应复紧一遍。复紧后应随即在塔顶部至下横担以下2m之间及基础顶面以上3m范围内的全部单螺母螺栓的外露螺纹上涂以灰漆,以防螺母松动。使用防卸、防松螺栓时不再涂漆。1.8 拉线转角杆、终端杆、导线不对称布置的拉线直线单杆,在架线后拉线点处的杆身不应向受力侧挠倾。向受力反侧(或轻载侧)的偏斜不应超过拉线点高的3。1.9 杆塔组立后其允许偏差为: 杆塔组立的允许偏差 表 3-6偏差项目偏差量电杆结构根开30

43、mm电杆结构面与横线路方向扭转(即迈步)30mm双立柱杆塔横担在主柱处的高差()5直线杆塔结构倾斜()3直线杆塔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顺线路方向位移(mm)50转角杆塔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顺线路方向位移(mm)50等截面拉线塔主柱弯曲22、本工程塔型简单,塔体小,拟采用外拉线抱杆单块组塔方案,此方案工器具设备相对较轻,不受地形限制。外拉线抱杆单件组塔现场布置如下图8: 图8外拉线抱杆单件组塔现场清理现场吊装横担拆除抱杆补装侧面斜材吊装塔片地面组装组立塔腿施工准备塔材小运提升抱杆竖立抱杆 图9外拉线抱杆单件组塔工艺流程图2.1吊装系统安装2.1.1抱杆拉线布置:(1) 拉线采用12的钢丝绳,其

44、一端固定在抱杆顶端,另一端通过拉线长度调节装置固定在临时地锚上。(2) 拉线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线与地面的夹角在3050之间,拉线布置的原则:要使抱杆在倾斜起吊时,有两根拉线同时受力,应尽量避免一根拉线受力的不利情况。2.1.2 起吊系统的布置:(1) 起吊系统是由牵引钢丝绳、起吊滑车、腰滑车、转向滑车及牵引设备组成。(2) 起吊系统的布置:将牵引钢绳的一端绑扎住起吊塔件,然后从塔身外部穿过安置在抱杆顶部的起吊滑车,再顺着抱杆依次通过腰滑车和位于塔身底部的转向滑车,最后引至牵引动力。2.1.3牵引场地的布置:(1) 绞磨应尽可能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设置。距塔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1.2倍塔高。

45、(2) 牵引设备尽可能设在平坦地带。牵引机手操作时应能观测到起吊构件。2.1.4控制绳的布置:(1) 控制绳通常选用18的白棕绳,其作用是调整被吊构件的位置及协助塔上操作人员就位时对孔找正。(2) 控制绳的位置应距塔位不小于1.2倍塔高。(3) 控制绳一般为两根,分别绑于被吊塔片两侧主材上端。2.1.5塔腿组立(1) 首先将铁塔腿组立好,以便固定抱杆,再进行塔片吊装作业。(2) 塔腿组立采用分件组装法,即先立主材而后逐一装辅材的方法。2.1.6抱杆就位,拉线固定。2.2构件的吊装:2.2.1准备工作:(1) 已组塔段的各种辅材必须安装齐全。(2) 已组塔段的连接螺栓应拧紧。(3) 片上端水平材处绑一根不圆木,以避免吊点绳与水平材互相磨伤。(4) 件吊装前,应检查起吊钢绳、控制棕绳的绑扎情况。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