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7434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 通过科学活动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小学科学活动方案1【教学目的】1、 使学生知道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所经历的科学过程。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归纳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科学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的。2、推理归纳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是难点【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按课文要求准备。2、 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1、让学生懂得要进入科学领域必须从自己开始。2、让学生对自己

2、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记录数字。【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通过插图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图片与插图相结合;口头与教材相结合。2、通过演示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问题,不解释为什么。3、参考实验:挂物体吸盘、空气占据空间。4、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5、关于电视提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首先让学生有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要给出时间、机会。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问题的训练。二、体验活动1、提现成问题“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2、让学生自己填写“我认为”。3、两人一组体验,交换角色体验。

3、4、填写观察到的现象。5、填写我的解释。6、交流我的解释。三、小结: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科学上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学得更好,同学们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性。注意:重点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小学科学活动方案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

4、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5、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3、交流汇报。4、小结。(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

6、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5、辨认铁制品。(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7、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三、隔物吸铁:1、引入研究。(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2、实验设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8、(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4、汇报交流。5、小结。(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四、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小学科学活动方案3教案学习折纸飞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让学生在观看国产飞机图片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激情;3.让学生学会纸飞机的一些儿常用折法;教学内容:1.引题:有人说,理想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由黑暗走向光明,走向成功。老师想

9、问一下,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注:可以让学生思考1分钟,然后让大家举手发言,亦可点名发言。总之,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教师总结:同学们的理想都很好,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努力。刚才某某同学说想当一名飞行员,请问谁能描述一下飞机的样子?你能说出几种比较的飞机的名字吗?2.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儿的飞机的图片,并对中国的飞机予以重点介绍。3.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学习折纸飞机:在生活中,我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见过飞机,但是大家可能没有亲手没过飞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纸飞机的折法,满足大家的愿望。(由教师示范几种折叠纸飞机的方法,让大家观摩)4.让学生6人一组,运用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地去学习和创新纸飞机

10、的折法。(可以点名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展示成果,由大家进行评选。然后,让大家相互赠送纸飞机,并写上祝福语)5.可以向学生简单讲述一下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但不要求学生掌握。(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与实际真飞机的飞行原理是一样的。即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下的空气运动速度不一样,机翼上快,机翼下慢,根据伯努利流体力学方程(流体速度越快,其压力越小),机翼上下就有压力差,其差就是上升力,将飞机上举而飞行了)6.结束: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今天我学习了纸飞机的不同折法,并欣赏了一些儿飞机的图片。希望大家课后积极思考,创新几种纸飞机的折法,老师可是会奖励一朵小红花的哦!好了,下课!小学科学活动方案4

11、教学目的: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教学重点:掌握蔷薇花丛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谁能说说蔷薇花丛里的小动物们吃些什么?二、探究过程1、讨论:它们谁吃谁?(1)动植物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2)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树叶蚯蚓鸟(3)分析这条食物关系

12、,认识食物链,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4)找出蔷薇花丛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食物链,写在活动手册上。2、水田里的食物网。(1)看看水田里有哪些生物,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阅读竹林村的同学们写的观察报告。(3)对照报告,看看他们记录的食物链。(4)有没有他们没观察记录到的食物链?请补充记录在图中。(5)回过头整体看一看水田里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们有什么发现?(6)认识食物网。像这种错综复杂成网状的食物链就组成了一个食物网。3、扩展与思考。(1)出示一组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态系统,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让学生们观察身边的群落,画出一个食物网。4、小结。三、板书设计小学科学活动方

13、案5教学目的:1、通过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了解认识生活在植物丛中的动植物。2、经历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过程,学习考察的方法,通过活动记录反映考察的成果。3、希望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植物丛,能在一定时期内坚持进行观察。教学重点:观察植物丛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的食性。教学难点:对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进行记录。教学准备:教师课前要考察植物丛,确定还大致区域提供学生选择进行考察活动。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放大镜、小铁铲等考察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校园的蔷薇花丛在哪里?你留心观察过花丛中的动植物吗?以前我们曾多次到校园里进行观察活动,如对一棵树的观察,今天将再次到校园里去进行观察活动,二、探究过程1、观察蔷薇花丛里的生物。(1)说说考察的准备工作。(2)说说考察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不要破坏自然环境。(3)说说怎样考察,准备考察些什么?让学生看看教材,了解考察时需要观察的内容。如花丛中有哪些植物?花丛中生活着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住”在这里?哪些动物来这里“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什么?(4)学生分小组进行考察。2、整理完善考察记录。(1)了解认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2)对蔷薇花丛里的动物按食性进行统计。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