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74374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023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意见当前,我省冬小麦从南到北相继进入抽穗灌浆期。从调查情况看,今年我省小麦生育期基本与常年持平,3月中旬以来小麦主产区经历了多次降水过程,土壤埔情普遍适宜,小麦长势整体较好,一二类麦田比例比冬前增长了1个百分点,长势好于去年好于常年。小麦生长后期遭遇低温冷害、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对小麦生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以上情况,今年冬小麦后期田间管理要以保粒数、攻粒重为目标,以防早衰、防低温冷害、防病虫草害、防干热风、防倒伏为重点,合理调控水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开展收获,确保夺取夏粮丰收。一、科学开展水肥管理(一)因埔浇水。冬小麦进入生殖

2、生长期,土壤水分的不足,会导致小花、籽粒退化、干缩,降低穗粒数和粒重。在小麦抽穗至灌浆中期,要因墙浇好抽穗扬花水和灌浆水,预防早衰、促进粒多、粒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应及时浇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灌浆期不合理浇水容易导致小麦贪青晚熟和倒伏。因此,浇灌浆水应注意,一是要少浇勤浇,不旱不浇;二是严禁在风雨天浇水;三是在成熟前半个月停止浇水;四是对氮肥施用量过多的麦田要严格控制灌水量。(二)叶面喷肥。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是防早衰、增粒重的关键时期。小麦进入抽穗期后,根系逐渐衰老,养分吸收能力下降,这一时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可弥补根系吸收养分能力的不足,有效增

3、加植株体内的磷钾素供应,增强小麦抗逆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小麦生理活性,加快灌浆速度,促进小麦落黄好,成熟早,增加穗粒数,稳定千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水、旱地小麦均可在抽穗至灌浆中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一般亩用量200克,对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对强筋小麦、脱肥发黄麦田、受冻麦田以及雹灾麦田可配适量尿素混合喷施,每亩用尿素1公斤和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二、谨防低温冷害和大风倒伏5月上旬,我省局部地区仍时有低温冷害发生,若最低气温低于56,持续时间超过8个小时,小麦就可能受害。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喷施防霜

4、冻剂或喷烟雾等措施,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浇水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恢复性生长。灌浆期如遭遇大风天气,要立即停止田间灌水,防止因土壤和植株含水量过大,加重根倒伏和茎倒伏的风险。如果小麦后期倒伏,要避免人工扶正,防止机械扰动造成倒伏面积的扩大。倒伏后麦田可采用无人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其抗逆力,同时要注意防止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害在倒伏麦田蔓延,可将叶面肥和杀菌剂混合进行喷施,达到促进生长和防治病害的目的。三、适时防控病虫草害小麦生产后期是病虫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各地要加大病虫监测普查力度,对达标田块及时组织开展防控,明确

5、主控对象,兼顾次要病虫,科学用药,综合防治,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等。赤霉病突出预防为主,晋南常发区坚持“见花打药,盛花再打”,其他偶发区坚持“看天施药,遏制病害流行,一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等天气立即喷药预防;可选用氟烯菌酯、丙硫菌嗖、氟嗖菌酰羟胺、戊嗖醇、丙嗖戊嗖醇、氟烯戊嗖醇等药剂。条锈病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可选用戊嗖醇、氟环嘎、丙环嗖、丙嗖戊嗖醇等药剂。灌浆期重点防控麦穗妹,提倡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

6、。当田间百穗蜡量达8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螃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哽虫眯、此虫琳、抗螃威、毗螃酮、高效氯氟氟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奸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等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二实施杀虫剂、杀菌剂科学混用,综合控制。小麦生长后期草害较重的麦田,草籽往往比小麦成熟早,而且繁殖系数高,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为害较大。要趁杂草结实前人工拔除,减少留在田中草籽量,防止蔓延成灾。同时要注意防除地头杂草,防止因浇水、耕作将草籽带入田内。四、积极预防干热风小麦灌浆至成熟期,常受干热风为害,造成小麦提早成熟或青枯,粒重严重下降。因此,干热风常发区,可采取积极的预防

7、措施。一是适时浇好灌浆水。一般在乳熟期-蜡熟期期间、常年干热风频发期之前浇水,可有效降低麦田小气候温度,增加湿度,减少植株蒸腾耗水强度,有效减缓危害;二是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23次,混配少量硼肥,增加植株体内磷钾硼含量,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和灌浆速率;三是可每亩用食醋300克或醋酸50克加水4050千克叶面喷施2次(间隔57天),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五、开展“一喷三防”小麦后期管理的重点是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为了节本增效,提高效率,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各地要根据苗情长势和病虫发生趋势,制定“一喷三防”方案,要结合小麦生育期、田间病虫发生、气象条件等情况,科学

8、确定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使用种类和用量,合理混配后在适宜条件下均匀喷施。药剂使用要严格按照登记的使用范围、推荐剂量、施药方法,禁止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加大使用剂量,于孕穗至灌浆中期叶面喷施23次并遵守安全间隔期要求。要充分发挥专业喷防队伍力量,优先选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进行喷防,提高喷防效果和效率。植保无人机作业时要综合考虑作物生育期、防治对象、气象条件、无人机机型特点、周边作物、施药环境等,合理设置施药参数,确保作业质量。无论水、旱地麦田,都应大力开展“一喷三防”,做到全覆盖。六、适时收获颗粒归仓小麦籽粒成熟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不

9、同时期收获对产量影响很大。蜡熟末期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备好收割机及时收获,收获早了,籽粒灌浆不充分,秋粒多,粒重低,品质差;收获晚了,麦粒养分倒流,粒重下降,且易掉穗落粒,若遇阴雨天气,籽粒发芽霉变,品质变差,损失更大。因此,在蜡熟末期当小麦植株全部呈黄色,用指甲掐麦粒不易掐出痕迹时,为小麦最适宜的收获期。在收获当天,应尽量避开高温炎热的中午,在上午和下午收获,防止中午温度高导致籽粒崩落,造成损失。要落实好机收减损措施,收获前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作业转弯时应停止收割,不要边割边转弯,以防分禾器、行走轮压倒未割麦子,造成漏割。当小麦群体密、产量高、早晚及雨后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以防漏割。割茬高度一般以515厘米为宜,拨禾轮的转速一般为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1.1.2倍,转速过高、位置偏高或偏前,易增加穗头籽粒脱落,造成作业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